飯堂裏的最後三人是文禺和元音、元竹。
傅元走過來收拾他們三人麵前的碗‘山’,嗯……對就是碗‘山’……
文禺心滿意足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這裏表示很滿意。
傅元雖然很喜歡他們吃自己的飯菜,但是這碗‘山’還得他自己來收拾。
真真實實的體會了一把痛並快樂著。
輕舟踩著竹林的細碎斑駁的影子。
此刻已經過了飯點兒,輕舟拿著那把那把素琴,元…玉,嗯,對元玉。
輕舟拿著琴,來到了飯堂,此刻飯堂裏空無一人,她又錯過飯點,傅元師兄從後廚出來,端著一碗素麵,緩緩朝她走過去,輕舟看著他。
“吃吧,我知道你飯點又沒來。”
全山上就她一個師妹,她沒來吃飯的話,很容易就知道了。
輕舟將琴放下,坐了下來。
立刻被這碗的香氣所吸引。
眼前的素麵泛著白煙,傅元真的把一碗麵都做的那麽好吃。
輕舟低頭拿著筷子吃了起來。
這碗素麵,看似簡單,卻有著豐富的味道。
麵條細軟,帶著淡淡的麥香;湯汁清澈,鮮美可口,仿佛有著山泉的甘甜。
傅元看著桌上的琴,緩緩坐了下來。
沉聲詢問。
“這是元玉?”
輕舟放下筷子點了點頭。
傅元師兄緩緩站起身,他的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藏著無盡的智慧。
他輕輕撫摸著琴身,手指輕輕滑過每一根琴弦,仿佛在感受它們的溫度和質地。
他調整了一下琴的位置,讓自己能夠更好地彈奏。
然後,他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開始彈奏。
琴聲悠揚,如泉水叮咚,又如風過竹林。
每一個音符都像是精心打磨的寶石,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又有一絲悲風白楊,傷春悲秋的離愁別緒。
他的指尖在琴弦上跳躍,宛如一隻輕盈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隨著琴聲的起伏,傅元師兄的身體也微微晃動,仿佛與琴聲融為一體。
他的臉上洋溢著陶醉其中的表情,仿佛置身於一個美妙的隻有他一個人的世界中。
似輕舟見到的明宴彈琴時一般。
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隻剩下他和那把琴。
他的每一次彈奏都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但又如此輕盈而自然。
一曲終了,傅元師兄放下琴,緩緩睜開眼睛。
他的臉上仍然洋溢著陶醉的表情,仿佛還沒有從那個世界中迴過神來。
琴聲有洗滌人心靈的作用。
輕舟聽完傅元師兄的琴聲後,覺得自己的心靈都被洗滌幹淨了。
琴音雖美,隻是多了幾分悲,幾分苦。
“師兄居然會彈琴。”
傅元將琴放下。
“以前聽我娘彈過,後來聽師父彈過,我彈的是我娘常彈的曲子。”
輕舟點了點頭,沒有繼續追問。
“琴就放在你這裏吧,每日空閑的時候可以彈一下。”
傅元笑了笑。
“我一個夥夫,彈什麽琴啊……”
輕舟輕輕笑了笑。
“師兄過謙了。”
兩人對視一眼似是決定了什麽很重要的事一樣。
桌上的琴輕舟沒有拿走。
傅元拿著琴愣了很久。
後來輕舟才知道,傅元師兄的母親是青樓裏的一名歌姬。
唱跳皆是絕唱,美貌更是驚動天下無數男子。
後來慘死,連最喜愛的琴最後都落了個下落不明。
後來的後來,傅元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被文禺撿到。
其實傅元是文禺道士撿到的第一個徒弟。
當時文禺也追求給自己的弟子取名字。
那時的傅元,膚若白雪和他母親一個樣。
文禺就想到了元玉二字。
圓潤可愛,溫潤如玉。
傅元死活不肯叫這個名字。
文禺道士也不是死板的道士,雖然沒有改名有些挫敗,但是也沒有強迫他,就由著他了。
後來偶然得了一把琴,是他的第一把琴,他也懶得再取名字,就把元玉取做了這把琴的名字。
至於傅元,為什麽非要姓傅呢,他也不跟著他娘姓,傅姓,其實是傅元他娘愛慕的人的姓氏。
傅元娘一輩子都想等那個男人愛她,可是至死也沒有等到。
傅元娘很喜歡彈琴,因為她和那個人的相遇相知相愛,就是因為這把琴。
傅元娘年輕時太過貌美,那日媽媽讓她自己去買把喜歡的樂器,迴來就做舞姬歌姬,她聽話照做了。
在迴來的路上遇到了幾個地痞流氓,攔住不讓她離開,然後那個人就出現了。
其實傅元娘不是沒想過那是他弄的巧合,但是他們真的太像了,三觀相同,誌趣相投。
可以說是無話不說,無事不做。
然後的然後就是那個人說他們隻是最好的知己。
傅元娘後來才知道原來那些情投意合,都是她的一廂情願。
傅元娘後來才知道自己懷了傅元。
傅元娘求著媽媽,沒有告訴那個人,也放棄了自己贖身出去的機會。
她說他有自己的思想的愛,她不可能束縛他一輩子,不能讓孩子成為他們之間的羈絆。
傅元的出生是瞞著所有人的,包括那個人。
可能那個人至死都不知道傅元娘給他生了個兒子。
傅元娘生下傅元後,容顏一落千丈,沒幾年就相思成疾,在傅元七八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琴失於市,情失於世。
小小的傅元不知道自己的爹是誰,隻知道從小就有人說他像那個人。
母親總是會對著他發呆。
有時候母親眼裏的神色,他也看不出來,那種眼神仿佛是透過他在看另一個人。
他不知道那個人是誰,隻知道那個人是母親至死不渝都愛著的人。
午後黃昏。
母親最愛拿著琴彈奏那曲相思別離曲。
久而久之傅元就記住了那個調調。
往後傅元娘彈奏的時候,傅元就在旁邊,傅元娘還是會教他彈。
後來傅元會了,就總是想彈一下那個曲子給他的母親聽。
傅元娘就說:你彈不出來的……
那時候傅元很不服氣,以為母親認為他彈得不夠精湛,就賭氣自己練了很多遍。
到後來他才明白。
一個幾歲的孩子怎麽會知道相思的苦?
又怎麽會彈得出來那種肝腸寸斷的相思呢?
傅元那天看著輕舟今天拿著琴,就想起了他的母親,想起了自己曾經那麽努力彈曲子時的日子。
時光已經推著他走了很久很久了,此時再彈這首曲子,得於他的隻有一份悠然自得尚在。
輕舟聽來洗滌心靈就因為如此。
多的那幾分苦和悲皆是因為這個原因。
輕舟除了每天待在藏書閣裏,就是每天都會來傅元師兄的廚房重地,在竹林裏聽他彈奏一曲美妙的琴音。
傅元走過來收拾他們三人麵前的碗‘山’,嗯……對就是碗‘山’……
文禺心滿意足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這裏表示很滿意。
傅元雖然很喜歡他們吃自己的飯菜,但是這碗‘山’還得他自己來收拾。
真真實實的體會了一把痛並快樂著。
輕舟踩著竹林的細碎斑駁的影子。
此刻已經過了飯點兒,輕舟拿著那把那把素琴,元…玉,嗯,對元玉。
輕舟拿著琴,來到了飯堂,此刻飯堂裏空無一人,她又錯過飯點,傅元師兄從後廚出來,端著一碗素麵,緩緩朝她走過去,輕舟看著他。
“吃吧,我知道你飯點又沒來。”
全山上就她一個師妹,她沒來吃飯的話,很容易就知道了。
輕舟將琴放下,坐了下來。
立刻被這碗的香氣所吸引。
眼前的素麵泛著白煙,傅元真的把一碗麵都做的那麽好吃。
輕舟低頭拿著筷子吃了起來。
這碗素麵,看似簡單,卻有著豐富的味道。
麵條細軟,帶著淡淡的麥香;湯汁清澈,鮮美可口,仿佛有著山泉的甘甜。
傅元看著桌上的琴,緩緩坐了下來。
沉聲詢問。
“這是元玉?”
輕舟放下筷子點了點頭。
傅元師兄緩緩站起身,他的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藏著無盡的智慧。
他輕輕撫摸著琴身,手指輕輕滑過每一根琴弦,仿佛在感受它們的溫度和質地。
他調整了一下琴的位置,讓自己能夠更好地彈奏。
然後,他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開始彈奏。
琴聲悠揚,如泉水叮咚,又如風過竹林。
每一個音符都像是精心打磨的寶石,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又有一絲悲風白楊,傷春悲秋的離愁別緒。
他的指尖在琴弦上跳躍,宛如一隻輕盈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隨著琴聲的起伏,傅元師兄的身體也微微晃動,仿佛與琴聲融為一體。
他的臉上洋溢著陶醉其中的表情,仿佛置身於一個美妙的隻有他一個人的世界中。
似輕舟見到的明宴彈琴時一般。
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隻剩下他和那把琴。
他的每一次彈奏都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但又如此輕盈而自然。
一曲終了,傅元師兄放下琴,緩緩睜開眼睛。
他的臉上仍然洋溢著陶醉的表情,仿佛還沒有從那個世界中迴過神來。
琴聲有洗滌人心靈的作用。
輕舟聽完傅元師兄的琴聲後,覺得自己的心靈都被洗滌幹淨了。
琴音雖美,隻是多了幾分悲,幾分苦。
“師兄居然會彈琴。”
傅元將琴放下。
“以前聽我娘彈過,後來聽師父彈過,我彈的是我娘常彈的曲子。”
輕舟點了點頭,沒有繼續追問。
“琴就放在你這裏吧,每日空閑的時候可以彈一下。”
傅元笑了笑。
“我一個夥夫,彈什麽琴啊……”
輕舟輕輕笑了笑。
“師兄過謙了。”
兩人對視一眼似是決定了什麽很重要的事一樣。
桌上的琴輕舟沒有拿走。
傅元拿著琴愣了很久。
後來輕舟才知道,傅元師兄的母親是青樓裏的一名歌姬。
唱跳皆是絕唱,美貌更是驚動天下無數男子。
後來慘死,連最喜愛的琴最後都落了個下落不明。
後來的後來,傅元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被文禺撿到。
其實傅元是文禺道士撿到的第一個徒弟。
當時文禺也追求給自己的弟子取名字。
那時的傅元,膚若白雪和他母親一個樣。
文禺就想到了元玉二字。
圓潤可愛,溫潤如玉。
傅元死活不肯叫這個名字。
文禺道士也不是死板的道士,雖然沒有改名有些挫敗,但是也沒有強迫他,就由著他了。
後來偶然得了一把琴,是他的第一把琴,他也懶得再取名字,就把元玉取做了這把琴的名字。
至於傅元,為什麽非要姓傅呢,他也不跟著他娘姓,傅姓,其實是傅元他娘愛慕的人的姓氏。
傅元娘一輩子都想等那個男人愛她,可是至死也沒有等到。
傅元娘很喜歡彈琴,因為她和那個人的相遇相知相愛,就是因為這把琴。
傅元娘年輕時太過貌美,那日媽媽讓她自己去買把喜歡的樂器,迴來就做舞姬歌姬,她聽話照做了。
在迴來的路上遇到了幾個地痞流氓,攔住不讓她離開,然後那個人就出現了。
其實傅元娘不是沒想過那是他弄的巧合,但是他們真的太像了,三觀相同,誌趣相投。
可以說是無話不說,無事不做。
然後的然後就是那個人說他們隻是最好的知己。
傅元娘後來才知道原來那些情投意合,都是她的一廂情願。
傅元娘後來才知道自己懷了傅元。
傅元娘求著媽媽,沒有告訴那個人,也放棄了自己贖身出去的機會。
她說他有自己的思想的愛,她不可能束縛他一輩子,不能讓孩子成為他們之間的羈絆。
傅元的出生是瞞著所有人的,包括那個人。
可能那個人至死都不知道傅元娘給他生了個兒子。
傅元娘生下傅元後,容顏一落千丈,沒幾年就相思成疾,在傅元七八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琴失於市,情失於世。
小小的傅元不知道自己的爹是誰,隻知道從小就有人說他像那個人。
母親總是會對著他發呆。
有時候母親眼裏的神色,他也看不出來,那種眼神仿佛是透過他在看另一個人。
他不知道那個人是誰,隻知道那個人是母親至死不渝都愛著的人。
午後黃昏。
母親最愛拿著琴彈奏那曲相思別離曲。
久而久之傅元就記住了那個調調。
往後傅元娘彈奏的時候,傅元就在旁邊,傅元娘還是會教他彈。
後來傅元會了,就總是想彈一下那個曲子給他的母親聽。
傅元娘就說:你彈不出來的……
那時候傅元很不服氣,以為母親認為他彈得不夠精湛,就賭氣自己練了很多遍。
到後來他才明白。
一個幾歲的孩子怎麽會知道相思的苦?
又怎麽會彈得出來那種肝腸寸斷的相思呢?
傅元那天看著輕舟今天拿著琴,就想起了他的母親,想起了自己曾經那麽努力彈曲子時的日子。
時光已經推著他走了很久很久了,此時再彈這首曲子,得於他的隻有一份悠然自得尚在。
輕舟聽來洗滌心靈就因為如此。
多的那幾分苦和悲皆是因為這個原因。
輕舟除了每天待在藏書閣裏,就是每天都會來傅元師兄的廚房重地,在竹林裏聽他彈奏一曲美妙的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