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副軍將軍劉封之子。


    按理說,他應尊稱劉禪一聲叔父。


    然而,劉林與劉禪年齡相仿。


    當年劉封仍名為寇封,已不算年輕,諸葛亮入川之際,劉封也是入蜀大軍的將領之一,年逾二十,因勇猛過人,擔任副軍中郎將。


    那時,他已有子,即年紀與劉禪相差無幾的劉林。


    隻是世事如夢,劉封英勇,在漢中大戰中聲名大噪,上庸戰役中亦立下赫赫戰功。


    隻是盛名難負,或許是諸葛亮洞悉了他的野心,或是劉封日益驕縱,所以在劉封與孟達結怨,失去上庸之後,諸葛亮借機讓劉備親自下令,處決了劉封。


    對此,或許是劉備衝動所致,或許是為平息荊州一係的憤怒。


    總而言之,劉封之死,既是意外,也是必然。


    自劉封逝去,作為劉封之子,劉林的地位變得頗為微妙,尤其是在這種狀況下。


    劉封至死仍是劉家之子,其名字銘刻於宗廟族譜之中。


    然而他的身份特殊,又是先帝戰死者之子,這使得劉林一直盡力讓自己變得默默無聞。


    然而,不幸的是,他的沉默並未帶來安寧,今日的宴席,再次將他拉迴了現實的漩渦。


    不僅如此,今日的宴席更讓他內心忐忑,原因在於劉禪出征之際,成都空虛,一些不應出現之人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中... ...


    蒼穹之下,星辰見證,劉林發誓,他渴望將那些異端用星辰之鏈捆綁,呈獻給他的堂兄劉禪,就算劉禪身在遙遠的秘境,交付於嚴顏、龐羲兩位賢者亦可。


    他唯恐引來無端的紛擾。然而,那人卻以神秘的話語動搖了他的決心。


    將他獻祭以博取榮寵固然明智,但日後的校事府在西川大地施展力量時,劉禪豈會忘記這個不應存在的侄子?劉林費盡心機遁離世人的視線,難道要為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再讓自己暴露於眾目睽睽之下?


    那些質問雖樸素,卻字字錐心,令劉林手中緊握的星辰鏈索最終無力地墜落在地,正如那人所言,他似乎別無選擇。


    劉林明白這些人的意圖,他並非擁有奇異天賦的奇才,但他絕不愚笨。無權、無兵、無職的他,隻是個徒具其表的傀儡,連登上舞台的資格都不具備。然而,他擁有最寶貴的財富——他獨特血脈引發的矚目。他的身世、身份象征著成都有無數雙眼睛日夜窺視著他。


    然而,那人的話猶如警鍾,將他交出,就能滿足一切嗎?若他沉默如初,無所作為,或許還能保全生命。但這正中對方下懷,因為他們找上他,是為了利用他的存在吸引那些人的注意力,以此掩護他們尋找那些隱秘的目標。


    至於他們要尋找何人,劉林無從知曉,也無意探究。他隻盼這個可惡之人盡快離去,讓生活重歸寧靜。然而,這個願望猶如夢幻泡影。


    他已盡力保持平靜,一切看似未變,但在那人出現的第四日,劉禪的宴請函翩然而至。甫一複國的劉禪,在犒賞群臣之後,舉辦了一場家族宴會,而他這個“局外人”竟也被邀請在列。


    此刻,劉林心中翻江倒海,仿佛天穹即將傾覆。家宴按部就班,不見預想中的刀光劍影。


    劉禪已登基六年,若加上先帝劉備在世執政的歲月,將近十年矣。他的弟弟劉永已至適婚之齡,朝臣們正為他挑選王妃,吳太後也為此忙碌。而年僅八歲的劉理已啟蒙完畢,引導他啟蒙的孟光尚未離府。


    對待這位年幼的弟弟,劉禪並不苛刻,至少他不相信這位弟弟有顛覆乾坤的能力。至於劉永,劉禪心中矛盾重重,那些過往之事,無論劉永是否知情,那些人都是打著他的旗號行事的... ...


    在混沌紀元的一章武初期,劉備登基創建夢幻國度,劉禪被立為首位龍裔太子,雖地位未被天命所顯,卻早已在群臣心中預定了位子。


    緊接著,在翠玉之月,劉永被父皇冊封為魯地之王。


    連尊貴的司徒許靖也為他宣讀封號,這項榮耀就連劉禪也未曾擁有,詔書上的每一個字皆由劉備親手揮毫。


    “吾兒永,領青壤之域。吾秉承天意,承襲偉業,追溯古訓,建汝王國,居東方之地,統禦龜蒙,世世為帝國屏障。哎,敬聽朕命!魯邦之地,教化深遠,美德流傳。汝應秉持仁心,遵禮待民,福祉共享,慎戒勿忘!”


    每次劉禪瞥見這份封地文書,總會嘖嘖稱奇,看似粗獷的父皇,實則師從盧植先賢,文采斐然。


    詞藻之美,令人讚歎。


    而他自己呢?


    “吾兒劉禪,封為儲君,師從某大師學習此術,又隨某大師修習彼藝。”


    如此鮮明的對比,讓劉禪提及此事時頗感尷尬。


    盡管劉備明確告訴劉永,魯國僅是帝國附庸,但王朝更迭,最親近中樞的總是關鍵。


    這些言辭背後的意義深重,加上劉永身為嫡子的身份,自幼聰慧,品德兼優。


    坦白講,若非年幼,加上西川世家與現世間的糾葛,有時劉禪也會認為,劉永更適合成為一位明智的帝王。


    然而,這些設想已無從談起。


    今日的皇家宴會,表麵上和樂融融。


    吳太後盡力與每一位賓客交談,關心劉林是否缺少所需,生活是否安好。


    她詢問劉永是否有心儀的女孩,又關切劉理的學識進度,同時也會向張皇後打聽後宮的狀況。


    最後,她還會逗弄小太子劉璿,竭力營造出歡樂的氛圍。


    盡管她竭盡全力想讓大家放鬆,但這樣的和諧顯然不是單憑一介婦人所能營造的。


    即便她是大漢的皇太後,也無法逆轉這個事實。


    沉默寡言的劉林,始終微笑的劉永,懵懂的劉理,以及洞察一切卻保持沉默、讓人捉摸不透的劉禪。


    這場宴會,讓人吃得如坐針氈。


    曆時一個多時辰,這尷尬的氛圍終於在宴會尾聲消散。


    吳太後帶著劉理,張皇後攜小太子劉璿先行退場,劉理年幼,雖已被封為梁王,但仍居住宮中。


    劉禪不會做出拆散親人的事,無論今昔,這一點無人能指責。


    劉永則如同劉林,早早離開了皇宮,一個不願停留,一個不能停留...


    他們本以為劉禪會在告別之際留下神秘的暗示,然而等待片刻後,見劉禪並無特別示意,隻好恭敬地退去。


    然而,就在劉林即將踏入府邸之際,一位陌生人攔住了他的去路,手中亮出一枚奇異的徽章。


    那是劉禪身邊的秘衛,劉林一眼便認出,隨即無奈地歎了口氣,明白逃避不了即將到來的命運。


    他並不責怪劉禪的安排,至少他曾在家中宴席上受到禮遇,保全了尊嚴。至於劉禪的意圖,他已經不願深思。


    “陛下有召,請公子勿讓下屬為難。”


    秘衛簡潔地行禮,邀請他去見劉禪。


    劉林自然無法拒絕,輕輕點頭迴應。


    如同來時無聲無息,此刻他又重返皇宮,但這次無人察覺,直接被引領至劉禪的書房。


    麵對專注研讀、品茗的劉禪,劉林隻能俯首跪地,靜待裁決。


    一聲“叔父”之後,他不再多言,因為他深知此刻言語已無濟於事。


    “近來,黃皓稟報,府上似有尊貴訪客蒞臨!”


    劉禪直截了當,劉林內心一沉,明白逃避不過了。


    “確是曹氏校事府之人!”劉林沒有掩飾,直言不諱,“但他們並未透露詳情,侄兒未采取行動,也無法行動!”


    “嗯,那你認為他們找你何事?”


    “侄兒不明其意!”劉林這次選擇了沉默,“侄兒隻知應行之事,不應行之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玉米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玉米芽並收藏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