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位重要人物一同到來,再加上忽必烈本人,他們共同做出的決定便相當於朝廷的最終決策。
待五人齊聚一堂之後,忽必烈毫不保留地將李治方才所言一五一十地轉達給了在場諸位。
皇太子真金聽聞此言,率先表達出強烈的不滿情緒,他怒不可遏地吼道:“豈有此理!我大元何等威風,豈能屈服於一個乳臭未幹的黃毛小子腳下?”
伯顏同樣怒火中燒,憤恨地喊道:“即便宋朝得到仙人庇佑又怎樣?莫非他當真有能耐殺光我大元的百萬鐵騎嗎?大不了與那勞什子仙人決一死戰便是!”
其餘三人並未輕率地發表意見,而忽必烈亦未受到他們的影響,緊接著說道:“然而這位仙人卻可助朕實現先皇夙願、一統天下。”
語罷,他取出藍星儀,展現在眾人麵前。
眾人凝視著藍星儀上僅占據微不足道位置的元朝疆土,一時間皆陷入了沉默之中。
沒想到一直打不到盡頭的天下,竟長的是這副模樣,活脫脫的就是個球。
此刻,劉秉忠站出來發表意見:“實際上,微臣所擔憂的正是那位仙人可能會在事成之後過河拆橋、兔死狗烹啊。漢人常言‘鳥盡弓藏’便是此理呀。”
然而,郝經卻持有不同看法:“微臣認為這種卸磨殺驢之事斷無可能發生。依臣之見,這位仙人必定有所圖謀。畢竟臣曾在漢人之地生活了整整十六個年頭,對於玄學略知一二。
因此,微臣膽敢揣測,這或許是上天有意派遣這位仙人降臨凡間,旨在一統天下,其中必然蘊含著深意。懇請陛下下次遇見仙人時,當麵詢問清楚便可解惑。”
王文統也附和道:“所言甚是,仙人理應深知若要實現一統這顆所謂的藍星,必將引發無數殺戮。但他卻仍舊執意為之,想必背後定有其緣由所在。”
劉秉忠和伯顏也是趕緊附和道:“的確,想必定有深意。”
忽必烈接著轉頭詢問伯顏:“倘若與大宋的神兵軍展開交戰,你可有把握取勝?”
伯顏沉思片刻後答道:“通過密報下臣也曾推演過,若我方軍力能達宋軍十倍以上,或可尚存一絲勝機。”
忽必烈聞言,忽地放聲大笑:“既是如此,那朕忽必烈便索性陪那位大宋的帝師一同癲狂一迴罷了!哈哈哈哈哈......”
真金滿臉焦急之色,大聲喊道:“父皇,您難道真打算向宋少帝俯首稱臣嗎?兒臣實在心有不甘啊!”
劉秉忠弓著身子,對皇太子真金說道:“太子殿下,請您冷靜一下。如今局勢緊迫,我們不得不低頭啊!那仙人神出鬼沒、行蹤飄忽不定,如果陛下拒絕他們的要求,恐怕會引來仙人的殺戮。更何況,目前我大元的軍隊根本無法與大宋的神兵軍抗衡,既然明知道打不過對方,倒不如選擇退讓一步。”
郝經也趕緊勸解道:“太子殿下,請您切莫動怒!倘若仙人持續不斷地殺戮我大元的皇帝及諸位朝臣,那麽大元是否還能稱之為大元呢?還望殿下以大局為重!”
忽必烈不禁深深歎息一聲,緩緩說道:“真金啊,父皇並非貪生怕死之人,但那位仙人曾言,能成為他徒兒的屬下並不算丟人,日後或許會有更為輝煌的成就呢。”
真金的臉色愈發陰沉難看,但眼見眾人都已默認向大宋稱臣一事,他心知大勢已去,再怎麽爭論也是徒勞無益,隻好無奈地重重歎了口氣,默默迴到自己的座位上。
伯顏也是歎息一聲,並未再言語。
第二日,大元的朝堂上就仿佛是菜市場一般吵鬧了整整一天,終於在太陽下山之時,統一同意了忽必烈的決策。
轉眼間,三日之期已至。這一天,整個大元的朝廷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四品以上的文官武將們紛至遝來,幾乎擠滿了朝堂。由於人數眾多,有些官員甚至隻能站在朝堂門外的院子裏。
此時此刻,整個大元都沉浸在一片莊嚴肅穆的氛圍之中,眾人皆懷著崇敬之心,恭候著仙師的降臨。
終於,李治率領著小皇帝趙昺、趙與擇、文天祥、陸秀夫以及張世傑等一行人,禦空而至,緩緩漂浮於和林萬安宮的上空。
聽到外麵有唱卯的官員大聲高唿:“仙人已到”。
忽必烈趕緊率先領著眾臣子來到殿外,雙膝跪地,向天空中的李治等人行起了隆重的跪拜之禮,並高聲唿喊道:
“恭迎仙人駕到!”聲音響徹雲霄,迴蕩在整個宮廷之中。
待李治落地之後,他牽著小皇帝的手,一同進到大殿,坐上了忽必烈的寶座,一起帶過來的大宋官員則站在前排。
緊接著,李治麵對著大元的滿朝文武百官,鄭重地介紹道:“這位便是孤的愛徒,亦將成為你們所有人的皇帝,請拜見你們的新皇吧!”
話音剛落,忽必烈再次帶領著文武百官,齊刷刷地對著小皇帝趙昺叩拜行禮,齊聲高唿:
“大宋陛下萬歲!”
一時間,朝堂上下歡聲雷動,氣氛熱烈異常,的確拜仙人的愛徒為新皇,隻要忽必烈能釋懷,他們這些做臣子的當然沒有任何不適。
畢竟做誰的臣子還不是做呢!
李治再次開口說道:“你們元朝的所有官員都將融入大宋的朝堂體係之中,從今天起,藍星之上將不再有大元這個國號存在,唯有大宋會屹立於世,而你們也將成為堂堂正正的華夏子民。忽必烈嘛,則被冊封為元王,並加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當忽必烈聽聞自己不僅獲封元王,還得到了天下兵馬大元帥這一實權職位後,他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畢竟,這樣一來,他就能去實現那個埋藏已久的雄心壯誌:馳騁沙場、征服天下,進而一統整個藍星。
盡管無法登上皇位,但稱王已然足夠令人滿足。
待五人齊聚一堂之後,忽必烈毫不保留地將李治方才所言一五一十地轉達給了在場諸位。
皇太子真金聽聞此言,率先表達出強烈的不滿情緒,他怒不可遏地吼道:“豈有此理!我大元何等威風,豈能屈服於一個乳臭未幹的黃毛小子腳下?”
伯顏同樣怒火中燒,憤恨地喊道:“即便宋朝得到仙人庇佑又怎樣?莫非他當真有能耐殺光我大元的百萬鐵騎嗎?大不了與那勞什子仙人決一死戰便是!”
其餘三人並未輕率地發表意見,而忽必烈亦未受到他們的影響,緊接著說道:“然而這位仙人卻可助朕實現先皇夙願、一統天下。”
語罷,他取出藍星儀,展現在眾人麵前。
眾人凝視著藍星儀上僅占據微不足道位置的元朝疆土,一時間皆陷入了沉默之中。
沒想到一直打不到盡頭的天下,竟長的是這副模樣,活脫脫的就是個球。
此刻,劉秉忠站出來發表意見:“實際上,微臣所擔憂的正是那位仙人可能會在事成之後過河拆橋、兔死狗烹啊。漢人常言‘鳥盡弓藏’便是此理呀。”
然而,郝經卻持有不同看法:“微臣認為這種卸磨殺驢之事斷無可能發生。依臣之見,這位仙人必定有所圖謀。畢竟臣曾在漢人之地生活了整整十六個年頭,對於玄學略知一二。
因此,微臣膽敢揣測,這或許是上天有意派遣這位仙人降臨凡間,旨在一統天下,其中必然蘊含著深意。懇請陛下下次遇見仙人時,當麵詢問清楚便可解惑。”
王文統也附和道:“所言甚是,仙人理應深知若要實現一統這顆所謂的藍星,必將引發無數殺戮。但他卻仍舊執意為之,想必背後定有其緣由所在。”
劉秉忠和伯顏也是趕緊附和道:“的確,想必定有深意。”
忽必烈接著轉頭詢問伯顏:“倘若與大宋的神兵軍展開交戰,你可有把握取勝?”
伯顏沉思片刻後答道:“通過密報下臣也曾推演過,若我方軍力能達宋軍十倍以上,或可尚存一絲勝機。”
忽必烈聞言,忽地放聲大笑:“既是如此,那朕忽必烈便索性陪那位大宋的帝師一同癲狂一迴罷了!哈哈哈哈哈......”
真金滿臉焦急之色,大聲喊道:“父皇,您難道真打算向宋少帝俯首稱臣嗎?兒臣實在心有不甘啊!”
劉秉忠弓著身子,對皇太子真金說道:“太子殿下,請您冷靜一下。如今局勢緊迫,我們不得不低頭啊!那仙人神出鬼沒、行蹤飄忽不定,如果陛下拒絕他們的要求,恐怕會引來仙人的殺戮。更何況,目前我大元的軍隊根本無法與大宋的神兵軍抗衡,既然明知道打不過對方,倒不如選擇退讓一步。”
郝經也趕緊勸解道:“太子殿下,請您切莫動怒!倘若仙人持續不斷地殺戮我大元的皇帝及諸位朝臣,那麽大元是否還能稱之為大元呢?還望殿下以大局為重!”
忽必烈不禁深深歎息一聲,緩緩說道:“真金啊,父皇並非貪生怕死之人,但那位仙人曾言,能成為他徒兒的屬下並不算丟人,日後或許會有更為輝煌的成就呢。”
真金的臉色愈發陰沉難看,但眼見眾人都已默認向大宋稱臣一事,他心知大勢已去,再怎麽爭論也是徒勞無益,隻好無奈地重重歎了口氣,默默迴到自己的座位上。
伯顏也是歎息一聲,並未再言語。
第二日,大元的朝堂上就仿佛是菜市場一般吵鬧了整整一天,終於在太陽下山之時,統一同意了忽必烈的決策。
轉眼間,三日之期已至。這一天,整個大元的朝廷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四品以上的文官武將們紛至遝來,幾乎擠滿了朝堂。由於人數眾多,有些官員甚至隻能站在朝堂門外的院子裏。
此時此刻,整個大元都沉浸在一片莊嚴肅穆的氛圍之中,眾人皆懷著崇敬之心,恭候著仙師的降臨。
終於,李治率領著小皇帝趙昺、趙與擇、文天祥、陸秀夫以及張世傑等一行人,禦空而至,緩緩漂浮於和林萬安宮的上空。
聽到外麵有唱卯的官員大聲高唿:“仙人已到”。
忽必烈趕緊率先領著眾臣子來到殿外,雙膝跪地,向天空中的李治等人行起了隆重的跪拜之禮,並高聲唿喊道:
“恭迎仙人駕到!”聲音響徹雲霄,迴蕩在整個宮廷之中。
待李治落地之後,他牽著小皇帝的手,一同進到大殿,坐上了忽必烈的寶座,一起帶過來的大宋官員則站在前排。
緊接著,李治麵對著大元的滿朝文武百官,鄭重地介紹道:“這位便是孤的愛徒,亦將成為你們所有人的皇帝,請拜見你們的新皇吧!”
話音剛落,忽必烈再次帶領著文武百官,齊刷刷地對著小皇帝趙昺叩拜行禮,齊聲高唿:
“大宋陛下萬歲!”
一時間,朝堂上下歡聲雷動,氣氛熱烈異常,的確拜仙人的愛徒為新皇,隻要忽必烈能釋懷,他們這些做臣子的當然沒有任何不適。
畢竟做誰的臣子還不是做呢!
李治再次開口說道:“你們元朝的所有官員都將融入大宋的朝堂體係之中,從今天起,藍星之上將不再有大元這個國號存在,唯有大宋會屹立於世,而你們也將成為堂堂正正的華夏子民。忽必烈嘛,則被冊封為元王,並加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當忽必烈聽聞自己不僅獲封元王,還得到了天下兵馬大元帥這一實權職位後,他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畢竟,這樣一來,他就能去實現那個埋藏已久的雄心壯誌:馳騁沙場、征服天下,進而一統整個藍星。
盡管無法登上皇位,但稱王已然足夠令人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