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月正想著怎麽迴到那長滿箬林的原路時,卻聽到前麵有隱隱的水聲。
剛才來時,他們的注意力都在頭上翻飛的箬葉上,還有腳下坎坷複雜的路麵上,耳邊又是山風唿唿,箬葉唰唰作響,根本沒有聽到什麽水聲。
他抬頭一看,眼前是一片石林。原來三人隻顧著找尋佛殿基和台基廟的遺址,還有僧人們的墓地,不知不覺已經循著石崖往穀中走了不少路,峰迴路轉,早已偏離了箬林。
他想,如果經此石林能上山崗的話也好,省得鑽那密不透風的箬林,還可以看看新鮮的風景。這樣想著,三人便索性往石林裏麵行去。
石林裏多岩石和灌木。
岩石大大小小,高低錯落,一會兒要爬,一會兒要鑽。這些石頭表麵溜滑,多孔竅,想是由石灰岩組成的緣故吧。
灌木有幾人高,很多是幹瘦的檀木,其餘就是手臂粗的葛藤。
如果不是身在山野,秦時月都會懷疑,這些巨大的藤蔓是不是拍電影時人工製作的道具。因為從小到大,自己跑遍山野,都沒有見過這麽大的野藤。
走過藤牽蔓縈的石林,眼前赫然出現一掛瀑布。
瀑布不大,也就三四米的寬度;水量也不大,薄薄的似一張宣紙。但由於百米上空的石崖是突出的,故瀑布懸空而下,就顯得格外壯觀,比那廬山的三疊泉不知好看多少倍,就因為藏在這深山峽穀,沒人知曉,自飛自落,倒也自由自在。
飛瀑下麵該有流泉,這裏卻沒有,因為瀑布落於深澗,消失得無影無蹤,連水聲都不太能聽到。
山澗的兩側又長滿了箭箬,將下麵傳上來的迴聲大部分都掩蓋了,難怪他們來時的路上毫無覺察。
箬林又在穀底,位於瀑布和山澗的下方,秦時月他們在箬林叢中跋涉之時,兩側的視野幾乎沒有,看不到瀑布,也聽不到瀑聲。到了佛殿基,瀑布位置早過了,而石林與樹林,又將穀中的一切遮擋得嚴嚴實實。
這個經曆,讓時月明白,為什麽很多登山的人會迷路了。
現在想來,這山穀裏的箬林茂盛如許,毛藤比成年人的手臂還壯實,與水氣的滋潤是分不開的。而水氣除了來自降水,其餘主要就是來自這掛瀑布和下麵的深澗。
秦時月三人在瀑布後麵找到一條路,穿過瀑布後,沿著深澗走,幾經曲折,一抬頭,前麵出現一根穹形的石梁,跨在深澗之上,上麵長了些稀疏矮小的灌木和雜草。
這石梁雖然各處粗細不一,卻渾然天成,真是大自然的傑作。
時月與小薯相視一笑,指了指石梁,再指了指頭上的山峰。兩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處,即是從方位上判斷,如果越過石梁,應該照樣可以翻上雙弓尖一帶。這樣,從甑山縱深到這佛殿基,便又多了一條通道。
三人走過石梁,進入一個山塢,走了一陣,又見眼前聳起一峰,雖然也就三四百米的高程,但東西兩側的山坡十分險峻,像個麥葉槍頭一樣。
秦時月問牛爺,這又是哪裏?
牛爺說,他沒來過,但聽老人說,佛田雞裏有泉水,泉水裏頭有天生橋,天生橋裏有虎嘯嶺,想必就是這裏。
哦,那根石梁,原來古人叫它“天生橋”。那麽,所謂的“泉水”,就是那瀑布吧,時月想。
“虎嘯嶺?難道這裏古時有過老虎嗎?”小薯好奇地問。
“有啊!別看你們團長來這裏兩趟了,我來了多少次,都還沒有跑到邊呢,許多地方都沒有到過。這山,大著啊!”牛爺說。
“是的,老虎哪裏算稀奇了?這山裏什麽沒有?聽老輩人講,豺狼虎豹,統統都有。”時月說。
牛爺說:“狼就更多了,我們傍晚砍柴或種番薯,經常是踏著狼叫聲迴家的。一些大姑娘沒聽過狼叫,還以為是誰家的小孩被丟在山林裏,嗚啊嗚啊地在哭。後來我跟她們講,那是狼在叫啊,她們立刻瞪大眼,不響了,加快步子跑到我前麵去了……”牛爺哈哈笑著說。
三人來到峰下。峰北是那條山澗,時寬時窄,往東麵鑽山而過,成為一條暗澗和地下河。
牛爺說,現在他知道了,雙弓尖現在已在西側。隻要再往南攀上幾道山梁,估計就是天坑一帶了。
秦時月仔細察看,也覺得這裏確實是有些像天坑北側的山嶺。
以前他是從天坑往下往北麵俯瞰,這次是從北麵往上往南麵仰視,總有些不同,但依稀就是同一片山林。
如果沒有那座石梁,從這裏到天坑和黃天蕩,就必須先翻上西側的雙弓尖,再從南坡下山,經香樟塢、幹草坡、狼頭峰等,才能迤邐到達天坑和黃天蕩。
也就是說,路線十分曲折,相當於是一個橫放的“w”字形。而現在有了石梁,就等於在第一個“v”字中間加了一橫,自然會省時省力不少。
由於虎嘯嶺的東西兩側太過陡峭,三個繼續往裏走,轉到山嶺的南首,終於見它與大山邊為一體了。
也就是說,隻要攀上這虎嘯嶺的山腰,他們就可以順著山崗前往天坑方向。
秦時月仰脖察看著眼前的山峰,突然驚喜地叫道:“你們快看,上麵有一塊突出的岩石,像一隻騰空的豹子啊,大家看像不像?”
小薯等人連忙順著他的指向看去。
可不,那幾百米的東南側山崖上,有一塊石頭橫向伸出在空中,活像一隻正在跳澗的獵豹。
而東麵的山峰,看上去隻有幾十米的寬度,憑豹子的神力,似乎真的能一躍而上。
牛爺這時也開心起來,說,他聽村裏的老人們說過,虎嘯嶺上有塊豹飛石,隻是沒有到過,岡勿來這就是了。
“岡勿來”是廟下土話,“說不定”的意思。
時月一了解,才知廟下一帶有個傳說,說古時這座山為豹子所占,後來老虎看中了,便來搶。豹子當然不讓,於是就打起來。
鬥了幾個迴合,豹子落敗,便一躍而起想跳過澗去。
正好呂洞賓仙遊到此,見此情景,想要打抱不平,於是大喝一聲:“仙家在此,豹子何必慌張?”豹子愣了一下,就永遠定格在了懸崖邊,變成了一塊石頭。
老虎見了呂洞賓,想要拜他為師,仙人卻認為它秉性兇殘,尚需修行。時日一到,自然會來度他。老虎於是隻能乖乖離去。
但此後每隔一段時間,老虎就會出現在豹飛石,對著群山咆哮,似乎是在宣示它的領土主權,以及強者為王的自然法則,又似乎是在召喚仙人呂洞賓。
時月說:“哦,那就對了,一個是虎嘯嶺,一個是豹飛石。虎嘯嶺上豹飛石!原來還有這麽動聽的傳說。這甑山真是個寶,物產豐饒,人文匯聚,讓人驕傲!還聽說過什麽嗎?”
“他們說豹飛石下有一株千年柃木,它的根莖葉都是上好的消腫解毒之藥。”牛爺這下來勁了,一邊說,一邊在那嶺上找柃木。
“找什麽啊,不是在嗎?——那石頭上,有棵樹。”小薯高聲叫著。
時月也看到了,說:“確實有棵樹,而且不小啊。”
他懷疑牛爺的眼睛已經有白內障了。
聽牛爺說,由於上虎嘯嶺太難,上豹飛石更難,因為地勢太過險要。
而且聽說山上還有毒蛇、毒蜂等,所以,他們這一輩的村裏人,都沒上去過,也不敢去冒這個險。很多人砍柴都在甑山的餘脈,偶爾有人到過佛殿基,卻很少有人到過天生橋。登過這座虎嘯嶺的,上過那兇險的豹飛石的,沒有聽到過。
千百年來,也許隻有極少數膽大包天的采藥能手上去過,但沒有留下過任何記載。
時月與小薯本來躍躍欲試,但想想還要去天坑拜見閉目師父,便想留到下次。
三人轉而開開始琢磨怎樣通過虎嘯嶺的山腰,攀上天坑北側下方的那道山梁。
三人費勁攀至虎嘯嶺的山腰,繼續往南攀登。
他們很快發現了一處階梯狀的岩壁。隻是這些岩石很隱蔽,被岩縫和荊棘、灌木等遮擋著。不長年累月在此生活、采藥和探索的人,根本就看不到,也想不到。
經過一段榛莽,他們找到了一條貓狸走的路,雖然曲折,但很順利地到達了一座崖壁邊。
牛爺說,隻要上了這道崖,估計就是狼頭峰一帶,也就不用再走樟樹塢、幹草坡了。
時月精神一下來了,但仔細察看頭頂那崖,又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幾乎是八十幾度的絕壁啊,怎麽上去?
幾經觀察,他發現有一道錯層,邊緣呈鋸齒狀,像架梯子一樣斜斜地粘在絕壁上。
這錯層大部分地方呈四五十度的角度,借助上麵的柴草,上去並不難,難的是恐高,因為一點保護都沒有。
更要命的是,離崖頂越近,錯層的仰角更高,好多地方達到了七十度左右,而且山石更加光滑。
三人一計議,決定時月帶小薯上去,牛爺循原路經天生橋、台基廟、箬林、雙弓尖、篤柱坳、青草嶺返迴廟下。
時月從兜裏掏出兩塊白洋交給牛爺,說是工錢,並囑他一路所見,請守口如瓶,千萬不要跟任何人說起。
牛爺拍著胸脯說:“就是天王老子來了,我也不講。我牛爺講話算數!” 說完將隨身攜帶的鉤刀、繩束等工具全部遞給小薯,讓他路上備用。
牛爺苦裏出身,這麽金貴的光洋,以前隻有眼饞的份,哪裏有機會親手摸到?於是拚命搖著手拒絕。
時月抓過他手,將銀元往他手心裏一塞,然後與小薯向絕壁發起了衝擊。
牛爺手裏緊攥著銀元,在下麵看著他們猿猴一樣往上攀,緊張得嘴都張得老大。
他以前兩次陪過秦時月,隻知道這個年輕人膽子大,心野,卻不知道他有幾斤幾兩,以為這個城裏人多半是個喜歡遊山玩水的公子哥兒,跟談天(壺溪土話,故事之意)中的徐霞客、李白一樣。今天看到他在絕壁上躍進,方知是有功夫之人,而且膽子大得潑天,內心便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想,江山代代出人才,這世上自有能人。以前總以為山裏的事,自己算個行家,今天見了,才知道什麽叫“人外有人”,什麽叫“自古英雄出少年”。加上秦時月待人沒有架子,每次登山,都相處得跟兄弟一樣,不由得更加佩服。他看了看手中的銀元,心裏有說不出的溫暖和開心。
就在出神的當兒,牛爺見絕壁上的兩人停住了。之後,當頭的秦時月手腳並用,唰地一下竄上了一個高台,再將手中的繩束丟給張小薯。小薯借助繩子的拉力,兩個箭步也上去了。
牛爺見兩人上去後,興奮地叫好。過會見到兩人向自己招手,還傳來秦時月的聲音:“迴去——注意安全——”
牛爺這才迴過神來,意識到他們已經登頂成功,於是也迴了一句:“哦——曉得了——”然後咧著嘴,搖著頭,三步一迴頭地往迴走。
他這搖頭,是表示佩服。
迴去,還要走兩三個小時的山路,但牛爺沒事。他輕車熟路,而且從小一個人在山裏轉慣了,沒什麽怕的。
他五六歲時就在牛背上過日子。再大點,就上樹躲貓貓,鑽竹蓬掏鞭筍。八九歲就會砍柴伐木采草藥掰蘑菇了,還跟著大人圍獵野豬與角麂,對大山再熟悉不過,翻山過嶺跟走平地似的。
他小時聽大人說,山裏有鬼,常化作紅衣女人在前麵走。可他不怕。如果真遇上這樣不即不離的紅衣姑娘來嚇唬他,才好呢,一定會追上去,扛迴家當媳婦。也不怕這鬼姑娘不從,弄塊肥皂擦擦幹淨,當晚就撳在床上收拾一頓,讓她生一個鬼兒子出來。
他牛爺就是這樣天不怕地不怕的務農人。但今天,他見識了兩個比他更牛的男人,比他還玩命。
他一邊走,一邊想著接下去的好時光。到青草嶺迴廟下,拿著秦時月給他的大洋,在隔壁那個小寡婦開的餛飩店裏好好吃上一碗錕飩,兩塊肉,七兩金剛燒,然後迴家唿嚕唿嚕地睡上一大覺。
如果那小寡婦願意,他情願將剩下的銀子都給她,隻要她能夠讓自己軟軟和和地抱在懷裏,熱熱唿唿地整上一宿,整得她要死要活,叫爹叫娘,整得左鄰右舍都能聽到,然後在次日早上,一臉羨慕地豎著大拇指讚他:“牛爺,牛爺,昨日夜頭,儂真是牛啊……”
舊檀有《幽境錄》一詩紀行:
泉是瀑飛成,
橋為石柱橫。
嶺開虎嘯後,
石自豹飛生。
剛才來時,他們的注意力都在頭上翻飛的箬葉上,還有腳下坎坷複雜的路麵上,耳邊又是山風唿唿,箬葉唰唰作響,根本沒有聽到什麽水聲。
他抬頭一看,眼前是一片石林。原來三人隻顧著找尋佛殿基和台基廟的遺址,還有僧人們的墓地,不知不覺已經循著石崖往穀中走了不少路,峰迴路轉,早已偏離了箬林。
他想,如果經此石林能上山崗的話也好,省得鑽那密不透風的箬林,還可以看看新鮮的風景。這樣想著,三人便索性往石林裏麵行去。
石林裏多岩石和灌木。
岩石大大小小,高低錯落,一會兒要爬,一會兒要鑽。這些石頭表麵溜滑,多孔竅,想是由石灰岩組成的緣故吧。
灌木有幾人高,很多是幹瘦的檀木,其餘就是手臂粗的葛藤。
如果不是身在山野,秦時月都會懷疑,這些巨大的藤蔓是不是拍電影時人工製作的道具。因為從小到大,自己跑遍山野,都沒有見過這麽大的野藤。
走過藤牽蔓縈的石林,眼前赫然出現一掛瀑布。
瀑布不大,也就三四米的寬度;水量也不大,薄薄的似一張宣紙。但由於百米上空的石崖是突出的,故瀑布懸空而下,就顯得格外壯觀,比那廬山的三疊泉不知好看多少倍,就因為藏在這深山峽穀,沒人知曉,自飛自落,倒也自由自在。
飛瀑下麵該有流泉,這裏卻沒有,因為瀑布落於深澗,消失得無影無蹤,連水聲都不太能聽到。
山澗的兩側又長滿了箭箬,將下麵傳上來的迴聲大部分都掩蓋了,難怪他們來時的路上毫無覺察。
箬林又在穀底,位於瀑布和山澗的下方,秦時月他們在箬林叢中跋涉之時,兩側的視野幾乎沒有,看不到瀑布,也聽不到瀑聲。到了佛殿基,瀑布位置早過了,而石林與樹林,又將穀中的一切遮擋得嚴嚴實實。
這個經曆,讓時月明白,為什麽很多登山的人會迷路了。
現在想來,這山穀裏的箬林茂盛如許,毛藤比成年人的手臂還壯實,與水氣的滋潤是分不開的。而水氣除了來自降水,其餘主要就是來自這掛瀑布和下麵的深澗。
秦時月三人在瀑布後麵找到一條路,穿過瀑布後,沿著深澗走,幾經曲折,一抬頭,前麵出現一根穹形的石梁,跨在深澗之上,上麵長了些稀疏矮小的灌木和雜草。
這石梁雖然各處粗細不一,卻渾然天成,真是大自然的傑作。
時月與小薯相視一笑,指了指石梁,再指了指頭上的山峰。兩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處,即是從方位上判斷,如果越過石梁,應該照樣可以翻上雙弓尖一帶。這樣,從甑山縱深到這佛殿基,便又多了一條通道。
三人走過石梁,進入一個山塢,走了一陣,又見眼前聳起一峰,雖然也就三四百米的高程,但東西兩側的山坡十分險峻,像個麥葉槍頭一樣。
秦時月問牛爺,這又是哪裏?
牛爺說,他沒來過,但聽老人說,佛田雞裏有泉水,泉水裏頭有天生橋,天生橋裏有虎嘯嶺,想必就是這裏。
哦,那根石梁,原來古人叫它“天生橋”。那麽,所謂的“泉水”,就是那瀑布吧,時月想。
“虎嘯嶺?難道這裏古時有過老虎嗎?”小薯好奇地問。
“有啊!別看你們團長來這裏兩趟了,我來了多少次,都還沒有跑到邊呢,許多地方都沒有到過。這山,大著啊!”牛爺說。
“是的,老虎哪裏算稀奇了?這山裏什麽沒有?聽老輩人講,豺狼虎豹,統統都有。”時月說。
牛爺說:“狼就更多了,我們傍晚砍柴或種番薯,經常是踏著狼叫聲迴家的。一些大姑娘沒聽過狼叫,還以為是誰家的小孩被丟在山林裏,嗚啊嗚啊地在哭。後來我跟她們講,那是狼在叫啊,她們立刻瞪大眼,不響了,加快步子跑到我前麵去了……”牛爺哈哈笑著說。
三人來到峰下。峰北是那條山澗,時寬時窄,往東麵鑽山而過,成為一條暗澗和地下河。
牛爺說,現在他知道了,雙弓尖現在已在西側。隻要再往南攀上幾道山梁,估計就是天坑一帶了。
秦時月仔細察看,也覺得這裏確實是有些像天坑北側的山嶺。
以前他是從天坑往下往北麵俯瞰,這次是從北麵往上往南麵仰視,總有些不同,但依稀就是同一片山林。
如果沒有那座石梁,從這裏到天坑和黃天蕩,就必須先翻上西側的雙弓尖,再從南坡下山,經香樟塢、幹草坡、狼頭峰等,才能迤邐到達天坑和黃天蕩。
也就是說,路線十分曲折,相當於是一個橫放的“w”字形。而現在有了石梁,就等於在第一個“v”字中間加了一橫,自然會省時省力不少。
由於虎嘯嶺的東西兩側太過陡峭,三個繼續往裏走,轉到山嶺的南首,終於見它與大山邊為一體了。
也就是說,隻要攀上這虎嘯嶺的山腰,他們就可以順著山崗前往天坑方向。
秦時月仰脖察看著眼前的山峰,突然驚喜地叫道:“你們快看,上麵有一塊突出的岩石,像一隻騰空的豹子啊,大家看像不像?”
小薯等人連忙順著他的指向看去。
可不,那幾百米的東南側山崖上,有一塊石頭橫向伸出在空中,活像一隻正在跳澗的獵豹。
而東麵的山峰,看上去隻有幾十米的寬度,憑豹子的神力,似乎真的能一躍而上。
牛爺這時也開心起來,說,他聽村裏的老人們說過,虎嘯嶺上有塊豹飛石,隻是沒有到過,岡勿來這就是了。
“岡勿來”是廟下土話,“說不定”的意思。
時月一了解,才知廟下一帶有個傳說,說古時這座山為豹子所占,後來老虎看中了,便來搶。豹子當然不讓,於是就打起來。
鬥了幾個迴合,豹子落敗,便一躍而起想跳過澗去。
正好呂洞賓仙遊到此,見此情景,想要打抱不平,於是大喝一聲:“仙家在此,豹子何必慌張?”豹子愣了一下,就永遠定格在了懸崖邊,變成了一塊石頭。
老虎見了呂洞賓,想要拜他為師,仙人卻認為它秉性兇殘,尚需修行。時日一到,自然會來度他。老虎於是隻能乖乖離去。
但此後每隔一段時間,老虎就會出現在豹飛石,對著群山咆哮,似乎是在宣示它的領土主權,以及強者為王的自然法則,又似乎是在召喚仙人呂洞賓。
時月說:“哦,那就對了,一個是虎嘯嶺,一個是豹飛石。虎嘯嶺上豹飛石!原來還有這麽動聽的傳說。這甑山真是個寶,物產豐饒,人文匯聚,讓人驕傲!還聽說過什麽嗎?”
“他們說豹飛石下有一株千年柃木,它的根莖葉都是上好的消腫解毒之藥。”牛爺這下來勁了,一邊說,一邊在那嶺上找柃木。
“找什麽啊,不是在嗎?——那石頭上,有棵樹。”小薯高聲叫著。
時月也看到了,說:“確實有棵樹,而且不小啊。”
他懷疑牛爺的眼睛已經有白內障了。
聽牛爺說,由於上虎嘯嶺太難,上豹飛石更難,因為地勢太過險要。
而且聽說山上還有毒蛇、毒蜂等,所以,他們這一輩的村裏人,都沒上去過,也不敢去冒這個險。很多人砍柴都在甑山的餘脈,偶爾有人到過佛殿基,卻很少有人到過天生橋。登過這座虎嘯嶺的,上過那兇險的豹飛石的,沒有聽到過。
千百年來,也許隻有極少數膽大包天的采藥能手上去過,但沒有留下過任何記載。
時月與小薯本來躍躍欲試,但想想還要去天坑拜見閉目師父,便想留到下次。
三人轉而開開始琢磨怎樣通過虎嘯嶺的山腰,攀上天坑北側下方的那道山梁。
三人費勁攀至虎嘯嶺的山腰,繼續往南攀登。
他們很快發現了一處階梯狀的岩壁。隻是這些岩石很隱蔽,被岩縫和荊棘、灌木等遮擋著。不長年累月在此生活、采藥和探索的人,根本就看不到,也想不到。
經過一段榛莽,他們找到了一條貓狸走的路,雖然曲折,但很順利地到達了一座崖壁邊。
牛爺說,隻要上了這道崖,估計就是狼頭峰一帶,也就不用再走樟樹塢、幹草坡了。
時月精神一下來了,但仔細察看頭頂那崖,又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幾乎是八十幾度的絕壁啊,怎麽上去?
幾經觀察,他發現有一道錯層,邊緣呈鋸齒狀,像架梯子一樣斜斜地粘在絕壁上。
這錯層大部分地方呈四五十度的角度,借助上麵的柴草,上去並不難,難的是恐高,因為一點保護都沒有。
更要命的是,離崖頂越近,錯層的仰角更高,好多地方達到了七十度左右,而且山石更加光滑。
三人一計議,決定時月帶小薯上去,牛爺循原路經天生橋、台基廟、箬林、雙弓尖、篤柱坳、青草嶺返迴廟下。
時月從兜裏掏出兩塊白洋交給牛爺,說是工錢,並囑他一路所見,請守口如瓶,千萬不要跟任何人說起。
牛爺拍著胸脯說:“就是天王老子來了,我也不講。我牛爺講話算數!” 說完將隨身攜帶的鉤刀、繩束等工具全部遞給小薯,讓他路上備用。
牛爺苦裏出身,這麽金貴的光洋,以前隻有眼饞的份,哪裏有機會親手摸到?於是拚命搖著手拒絕。
時月抓過他手,將銀元往他手心裏一塞,然後與小薯向絕壁發起了衝擊。
牛爺手裏緊攥著銀元,在下麵看著他們猿猴一樣往上攀,緊張得嘴都張得老大。
他以前兩次陪過秦時月,隻知道這個年輕人膽子大,心野,卻不知道他有幾斤幾兩,以為這個城裏人多半是個喜歡遊山玩水的公子哥兒,跟談天(壺溪土話,故事之意)中的徐霞客、李白一樣。今天看到他在絕壁上躍進,方知是有功夫之人,而且膽子大得潑天,內心便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想,江山代代出人才,這世上自有能人。以前總以為山裏的事,自己算個行家,今天見了,才知道什麽叫“人外有人”,什麽叫“自古英雄出少年”。加上秦時月待人沒有架子,每次登山,都相處得跟兄弟一樣,不由得更加佩服。他看了看手中的銀元,心裏有說不出的溫暖和開心。
就在出神的當兒,牛爺見絕壁上的兩人停住了。之後,當頭的秦時月手腳並用,唰地一下竄上了一個高台,再將手中的繩束丟給張小薯。小薯借助繩子的拉力,兩個箭步也上去了。
牛爺見兩人上去後,興奮地叫好。過會見到兩人向自己招手,還傳來秦時月的聲音:“迴去——注意安全——”
牛爺這才迴過神來,意識到他們已經登頂成功,於是也迴了一句:“哦——曉得了——”然後咧著嘴,搖著頭,三步一迴頭地往迴走。
他這搖頭,是表示佩服。
迴去,還要走兩三個小時的山路,但牛爺沒事。他輕車熟路,而且從小一個人在山裏轉慣了,沒什麽怕的。
他五六歲時就在牛背上過日子。再大點,就上樹躲貓貓,鑽竹蓬掏鞭筍。八九歲就會砍柴伐木采草藥掰蘑菇了,還跟著大人圍獵野豬與角麂,對大山再熟悉不過,翻山過嶺跟走平地似的。
他小時聽大人說,山裏有鬼,常化作紅衣女人在前麵走。可他不怕。如果真遇上這樣不即不離的紅衣姑娘來嚇唬他,才好呢,一定會追上去,扛迴家當媳婦。也不怕這鬼姑娘不從,弄塊肥皂擦擦幹淨,當晚就撳在床上收拾一頓,讓她生一個鬼兒子出來。
他牛爺就是這樣天不怕地不怕的務農人。但今天,他見識了兩個比他更牛的男人,比他還玩命。
他一邊走,一邊想著接下去的好時光。到青草嶺迴廟下,拿著秦時月給他的大洋,在隔壁那個小寡婦開的餛飩店裏好好吃上一碗錕飩,兩塊肉,七兩金剛燒,然後迴家唿嚕唿嚕地睡上一大覺。
如果那小寡婦願意,他情願將剩下的銀子都給她,隻要她能夠讓自己軟軟和和地抱在懷裏,熱熱唿唿地整上一宿,整得她要死要活,叫爹叫娘,整得左鄰右舍都能聽到,然後在次日早上,一臉羨慕地豎著大拇指讚他:“牛爺,牛爺,昨日夜頭,儂真是牛啊……”
舊檀有《幽境錄》一詩紀行:
泉是瀑飛成,
橋為石柱橫。
嶺開虎嘯後,
石自豹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