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禦史,這個職位在任何國度都扮演著挑戰權威的角色,無論是孫曹之國,禦史大夫總令帝王頭痛。他們專司找茬,以最微小的瑕疵批判朝政。然而,劉禪麾下的這位禦史大夫卻是個異類,上任以來,他就如悶葫蘆一般,諫言無聞,就連日常朝議也沉默寡言。加之諸葛亮在西川朝廷獨攬大權,使得群臣漸漸將此人遺忘。


    忘卻了孟獲不僅是南中孟氏的後裔,還是曾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動南中夷人之王高定的人物,當年引發南中動蕩的始作俑者。雖經年累月,他人忘卻,諸葛亮卻銘記於心。


    當諸葛亮決意染指荊州,孟獲這個名字便立即躍入他的思緒。而讓他憶起孟獲的,正是不久前荊南地區的一場變故。


    前一年,荊南大地戰火紛飛,但對手並非江東與西川,亦非江東與曹魏,而是荊南的蠻族與江東的衝突。黃龍三年二月,孫權親自授與潘濬荊州江東的兵符,命他與呂岱率五萬大軍征討五溪蠻夷。二人協同無間,潘濬身為荊州名臣,一舉平定了武陵蠻族,令蠻人勢力一時動蕩。


    短短一年,十多個蠻族部落覆滅,三千餘蠻人喪命,近萬蠻人被俘。一時間,武陵山脈為之震懾。


    在此之際,諸葛亮派遣的孟獲自南中潛行,繞過交州,最後踏入武陵山脈,與飽受戰火洗禮的蠻族取得聯係,使他們如同前輩沙摩柯,成為大漢的士兵。麵對投降江東的選擇,他們迷茫;但在人之常情與現狀之間,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作為昔日南中蠻族一部分的統帥,孟獲深知如何與他們溝通並激發他們的潛力。有了諸葛亮在前線吸引步騭、潘濬與呂岱的注意力,他們輕車熟路地逃離了熟悉的山脈,切斷了敵人的糧道。這是孟獲的戰術,同時也是他的勝利。


    在雙重圍攻之下,一方發起猛攻,另一方在後方施展混亂魔法,迫使步騭的軍團被迫撤退,使諸葛瑾的遠征無果而終,重返江陵領地。


    與此同時,荊南各區域成為了西川大軍堅實的立足點。諸葛亮與孟獲,以及長沙郡的劉磐和偏師將領薑維等人會合,共同編織起力量的聯盟。


    步騭迅速沿零陵郡與桂陽郡構建起魔法防線,同時命令膠州的戴良調集大量精銳士兵,準備穿越交州的迷霧森林前來匯合。他還不斷請求孫權的增援,期盼江東的龐大軍隊能及時到來,此刻他對荊州的軍事力量產生了懷疑。


    然而,江東的大軍尚未露麵,交州的士兵卻傳來無法出兵的消息。當年呂岱平息士徽叛亂時,違背信義,誘使士徽開啟城門,隨後殘酷地屠殺了士徽全家,這一舉動令交州將領們對孫家的信任蕩然無存。


    士徽部下的大將甘醴、桓治等人因此與江東持續衝突。要知道,桓治的兄長桓鄰曾為阻止士徽反抗孫權,以頭磕石,血流滿麵,卻被士徽鞭笞至死。桓治更是不顧一切地帶領家人對抗士徽,隻是呂岱的急功近利導致了交州對孫權的貌合神離,也為他們這些人的秘密叛亂埋下了伏筆。


    荊南動蕩後,桓治等人趁機再起波瀾,憑借微弱兵力牽製住交州刺史戴良。他們甚至再次打出交州士家的旗幟,使得生活在江東腹地的庶人士匡惶恐不安,生怕受到牽連。


    然而,多虧了交州這股勢力的拖延,諸葛亮終於可以全心投入清除荊南各地的行動。他的第一步,是以蔣琬的名義向吳國少府潘濬寫了一封秘信,信中並無任何重要信息,隻字未提敏感話題,隻是平淡地追憶往昔,這封信並未刻意讓人知曉,而是悄然送達潘濬手中。


    然而,潘濬主動將信件呈給步騭,並當眾拆開,隨後將其焚燒,企圖以此證明自己的清白。然而,他忽視了人心難測,步騭雖然表麵對他深信不疑,但其他人如武陵太守衛旌——步騭的好友——卻並不這麽想。衛旌缺乏步騭的能力,同時作為武陵郡守,他對於潘濬這位荊州降將位居己上的情況一直心懷不滿。


    加之他在武陵郡運糧途中遭遇攔截,導致武陵失陷,他深知自己的仕途即將蒙上陰影...


    然而,核心在於,衛旌深信一切災禍源自潘濬,正是他向呂岱獻上殘酷策略,對武陵的蠻族過於強硬,才激起他們的徹底反叛。


    因此,武陵蠻族的叛亂爆發,衛旌的武陵郡隨之淪陷。


    於是,即便步騭未多言,他仍向孫權呈上了舉報的奏章,揭露潘濬與蔣琬的密切關係,指控他意圖重返西川,並在諸葛亮的入侵中充當內應。


    這本是秘密奏章,卻不知何故泄露,沸沸揚揚,謠言四起,蔓延至零陵郡和桂陽郡,皆傳言潘濬已向西川\"歸降\",助諸葛亮為內應。


    此事連步騭也無法平息,短時間內鬧得滿城風雨,顯然有人暗中操縱。潘濬,無論冤枉與否,都必須避嫌,畢竟流言可畏。他不得不三度向步騭申請離職。


    即使孫權親自將衛旌的密報遞予他,並解除了衛旌的職務,也無濟於事。


    大戰結束前,潘濬無法再留在軍中。然而,他的離去隨即引發了荊州勢力的動蕩。早前,劉禪已召迴不少荊州籍將領官吏至成都,此次諸葛亮將他們幾乎全部帶出。


    他不斷向零陵郡和桂陽郡的城池、守軍、將校、官吏宣揚他在大漢的生活,無人不信服他。


    畢竟,荊州與江東世仇已久,但如今的大漢皇帝劉備,是劉表刺史與劉琦公子所托付的荊州主宰。


    荊州本就屬於大漢。


    正是這些言辭,荊南最後的兩郡開始分裂。盡管孫權已占有荊州多時,但相較於世仇,這時間仍嫌短暫。


    步騭親見此景,即使是呂岱這樣的猛將名帥,亦感束手無策。


    薑維夜襲江陵,一舉攻占南郡要地,生擒江陵守將朱然的消息傳來,徹底擊碎了步騭和呂岱等人的希望。


    他們明白,局勢已無可挽迴。


    薑維以一日一夜疾馳三百裏的速度直撲江陵,與城內的內應會合,一舉打開江陵城門。那時的朱然雖有所防備,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夷陵的資深名將吳懿身上。


    他並不了解薑維這個年輕人。


    朱然頑強抵抗至最後一刻,卻未能守住江陵。


    曹魏企圖從中漁利之際,申耽和張翼傾盡全力攻打宛城,迫使徐質等人撤退。


    最終,江陵落入薑維之手,襄陽和樊城亦近在咫尺...


    關於江陵城內的密謀,當年曹丕對東吳的討伐中,江陵被困於蒼穹之巔,地底無門,直至一場神秘的疫病降臨,才解救了江陵於水火之中。


    然而那時已是深秋,非人力所能預知的季節,若非有意為之,怎會如此巧合?


    朱然堅守江陵,擊退曹真與夏侯尚,然而江陵及南郡大半土地的居民卻傷亡過半。


    諸葛亮早在江陵便開始散播秘密信息。


    他將江陵的疫病與赤壁戰役中突現的疫病聯結起來,引導民眾思考這兩者間江東之人的關聯。


    為何每當江東存亡之際,疫病如同天賜之助,拯救江東於危難?


    這是諸葛亮在劉禪南中戰役中學到的智慧,任何事情,經人反複推敲,總會顯出端倪。


    借助劉磐的威信和充足準備,江陵城內的內應便輕易顯現出來。


    江陵淪陷,朱然被薑維活捉,步騭和呂岱雖心有不甘,但也隻能退向交州避難。


    頃刻間,荊州半壁江山再度落入西川掌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玉米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玉米芽並收藏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