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春節不過是一場熱鬧的夢
心動漩渦:學姐與我的櫻花之戀 作者:末風之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三點,梁亦城一家人正其樂融融的圍坐一起享受一年一次的團圓飯。
“小城城,明年春節最大的任務就是把瑤瑤帶迴來過幾天,知道嗎?”
蘇婉清叮囑道。
“好的,保證完成任務。”
梁亦城相當配合的敬了個禮,他計劃的就是明年春節要帶學姐迴來見見家人。
“來來來,給亦城和萌萌發紅包了。”
隨著門外梁同才點起鞭炮,謝清秀從口袋中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兩個紅包。
“謝謝奶奶!”
梁亦城跟梁亦萌微笑的雙手接過,站起來還鞠了個躬。
這是梁睿淵提前跟兩人交代的步驟,收爺爺奶奶的紅包還是要有些儀式感的。
“好好好,快坐下吃飯。”
謝清秀滿臉親和的笑容說道。
門外的鞭炮聲連綿不絕,他們這裏每到大年三十下午就開始放鞭炮,一直持續到初一的傍晚才會停歇。
導致這裏的人晚上都會玩些娛樂活動,小孩們也會組隊在遊戲中遨遊征戰。
梁亦城看到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發了團圓飯的照片,他也跟風似的發了一張。
沒一會兒,梁亦城便收到了很多朋友的點讚和祝福。
看到學姐也在其中,他才滿意的露出笑容繼續吃飯。
團圓飯之後就是娛樂時間,他們一家還是一如既往的打麻將。
由於有六個人,所以每一輪都會輪流換著上桌。
在這場零花錢大作戰中,梁亦萌居然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而技術高超的梁亦城輸的最慘,還是應證了那句話“運氣來了誰都頂不住”。
一直玩到晚上十二點,一家人才結束這場遊戲。
盡管外麵鞭炮聲很吵,但還是需要躺下休息。
初一是祭奠祖輩的日子,家中的長子都是帶著小孩前往祖輩的墓地除草燒香。
梁亦城瞧見一旁的小孩跪著磕頭,忍不住感慨現在的孩子真是懂事。
但下一秒發生的事就讓他驚掉了下巴。
“我的太爺爺,求您保佑我今天能上王牌,kd也不能掉。”說著還虔誠地繼續磕頭。
他太爺爺要是能傳話,可能會來一句“有你是我的福氣”。
正在燒香的父親轉身就在他頭上狠狠地敲了一下。
梁亦萌見到這一幕捂著肚子快笑瘋了。
到了初二這天,春節熱鬧的氣氛才逐漸高漲起來,這天是走親戚的日子。
蘇婉清是從上海嫁過來的,路途遙遠,所以一般他們家這天都是待在家裏,等待別的親戚來訪。
等離開的那天,梁睿淵跟蘇婉清才會去上海探望親戚。
梁亦城對於他媽媽是上海人怎麽會看上農村出身的梁睿淵一直感到好奇。
蘇婉清每次都說是被他梁睿淵騙到手的,她當時要是反悔說不定現在都是英國的貴族了。
但梁亦城和梁亦萌顯然不信,他們可沒見過一臉花癡說著被騙。
中午,梁亦城家裏來了不少的遠房親戚,他的房間已經成為了表弟們的遊戲室。
好在他事先交代了不能碰手辦,隻能玩電腦,還把學姐送他的專屬鍵盤收起來,換了個普通的給他們使勁錘。
三樓就更加熱鬧了,梁睿淵跟男人們坐在沙發上談論著經濟的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的就業形勢。
女人們在房間討論化妝品和皮膚保養話題,但不停地被蘇婉清拉到了討論兒子終身大事上。
蘇婉清此刻開心的像小孩子,她終於可以拿他兒子找到女朋友的事情來炫耀了。
說話三句不離夜瀾瑤。
一星期的時間轉瞬即逝,農村的很多人都開始陸陸續續的離開了。
過年就是這樣,從大年三十大喜再到離開時強烈的落差感。
生活迫使的現狀誰也無法逃脫。
最有落差感的還是村中的老人,忙碌一年就為了跟家人團聚這幾天。
網絡上不少人通過家裏的攝像頭記錄老人們的一年時光,讓無數人心酸淚目。
過年像是做了一場熱鬧的夢,一場用了360天才能入睡五天的夢。
正月初十這天,梁睿淵和蘇婉清就要離開了,他們每年在家最多隻待一個星期,這次已經算待得久的了。
接下來的兩天梁亦城跟梁亦萌相當的無聊,村中基本上已經恢複的以往的清冷。
梁同才跟謝清秀勸說兩人出去旅遊,不用在家陪他們的,他們在家已經待習慣了這種氛圍。
在爺爺奶奶的勸說下,梁亦城和梁亦萌決定繼續在家陪伴爺爺奶奶三天,然後再商量去外麵旅遊。
沒辦法,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實在有些無法習慣這種清冷的氛圍。
本來想帶爺爺奶奶出去旅遊看看外麵的世界,但被他們委婉的拒絕了。
梁同才跟謝清秀在這小小的農村生活了一輩子,已經與時代脫節,他們隻想在這裏安享晚年了。
距離開學還有一星期,梁亦城決定去台灣給學姐個驚喜,在那帶著梁亦萌遊玩幾天然後一起迴大陸上學。
梁亦城跟梁亦萌決定好之後,購買了去往台灣的飛機票。
正月十二的中午,梁亦城跟梁亦萌在門口跟坐在門口的爺爺奶奶不舍的道別。
“爺爺奶奶,你們在家保重好身體,等著我們下次迴來看你們。”
梁亦城跟梁亦萌都跟爺爺奶奶擁抱了一下。
“我們知道的,在外麵少吃垃圾食品,尤其是萌萌,知道嗎?”
謝清秀慈祥的叮囑道。
“嗯嗯。”
梁亦萌不舍的點點頭。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梁亦城還記得那天迴來的時候爺爺奶奶也是坐在門口等待他們。
他們總是毫無怨言的包涵子女的一切。
有時從家裏門口的攝像頭中,能經常看到兩位老人經常坐在門口發呆,一坐就是一下午。
以前梁亦城總想知道爺爺奶奶沒有手機,坐在門口到底在想些什麽。
現在他漸漸明白了,這是爺爺奶奶時常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
小學不懂的課文長大很快就能自然理解,正如那“鄉愁”一樣。
人的一生能用寥寥幾句就能概括。
初讀不知其中意,懂時已是意中人。
坐在車上望著爺爺奶奶逐漸遠去的身影,梁亦城的感到心中無比難受。
以前他都是笑著與爺爺奶奶離別,但這次卻怎麽都笑不起來了。
“小城城,明年春節最大的任務就是把瑤瑤帶迴來過幾天,知道嗎?”
蘇婉清叮囑道。
“好的,保證完成任務。”
梁亦城相當配合的敬了個禮,他計劃的就是明年春節要帶學姐迴來見見家人。
“來來來,給亦城和萌萌發紅包了。”
隨著門外梁同才點起鞭炮,謝清秀從口袋中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兩個紅包。
“謝謝奶奶!”
梁亦城跟梁亦萌微笑的雙手接過,站起來還鞠了個躬。
這是梁睿淵提前跟兩人交代的步驟,收爺爺奶奶的紅包還是要有些儀式感的。
“好好好,快坐下吃飯。”
謝清秀滿臉親和的笑容說道。
門外的鞭炮聲連綿不絕,他們這裏每到大年三十下午就開始放鞭炮,一直持續到初一的傍晚才會停歇。
導致這裏的人晚上都會玩些娛樂活動,小孩們也會組隊在遊戲中遨遊征戰。
梁亦城看到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發了團圓飯的照片,他也跟風似的發了一張。
沒一會兒,梁亦城便收到了很多朋友的點讚和祝福。
看到學姐也在其中,他才滿意的露出笑容繼續吃飯。
團圓飯之後就是娛樂時間,他們一家還是一如既往的打麻將。
由於有六個人,所以每一輪都會輪流換著上桌。
在這場零花錢大作戰中,梁亦萌居然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而技術高超的梁亦城輸的最慘,還是應證了那句話“運氣來了誰都頂不住”。
一直玩到晚上十二點,一家人才結束這場遊戲。
盡管外麵鞭炮聲很吵,但還是需要躺下休息。
初一是祭奠祖輩的日子,家中的長子都是帶著小孩前往祖輩的墓地除草燒香。
梁亦城瞧見一旁的小孩跪著磕頭,忍不住感慨現在的孩子真是懂事。
但下一秒發生的事就讓他驚掉了下巴。
“我的太爺爺,求您保佑我今天能上王牌,kd也不能掉。”說著還虔誠地繼續磕頭。
他太爺爺要是能傳話,可能會來一句“有你是我的福氣”。
正在燒香的父親轉身就在他頭上狠狠地敲了一下。
梁亦萌見到這一幕捂著肚子快笑瘋了。
到了初二這天,春節熱鬧的氣氛才逐漸高漲起來,這天是走親戚的日子。
蘇婉清是從上海嫁過來的,路途遙遠,所以一般他們家這天都是待在家裏,等待別的親戚來訪。
等離開的那天,梁睿淵跟蘇婉清才會去上海探望親戚。
梁亦城對於他媽媽是上海人怎麽會看上農村出身的梁睿淵一直感到好奇。
蘇婉清每次都說是被他梁睿淵騙到手的,她當時要是反悔說不定現在都是英國的貴族了。
但梁亦城和梁亦萌顯然不信,他們可沒見過一臉花癡說著被騙。
中午,梁亦城家裏來了不少的遠房親戚,他的房間已經成為了表弟們的遊戲室。
好在他事先交代了不能碰手辦,隻能玩電腦,還把學姐送他的專屬鍵盤收起來,換了個普通的給他們使勁錘。
三樓就更加熱鬧了,梁睿淵跟男人們坐在沙發上談論著經濟的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的就業形勢。
女人們在房間討論化妝品和皮膚保養話題,但不停地被蘇婉清拉到了討論兒子終身大事上。
蘇婉清此刻開心的像小孩子,她終於可以拿他兒子找到女朋友的事情來炫耀了。
說話三句不離夜瀾瑤。
一星期的時間轉瞬即逝,農村的很多人都開始陸陸續續的離開了。
過年就是這樣,從大年三十大喜再到離開時強烈的落差感。
生活迫使的現狀誰也無法逃脫。
最有落差感的還是村中的老人,忙碌一年就為了跟家人團聚這幾天。
網絡上不少人通過家裏的攝像頭記錄老人們的一年時光,讓無數人心酸淚目。
過年像是做了一場熱鬧的夢,一場用了360天才能入睡五天的夢。
正月初十這天,梁睿淵和蘇婉清就要離開了,他們每年在家最多隻待一個星期,這次已經算待得久的了。
接下來的兩天梁亦城跟梁亦萌相當的無聊,村中基本上已經恢複的以往的清冷。
梁同才跟謝清秀勸說兩人出去旅遊,不用在家陪他們的,他們在家已經待習慣了這種氛圍。
在爺爺奶奶的勸說下,梁亦城和梁亦萌決定繼續在家陪伴爺爺奶奶三天,然後再商量去外麵旅遊。
沒辦法,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實在有些無法習慣這種清冷的氛圍。
本來想帶爺爺奶奶出去旅遊看看外麵的世界,但被他們委婉的拒絕了。
梁同才跟謝清秀在這小小的農村生活了一輩子,已經與時代脫節,他們隻想在這裏安享晚年了。
距離開學還有一星期,梁亦城決定去台灣給學姐個驚喜,在那帶著梁亦萌遊玩幾天然後一起迴大陸上學。
梁亦城跟梁亦萌決定好之後,購買了去往台灣的飛機票。
正月十二的中午,梁亦城跟梁亦萌在門口跟坐在門口的爺爺奶奶不舍的道別。
“爺爺奶奶,你們在家保重好身體,等著我們下次迴來看你們。”
梁亦城跟梁亦萌都跟爺爺奶奶擁抱了一下。
“我們知道的,在外麵少吃垃圾食品,尤其是萌萌,知道嗎?”
謝清秀慈祥的叮囑道。
“嗯嗯。”
梁亦萌不舍的點點頭。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梁亦城還記得那天迴來的時候爺爺奶奶也是坐在門口等待他們。
他們總是毫無怨言的包涵子女的一切。
有時從家裏門口的攝像頭中,能經常看到兩位老人經常坐在門口發呆,一坐就是一下午。
以前梁亦城總想知道爺爺奶奶沒有手機,坐在門口到底在想些什麽。
現在他漸漸明白了,這是爺爺奶奶時常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
小學不懂的課文長大很快就能自然理解,正如那“鄉愁”一樣。
人的一生能用寥寥幾句就能概括。
初讀不知其中意,懂時已是意中人。
坐在車上望著爺爺奶奶逐漸遠去的身影,梁亦城的感到心中無比難受。
以前他都是笑著與爺爺奶奶離別,但這次卻怎麽都笑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