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好你個戴胄,平日裏一遇到要打仗,就是哭窮,說國庫裏沒錢又沒糧,今天竟如此厚顏無恥的請戰,某真想揍你一頓……”
戴胄也是擼起袖子,對著侯君集就是開噴:“好你個“賴猴子”,某是吃了你家米呢,還是花了你家錢?來來來……和老夫大戰三百迴合!”
李世民打開急報,當看到上麵寫的是:吐穀渾一百精銳鐵騎,突襲涼州城外三十裏處的一個村莊,造成大唐百姓七人死亡,四十人受傷,吐穀渾騎兵竟還逃跑了十人。
邊關將士內心譴責不已,請陛下 下旨,邊關將士隨時待命,誓將踏平吐穀渾,以慰我死去的大唐無辜百姓在天之靈。
“哈哈哈……好啊!”李世民看到普通村民竟反殺了九十名吐穀渾的鐵騎,竟控製不住的笑了起來。
滿朝文武看到李世民竟笑開了,都莫名其妙起來,不明白李世民看到急報為何發笑稱好?都開始各自交頭接耳,猜測起聖意!
可是李世民笑完後,頓時感到自己唐突了,畢竟邊關有子民戰死,堂堂帝王看到急報還特麽笑了,肯定不行啊!
隨後整理好情緒,麵色沉重的大喝一聲:
“肅靜!吐穀渾真該死!竟殺我大唐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多人,不報此仇,朕心難安啊!”
說罷,就讓王德將急報傳給眾大臣閱覽,好幾個大臣差點要罵娘了,這邊關急報,他媽的就是邊關捷報啊!
雖然有七位大唐子民被害,但吐穀渾在有著突襲的先機下,竟丟下了近百人的屍體,隻有十人狼狽逃走,這可是一比十幾的戰損啊!
這就是真正的捷報,怎麽變成急報了呢?
這幾年間,大唐的實力突飛猛進,周邊的小國家都不敢進犯大唐邊境,邊關將士們這一年多的時間,沒有戰事落得清閑,都在努力修煉,現如今幾乎全部是練氣境界,妥妥的修士軍隊。
還暢想著等到修煉有成,為大唐做貢獻呢!
可這做夢也沒有預料到啊,吐穀渾的騎兵竟會突襲大唐的村落,難道是要掀起戰端嗎?
所以邊關的幾位將領經過商討後,就把吐穀渾騎兵突襲大唐百姓的經過,當成八百裏急報,上報朝廷。
當然,邊關的將領們,也有著盼望戰爭、盼望為國開疆拓土、盼望立功、盼望為國效力的心理。
畢竟現在的一名普通士兵,就可以輕輕鬆鬆的以一敵十,甚至以一敵百都有可能,想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強,一場真正的戰爭就可以檢驗。
百官們也終於明白了,李世民看完邊關急報後為何發笑:幾十人的小村莊,竟差點全殲來犯的一百正規軍,而且還是鐵騎。
魏征索性再次對李世民拱手行禮,義正言辭的請求道:
“請陛下 下旨,滅了吐穀渾,給死去的大唐子民報仇,給全大唐的百姓一個說法!”
“臣附議!”……
“末將附議!”……
滿朝文武百官,從大唐開國以來,今天是第一次對發動戰爭,沒有一人反對和中立,並一致希望親自前往參戰的。
更沒有一人說什麽大唐乃天朝上國,當以和為貴,譴責即可之類的屁話。
“好!眾卿平身。傳朕旨意:命江夏郡王李道宗鎮守長安,河間郡王李孝恭、衛國公李靖為行軍副總管,盧國公程知節、鄂國公尉遲恭為先鋒大將,文武百官選出一半跟隨,朕要禦駕親征吐穀渾。”
魏征本想反對李世民親征,但又一想李世民修為強大,小小吐穀渾又怎能奈何,索性和百官一起躬身附和:“遵旨!”
“退朝!”王德這個大太監,開心的喊完退朝後,跟著李世民離開了,心想:終於能陪著陛下仗劍邊關,殺敵立功了。
退朝後,兵部尚書侯君集,緊鑼密鼓的在長安城外集結了五萬大軍,準備隨時出兵。
五萬衛國軍,分炮兵、騎兵和步兵。
騎兵和步兵清一色的手拿步槍,腰掛水壺和子彈袋,後背背著補給和一把唐刀。
炮兵的裝備幾乎和步兵一模一樣,隻是長步槍改成了沙漠之鷹手槍。
李世民退朝後就來到晉王府,找到李治後說道:“稚奴啊!吐穀渾犯邊,阿爺準備禦駕親征,想不想一起前去見見世麵?”
“吐穀渾哪來的底氣,敢對我大唐用兵,這不是嫌國祚太長了嗎?”
“哈哈哈……不光咱父子倆,滿朝文武百官也是這麽想的,所以阿爺準備滅了吐穀渾。”
“好啊!那兒臣就陪著父皇,也前去湊湊熱鬧!兒臣都快十八了,還沒有出過長安城,也想看看大唐外麵的世界了,更想陪著父皇一統天下。”
李治八歲之前住在麗正殿,後來到國子監崇文館讀書後,被封為晉王,就住進了晉王府,畢竟不可能一直住在長孫皇後的麗正殿中。
長大一點後,他們這些皇子都會離開後宮,住進父皇賜予的王府裏,可李世民為了照顧李治,將李治的王府設在皇城內,造成李治成年前連皇城都沒有出過。
好不容易成年了,但長安城實在是太大了,沒有高樓的前提下,都住了百萬人口,建有一百零八坊,還不連城牆下的大量空地。
李治在長安城差不多逛了近兩年(當然不是每天都逛),還沒有逛完呢!造成都快十八歲了,還沒出過京城(長安城也叫京都或京畿)。
“好啊!哈哈哈……稚奴是說到阿爺的心坎裏了,一統天下,對!阿爺就要一統天下!”
李世民一聽到天下,頓時神情激昂起來,帝王之威不禁霸氣外露。
又問李治道:“稚奴,你說這天下到底有多大呢?”
“嗯!也不是很大吧!陸地有大唐幾十個那麽大,海洋雖然比陸地大多了,可父皇把陸地都打下來後,海洋也就是大唐的了。”
說完李治就拿出一個小巧的地球儀,給李世民觀看。
李世民不敢相信的撥弄著地球儀,疑惑不解的問:“這天下就是一個球??”
“不錯,隻是這個球很大、很大,這就是兒臣為什麽叫它藍星了,因為各種宇宙法則的保護下,所以才有了我們人類。”
李世民仔細對照了一下此時大唐的疆域,心潮澎湃的再次說道:
“隻要有稚奴的輔佐,一統天下就隻是時間問題了,哈哈哈……”
戴胄也是擼起袖子,對著侯君集就是開噴:“好你個“賴猴子”,某是吃了你家米呢,還是花了你家錢?來來來……和老夫大戰三百迴合!”
李世民打開急報,當看到上麵寫的是:吐穀渾一百精銳鐵騎,突襲涼州城外三十裏處的一個村莊,造成大唐百姓七人死亡,四十人受傷,吐穀渾騎兵竟還逃跑了十人。
邊關將士內心譴責不已,請陛下 下旨,邊關將士隨時待命,誓將踏平吐穀渾,以慰我死去的大唐無辜百姓在天之靈。
“哈哈哈……好啊!”李世民看到普通村民竟反殺了九十名吐穀渾的鐵騎,竟控製不住的笑了起來。
滿朝文武看到李世民竟笑開了,都莫名其妙起來,不明白李世民看到急報為何發笑稱好?都開始各自交頭接耳,猜測起聖意!
可是李世民笑完後,頓時感到自己唐突了,畢竟邊關有子民戰死,堂堂帝王看到急報還特麽笑了,肯定不行啊!
隨後整理好情緒,麵色沉重的大喝一聲:
“肅靜!吐穀渾真該死!竟殺我大唐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多人,不報此仇,朕心難安啊!”
說罷,就讓王德將急報傳給眾大臣閱覽,好幾個大臣差點要罵娘了,這邊關急報,他媽的就是邊關捷報啊!
雖然有七位大唐子民被害,但吐穀渾在有著突襲的先機下,竟丟下了近百人的屍體,隻有十人狼狽逃走,這可是一比十幾的戰損啊!
這就是真正的捷報,怎麽變成急報了呢?
這幾年間,大唐的實力突飛猛進,周邊的小國家都不敢進犯大唐邊境,邊關將士們這一年多的時間,沒有戰事落得清閑,都在努力修煉,現如今幾乎全部是練氣境界,妥妥的修士軍隊。
還暢想著等到修煉有成,為大唐做貢獻呢!
可這做夢也沒有預料到啊,吐穀渾的騎兵竟會突襲大唐的村落,難道是要掀起戰端嗎?
所以邊關的幾位將領經過商討後,就把吐穀渾騎兵突襲大唐百姓的經過,當成八百裏急報,上報朝廷。
當然,邊關的將領們,也有著盼望戰爭、盼望為國開疆拓土、盼望立功、盼望為國效力的心理。
畢竟現在的一名普通士兵,就可以輕輕鬆鬆的以一敵十,甚至以一敵百都有可能,想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強,一場真正的戰爭就可以檢驗。
百官們也終於明白了,李世民看完邊關急報後為何發笑:幾十人的小村莊,竟差點全殲來犯的一百正規軍,而且還是鐵騎。
魏征索性再次對李世民拱手行禮,義正言辭的請求道:
“請陛下 下旨,滅了吐穀渾,給死去的大唐子民報仇,給全大唐的百姓一個說法!”
“臣附議!”……
“末將附議!”……
滿朝文武百官,從大唐開國以來,今天是第一次對發動戰爭,沒有一人反對和中立,並一致希望親自前往參戰的。
更沒有一人說什麽大唐乃天朝上國,當以和為貴,譴責即可之類的屁話。
“好!眾卿平身。傳朕旨意:命江夏郡王李道宗鎮守長安,河間郡王李孝恭、衛國公李靖為行軍副總管,盧國公程知節、鄂國公尉遲恭為先鋒大將,文武百官選出一半跟隨,朕要禦駕親征吐穀渾。”
魏征本想反對李世民親征,但又一想李世民修為強大,小小吐穀渾又怎能奈何,索性和百官一起躬身附和:“遵旨!”
“退朝!”王德這個大太監,開心的喊完退朝後,跟著李世民離開了,心想:終於能陪著陛下仗劍邊關,殺敵立功了。
退朝後,兵部尚書侯君集,緊鑼密鼓的在長安城外集結了五萬大軍,準備隨時出兵。
五萬衛國軍,分炮兵、騎兵和步兵。
騎兵和步兵清一色的手拿步槍,腰掛水壺和子彈袋,後背背著補給和一把唐刀。
炮兵的裝備幾乎和步兵一模一樣,隻是長步槍改成了沙漠之鷹手槍。
李世民退朝後就來到晉王府,找到李治後說道:“稚奴啊!吐穀渾犯邊,阿爺準備禦駕親征,想不想一起前去見見世麵?”
“吐穀渾哪來的底氣,敢對我大唐用兵,這不是嫌國祚太長了嗎?”
“哈哈哈……不光咱父子倆,滿朝文武百官也是這麽想的,所以阿爺準備滅了吐穀渾。”
“好啊!那兒臣就陪著父皇,也前去湊湊熱鬧!兒臣都快十八了,還沒有出過長安城,也想看看大唐外麵的世界了,更想陪著父皇一統天下。”
李治八歲之前住在麗正殿,後來到國子監崇文館讀書後,被封為晉王,就住進了晉王府,畢竟不可能一直住在長孫皇後的麗正殿中。
長大一點後,他們這些皇子都會離開後宮,住進父皇賜予的王府裏,可李世民為了照顧李治,將李治的王府設在皇城內,造成李治成年前連皇城都沒有出過。
好不容易成年了,但長安城實在是太大了,沒有高樓的前提下,都住了百萬人口,建有一百零八坊,還不連城牆下的大量空地。
李治在長安城差不多逛了近兩年(當然不是每天都逛),還沒有逛完呢!造成都快十八歲了,還沒出過京城(長安城也叫京都或京畿)。
“好啊!哈哈哈……稚奴是說到阿爺的心坎裏了,一統天下,對!阿爺就要一統天下!”
李世民一聽到天下,頓時神情激昂起來,帝王之威不禁霸氣外露。
又問李治道:“稚奴,你說這天下到底有多大呢?”
“嗯!也不是很大吧!陸地有大唐幾十個那麽大,海洋雖然比陸地大多了,可父皇把陸地都打下來後,海洋也就是大唐的了。”
說完李治就拿出一個小巧的地球儀,給李世民觀看。
李世民不敢相信的撥弄著地球儀,疑惑不解的問:“這天下就是一個球??”
“不錯,隻是這個球很大、很大,這就是兒臣為什麽叫它藍星了,因為各種宇宙法則的保護下,所以才有了我們人類。”
李世民仔細對照了一下此時大唐的疆域,心潮澎湃的再次說道:
“隻要有稚奴的輔佐,一統天下就隻是時間問題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