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一頓,下意識的想把被他握住的手抽離。
邱瑾瑜感覺到她的退縮,眼疾手快的握了緊,有些不悅道。
“一說這個,你就想著避,我已應承了你往日事不再提及,隻問你個姓氏,又作何要這般遮掩?”
“以你我今日的情意,難道還不足以叫你信了我?你到底要我怎樣?瓏兒?”
玲瓏暗咬唇內軟肉,這次入宮之後發生的種種,叫她不得不重新審視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
此前想著隻要他們二人心裏有了彼此,便可一直相安無事的把日子好好過下去,可如今看來,還是她太過天真了。
木思說的沒錯,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如今她的第一層外殼已被徹底剝脫,夏泓澈已知曉她並非初時的畫中人,一個背景經不起推敲的王妃,隻要對巧月一家稍加盤問,便會知道她是個在雍國宮變後不久,憑空出現在鳳陽城的女子。
她一直怕夏泓澈對邱瑾瑜起了忌憚之心,雖然如今看來,他們君臣情誼深厚,可若有朝一日自己這可疑的身份敗露……
邱瑾瑜若護她,難免被她牽累,邱瑾瑜若棄了她……
她若真與邱瑾瑜說了實情,也無非就是兩種結果,要麽他陪她一同擔了這罪責,要麽把她交由夏泓澈。
兩種結果都非玲瓏所願。
這宿命,她根本就逃不脫,甚至連告知他自己姓甚名誰都不能。
玲瓏不說話,邱瑾瑜也氣她又拿出悶葫蘆的做派,漸漸鬆了緊握的手。
恰逢此時,嬋兒被下人們帶著迴來了,見著玲瓏就遠遠撒開兩腿跑了過來,一頭撲上了她膝頭。
“嬸嬸,放紙鳶。”
昨日答應了嬋兒陪她玩紙鳶,今兒卻被霍玉瑤的事耽擱了,不想到了這個時候,小丫頭還記著。
兩人也沒再當著嬋兒的麵繼續別扭,陪她又在園子裏玩了許久。
迴去之後,玲瓏寫了封手書送去了國邸,說霍玉瑤那兒她已打點過了,無需憂心。
又過了幾日,長秋宮仍沒什麽動靜,夏泓澈每日下朝第一件事便是差靜泉去問,皇後可有話送來,卻始終沒得到隻言片語。
邱瑾瑜躲了數日的懶,這日靜泉親自來請,說是兵部提報了個改善軍隊編製的新策,陛下請他同去參議。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邱瑾瑜不在,嬋兒開始哭鬧想見母後,說嬸嬸騙人。
玲瓏沒了法子,帶她去了禦花園,應承她陪她玩秋千,到了那一瞧,才見著秋千附近聚了些宮人。
玲瓏想著既有人占著就不過去了,可嬋兒卻不依,又哭了兩聲,便見著自人堆裏跑出來個穿著嫩綠小襖的女娃娃,離著老遠就昂著下巴喊了聲。
“嬋悅!”
嬋兒哭聲戛然而止,緩緩轉過了小腦袋,看了一眼又轉迴身,把臉埋在了玲瓏裙間,小手緊攥著布料不放。
那綠襖女娃又說道:“嬋悅,見了長姐還不見禮?真是越發的沒規矩了。”
玲瓏聞言安撫的摸了摸嬋兒頭頂,向長蘅問了句安。
長蘅揚著精致的小臉,疑惑問道。
“你是何人,我沒見過你。”
此時秋千那端傳來一道慵懶女聲。
“長蘅,不可無禮。此為南梟王妃,你理應喚一聲嬸嬸。”
玲瓏抬眼看去,秋千前麵圍著的一眾宮人已經退開,隻見上麵坐著個紫衫宮裝麗人,悠閑的蕩著雙腳,含著抹若有似無的笑意凝望著玲瓏。
今日寧貴妃發間並未簪那顆鬥大的東珠,穿得也很是隨意,玲瓏原以為此際她掌了權,正是春風得意之時,應是會變本加厲的招搖過市,卻不想私下裏相見並非如此。
玲瓏遙遙衝她點了一點頭:“寧貴妃安。”
玲瓏彎身在嬋兒耳邊說了句什麽,嬋兒抬起頭,扁著嘴用細如蚊蠅的聲音說了句。
“寧娘娘,長姐,嬋兒有禮。”
原不過就是個偶遇,見嬋兒確實怕這對母女,見麵禮也做過了,玲瓏轉身欲拉著嬋兒離開,長蘅卻三步並作兩步攔住了兩人去路。
“嬋悅,你近些日子去哪裏了?怎得到哪兒都尋你不見?”
嬋兒咬著嘴唇,皺著臉如臨大敵的看著長蘅,小聲答道。
“我住在王妃嬸嬸宮裏……”
長蘅又上前兩步,歪了頭說話,頤指氣使的像在發號施令。
“今日無人陪我玩耍,你來陪我。”
她說罷便來拉扯嬋兒手臂,長蘅與宸兒同年,高出嬋兒許多,長得又壯實,嬋兒哼哼唧唧的往玲瓏身後躲,長蘅便越捉越起勁。
嬋兒身上裹著那件到哪都不離身的狐狸皮,長蘅一把抓在了狐狸毛上,惹得嬋兒心疼得哭了起來。
“你……你莫給我抓壞了……”
玲瓏抬起一臂,不動聲色的擋了一擋身側的長蘅,見她仍不肯撒手,小臂上運了些勁一震,長蘅立時被震退了兩步,卻不明就裏的眨了兩下眼睛。
“長蘅公主,嬋兒既不願與你同樂,便不該強人所難。”
長蘅受了訓,也不反駁,就站在那繃著臉握著拳頭看嬋兒,似是有些憤然。
此時寧貴妃又拖著嗓音喚道。
“南梟王妃,你們尋來此處,不就是為這秋千來的麽,過來坐坐吧,本宮這兒還備了些糕點和梨膏湯,歇歇腳潤潤喉嚨也好。”
長蘅攔路,寧貴妃開口挽留,玲瓏也不好再拒絕,遂蹲下撫了撫嬋兒的臉蛋。
“別怕,嬸嬸怎麽同你說的來著?”
嬋兒懵懂的開口複述玲瓏教給她的話。
“小草迎風而立,寧彎不折。”
玲瓏滿意的笑笑,站起身拉了她向秋千處走去,長蘅也緊隨其後。
寧貴妃揮揮手,宮女上前用帕子拭了拭秋千上的浮塵,玲瓏衝寧貴妃點了點頭,才把嬋兒抱了上去。
嬋兒仍有些怕,抓著玲瓏袖子不肯撒手,長蘅又湊上前,梗著脖子同嬋兒搭話。
“你怎得膽子還是這麽小,連個秋千都不敢坐!”
嬋兒這幾日被玲瓏講的許多寓言故事激勵,也長了些心氣,聽著總是欺負她的長姐在嬸嬸麵前笑話她,也來了脾氣。
“我膽子才不小呢!”
邱瑾瑜感覺到她的退縮,眼疾手快的握了緊,有些不悅道。
“一說這個,你就想著避,我已應承了你往日事不再提及,隻問你個姓氏,又作何要這般遮掩?”
“以你我今日的情意,難道還不足以叫你信了我?你到底要我怎樣?瓏兒?”
玲瓏暗咬唇內軟肉,這次入宮之後發生的種種,叫她不得不重新審視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
此前想著隻要他們二人心裏有了彼此,便可一直相安無事的把日子好好過下去,可如今看來,還是她太過天真了。
木思說的沒錯,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如今她的第一層外殼已被徹底剝脫,夏泓澈已知曉她並非初時的畫中人,一個背景經不起推敲的王妃,隻要對巧月一家稍加盤問,便會知道她是個在雍國宮變後不久,憑空出現在鳳陽城的女子。
她一直怕夏泓澈對邱瑾瑜起了忌憚之心,雖然如今看來,他們君臣情誼深厚,可若有朝一日自己這可疑的身份敗露……
邱瑾瑜若護她,難免被她牽累,邱瑾瑜若棄了她……
她若真與邱瑾瑜說了實情,也無非就是兩種結果,要麽他陪她一同擔了這罪責,要麽把她交由夏泓澈。
兩種結果都非玲瓏所願。
這宿命,她根本就逃不脫,甚至連告知他自己姓甚名誰都不能。
玲瓏不說話,邱瑾瑜也氣她又拿出悶葫蘆的做派,漸漸鬆了緊握的手。
恰逢此時,嬋兒被下人們帶著迴來了,見著玲瓏就遠遠撒開兩腿跑了過來,一頭撲上了她膝頭。
“嬸嬸,放紙鳶。”
昨日答應了嬋兒陪她玩紙鳶,今兒卻被霍玉瑤的事耽擱了,不想到了這個時候,小丫頭還記著。
兩人也沒再當著嬋兒的麵繼續別扭,陪她又在園子裏玩了許久。
迴去之後,玲瓏寫了封手書送去了國邸,說霍玉瑤那兒她已打點過了,無需憂心。
又過了幾日,長秋宮仍沒什麽動靜,夏泓澈每日下朝第一件事便是差靜泉去問,皇後可有話送來,卻始終沒得到隻言片語。
邱瑾瑜躲了數日的懶,這日靜泉親自來請,說是兵部提報了個改善軍隊編製的新策,陛下請他同去參議。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邱瑾瑜不在,嬋兒開始哭鬧想見母後,說嬸嬸騙人。
玲瓏沒了法子,帶她去了禦花園,應承她陪她玩秋千,到了那一瞧,才見著秋千附近聚了些宮人。
玲瓏想著既有人占著就不過去了,可嬋兒卻不依,又哭了兩聲,便見著自人堆裏跑出來個穿著嫩綠小襖的女娃娃,離著老遠就昂著下巴喊了聲。
“嬋悅!”
嬋兒哭聲戛然而止,緩緩轉過了小腦袋,看了一眼又轉迴身,把臉埋在了玲瓏裙間,小手緊攥著布料不放。
那綠襖女娃又說道:“嬋悅,見了長姐還不見禮?真是越發的沒規矩了。”
玲瓏聞言安撫的摸了摸嬋兒頭頂,向長蘅問了句安。
長蘅揚著精致的小臉,疑惑問道。
“你是何人,我沒見過你。”
此時秋千那端傳來一道慵懶女聲。
“長蘅,不可無禮。此為南梟王妃,你理應喚一聲嬸嬸。”
玲瓏抬眼看去,秋千前麵圍著的一眾宮人已經退開,隻見上麵坐著個紫衫宮裝麗人,悠閑的蕩著雙腳,含著抹若有似無的笑意凝望著玲瓏。
今日寧貴妃發間並未簪那顆鬥大的東珠,穿得也很是隨意,玲瓏原以為此際她掌了權,正是春風得意之時,應是會變本加厲的招搖過市,卻不想私下裏相見並非如此。
玲瓏遙遙衝她點了一點頭:“寧貴妃安。”
玲瓏彎身在嬋兒耳邊說了句什麽,嬋兒抬起頭,扁著嘴用細如蚊蠅的聲音說了句。
“寧娘娘,長姐,嬋兒有禮。”
原不過就是個偶遇,見嬋兒確實怕這對母女,見麵禮也做過了,玲瓏轉身欲拉著嬋兒離開,長蘅卻三步並作兩步攔住了兩人去路。
“嬋悅,你近些日子去哪裏了?怎得到哪兒都尋你不見?”
嬋兒咬著嘴唇,皺著臉如臨大敵的看著長蘅,小聲答道。
“我住在王妃嬸嬸宮裏……”
長蘅又上前兩步,歪了頭說話,頤指氣使的像在發號施令。
“今日無人陪我玩耍,你來陪我。”
她說罷便來拉扯嬋兒手臂,長蘅與宸兒同年,高出嬋兒許多,長得又壯實,嬋兒哼哼唧唧的往玲瓏身後躲,長蘅便越捉越起勁。
嬋兒身上裹著那件到哪都不離身的狐狸皮,長蘅一把抓在了狐狸毛上,惹得嬋兒心疼得哭了起來。
“你……你莫給我抓壞了……”
玲瓏抬起一臂,不動聲色的擋了一擋身側的長蘅,見她仍不肯撒手,小臂上運了些勁一震,長蘅立時被震退了兩步,卻不明就裏的眨了兩下眼睛。
“長蘅公主,嬋兒既不願與你同樂,便不該強人所難。”
長蘅受了訓,也不反駁,就站在那繃著臉握著拳頭看嬋兒,似是有些憤然。
此時寧貴妃又拖著嗓音喚道。
“南梟王妃,你們尋來此處,不就是為這秋千來的麽,過來坐坐吧,本宮這兒還備了些糕點和梨膏湯,歇歇腳潤潤喉嚨也好。”
長蘅攔路,寧貴妃開口挽留,玲瓏也不好再拒絕,遂蹲下撫了撫嬋兒的臉蛋。
“別怕,嬸嬸怎麽同你說的來著?”
嬋兒懵懂的開口複述玲瓏教給她的話。
“小草迎風而立,寧彎不折。”
玲瓏滿意的笑笑,站起身拉了她向秋千處走去,長蘅也緊隨其後。
寧貴妃揮揮手,宮女上前用帕子拭了拭秋千上的浮塵,玲瓏衝寧貴妃點了點頭,才把嬋兒抱了上去。
嬋兒仍有些怕,抓著玲瓏袖子不肯撒手,長蘅又湊上前,梗著脖子同嬋兒搭話。
“你怎得膽子還是這麽小,連個秋千都不敢坐!”
嬋兒這幾日被玲瓏講的許多寓言故事激勵,也長了些心氣,聽著總是欺負她的長姐在嬸嬸麵前笑話她,也來了脾氣。
“我膽子才不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