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幸存,與他並肩浴血奮戰,逃亡的曹軍士兵也得以存活。無論陸遜撤軍的動機如何,他放過曹休和他的戰士,讓他們重獲新生,隨後,他帶領大軍緩緩撤離,開始在各地駐防。


    盡管他不再與曹軍硬碰硬,但皖城的失守不能忍受,南至皖城的土地,必須歸於江東。那是未來進軍的方向,關係著他們的命運走向。


    眼下,江東大軍雖勝,卻也承受了不幸的命運。諸多賢臣猛將因病去世或戰死沙場,江東一時陷入人才匱乏的困境。


    如今正值黃武七年的吳國,前一年,黃武六年的賀齊,在府中逝世,江東震驚。再早一年,黃武五年,三朝元老,解煩軍領袖韓當在任上去世,其子竟失蹤無蹤。


    加上眾多隕落的將領,孫權手中所剩可用之人屈指可數,這也是孫權不惜一切代價,提拔陸遜的原因所在。


    江東尚有幾員名將,如施展空城計的徐盛,顯露出程普當年的威嚴;年輕猛將丁奉英勇善戰,拚死的戰鬥風格讓人憶起周幼平的不死精神。還有淩統臨終推薦的會稽郡吏留讚,雖然思路略顯混亂,但戰功赫赫。


    然而,這些年輕人仍需十年磨礪,才能嶄露頭角。在這期間,不知將誕生多少傳奇,多少變數。徐盛,年輕有為,如今病重在床,不知還能堅持多久。


    全綜、朱桓、朱然和諸葛瑾都已成熟,但他們共同的問題是:隻擅一隅,不足以掌控全局。他們是將才,也可能因一念之差,導致全盤失利。


    若想更進一步,孫權急需一位能夠擔當大任的人物。原以為失去了關雲長等人的西川是最弱的一方,誰料到,最終諸葛亮竟脫穎而出...


    隴右的古老傳說已飄至江東的魔法森林,盡管江東將領仍認為諸葛亮統軍時帶了幾分書卷氣息,但不得不承認,他的天賦猶如黑暗中的魔力般令人畏懼。


    單憑帶兵便能成就如此,再加上西川宮廷中肯定有更多如他一般的人物,隻要劉禪不在王廷內製造混亂,西川的力量恐怕不亞於江東。


    曹魏的司馬懿亦令江東眼前一亮,他在上庸之戰中逆轉必敗的局麵,憑借一支偏師創造了曹魏的輝煌戰績,這並非凡人所能及。


    相比之下,江東近兩年的表現顯得黯淡無光。


    孫權渴望登基,他急需一場輝煌的勝利,並且需要一位能讓天下震顫的大將。陸遜,成了他的首選。


    而曹休,成了陸遜晉升路上的墊腳石。


    陸遜並不介意放曹休一條生路,因為他早已看透曹休,即使他活著迴去,心已如死灰。


    十萬雄師一夜之間消亡,一如關羽失去荊州,關羽真的無法逃脫嗎?


    距臨沮僅二十裏之遙,隻需一聲號令,他便能踏入那片土地;隻需一名信使,就能令臨沮軍隊前來救援。


    然而,忍受白眼與侮辱,對他來說不如做個英勇的傻子。烏江畔的項羽如此,馬陵坡下自刎的龐涓如此,臨沮城外隕落的關羽亦如此,此刻的曹休同樣麵臨抉擇。


    或許他尚存一絲生機,但他絕不能承受他人的憐憫,身為名將,陸遜深知他們內心的高傲。


    此刻,若曹叡嚴厲責備,曹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曹叡若是安撫,曹休必將走向絕路!


    既然無需一兵一卒便能解決曹休,何必耗費精力與敵軍硬碰硬。適可而止,不得罪任何人,才是明智之舉。


    此時,前來營救曹休的竟是他的宿敵賈逵,原本慶幸死裏逃生的曹休,臉色瞬間變得陰沉。


    大敗已令他痛苦萬分,然而,在這狼狽之際,救他的人竟然是素來不合的賈逵,這讓曹休心中無比苦澀。


    甚至,他對這份救命之恩懷揣著深深的怨恨,如果賈逵能早點到來,他們便能內外夾擊,徹底擊潰江東之敵。


    那時,他將一戰成名。


    看看賈逵身上不見半點血跡,顯然他們一路上暢通無阻,無人阻擋。明知無人抵抗,為何不拋棄所有物資,前來與他會合?


    此時的曹休已陷入瘋狂,看著賈逵不斷地分發補給,為自己殘兵敗將療傷,他心中的憤怒再也無法壓抑……


    在神秘的大陸上,曹休並未因賈逵的救命之恩而有所感激,反而尖銳地指責他,令賈逵在眾多戰士麵前顏麵盡失,甚至強迫賈逵為他找迴落在魔法森林地上的權杖。


    賈逵凝視著這個不懂感恩的家夥,心中燃燒著憤怒。他明白曹休已被狂熱所吞噬,但他又能如何?在如此眾目睽睽之下,難道要像世俗市井的無賴般與曹休爭吵嗎?


    曹休責備他未能及時並肩作戰,內外夾擊江東的巫師領地。不論陸遜這位江東的智者是否愚蠢,曹休難道不清楚賈逵手上僅剩的兵力嗎?除了滿寵這位前將軍率領的新野駐軍尚有戰力,其餘的胡質等人,能力參差不齊,賈逵此刻能趕來已是極限。


    然而這家夥竟還不滿足!


    最終,兩人不歡而散。曹休返迴揚州,一封訴狀飛向皇帝曹叡,他先自我貶責,痛心這次戰役幾乎損失了揚州所有的精英戰士。跟隨他返迴的戰士,已不足三分之一。


    信中接著揭露賈逵故意拖延,拒絕與他匯合的事實,將失敗的一半責任推給了賈逵。而另一邊,賈逵迴到豫州刺史府,同樣毫不示弱。他傾盡所有以解救曹休,甚至不惜帶著田豫一同前往。卻遭受這般侮辱,賈逵果斷地向曹叡呈報,揭示曹休輕率冒進而致敗。


    兩人的訴狀幾乎同時擺放在曹叡眼前,而曹叡不用細看便已心知肚明,情報部門早已將詳情匯報,蔣濟等人也已分析透徹。曹休顯然落入了敵人的圈套。


    然而,曹叡並未責怪曹休,他仍需曹休的武勇來威懾江東。在曹魏領土上,隻有曹休足以震懾江東的魔法師們。因此,他對兩人都未施加懲罰,隻是試圖調和他們的矛盾。


    對曹叡而言,這已是最佳方案。但他沒料到,得知裁決後,二人皆陷入沉默。自暮春末的大戰開始,曆經籌備、進攻、撤退、防禦,直至深秋,耗時漫長。身心俱疲的兩人在看到曹叡的妥協態度後,性格剛烈的賈逵一口氣鬱結,猝然離世,令曹叡驚愕不已。那位曾長途跋涉的勇士,竟在自己的府邸中凋零。


    更令他錯愕的是揚州。曹休得知老對手賈逵去世,非但沒有喜悅,反而在接見曹叡派來安慰他的使者時一言不發。


    就這樣,太和二年的九月庚子日,曹魏的大司馬、揚州牧曹休因背部腫疾離世,距離賈逵去世不到半個月……


    據傳,在他隕落之前,他命親衛將其抬至庭外,麵向神秘的豫州領域,高聲疾唿三次,“吾之意誌未敗,未敗,未敗!”隨後,他悄然逝去,靈魂升騰!


    那一瞬,曹叡在洛陽的王座上陷入了迷惘,他無法理解命運的捉弄,隻得以安撫之言慰藉二人,然而他們先後消逝於世間。


    一位是豫州的奇幻守望者,另一位是揚州的牧守巨擘,尤其是在對抗東方魔域江東的關鍵時刻,他們是最堅實的壁壘,無可替代的存在。


    此刻,曹叡徹底陷入無盡困惑。


    更令他無奈的是,當他還未尋得解決揚州與豫州之策,帝國尚未找到平息江東風暴的良方時,太和二年的災厄歲月已匆匆流逝。


    緊接著,太和三年初春,滿心憂慮的曹叡又聽到一則讓他怒火中燒的消息——孫權東征的餘波顯現。長久以來的盟友江東吳國,正式宣告獨立,與魏國並立,孫權於武昌設立神聖祭壇,在江東將領與民眾的歡唿聲中,加冕為帝。


    孫權,立國號為吳,改元黃龍,孫吳帝國應運而生,自此天下三分,動蕩的年代如期降臨。


    隨後,西川的大漢朝廷即刻派出信使,遠赴江東,劃分天下,徐、豫、幽、青歸屬吳國,而並、涼、冀、兗則歸於蜀地,司州之地,以古老的函穀關為界。


    雙方便此結成堅實聯盟,共抗曹魏強權!


    在這一刻,曹叡做出了抉擇,全麵向世家勢力妥協,九品中正製成為了曹魏選拔人才的唯一途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玉米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玉米芽並收藏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