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月順著山澗牽馬而上。
走過一處山穀,前方山坡出現一片楓樹,戰袍形的葉子,紅得跟火一樣。
時月剛才聽鄉人說,泉水就在這片楓樹林裏,於是徑直往楓林攀登。
山道左邊是深深的山澗,裏麵時而泉水清清,遊魚曆曆,時而岩石裸露,細沙鋪陳,時而又野草叢生,分布著石菖蒲、水芹菜、野茭白等等。兩邊的石縫裏長滿了青苔和八角刺、長春藤、何首烏藤。
就在楓林盡頭,峰巒突起處,他看到石壁上刻著四個字:楓林咽泉。落款是蘇東坡。
哦,這個“楓林咽泉”,想必就是鄉人口中的“噎水靈關”了。原來他們口中的“大官”,是蘇老爺子啊。
這老夫子可真是個人物,又當官又寫詩,又特別喜歡遊山玩水,是半個徐霞客呢。時月一邊想,一邊欣賞著東坡的字。
這字的筆畫肥而不膩,就像老夫子發明的“東坡肉”,充分體現了蘇字骨肉勻稱又有意“壓扁”的特點。
就為這個,當年他的學生黃庭堅還諷刺其字為“踏死蛤蟆”。而蘇老師則反諷黃字為“死蛇掛梢”,亦十分形象,因為黃字反東坡之道,故意將筆畫拉開拉長,十分誇張,後世美稱其為“蕩槳”筆法。
其實,師生二人的結字各有千秋,但無論長還是扁,因其豐神俊逸、骨力內蘊,所以都成為書法史上的名家。
蘇軾因不肯變通,老講真話,所以不管是王安石當宰相,還是司馬光主政,哪一頭哪一時都不討好,都受到排斥與打擊。
說好聽點當官一輩子,實際上是流放一輩子。好在這老夫子天性善良聰明,到哪裏都是一片赤子之心,好事辦盡,山水遊盡,美食吃盡,是一個讓後世讀書人頂禮膜拜的飽學之士和達觀之人。
此人做官做得認真,做人做得豁達,到哪裏都有新發明。
到黃州,才發現確有秋風掃菊花之事,當年王安石“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的詩句是正確的,為自己的輕率否定而感到慚愧。此後開荒種地,躬耕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到杭州,疏浚西湖,增設堤壩,築了後世所稱的“蘇堤”。
在惠州,傳播插秧技術,建造水碓水磨。
到儋州,為百姓掘井,解決了吃水問題,還大力發展教育。
……
蘇東坡在杭州當過兩次官,一次任通判,一次任太守,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秦時月到達泉水旁時,這水剛好在“咕咕”地冒上來,山澗中一時流水潺潺作響。
後來水不冒了,上遊的山澗裏變得空空如也,下遊石澗裏的水,也開始淺下去,淺下去,一直淺到沒有,隻剩下石窩子裏的那麽一丁點;聲音也隨之小下去,小下去,一直小到完全沒有。
隻有風在輕輕地吹,樹葉在輕輕地動。
原來這泉是從山體根部流出來的,卻突然之間沒有了。
秦時月想,該是一會兒又會出來的吧?他在書上看到過,這種時有時無的泉水,在地理上叫做間歇泉,是空氣壓力作用到山中的泉體而產生的。
而產生這一現象的山體,往往是喀斯特地貌,山中藏有溶洞。
果然,十多分鍾以後,水聲又“咕咕”地響起來。
他看看山體根部,泉水大團大團地湧出來。一時,山澗內泉水奔流,“叮咚”作響……
風中飄來肉香。
時月想,是周圍人家在燒飯了吧,這才感覺到肚餓。
當年蘇老爺子來此一遊,就寫過“西崦人家應最樂,烹葵煮筍餉春耕”的詩句(《新城道中》)。所以,咱也別老說百姓苦了,山民之樂而悠閑,有時勝過皇帝老兒呢!
這樣想著,他便抬頭四顧,卻哪裏能夠見到人家?
這咽泉所在,恰是一處半山坡,視野極好,隻要是在這山上的,上下左右一覽無餘。他以為剛才聞到肉香隻是錯覺,是自己想吃飯了而已,便急忙牽馬下山,不一會就從野地轉到山道上。
不想這一轉,卻聽到了隱約的風鈴聲,轉頭一看,西麵高高的山崖上,露出一角杏牆。
一聽到風鈴聲,他就想到簷下那酒杯大的鍾形的造型,銅或生鐵的材料,那種長年累月經霜沐雨後形成的斑駁的表層。
他喜歡那種成色,透出歲月的滄桑,又包含著隱隱的生氣。
他甚至還由此聯想到那屋脊上的龍吻(鴟吻)和簷角上的蹲獸,那些仙人和走獸。
仙人騎在鳳凰身上,後麵一批神獸排著隊跟在他後麵。
這些神獸頗有來頭,不僅有龍、鳳、獅子、天馬、海馬這些人們喜聞樂見的動物,還有麒麟、狻猊、狎魚、鬥牛、獬豸、狎魚等傳說中的神獸。
他覺得這些神獸實在可愛又可敬。跟定了一位仙人,那就不管前麵是麗日祥雲、和風細雨,還是狂風暴雨、霜雪雷電,是刀山火海,還是天堂勝景,他們都會緊密相隨,姿勢永遠都是那麽昂揚,笑容永遠是那麽輕鬆安閑……
他聽一位木匠說,古代的建築工匠稱這些小獸為“小跑”或“走投無路”,秦時月覺得有些愕然。
他覺得,應該稱這些小獸為“小義士”或“義無反顧”才對啊。
他非常佩服中國古代的能工巧匠,但獨獨就這一稱唿,覺得不能接受,原因是太過戲謔與不尊。
試想,這些小獸明知前麵已經“走投無路”,依然隊形不亂地一往無前,這種忠誠和義氣,難道不值得人類學習?
再往深處討論,你一個造房子的凡夫,又怎麽知道人家仙人與神獸此去就“走投無路”呢?也許你的“無路”,正是他們“有路”,要不怎麽稱“神”稱“仙”呢?
在神仙眼裏,整個宇宙,應該無處不是路才對,什麽都不能阻礙他們前進的步伐。
他們有路能通,無路也能通,進入的是一個自由的王國,一個常人理解不了的通行無礙的時空。
他看看那寺廟,打馬上去,估計也就個把時辰,於是來了興趣,便將馬頭撥轉。
他素來對廟宇感興趣。
古人說:“天下名山僧占多。”
廟裏出高僧,能破生死迷局。再說出家人四大皆空,打破貪嗔癡,勤修戒定慧,自然是人中之傑。這樣的人不受尊敬,還有什麽人配受尊敬?
秦時月想想,自己難得出來,也不差多消磨這兩個小時,便策馬上山。
他愈上,那肉香愈濃。
他忽然意識到,那肉香會不會是從廟裏發出來的?但念頭剛產生就立即被自己否定了。這斷斷沒有可能啊。廟裏的僧眾茹素,連雞蛋都不吃,何況是吃肉?
藏地的僧人有些是吃肉的,這是因為他們那裏處於高寒地帶,常年冰天雪地,蔬菜種植十分困難,所以要斷肉很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佛祖好像沒有規定信徒不得吃肉。
也是,比丘戒為“殺、盜、淫、妄、酒”五戒,裏麵並沒有肉戒啊。
肉戒是漢傳佛教到梁武帝時才製定出來的。
隻可惜,梁武帝新增了肉戒,自己卻是餓死的。被反賊困於城內,斷糧而死。也不知是前世造了什麽孽,要受到具有那樣諷刺意味的果報。
如此說來,肉是可吃可不吃的,關鍵是看哪裏的寺院,哪裏的僧人。莫非此地住的,乃是來自藏地的和尚?時月這樣想著,好奇心倒被勾了起來,於是加快了上行的速度。
到了廟外,他將馬拴在一株小腿粗的老桂樹下,卻沒有進門,而是繞著寺院探查起來。
大門關著,他就繞到後牆。那肉香反而更濃了。他看看那窗子,想該是廚房,便小心地將手搭在圍牆上,然後緩緩引體向上,伸出腦袋觀望。
好家夥,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原來是一光頭的胖大和尚,正與一雲鬟高聳的美婦在裏麵用餐呢。
那桌上不是肉又是什麽?而且看那形狀,一份絲狀的是狗肉,還有一盆是紅燒大豬蹄,在那裏熱騰騰地冒著熱氣呢。
這男女二人並排而坐,一邊摟摟抱抱,一邊將酒杯往對方的嘴邊送,親熱得不行。
好個和尚,不僅喝酒吃肉,還玩女人,這還了得!
秦時月從牆壁上悄悄下來,轉到貼山的一麵,從院牆上爬上去,落地之處,卻正是和尚的寢室。
他想想這對男女吃得正歡,一時半會還不會上來,就推開房門進去,在房裏四處察看。
在壁上的案幾和佛像背後,發現有一處洞口,剛好夠一個成人半蹲著進出。
時月進到裏麵,方知是個溶洞,有著天然形成的不規則的洞口,一側岩石上刻著“飛龍洞”三個字。
秦時月想,看來這洞被人發現有些年代了,要不也不會有洞名有刻石。
倒是這寺院貪心,將洞口納進了圍牆。而這住持更是貪心,將洞口納進了自己的寢室。真是一貪更比一貪高,貪貪都將洞口瞄。
古人講“人心不足蛇吞象”,真不是冤枉人的。人之貪欲,實無止境。
從洞口望進去,裏麵還有光線,是山體上方石壁上一處草帽大的洞口照進來的。
這洞往裏延伸,黑黑的也不知道有多深,時月也不敢貿然進去,隻借著光線打量,卻見左右洞壁處排列著許多瓷器,有龍紋玉璋、玉璧、玉璜,有龍紋玉觽(xi,秦時用具),還有罐、釜、鐎鬥,鏤空牌飾、青瓷執壺,等等。
秦時月雖然無法講出其年代,但觀其陳舊古樸之樣,明顯都是上了年份的老東西。
他見了,心裏暗暗吃驚,卻退出來,移好佛像,輕輕下樓。
剛到樓下,就聽外麵有人聲過來,於是蟄伏佛像邊上的暗處。
來者是那胖和尚與婦人,兩人相擁著上樓,一邊放肆地調笑。
隻聽婦人說:“好個野豬肉,香氣撲鼻,入口爽滑,肥而不膩,真是個好吃場!”
男的說:“那是。這廝一隻腳被弓夾牢了,我這人過去,它還兇得跟老虎一樣,吼叫著搶過來,我用開山鋤頭掏了它十幾下,將它的腦殼打碎,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山上拖下來。有好幾百斤重哦。”
秦時月想,好你個歹毒的家夥,竟敢殺生害命,手段如此殘忍,真是玷汙佛門淨地!還窩藏這許多上好文物,真是貪財又貪色。如此作惡,我豈能容你?說完從馬靴裏抽出匕首,抬腿就想追上去結果其性命。
可轉念一想,又迴身下樓,來到拴馬之處,脫了外套,塞於馬鞍底下,再從包裏扯出頭巾,將臉蒙了,隻露出兩隻眼睛,悄悄摸上方丈室樓梯。
這秦時月本就一米七三的個子,68公斤體重,身上幾乎沒有什麽贅肉。拜周止泉為師後,更是早晚苦練,身形更加矯健,上樓輕悄如貓,近乎一點聲息都沒有,所以他不怎麽擔心會被聽到,也不擔心有人發現。
這地方山高皇帝遠的,寺內隻有泥塑木雕的佛像作伴,寺外徒有柴草拂衣、山風吹臉、鳥兒噪耳,平時哪裏會有人上來?
話說樓上兩個,酒足飯飽之後,正在眠床裏你貪我愛,纏綿得風生水起,把張木頭床鬧得“吱嗄吱嘎”直響。
這秦時月進房時,一對男女露著白花花的兩板肉,像是兩截剝了皮的樹段一樣,在那裏聳著身子取樂,嘴裏麵還直哼哼呢。
這秦時月看了,氣不打一處來,心想,好家夥,這是在做什麽,真是去他娘的!他剛才上來時還小心翼翼,生怕驚動了這對男女。現在看他們這種貪歡的樣子,那正是緊要關頭啊,哪怕樓梯上上來個千斤重的大胖子,一路“咯吱咯吱”地將樓梯蹬得震天響,估計他們也聽不到。
秦時月不敢細看,掀起一邊的被子,劈頭蓋臉擲去,然後衝著棉被就是一頓生猛的腳頭。
那男的瞬間被揍得“啊唷”“啊唷”直叫,女的則“呀——”的尖叫一聲,滾在一邊,將身子背過去,肩膀與大腿抖成一團。
時月將男人腦袋撥拉出來,用匕首抵住他下巴,用了個假嗓,低沉卻厲聲問:“法名、俗名?”
“戒貪,戒貪……俗名巫旺財。”
“洞裏的瓷器哪來的?從實招來,否則一刀結果你性命!”
戒貪嚇得渾身一顫,卻不發聲。
秦時月將刀一橫,平壓於對方咽喉,一加力,刀片水平壓住其喉管。
戒貪隻覺得喉嚨一涼,頓時嚇得渾身癱軟,說:“是一個陌生人留在這裏的,也像大俠一樣蒙著麵……當時給了10塊大洋,說到時會來取,取時再給10塊大洋……大俠饒命,我說的都是實話!實話!”
秦時月再問了些話,知道那女的原來是寺裏的燒飯女傭,山背麵村子人。
石洞裏麵很大,而且有支洞,往下延伸,深不見底。
時月對著二人說:“這批貨給我保管好了。萬一那人來取,你隻管給他就是,但要弄清對方的來路。今天的事,咱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果說出去,我這刀子可不認得你!”說罷將刀往床榀上一紮。
這不紮不要緊,一紮,讓一對男女倒吸一口冷氣!
原來戒貪的手是按在床榀上的,而刀尖正好插在他虎口的大拇指與食指之間!
秦時月拔了刀,下得樓來,從大門出,騎上馬,迴首一看門上,寫著“楓月寺”三個字。
他一邊催馬下山,一邊想,什麽楓月寺,簡直已成“風月寺”了。酒色財肉樣樣都貪,還“戒貪”呢!
佛祖慈悲,亂世無道,連這佛門淨地,都成了藏汙納垢之所,真是罪過,罪過!
話說這秦時月迴到團部,把在楓月寺遇到的情況向莊厚德作了匯報。
莊團長聽了,沉吟了一會,說:“這事你沒有打草驚蛇是好事,放長線才能釣大魚,假以時日,幕後之人自然浮出真容。這事也就你我知曉,切不要走漏了風聲,以免打草驚蛇。”
秦時月聽了,點頭答應。
舊檀《題楓月寺》詩曰:
染色楓林藏噎水,
荒涼野寺俯清流。
常思林下眠高致,
可有神僧麵壁修?
走過一處山穀,前方山坡出現一片楓樹,戰袍形的葉子,紅得跟火一樣。
時月剛才聽鄉人說,泉水就在這片楓樹林裏,於是徑直往楓林攀登。
山道左邊是深深的山澗,裏麵時而泉水清清,遊魚曆曆,時而岩石裸露,細沙鋪陳,時而又野草叢生,分布著石菖蒲、水芹菜、野茭白等等。兩邊的石縫裏長滿了青苔和八角刺、長春藤、何首烏藤。
就在楓林盡頭,峰巒突起處,他看到石壁上刻著四個字:楓林咽泉。落款是蘇東坡。
哦,這個“楓林咽泉”,想必就是鄉人口中的“噎水靈關”了。原來他們口中的“大官”,是蘇老爺子啊。
這老夫子可真是個人物,又當官又寫詩,又特別喜歡遊山玩水,是半個徐霞客呢。時月一邊想,一邊欣賞著東坡的字。
這字的筆畫肥而不膩,就像老夫子發明的“東坡肉”,充分體現了蘇字骨肉勻稱又有意“壓扁”的特點。
就為這個,當年他的學生黃庭堅還諷刺其字為“踏死蛤蟆”。而蘇老師則反諷黃字為“死蛇掛梢”,亦十分形象,因為黃字反東坡之道,故意將筆畫拉開拉長,十分誇張,後世美稱其為“蕩槳”筆法。
其實,師生二人的結字各有千秋,但無論長還是扁,因其豐神俊逸、骨力內蘊,所以都成為書法史上的名家。
蘇軾因不肯變通,老講真話,所以不管是王安石當宰相,還是司馬光主政,哪一頭哪一時都不討好,都受到排斥與打擊。
說好聽點當官一輩子,實際上是流放一輩子。好在這老夫子天性善良聰明,到哪裏都是一片赤子之心,好事辦盡,山水遊盡,美食吃盡,是一個讓後世讀書人頂禮膜拜的飽學之士和達觀之人。
此人做官做得認真,做人做得豁達,到哪裏都有新發明。
到黃州,才發現確有秋風掃菊花之事,當年王安石“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的詩句是正確的,為自己的輕率否定而感到慚愧。此後開荒種地,躬耕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到杭州,疏浚西湖,增設堤壩,築了後世所稱的“蘇堤”。
在惠州,傳播插秧技術,建造水碓水磨。
到儋州,為百姓掘井,解決了吃水問題,還大力發展教育。
……
蘇東坡在杭州當過兩次官,一次任通判,一次任太守,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秦時月到達泉水旁時,這水剛好在“咕咕”地冒上來,山澗中一時流水潺潺作響。
後來水不冒了,上遊的山澗裏變得空空如也,下遊石澗裏的水,也開始淺下去,淺下去,一直淺到沒有,隻剩下石窩子裏的那麽一丁點;聲音也隨之小下去,小下去,一直小到完全沒有。
隻有風在輕輕地吹,樹葉在輕輕地動。
原來這泉是從山體根部流出來的,卻突然之間沒有了。
秦時月想,該是一會兒又會出來的吧?他在書上看到過,這種時有時無的泉水,在地理上叫做間歇泉,是空氣壓力作用到山中的泉體而產生的。
而產生這一現象的山體,往往是喀斯特地貌,山中藏有溶洞。
果然,十多分鍾以後,水聲又“咕咕”地響起來。
他看看山體根部,泉水大團大團地湧出來。一時,山澗內泉水奔流,“叮咚”作響……
風中飄來肉香。
時月想,是周圍人家在燒飯了吧,這才感覺到肚餓。
當年蘇老爺子來此一遊,就寫過“西崦人家應最樂,烹葵煮筍餉春耕”的詩句(《新城道中》)。所以,咱也別老說百姓苦了,山民之樂而悠閑,有時勝過皇帝老兒呢!
這樣想著,他便抬頭四顧,卻哪裏能夠見到人家?
這咽泉所在,恰是一處半山坡,視野極好,隻要是在這山上的,上下左右一覽無餘。他以為剛才聞到肉香隻是錯覺,是自己想吃飯了而已,便急忙牽馬下山,不一會就從野地轉到山道上。
不想這一轉,卻聽到了隱約的風鈴聲,轉頭一看,西麵高高的山崖上,露出一角杏牆。
一聽到風鈴聲,他就想到簷下那酒杯大的鍾形的造型,銅或生鐵的材料,那種長年累月經霜沐雨後形成的斑駁的表層。
他喜歡那種成色,透出歲月的滄桑,又包含著隱隱的生氣。
他甚至還由此聯想到那屋脊上的龍吻(鴟吻)和簷角上的蹲獸,那些仙人和走獸。
仙人騎在鳳凰身上,後麵一批神獸排著隊跟在他後麵。
這些神獸頗有來頭,不僅有龍、鳳、獅子、天馬、海馬這些人們喜聞樂見的動物,還有麒麟、狻猊、狎魚、鬥牛、獬豸、狎魚等傳說中的神獸。
他覺得這些神獸實在可愛又可敬。跟定了一位仙人,那就不管前麵是麗日祥雲、和風細雨,還是狂風暴雨、霜雪雷電,是刀山火海,還是天堂勝景,他們都會緊密相隨,姿勢永遠都是那麽昂揚,笑容永遠是那麽輕鬆安閑……
他聽一位木匠說,古代的建築工匠稱這些小獸為“小跑”或“走投無路”,秦時月覺得有些愕然。
他覺得,應該稱這些小獸為“小義士”或“義無反顧”才對啊。
他非常佩服中國古代的能工巧匠,但獨獨就這一稱唿,覺得不能接受,原因是太過戲謔與不尊。
試想,這些小獸明知前麵已經“走投無路”,依然隊形不亂地一往無前,這種忠誠和義氣,難道不值得人類學習?
再往深處討論,你一個造房子的凡夫,又怎麽知道人家仙人與神獸此去就“走投無路”呢?也許你的“無路”,正是他們“有路”,要不怎麽稱“神”稱“仙”呢?
在神仙眼裏,整個宇宙,應該無處不是路才對,什麽都不能阻礙他們前進的步伐。
他們有路能通,無路也能通,進入的是一個自由的王國,一個常人理解不了的通行無礙的時空。
他看看那寺廟,打馬上去,估計也就個把時辰,於是來了興趣,便將馬頭撥轉。
他素來對廟宇感興趣。
古人說:“天下名山僧占多。”
廟裏出高僧,能破生死迷局。再說出家人四大皆空,打破貪嗔癡,勤修戒定慧,自然是人中之傑。這樣的人不受尊敬,還有什麽人配受尊敬?
秦時月想想,自己難得出來,也不差多消磨這兩個小時,便策馬上山。
他愈上,那肉香愈濃。
他忽然意識到,那肉香會不會是從廟裏發出來的?但念頭剛產生就立即被自己否定了。這斷斷沒有可能啊。廟裏的僧眾茹素,連雞蛋都不吃,何況是吃肉?
藏地的僧人有些是吃肉的,這是因為他們那裏處於高寒地帶,常年冰天雪地,蔬菜種植十分困難,所以要斷肉很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佛祖好像沒有規定信徒不得吃肉。
也是,比丘戒為“殺、盜、淫、妄、酒”五戒,裏麵並沒有肉戒啊。
肉戒是漢傳佛教到梁武帝時才製定出來的。
隻可惜,梁武帝新增了肉戒,自己卻是餓死的。被反賊困於城內,斷糧而死。也不知是前世造了什麽孽,要受到具有那樣諷刺意味的果報。
如此說來,肉是可吃可不吃的,關鍵是看哪裏的寺院,哪裏的僧人。莫非此地住的,乃是來自藏地的和尚?時月這樣想著,好奇心倒被勾了起來,於是加快了上行的速度。
到了廟外,他將馬拴在一株小腿粗的老桂樹下,卻沒有進門,而是繞著寺院探查起來。
大門關著,他就繞到後牆。那肉香反而更濃了。他看看那窗子,想該是廚房,便小心地將手搭在圍牆上,然後緩緩引體向上,伸出腦袋觀望。
好家夥,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原來是一光頭的胖大和尚,正與一雲鬟高聳的美婦在裏麵用餐呢。
那桌上不是肉又是什麽?而且看那形狀,一份絲狀的是狗肉,還有一盆是紅燒大豬蹄,在那裏熱騰騰地冒著熱氣呢。
這男女二人並排而坐,一邊摟摟抱抱,一邊將酒杯往對方的嘴邊送,親熱得不行。
好個和尚,不僅喝酒吃肉,還玩女人,這還了得!
秦時月從牆壁上悄悄下來,轉到貼山的一麵,從院牆上爬上去,落地之處,卻正是和尚的寢室。
他想想這對男女吃得正歡,一時半會還不會上來,就推開房門進去,在房裏四處察看。
在壁上的案幾和佛像背後,發現有一處洞口,剛好夠一個成人半蹲著進出。
時月進到裏麵,方知是個溶洞,有著天然形成的不規則的洞口,一側岩石上刻著“飛龍洞”三個字。
秦時月想,看來這洞被人發現有些年代了,要不也不會有洞名有刻石。
倒是這寺院貪心,將洞口納進了圍牆。而這住持更是貪心,將洞口納進了自己的寢室。真是一貪更比一貪高,貪貪都將洞口瞄。
古人講“人心不足蛇吞象”,真不是冤枉人的。人之貪欲,實無止境。
從洞口望進去,裏麵還有光線,是山體上方石壁上一處草帽大的洞口照進來的。
這洞往裏延伸,黑黑的也不知道有多深,時月也不敢貿然進去,隻借著光線打量,卻見左右洞壁處排列著許多瓷器,有龍紋玉璋、玉璧、玉璜,有龍紋玉觽(xi,秦時用具),還有罐、釜、鐎鬥,鏤空牌飾、青瓷執壺,等等。
秦時月雖然無法講出其年代,但觀其陳舊古樸之樣,明顯都是上了年份的老東西。
他見了,心裏暗暗吃驚,卻退出來,移好佛像,輕輕下樓。
剛到樓下,就聽外麵有人聲過來,於是蟄伏佛像邊上的暗處。
來者是那胖和尚與婦人,兩人相擁著上樓,一邊放肆地調笑。
隻聽婦人說:“好個野豬肉,香氣撲鼻,入口爽滑,肥而不膩,真是個好吃場!”
男的說:“那是。這廝一隻腳被弓夾牢了,我這人過去,它還兇得跟老虎一樣,吼叫著搶過來,我用開山鋤頭掏了它十幾下,將它的腦殼打碎,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山上拖下來。有好幾百斤重哦。”
秦時月想,好你個歹毒的家夥,竟敢殺生害命,手段如此殘忍,真是玷汙佛門淨地!還窩藏這許多上好文物,真是貪財又貪色。如此作惡,我豈能容你?說完從馬靴裏抽出匕首,抬腿就想追上去結果其性命。
可轉念一想,又迴身下樓,來到拴馬之處,脫了外套,塞於馬鞍底下,再從包裏扯出頭巾,將臉蒙了,隻露出兩隻眼睛,悄悄摸上方丈室樓梯。
這秦時月本就一米七三的個子,68公斤體重,身上幾乎沒有什麽贅肉。拜周止泉為師後,更是早晚苦練,身形更加矯健,上樓輕悄如貓,近乎一點聲息都沒有,所以他不怎麽擔心會被聽到,也不擔心有人發現。
這地方山高皇帝遠的,寺內隻有泥塑木雕的佛像作伴,寺外徒有柴草拂衣、山風吹臉、鳥兒噪耳,平時哪裏會有人上來?
話說樓上兩個,酒足飯飽之後,正在眠床裏你貪我愛,纏綿得風生水起,把張木頭床鬧得“吱嗄吱嘎”直響。
這秦時月進房時,一對男女露著白花花的兩板肉,像是兩截剝了皮的樹段一樣,在那裏聳著身子取樂,嘴裏麵還直哼哼呢。
這秦時月看了,氣不打一處來,心想,好家夥,這是在做什麽,真是去他娘的!他剛才上來時還小心翼翼,生怕驚動了這對男女。現在看他們這種貪歡的樣子,那正是緊要關頭啊,哪怕樓梯上上來個千斤重的大胖子,一路“咯吱咯吱”地將樓梯蹬得震天響,估計他們也聽不到。
秦時月不敢細看,掀起一邊的被子,劈頭蓋臉擲去,然後衝著棉被就是一頓生猛的腳頭。
那男的瞬間被揍得“啊唷”“啊唷”直叫,女的則“呀——”的尖叫一聲,滾在一邊,將身子背過去,肩膀與大腿抖成一團。
時月將男人腦袋撥拉出來,用匕首抵住他下巴,用了個假嗓,低沉卻厲聲問:“法名、俗名?”
“戒貪,戒貪……俗名巫旺財。”
“洞裏的瓷器哪來的?從實招來,否則一刀結果你性命!”
戒貪嚇得渾身一顫,卻不發聲。
秦時月將刀一橫,平壓於對方咽喉,一加力,刀片水平壓住其喉管。
戒貪隻覺得喉嚨一涼,頓時嚇得渾身癱軟,說:“是一個陌生人留在這裏的,也像大俠一樣蒙著麵……當時給了10塊大洋,說到時會來取,取時再給10塊大洋……大俠饒命,我說的都是實話!實話!”
秦時月再問了些話,知道那女的原來是寺裏的燒飯女傭,山背麵村子人。
石洞裏麵很大,而且有支洞,往下延伸,深不見底。
時月對著二人說:“這批貨給我保管好了。萬一那人來取,你隻管給他就是,但要弄清對方的來路。今天的事,咱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果說出去,我這刀子可不認得你!”說罷將刀往床榀上一紮。
這不紮不要緊,一紮,讓一對男女倒吸一口冷氣!
原來戒貪的手是按在床榀上的,而刀尖正好插在他虎口的大拇指與食指之間!
秦時月拔了刀,下得樓來,從大門出,騎上馬,迴首一看門上,寫著“楓月寺”三個字。
他一邊催馬下山,一邊想,什麽楓月寺,簡直已成“風月寺”了。酒色財肉樣樣都貪,還“戒貪”呢!
佛祖慈悲,亂世無道,連這佛門淨地,都成了藏汙納垢之所,真是罪過,罪過!
話說這秦時月迴到團部,把在楓月寺遇到的情況向莊厚德作了匯報。
莊團長聽了,沉吟了一會,說:“這事你沒有打草驚蛇是好事,放長線才能釣大魚,假以時日,幕後之人自然浮出真容。這事也就你我知曉,切不要走漏了風聲,以免打草驚蛇。”
秦時月聽了,點頭答應。
舊檀《題楓月寺》詩曰:
染色楓林藏噎水,
荒涼野寺俯清流。
常思林下眠高致,
可有神僧麵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