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涼州最偏遠的郡,那句流傳後世的“西出陽關無故人”中,陽關便是敦煌郡的要塞所在。
陽關地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劉禪此前一直在猶豫,應如何攻克陽關,或是幹脆繞過它。
直接襲擊夏侯儒大軍的後方,待解決夏侯儒和徐邈後,再派兵與陽關守軍僵持。
若不打通陽關,西域便難以相通,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然而聽糜芳的意思,他似乎有解決之道...
望著劉禪滿臉驚喜的神情,糜芳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你這小子,把你舅舅送到這片遙遠荒蕪之地,一待就是兩三年,不就是為了利用你舅舅的能力嗎?
現在怎麽反而驚訝成這樣,難道之前你是要老夫來這裏開拓商道的?”
聽罷糜芳的話,劉禪也笑了起來。自從坐上皇位,雖然眾人對他敬畏有加,但今天無疑是他最放鬆的一刻。
因為隻有糜芳這位舅舅沒把他當作皇帝,而是當作親人,看似失禮,卻讓劉禪感到無比自在。
他注定了孤獨,但現在他還未能準備好接受這個命運。
“舅舅取笑我了,既然一切準備就緒,剩下的就交給舅舅處理吧!”
劉禪說完,毫不猶豫地將權力交出,連徐庶都沒說什麽。
他擅長策劃,而非領兵作戰。既然已與糜芳匯合,自然得讓糜芳展現他的才能。
糜芳也沒讓他們失望,他帶領他們來到一支特殊的商隊前,那是他在此地一手打造的。
這裏有漢中和雍涼之地的豐富資源,更有販賣人口的高利潤交易。糜芳組建這樣一支商隊並不稀奇。
然而,令他們驚訝的是,這商隊不僅是前往西域的,還是一支外交商隊!
焉耆國的外交商隊,真不知糜芳是如何辦到的。看著屬於焉耆國的標識和使節,劉禪明白這絕對是個正規的外交隊伍,可能還帶有使者出訪的使命。
“舅舅,你是如何做到的,能讓西域各國對我們忠誠相助?還有,張苞那家夥去哪兒了?”
這不是劉禪一個人的疑惑,也是徐庶等人的疑問,糜芳的能力似乎強得有些離譜。
“嗯...你多慮了!”糜芳狡黠地笑了笑,並沒有迴答,反而賣了個關子,讓他們繼續隨商隊前行,同時換上焉耆國的服飾。
一行人穿越西域,光明正大地來到陽關城下。
然而接下來,劉禪等人被震驚了!
糜芳手持西域焉耆國的使節權杖,來到陽關腳下,展示了他們的文書,大聲宣告他們是受焉耆大王派遣,前來協助大魏國平定叛亂的!
這一刻,劉禪懵了,徐庶呆住了,陳到緊閉雙眼,將領們紛紛沉默。
他們已經猜到糜芳是如何得到這些的,無非是以大魏使者的身份繞行西域,說服效忠於曹丕設立的西域長史府的焉耆國。
讓他們派出商隊支援大魏。
作為西域小國,常年受到羌氐胡人和烏孫大國的威脅,焉耆國渴望與中原王朝有更緊密的聯係!
此刻,他手握焉耆國王賜予的奇異信物,引領一支真假難辨的焉耆部隊抵達這雄渾的陽關之前,接著...巧妙地哄開了城門。
這無疑是高超的策略,隻是如此一來,小小的焉耆國恐怕會陷入空前的困境。
倘若劉禪尚存仁德之心,尚可寬恕;若他轉眼便遺忘此事,恐怕焉耆離覆滅,也僅剩一步之遙。
雖然非吾族類,心必異想,但這樣的行為,人們心中仍會暗歎:老者的尊嚴何在。
然而,在他們的思緒紛飛之際,陽關的巨門已悄然開啟,糜芳所言非虛,唯有那數千士卒是幻象,實難辨別。
這些人均是精銳,生活之地近鄰西域,雖麵貌些許差異,但對西域未有深入了解者,難以察覺其中的貓膩。
就在劉禪和陳到準備行動之時,徐庶忽然出手製止,向他們示意片刻的忍耐。長久的並肩作戰,劉禪與陳到等將領已心領神會他的意圖。
雖然不明其故,但他們並未拒絕,靜默地隨糜芳以及監視他們的士兵踏入了陽關之內。
糜芳原打算伺機逃走,見眾人並無動手之意,不由得愣住。還好他經驗豐富,即便事態突變,仍能鎮定應對,不動聲色地掩飾過去。
隨著眾人深入陽關,直至夜幕降臨,他終於按捺不住,找到徐庶,詢問其真實意圖,畢竟明日他們必須出關前往另一處戰場。
一旦離開陽關,再想迴來,必定困難重重!
“別過於憂慮!”徐庶此刻顯得從容不迫,與諸葛亮的賣關子不同,他並未讓糜芳焦急,直接道出實情。
“既然陽關守軍對我們毫無疑慮,何不讓他們派出信使,隨我們一同進入戰局?
聞言,糜芳怔住,陳到等人則陷入深思。起初,他們的計劃是從其他路徑潛入涼州,再從後方襲擊徐邈和夏侯儒。
最終目標是反攻涼州,而現在,徐庶和糜芳的計策讓他們有可能堂堂正正地步入敵營。
敵人營地的援軍,正是我們自己人...若此仗敗北,還請丞相諸葛亮以死謝罪,告慰大漢曆代先祖。
糜芳沉思之後,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那麽,關於陽關要塞,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畢竟,若無陽關,西域之路不通,失去西域的涼州,其價值將至少縮水八成!”
這話雖出自商人之口,卻是事實。
西域各國的重要性無需多言,物產豐富,戰士剽悍,商貿暢通則財富如潮,這些都是西涼勇士無法比擬的寶藏...
畢竟在戰爭的漩渦中,最後比拚的往往是財富,如今哪個勢力沒有一兩位超凡的存在震懾四方?
“安心,別說此刻仍在西域的張苞,就算我們這些人,長途跋涉後,難道不會有三五百名體質不適,倒在地上無法前行的嗎?”
“當年老夫遊曆天下時,掌握了幾種奇特的草藥,能讓人腹瀉不止,虛弱無力,卻不會動搖其根本,隻需靜養七八日便能康複!”
“你學那種東西作何用?”
“以防宵小之輩搗亂...糜子方,你怎麽這麽多廢話!”兩人一番嬉笑後,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他們二人一同意,劉禪也沒有異議,此事也就無人能阻擋。
次日黎明,無需陽關守衛的催促,他們自發整理行裝,攜帶滿載的朝貢珍品,準備啟程,一副蓄勢待發的姿態。這樣的態度讓陽關的將領對他們更加信任,認定他們是大魏忠心耿耿的屬國。
對於他們提出的請求,即請陽關將領派出信使,書寫信函以證明他們的身份,這些都隻是小事,將領毫不遲疑地答應了這個順水人情。
於是,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當然,旅途之中確實發生了一些小意外。數百名看上去剽悍的壯漢突然患病,嘔吐腹瀉,麵色蠟黃,仿佛生命垂危。對此,他們隻能解釋為水土不服,讓他們暫留最近的陽關修養。
一群病人並未引起過多猜疑,更何況他們的生死尚不確定,更不必提及他們對陽關收留戰士的感激之情。糜芳作為焉耆的使者,給予守將許多好處,大量金銀,說是結一份善緣。
這讓那位守將感到有些過意不去。
之後的一切進展順利,焉耆的“援軍”隊伍迅速朝夏侯儒大軍的方向挺進。
盡管其中的焉耆商賈使者並不清楚那些突然加入的戰士來曆,但因語言不通,被糜芳巧妙地糊弄,誤以為他們是自己的部下,正在為焉耆爭取最佳的利益。
劉禪等人在涼州的廣袤土地上飛馳,隻恨自己的速度不夠快。
最終,雙方“商議”過後,他們在涼州的首府武威放下了真正的焉耆貢商和貢品,並讓他們在此等待戰事結束後再前往洛陽。
同時,他們留下了上千名精銳士兵“保護”他們的安全。
最後,僅剩的三千名焉耆“援軍”以最快速度,帶著陽關信使和守將親手書寫的信函,直奔南安郡的戰場!
陽關地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劉禪此前一直在猶豫,應如何攻克陽關,或是幹脆繞過它。
直接襲擊夏侯儒大軍的後方,待解決夏侯儒和徐邈後,再派兵與陽關守軍僵持。
若不打通陽關,西域便難以相通,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然而聽糜芳的意思,他似乎有解決之道...
望著劉禪滿臉驚喜的神情,糜芳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你這小子,把你舅舅送到這片遙遠荒蕪之地,一待就是兩三年,不就是為了利用你舅舅的能力嗎?
現在怎麽反而驚訝成這樣,難道之前你是要老夫來這裏開拓商道的?”
聽罷糜芳的話,劉禪也笑了起來。自從坐上皇位,雖然眾人對他敬畏有加,但今天無疑是他最放鬆的一刻。
因為隻有糜芳這位舅舅沒把他當作皇帝,而是當作親人,看似失禮,卻讓劉禪感到無比自在。
他注定了孤獨,但現在他還未能準備好接受這個命運。
“舅舅取笑我了,既然一切準備就緒,剩下的就交給舅舅處理吧!”
劉禪說完,毫不猶豫地將權力交出,連徐庶都沒說什麽。
他擅長策劃,而非領兵作戰。既然已與糜芳匯合,自然得讓糜芳展現他的才能。
糜芳也沒讓他們失望,他帶領他們來到一支特殊的商隊前,那是他在此地一手打造的。
這裏有漢中和雍涼之地的豐富資源,更有販賣人口的高利潤交易。糜芳組建這樣一支商隊並不稀奇。
然而,令他們驚訝的是,這商隊不僅是前往西域的,還是一支外交商隊!
焉耆國的外交商隊,真不知糜芳是如何辦到的。看著屬於焉耆國的標識和使節,劉禪明白這絕對是個正規的外交隊伍,可能還帶有使者出訪的使命。
“舅舅,你是如何做到的,能讓西域各國對我們忠誠相助?還有,張苞那家夥去哪兒了?”
這不是劉禪一個人的疑惑,也是徐庶等人的疑問,糜芳的能力似乎強得有些離譜。
“嗯...你多慮了!”糜芳狡黠地笑了笑,並沒有迴答,反而賣了個關子,讓他們繼續隨商隊前行,同時換上焉耆國的服飾。
一行人穿越西域,光明正大地來到陽關城下。
然而接下來,劉禪等人被震驚了!
糜芳手持西域焉耆國的使節權杖,來到陽關腳下,展示了他們的文書,大聲宣告他們是受焉耆大王派遣,前來協助大魏國平定叛亂的!
這一刻,劉禪懵了,徐庶呆住了,陳到緊閉雙眼,將領們紛紛沉默。
他們已經猜到糜芳是如何得到這些的,無非是以大魏使者的身份繞行西域,說服效忠於曹丕設立的西域長史府的焉耆國。
讓他們派出商隊支援大魏。
作為西域小國,常年受到羌氐胡人和烏孫大國的威脅,焉耆國渴望與中原王朝有更緊密的聯係!
此刻,他手握焉耆國王賜予的奇異信物,引領一支真假難辨的焉耆部隊抵達這雄渾的陽關之前,接著...巧妙地哄開了城門。
這無疑是高超的策略,隻是如此一來,小小的焉耆國恐怕會陷入空前的困境。
倘若劉禪尚存仁德之心,尚可寬恕;若他轉眼便遺忘此事,恐怕焉耆離覆滅,也僅剩一步之遙。
雖然非吾族類,心必異想,但這樣的行為,人們心中仍會暗歎:老者的尊嚴何在。
然而,在他們的思緒紛飛之際,陽關的巨門已悄然開啟,糜芳所言非虛,唯有那數千士卒是幻象,實難辨別。
這些人均是精銳,生活之地近鄰西域,雖麵貌些許差異,但對西域未有深入了解者,難以察覺其中的貓膩。
就在劉禪和陳到準備行動之時,徐庶忽然出手製止,向他們示意片刻的忍耐。長久的並肩作戰,劉禪與陳到等將領已心領神會他的意圖。
雖然不明其故,但他們並未拒絕,靜默地隨糜芳以及監視他們的士兵踏入了陽關之內。
糜芳原打算伺機逃走,見眾人並無動手之意,不由得愣住。還好他經驗豐富,即便事態突變,仍能鎮定應對,不動聲色地掩飾過去。
隨著眾人深入陽關,直至夜幕降臨,他終於按捺不住,找到徐庶,詢問其真實意圖,畢竟明日他們必須出關前往另一處戰場。
一旦離開陽關,再想迴來,必定困難重重!
“別過於憂慮!”徐庶此刻顯得從容不迫,與諸葛亮的賣關子不同,他並未讓糜芳焦急,直接道出實情。
“既然陽關守軍對我們毫無疑慮,何不讓他們派出信使,隨我們一同進入戰局?
聞言,糜芳怔住,陳到等人則陷入深思。起初,他們的計劃是從其他路徑潛入涼州,再從後方襲擊徐邈和夏侯儒。
最終目標是反攻涼州,而現在,徐庶和糜芳的計策讓他們有可能堂堂正正地步入敵營。
敵人營地的援軍,正是我們自己人...若此仗敗北,還請丞相諸葛亮以死謝罪,告慰大漢曆代先祖。
糜芳沉思之後,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那麽,關於陽關要塞,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畢竟,若無陽關,西域之路不通,失去西域的涼州,其價值將至少縮水八成!”
這話雖出自商人之口,卻是事實。
西域各國的重要性無需多言,物產豐富,戰士剽悍,商貿暢通則財富如潮,這些都是西涼勇士無法比擬的寶藏...
畢竟在戰爭的漩渦中,最後比拚的往往是財富,如今哪個勢力沒有一兩位超凡的存在震懾四方?
“安心,別說此刻仍在西域的張苞,就算我們這些人,長途跋涉後,難道不會有三五百名體質不適,倒在地上無法前行的嗎?”
“當年老夫遊曆天下時,掌握了幾種奇特的草藥,能讓人腹瀉不止,虛弱無力,卻不會動搖其根本,隻需靜養七八日便能康複!”
“你學那種東西作何用?”
“以防宵小之輩搗亂...糜子方,你怎麽這麽多廢話!”兩人一番嬉笑後,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他們二人一同意,劉禪也沒有異議,此事也就無人能阻擋。
次日黎明,無需陽關守衛的催促,他們自發整理行裝,攜帶滿載的朝貢珍品,準備啟程,一副蓄勢待發的姿態。這樣的態度讓陽關的將領對他們更加信任,認定他們是大魏忠心耿耿的屬國。
對於他們提出的請求,即請陽關將領派出信使,書寫信函以證明他們的身份,這些都隻是小事,將領毫不遲疑地答應了這個順水人情。
於是,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當然,旅途之中確實發生了一些小意外。數百名看上去剽悍的壯漢突然患病,嘔吐腹瀉,麵色蠟黃,仿佛生命垂危。對此,他們隻能解釋為水土不服,讓他們暫留最近的陽關修養。
一群病人並未引起過多猜疑,更何況他們的生死尚不確定,更不必提及他們對陽關收留戰士的感激之情。糜芳作為焉耆的使者,給予守將許多好處,大量金銀,說是結一份善緣。
這讓那位守將感到有些過意不去。
之後的一切進展順利,焉耆的“援軍”隊伍迅速朝夏侯儒大軍的方向挺進。
盡管其中的焉耆商賈使者並不清楚那些突然加入的戰士來曆,但因語言不通,被糜芳巧妙地糊弄,誤以為他們是自己的部下,正在為焉耆爭取最佳的利益。
劉禪等人在涼州的廣袤土地上飛馳,隻恨自己的速度不夠快。
最終,雙方“商議”過後,他們在涼州的首府武威放下了真正的焉耆貢商和貢品,並讓他們在此等待戰事結束後再前往洛陽。
同時,他們留下了上千名精銳士兵“保護”他們的安全。
最後,僅剩的三千名焉耆“援軍”以最快速度,帶著陽關信使和守將親手書寫的信函,直奔南安郡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