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國人都以為我國隻是南部沿海與西南部高原多雨。
南部是熱帶雨林氣候,下雨就跟三歲的小孩哭一樣,一天可以來多場。
西南呢,高原氣候,也自成一體。如貴州,就有“天無三日晴”之說,經常陰雨連綿。
殊不知,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梅雨季節,雨水更加集中。梅雨季可從五六月延續到七月中上旬,因為剛好是梅子成熟時,所以稱“梅雨”。
俗話說:“夏至大爛,梅雨當飯。”“夏至無響雷,梅雨十幾迴。”意思是說6月22日夏至以後,正是江南梅雨季的核心期,天好像成了一塊被雨水浸透了的棉被,不時“嘩嘩”地往下瀉。
1947年的梅雨季比往年提前,從農曆五月的立夏就已開始。6月6日芒種一到,天就漏了,竟然一下就是一個月,直到7月8日小暑到來才慢慢消退。
連續一個月的雨,讓雲龍江的水開始浩蕩如傾。雲龍之水天上來,波平兩岸村若浮。滾滾急流之上,飄滿了樹枝柴草和失足落水的雞鴨豬羊。
水位迅速抬升已經到達曆史最高值。縣城放馬沙等地勢低窪處,千畝良田已經成了一片汪洋。沿江人家的八仙桌一半浸在了水裏。野豬山山腳的住戶,大水也到了門檻。
深山裏麵,山洪爆發,泥石流衝垮了好多鄉村的田地與農舍,也有小孩在溪中翻蟹時被水衝走的,還有老人下溪去撈木料失足落水而失蹤的,反正各鄉的信息匯總上來都不妙,不是死人就是塌房。
聽紫蘇說,她媽媽小梅當年就是在屋邊山澗裏洗衣服時,被突然而至的山洪衝走的。當時秦時月聽了,還覺得很是詫異,這會聽了各地報來的消息,才知道還真有此事。
聽人說,山洪到麵前時,隻要稍有遲疑,就會無法脫身,最後被挾裹而行。如果水性不好,很容易出事。紫蘇媽不會水,那自然就沒有救星了。廟下老家有句老話:不會遊水的人,一腳背的水就可以淹死。
有條件的人,在這 “嘩嘩”的大雨聲中可以選擇閉門不出,但沒條件的人呢,迫於生計,還是得出門,譬如一些特殊職業的人,漁夫啊,礦工啊,等等。
就像壺底蛇山下有個石宕,鄰村十多名男子正在裝石料,隨著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岩石淩空落下,將底下的石宕埋了個嚴嚴實實。
村裏人朝石宕所在的山體一看,半座山已消失在空中。
小村裏頓時哭聲震天,大人小孩號啕成一堆。
村裏總共才三十幾戶人家,如今一下壓死15個成年男子,相當於半數人家死了頂梁柱,不是“當家老倌”(方言,一家之主之意)就是兒子,都是家裏的精壯勞力,不是塌了天麽?
這山體不是泥,也不是泥石,而是十足的岩石。也就是說,光被這石砸中,人就沒命了,何況已深埋其中。
等到報出信,就過了十多分鍾;等到縣政府組織救援隊趕到,已經快一個小時了。裏麵的人,早窒息了。
人是最沒套頭的生物,三分鍾不唿吸就沒命。所以釋迦牟尼說,生命在唿吸之間,就是這個意思。
警察局和保安團負責派人封鎖現場。莊厚德帶了秦時月等人,陪同袁楚才縣長,在現場指揮搶救。
由於崖壁是呈整體下落的,大的比坦克車還要大,小的也比穀紮、八仙桌要大,人力根本撬不動,也抬不動。又缺乏起重機,隻好叫來其他地區的礦工,采用人工作業,打算通過炮釺和榔頭,將巨石采成幾塊。再在石塊上綁上繩子,用人力一塊塊拖開來,然後進行揀屍。
有幾塊石塔實在太厚,救援隊經過一個下午的作業都沒能鑿開,於是隻好挑燈夜戰,最後隻能進行爆破。直到次日淩晨,才清理了石宕一角。
石塊拖開後,在手電和汽燈的照耀下,隻見岩石下麵血肉模糊,人早壓成了肉泥,隻剩一套裹著血肉的衣褲沾連著。
秦時月看看這陣勢,心想,若要將這些岩石全部清理完,那不知要折騰幾天幾夜了。這樣熱的天氣,不僅現場臭氣熏天,蠅蚊成片,還會滋生細菌,對作業人員造成傷害。倒不如隨緣了斷,也省得家屬見到慘狀而唿天搶地。
於是悄悄向莊厚德建議,希望當地保長能出麵找死者家屬商量一下,遺體就不要動了,就地做成個墓園。政府可以在礦主賠償之外,再出一筆撫恤金或救濟款給家屬,這樣大家省心。
袁楚才正在愁眉不展,聽到這個建議,頓時眼前一亮,讓保安團將當地的保長、保安隊長、鄉紳叫來,讓他們去做家屬的思想工作。
家屬們早就六神無主,聽了這個主意,人財可以兩安,便也表示同意。
於是縣長讓保長雇來人力,就地將石宕做成一巨墓,立上石碑,刻上死難者姓名,再安上供桌,再在周圍植上柏樹,到成了一處整潔的墓地。
家屬們拿了錢,一時也得了不少安慰,此事就此安頓下來,從縣裏到鄉裏到村裏一幹人,才各各長籲一口氣。
袁楚才自此對保安團和莊厚德的辦事能力也更加高看一眼。
事後,秦時月才了解到,這石宕的主人竟然是莊厚德的一位哥哥。當時覺得非常吃驚,才想起張小薯跟他講的話——“炸藥一響,黃金萬兩。”這莊家啊,原來真有這樣的產業。
而且,據村裏當天調班在家休息的礦工說,石宕的安全隱患早就存在。作業時由於懶惰,不停地往岩根裏麵掏,形成一種內凹形的崖壁。這樣的崖體十分危險,上麵的岩石隨時都有可能墜落下來。
除險之法不是沒有,隻要將上麵略有鬆動的浮石及時鏟除即可。可安監員麻痹大意,抱有僥幸心理,想過些天再說,不想梅雨一來,山體和岩石加速鬆動,於是釀成了慘禍。
也就是說,按理,這是一樁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死了那麽多人,礦主是要受法辦的,槍斃不說,坐個五年十年牢總不冤吧?然而,事後,一點動靜都沒有。
“看來,袁縣長是被莊團長擺平了。”金不換私下裏對秦時月說。
秦時月聽了,搖搖頭,不語。
在秦時月眼裏,暴雨、洪災這樣的天災,那是避無可避的;可人禍,就不一樣。
人禍的源頭是缺乏公德和責任心,對國家和集體的事不上心,對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不重視。
壺底的石宕事故是人禍,那麽整個國家呢?更加讓人擔心。
就在6月26日,國軍160萬人(占其正規軍兵力的80%)大舉進攻解放區,圍攻鄂豫邊宣化店為中心的中原解放區,之後相繼在晉南、蘇皖邊、魯西南、冀東等多地向解放區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其中有30萬人重點進攻中原解放區(鄂豫交界處)。
這相當於是全麵撕毀了上一年10月10日所簽的“雙十協定”。
中共方麵的反應毫不含糊,於7月20日發出開展自衛戰爭的黨內指示,進行自衛還擊。
自此,舉國上下一直都在擔憂的國共內戰,終於還是爆發了。
當時國民黨總兵力有530萬人,裝備精良;而中共八路軍、新四軍共有200萬人,卻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槍,幾乎沒有重武器。
從力量上看,國軍和蔣氏統治集團依然占有絕對優勢。
但秦時月不這麽看問題。
他隻知道中共的力量,自從井岡山開始,就一直在成長,“星星之火”,已經“燎原”成勢,再也撲不滅了。
想想看吧:當年人家帶隊伍鑽山林時才千把個人、幾百條槍,國軍這邊十幾萬大軍重重包圍都剿滅不了;現在人家已有幾百萬人了,人數已達國軍的一半,還怎麽打?
以前有人家幾百倍、幾千倍的兵力啊,都是一次次撲空,一次次損兵折將,現在隻有人家的三倍兵力,這可如何是好?要想吃掉對方,無疑癡人說夢。
所以,從趨勢上看,秦時月對國軍的勝算是持消極態度的,實際上是完全不看好的。換了他秦時月領軍掛帥,早就打退堂鼓啦,不僅要鳴金收兵,而且要永不言戰,千方百計地予以“招安”才是啊。
可事實上呢?之前這邊幾次三番邀請人家來議事,人家也誠心誠意上門來言和了,曆時43天,最後兩家也簽了協議了,可不知怎麽的,這邊就忽然毀約發兵了,這不是發神經麽?
舊檀據皇洲民謠作一順口溜《洋漲老娘》曰:
一點雨星一個泡,
洋漲老娘爬上灶。
老娘不怕龍王鬧,
隻怕村頭響大炮。
南部是熱帶雨林氣候,下雨就跟三歲的小孩哭一樣,一天可以來多場。
西南呢,高原氣候,也自成一體。如貴州,就有“天無三日晴”之說,經常陰雨連綿。
殊不知,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梅雨季節,雨水更加集中。梅雨季可從五六月延續到七月中上旬,因為剛好是梅子成熟時,所以稱“梅雨”。
俗話說:“夏至大爛,梅雨當飯。”“夏至無響雷,梅雨十幾迴。”意思是說6月22日夏至以後,正是江南梅雨季的核心期,天好像成了一塊被雨水浸透了的棉被,不時“嘩嘩”地往下瀉。
1947年的梅雨季比往年提前,從農曆五月的立夏就已開始。6月6日芒種一到,天就漏了,竟然一下就是一個月,直到7月8日小暑到來才慢慢消退。
連續一個月的雨,讓雲龍江的水開始浩蕩如傾。雲龍之水天上來,波平兩岸村若浮。滾滾急流之上,飄滿了樹枝柴草和失足落水的雞鴨豬羊。
水位迅速抬升已經到達曆史最高值。縣城放馬沙等地勢低窪處,千畝良田已經成了一片汪洋。沿江人家的八仙桌一半浸在了水裏。野豬山山腳的住戶,大水也到了門檻。
深山裏麵,山洪爆發,泥石流衝垮了好多鄉村的田地與農舍,也有小孩在溪中翻蟹時被水衝走的,還有老人下溪去撈木料失足落水而失蹤的,反正各鄉的信息匯總上來都不妙,不是死人就是塌房。
聽紫蘇說,她媽媽小梅當年就是在屋邊山澗裏洗衣服時,被突然而至的山洪衝走的。當時秦時月聽了,還覺得很是詫異,這會聽了各地報來的消息,才知道還真有此事。
聽人說,山洪到麵前時,隻要稍有遲疑,就會無法脫身,最後被挾裹而行。如果水性不好,很容易出事。紫蘇媽不會水,那自然就沒有救星了。廟下老家有句老話:不會遊水的人,一腳背的水就可以淹死。
有條件的人,在這 “嘩嘩”的大雨聲中可以選擇閉門不出,但沒條件的人呢,迫於生計,還是得出門,譬如一些特殊職業的人,漁夫啊,礦工啊,等等。
就像壺底蛇山下有個石宕,鄰村十多名男子正在裝石料,隨著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岩石淩空落下,將底下的石宕埋了個嚴嚴實實。
村裏人朝石宕所在的山體一看,半座山已消失在空中。
小村裏頓時哭聲震天,大人小孩號啕成一堆。
村裏總共才三十幾戶人家,如今一下壓死15個成年男子,相當於半數人家死了頂梁柱,不是“當家老倌”(方言,一家之主之意)就是兒子,都是家裏的精壯勞力,不是塌了天麽?
這山體不是泥,也不是泥石,而是十足的岩石。也就是說,光被這石砸中,人就沒命了,何況已深埋其中。
等到報出信,就過了十多分鍾;等到縣政府組織救援隊趕到,已經快一個小時了。裏麵的人,早窒息了。
人是最沒套頭的生物,三分鍾不唿吸就沒命。所以釋迦牟尼說,生命在唿吸之間,就是這個意思。
警察局和保安團負責派人封鎖現場。莊厚德帶了秦時月等人,陪同袁楚才縣長,在現場指揮搶救。
由於崖壁是呈整體下落的,大的比坦克車還要大,小的也比穀紮、八仙桌要大,人力根本撬不動,也抬不動。又缺乏起重機,隻好叫來其他地區的礦工,采用人工作業,打算通過炮釺和榔頭,將巨石采成幾塊。再在石塊上綁上繩子,用人力一塊塊拖開來,然後進行揀屍。
有幾塊石塔實在太厚,救援隊經過一個下午的作業都沒能鑿開,於是隻好挑燈夜戰,最後隻能進行爆破。直到次日淩晨,才清理了石宕一角。
石塊拖開後,在手電和汽燈的照耀下,隻見岩石下麵血肉模糊,人早壓成了肉泥,隻剩一套裹著血肉的衣褲沾連著。
秦時月看看這陣勢,心想,若要將這些岩石全部清理完,那不知要折騰幾天幾夜了。這樣熱的天氣,不僅現場臭氣熏天,蠅蚊成片,還會滋生細菌,對作業人員造成傷害。倒不如隨緣了斷,也省得家屬見到慘狀而唿天搶地。
於是悄悄向莊厚德建議,希望當地保長能出麵找死者家屬商量一下,遺體就不要動了,就地做成個墓園。政府可以在礦主賠償之外,再出一筆撫恤金或救濟款給家屬,這樣大家省心。
袁楚才正在愁眉不展,聽到這個建議,頓時眼前一亮,讓保安團將當地的保長、保安隊長、鄉紳叫來,讓他們去做家屬的思想工作。
家屬們早就六神無主,聽了這個主意,人財可以兩安,便也表示同意。
於是縣長讓保長雇來人力,就地將石宕做成一巨墓,立上石碑,刻上死難者姓名,再安上供桌,再在周圍植上柏樹,到成了一處整潔的墓地。
家屬們拿了錢,一時也得了不少安慰,此事就此安頓下來,從縣裏到鄉裏到村裏一幹人,才各各長籲一口氣。
袁楚才自此對保安團和莊厚德的辦事能力也更加高看一眼。
事後,秦時月才了解到,這石宕的主人竟然是莊厚德的一位哥哥。當時覺得非常吃驚,才想起張小薯跟他講的話——“炸藥一響,黃金萬兩。”這莊家啊,原來真有這樣的產業。
而且,據村裏當天調班在家休息的礦工說,石宕的安全隱患早就存在。作業時由於懶惰,不停地往岩根裏麵掏,形成一種內凹形的崖壁。這樣的崖體十分危險,上麵的岩石隨時都有可能墜落下來。
除險之法不是沒有,隻要將上麵略有鬆動的浮石及時鏟除即可。可安監員麻痹大意,抱有僥幸心理,想過些天再說,不想梅雨一來,山體和岩石加速鬆動,於是釀成了慘禍。
也就是說,按理,這是一樁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死了那麽多人,礦主是要受法辦的,槍斃不說,坐個五年十年牢總不冤吧?然而,事後,一點動靜都沒有。
“看來,袁縣長是被莊團長擺平了。”金不換私下裏對秦時月說。
秦時月聽了,搖搖頭,不語。
在秦時月眼裏,暴雨、洪災這樣的天災,那是避無可避的;可人禍,就不一樣。
人禍的源頭是缺乏公德和責任心,對國家和集體的事不上心,對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不重視。
壺底的石宕事故是人禍,那麽整個國家呢?更加讓人擔心。
就在6月26日,國軍160萬人(占其正規軍兵力的80%)大舉進攻解放區,圍攻鄂豫邊宣化店為中心的中原解放區,之後相繼在晉南、蘇皖邊、魯西南、冀東等多地向解放區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其中有30萬人重點進攻中原解放區(鄂豫交界處)。
這相當於是全麵撕毀了上一年10月10日所簽的“雙十協定”。
中共方麵的反應毫不含糊,於7月20日發出開展自衛戰爭的黨內指示,進行自衛還擊。
自此,舉國上下一直都在擔憂的國共內戰,終於還是爆發了。
當時國民黨總兵力有530萬人,裝備精良;而中共八路軍、新四軍共有200萬人,卻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槍,幾乎沒有重武器。
從力量上看,國軍和蔣氏統治集團依然占有絕對優勢。
但秦時月不這麽看問題。
他隻知道中共的力量,自從井岡山開始,就一直在成長,“星星之火”,已經“燎原”成勢,再也撲不滅了。
想想看吧:當年人家帶隊伍鑽山林時才千把個人、幾百條槍,國軍這邊十幾萬大軍重重包圍都剿滅不了;現在人家已有幾百萬人了,人數已達國軍的一半,還怎麽打?
以前有人家幾百倍、幾千倍的兵力啊,都是一次次撲空,一次次損兵折將,現在隻有人家的三倍兵力,這可如何是好?要想吃掉對方,無疑癡人說夢。
所以,從趨勢上看,秦時月對國軍的勝算是持消極態度的,實際上是完全不看好的。換了他秦時月領軍掛帥,早就打退堂鼓啦,不僅要鳴金收兵,而且要永不言戰,千方百計地予以“招安”才是啊。
可事實上呢?之前這邊幾次三番邀請人家來議事,人家也誠心誠意上門來言和了,曆時43天,最後兩家也簽了協議了,可不知怎麽的,這邊就忽然毀約發兵了,這不是發神經麽?
舊檀據皇洲民謠作一順口溜《洋漲老娘》曰:
一點雨星一個泡,
洋漲老娘爬上灶。
老娘不怕龍王鬧,
隻怕村頭響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