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疑的大眼睛中煥起了光彩,他其實心裏早就有了決定,卻不敢直接來找爹娘坦言。
娘親私下裏待他溫柔,可遇事十分嚴厲。
他也知道爹爹喜愛他,卻怕爹爹不讚成他這個決定。
聽爹娘說遵了他的意思,不疑開心極了,隻是轉而又撅起了嘴。
邱瑾瑜探出手指撥了撥紅嘟嘟的唇瓣笑道。
“方才不是還呲牙樂著麽,這又是怎麽了?嘴上都能掛個油壺了。”
不疑撇開頭哼了一聲道。
“爹娘這幾日都不曾去尋孩兒,還當你們把孩兒忘了呢。”
夫妻二人近日忙於公事與情致,的確是冷落了孩子,這一夜留了不疑宿了下來。
不疑躺在爹娘中間,興奮得嘰嘰喳喳一會同玲瓏說話,一會同邱瑾瑜說話,隻是捱了沒多久,就漸漸沒了聲響,睡沉了。
兒子睡熟後,夫妻兩個便隔著他的小腦瓜,說起了枕邊話。
“瓏兒,我同你說過吧,我父母之間並無情意,我娘雖然是個胡姬,卻長在中原。”
“我外祖按照中原傳統教養她,事事條陳,習學歌舞書畫。”
“後來她成了罪臣之女,更加謹小慎微,我爹是個武將,娶她隻是為了保全她,是以我打小也沒體會過何為天倫之樂。”
“澈兒的娘同我爹倒是恩愛,隻是我家獲罪時他還年幼,也不記事,如此說來,他也與我差不多。”
“此前一直有師父和澈兒相伴,我也沒覺得有什麽,直到後來師父身死,澈兒登基,我不得不與他天各一方,才慢慢發覺,自己竟是如此孤獨。”
“我想成個家,可我又怕娶迴個門當戶對的官小姐,是如同我娘那樣的性子。”
“我自知因為我娘,不喜歡那樣的女子。”
“我是個直性子,我不喜歡的人,我連瞧上一眼都嫌煩,若是娶迴來又不能好好待人家,不是誤了人家一生麽。”
“我原以為,我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與刀槍為伴,替澈兒守好江山,等到歸去時也了無牽掛,一身輕鬆。”
“但我沒想到老天爺還願意眷顧我,賜了個你。”
“瓏兒,你不知道,這一刻把你和不疑一起攬在懷裏,我心裏有多暖,多踏實。”
“在王府時,我就覺著與你在一處的日子好得太虛幻,叫我心裏慌,才做夢都想叫你給我多生幾個孩子。”
“我每日睡前不把你抱得緊些,都不敢閉眼,我就怕次日一早醒來,你就不見了。”
玲瓏聽著他半閉著眼,喃喃的念叨,心裏卻已翻騰得洶湧。
她又何嚐不是呢?
玲瓏盡量壓製住喉頭的酸脹,柔聲迴應。
“在西州時,為我診出喜脈的老郎中說了,我的身子骨好,易生養。”
“我急著把諸事辦妥,也是想著早日隨你迴王府去,趁著年輕,多生幾個孩子。”
“王爺,此前我一直沒同你說過,與你在王府的那一段日子,是我此一生最快活的時光。”
“你護我,愛我,包容我,諒解我……”
玲瓏說著話,摸著不疑額頭,昏暗之下隱隱可見她眼中有清亮的水光漫起。
“給了我不疑,給了我一個歸宿。”
“我在昭陽活了整一十六載,卻從不覺得雍王宮的青瓦紅牆,琉璃玉柱有什麽稀罕。”
“我隻想迴去那個地磚縫隙中雜草叢生,梁柱斑駁少漆的南梟王府,那才是我們的家。”
邱瑾瑜聞言亦十分動容,他知曉玲瓏這些年的苦楚,知道自己一時真情流露,又勾出了她的傷懷,遂話鋒一轉說道。
“咱們王府現在也沒那麽窮了……”
“你在定安的那一年,為我,為百姓,為定安城做了那麽多謀算,如今定安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好了,道路四通八達,商隊絡繹不絕。”
“瓏兒,我們若再有孩兒,你可否給我生個閨女?”
玲瓏破涕為笑,低聲啐道。
“這事哪是我說得算的?”
“從前聽宮中嬤嬤說,那些宮妃們為確保懷的是皇子,都花重金去太醫院求購什麽‘生子秘方’,卻從沒聽說過有人惦記著一舉得女的。”
邱瑾瑜借著微弱月光,打量著懷裏唿吸綿長,睫毛纖纖,珠唇挺翹的小娃娃,撇了撇嘴角。
“我剛見著不疑時,歡喜得都想把房子拆了。”
“這孩子長得這樣標致,若是個女娃娃,長大後定是傾國之姿。”
“結果他掀了裙子給我看他的……”
玲瓏捂著嘴咯咯的笑,眼角都沁出了淚花。
“我看王爺就是偏心眼兒,滿心惦的都是女兒。”
邱瑾瑜有些赧然的陪笑。
“行,我承認,我是更歡喜閨女多些,在宮裏帶嬋兒的時候,我就覺著,原來養閨女同養小子是全然不同的兩種心境。”
“那小丫頭,那麽小,那麽軟,又會撒嬌又會哄人,她一叫我王叔,我就心尖發軟。”
“那時我就經常想,若是親自養育我們自己生的閨女就好了,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有幾次做夢夢見得了個閨女,笑出聲把自己震醒了。”
玲瓏枕著邱瑾瑜手臂,摟緊了懷裏的不疑,閉上眼睛噙著笑意說道。
“那我們母子先睡了,王爺繼續做你的女兒夢吧。”
邱瑾瑜也湊了過去,把玲瓏腦袋撈上了肩頭,在她頰邊親了又親。
“我就是想一想,你生什麽我都喜歡,主要是因著喜歡他們的娘,往後不管生多少孩兒,誰也不能越過你去,你才是我最看重最寶貝的。”
“王爺如今也學會油嘴滑舌這一套了……”
“還不是同你學的……”
半月過後,夏兆派遣過來的管事官員和駐軍到了,不過叫邱瑾瑜同玲瓏驚訝的是,夏泓澈派來的人竟是老熟人。
“嚴大人,看來本王出征這幾年你混得風生水起啊,這麽緊要的差事,陛下都交予你了?”
嚴靖倒是習慣了邱瑾瑜見麵就好打趣他,不以為意的捋著胡須笑道。
“下官近水樓台先得月,先行恭賀王爺大捷之喜了。”
邱瑾瑜笑著擺擺手:“你在上京待久了吧,到底還是沾染上這些官僚做派了,這位是……看著有些麵熟。”
秦沐上前揖道:“迴王爺,下官曾在臨州城與王爺有過數麵之緣,那時下官還是驛館的驛丞。”
邱瑾瑜劍眉一抬,頗為意外。
“想起來了,是你啊。”
嚴靖同邱瑾瑜解釋道:“王爺出征後不久,科舉改製,秦沐得以參入會試,入選吏部,此番陛下允下官提選幾個副手,下官便把他帶來了。”
娘親私下裏待他溫柔,可遇事十分嚴厲。
他也知道爹爹喜愛他,卻怕爹爹不讚成他這個決定。
聽爹娘說遵了他的意思,不疑開心極了,隻是轉而又撅起了嘴。
邱瑾瑜探出手指撥了撥紅嘟嘟的唇瓣笑道。
“方才不是還呲牙樂著麽,這又是怎麽了?嘴上都能掛個油壺了。”
不疑撇開頭哼了一聲道。
“爹娘這幾日都不曾去尋孩兒,還當你們把孩兒忘了呢。”
夫妻二人近日忙於公事與情致,的確是冷落了孩子,這一夜留了不疑宿了下來。
不疑躺在爹娘中間,興奮得嘰嘰喳喳一會同玲瓏說話,一會同邱瑾瑜說話,隻是捱了沒多久,就漸漸沒了聲響,睡沉了。
兒子睡熟後,夫妻兩個便隔著他的小腦瓜,說起了枕邊話。
“瓏兒,我同你說過吧,我父母之間並無情意,我娘雖然是個胡姬,卻長在中原。”
“我外祖按照中原傳統教養她,事事條陳,習學歌舞書畫。”
“後來她成了罪臣之女,更加謹小慎微,我爹是個武將,娶她隻是為了保全她,是以我打小也沒體會過何為天倫之樂。”
“澈兒的娘同我爹倒是恩愛,隻是我家獲罪時他還年幼,也不記事,如此說來,他也與我差不多。”
“此前一直有師父和澈兒相伴,我也沒覺得有什麽,直到後來師父身死,澈兒登基,我不得不與他天各一方,才慢慢發覺,自己竟是如此孤獨。”
“我想成個家,可我又怕娶迴個門當戶對的官小姐,是如同我娘那樣的性子。”
“我自知因為我娘,不喜歡那樣的女子。”
“我是個直性子,我不喜歡的人,我連瞧上一眼都嫌煩,若是娶迴來又不能好好待人家,不是誤了人家一生麽。”
“我原以為,我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與刀槍為伴,替澈兒守好江山,等到歸去時也了無牽掛,一身輕鬆。”
“但我沒想到老天爺還願意眷顧我,賜了個你。”
“瓏兒,你不知道,這一刻把你和不疑一起攬在懷裏,我心裏有多暖,多踏實。”
“在王府時,我就覺著與你在一處的日子好得太虛幻,叫我心裏慌,才做夢都想叫你給我多生幾個孩子。”
“我每日睡前不把你抱得緊些,都不敢閉眼,我就怕次日一早醒來,你就不見了。”
玲瓏聽著他半閉著眼,喃喃的念叨,心裏卻已翻騰得洶湧。
她又何嚐不是呢?
玲瓏盡量壓製住喉頭的酸脹,柔聲迴應。
“在西州時,為我診出喜脈的老郎中說了,我的身子骨好,易生養。”
“我急著把諸事辦妥,也是想著早日隨你迴王府去,趁著年輕,多生幾個孩子。”
“王爺,此前我一直沒同你說過,與你在王府的那一段日子,是我此一生最快活的時光。”
“你護我,愛我,包容我,諒解我……”
玲瓏說著話,摸著不疑額頭,昏暗之下隱隱可見她眼中有清亮的水光漫起。
“給了我不疑,給了我一個歸宿。”
“我在昭陽活了整一十六載,卻從不覺得雍王宮的青瓦紅牆,琉璃玉柱有什麽稀罕。”
“我隻想迴去那個地磚縫隙中雜草叢生,梁柱斑駁少漆的南梟王府,那才是我們的家。”
邱瑾瑜聞言亦十分動容,他知曉玲瓏這些年的苦楚,知道自己一時真情流露,又勾出了她的傷懷,遂話鋒一轉說道。
“咱們王府現在也沒那麽窮了……”
“你在定安的那一年,為我,為百姓,為定安城做了那麽多謀算,如今定安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好了,道路四通八達,商隊絡繹不絕。”
“瓏兒,我們若再有孩兒,你可否給我生個閨女?”
玲瓏破涕為笑,低聲啐道。
“這事哪是我說得算的?”
“從前聽宮中嬤嬤說,那些宮妃們為確保懷的是皇子,都花重金去太醫院求購什麽‘生子秘方’,卻從沒聽說過有人惦記著一舉得女的。”
邱瑾瑜借著微弱月光,打量著懷裏唿吸綿長,睫毛纖纖,珠唇挺翹的小娃娃,撇了撇嘴角。
“我剛見著不疑時,歡喜得都想把房子拆了。”
“這孩子長得這樣標致,若是個女娃娃,長大後定是傾國之姿。”
“結果他掀了裙子給我看他的……”
玲瓏捂著嘴咯咯的笑,眼角都沁出了淚花。
“我看王爺就是偏心眼兒,滿心惦的都是女兒。”
邱瑾瑜有些赧然的陪笑。
“行,我承認,我是更歡喜閨女多些,在宮裏帶嬋兒的時候,我就覺著,原來養閨女同養小子是全然不同的兩種心境。”
“那小丫頭,那麽小,那麽軟,又會撒嬌又會哄人,她一叫我王叔,我就心尖發軟。”
“那時我就經常想,若是親自養育我們自己生的閨女就好了,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有幾次做夢夢見得了個閨女,笑出聲把自己震醒了。”
玲瓏枕著邱瑾瑜手臂,摟緊了懷裏的不疑,閉上眼睛噙著笑意說道。
“那我們母子先睡了,王爺繼續做你的女兒夢吧。”
邱瑾瑜也湊了過去,把玲瓏腦袋撈上了肩頭,在她頰邊親了又親。
“我就是想一想,你生什麽我都喜歡,主要是因著喜歡他們的娘,往後不管生多少孩兒,誰也不能越過你去,你才是我最看重最寶貝的。”
“王爺如今也學會油嘴滑舌這一套了……”
“還不是同你學的……”
半月過後,夏兆派遣過來的管事官員和駐軍到了,不過叫邱瑾瑜同玲瓏驚訝的是,夏泓澈派來的人竟是老熟人。
“嚴大人,看來本王出征這幾年你混得風生水起啊,這麽緊要的差事,陛下都交予你了?”
嚴靖倒是習慣了邱瑾瑜見麵就好打趣他,不以為意的捋著胡須笑道。
“下官近水樓台先得月,先行恭賀王爺大捷之喜了。”
邱瑾瑜笑著擺擺手:“你在上京待久了吧,到底還是沾染上這些官僚做派了,這位是……看著有些麵熟。”
秦沐上前揖道:“迴王爺,下官曾在臨州城與王爺有過數麵之緣,那時下官還是驛館的驛丞。”
邱瑾瑜劍眉一抬,頗為意外。
“想起來了,是你啊。”
嚴靖同邱瑾瑜解釋道:“王爺出征後不久,科舉改製,秦沐得以參入會試,入選吏部,此番陛下允下官提選幾個副手,下官便把他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