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戰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場,孫權的大舉進攻在短短兩個月內土崩瓦解。


    他在江夏的攻勢被文聘和無名小將荀禹聯手擊潰,狼狽撤退。


    武昌守將韓綜在製造混亂後,率領武昌守軍叛逃,投靠曹休,使吳國都城成為天下笑柄。


    南郡大軍意圖征服襄陽,卻連襄陽城牆都沒攀登,便折損了大將張霸,南郡的軍事力量亦因此削弱近三分之一。


    這些都是肉眼可見的損失,而在揚州,看不見的損失正悄然發生。韓綜為向曹休證明自己的價值,利用他在江東的舊日權勢和對江東的了解,對揚州沿岸的江東城池造成了深重災難...


    在他麾下的那些勇猛戰士,如同惡魔般橫掃疆域,無一處城池能免於他們的暴虐。凡走過之地,皆陷入混亂,雞犬不寧,生命氣息匿跡,令孫權怒火中燒,咬牙切齒。


    韓綜的行徑,使得孫家的老將領後代也遭受牽連,黃蓋之子黃柄、程普之子程諮、太史慈之子太史享等,無一幸免於這場風暴。


    這一切變故,讓孫權深深地意識到,自己並非統率大軍的合適人選。朱然威信不足,潘璋行事魯莽,諸葛瑾過於審慎而缺乏進取,全綜經驗尚淺,朱桓心智有失。賀齊雖具備將帥之才,卻沉溺於奢華,品德瑕疵且年事已高,若委以重任,隻怕戰事未半,帥位空懸。


    無奈之下,孫權召迴了陸遜,這是他在曆經挫折後,首次明白內訌必須等到天下統一後再論。或者可以說,此刻曹丕去世,荊州三戰之後,曹叡與孫權做出了同樣的抉擇。


    他們暫時擱置內部紛爭,任憑部下如何籌謀,不再允許持續動蕩。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已不合時宜,曹叡誌在收複天下,孫權則需穩固地位,其餘挑戰,他們自信有時間逐一應對。


    此刻,劉禪已抵達安富縣,尚未得知陸遜的複出,但他清楚,往後歲月,江東將成為陸遜的主宰之地。最後一位東吳四大都督,即將在這大時代中嶄露頭角。


    而在荊州盤踞不退的司馬懿,也揭示了河內塚虎的覺醒,天下大勢滾滾向前,劉禪,這位劉公嗣,不能再坐視一切按部就班,他來到了安富縣,目睹了這裏的變化,新城郡的巴人與賨人正逐漸煥發生機。他沒有去見舊識,不論是石苞或是其他人,他徑直帶著化名韓雍的簡憲進入縣城,尋找孟興少將軍。


    孟興聞訊“韓幸”歸來,欣喜若狂,匆忙從軍營趕迴,帶著麾下愛將石苞一同返迴府邸,迎接韓幸。“先生為何遲遲未歸,可讓本將掛念不已!”孟興一見到劉禪,便拉住他的手,讓劉禪不由得微微皺眉。


    \"英勇的少將軍!\"盡管渴望掙脫束縛,但他感受到孟興堅定的握力後,決定擱置這個念頭,\"本該早早返迴少將軍身旁,然而這段時間世間動蕩,諸多變故迫使某不得不反複更改行程!\"


    孟興此刻也點頭稱是,這段時間在此地,他對天地間的變幻感到無比驚訝,仿佛日新月異的世界令他應接不暇。


    \"敢問閣下此行,可有所得?\"


    孟興確信,此人此刻重返,必然攜帶著某種計策或利益,否則絕不會如此決然。


    劉禪並未讓他失望,引領孟興進入府邸的秘密書房,徑直發問。


    \"近來某家往返宛洛與漢中之間,曾聽說孟達將軍派遣信使前往成都,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劉禪並非空穴來風,此事確有其事。


    孟達之所以未向西川投降,皆因李嚴部下的牙門將王衝口無遮攔。而當諸葛亮來到漢中時,他也向劉禪引薦了一位人物,即不久前歸降西川的將領李鴻。


    李鴻名聲並不顯赫,卻是孟達的摯友。他選擇經由上庸進入漢中,最後找到了諸葛亮。


    據李鴻所言:\"途經孟達之地,恰巧遇見王衝自南而來,他提及孟達過去的立場,令明公咬牙切齒,欲殺孟達全家。幸虧明智的bixia未采納。孟達言:''諸葛亮深思熟慮,斷不會如此。''故而不完全信從王衝之言,隻信賴明公,再無他法。\"


    簡單來說,王衝告訴孟達諸葛亮要為姐姐姐夫之仇殺害他全家,但孟達堅信諸葛亮乃正人君子,不會做此等事。隻是因無法麵見諸葛亮,所以隻好聽天由命。


    這話在劉禪看來,別有一番深意。


    孟達確實有意投降,畢竟他的靠山僅剩夏侯尚、恆階和曹丕三人。不料恆階最早離世,隨後夏侯尚和曹丕相繼辭世。


    如今上庸背後駐紮著曹氏家族中最輕視孟達的司馬懿,而申儀又時常向上級稟告孟達的可疑行為,使孟達處境頗為尷尬。


    然而孟達欲投無門,又不願背棄曹氏。明知李鴻計劃投奔西川,仍允許其通行,或許意圖借此試探諸葛亮的真實意願。


    至於劉備,他如今不問政事,至少在孟達看來如此。而且孟達清楚,帶著上庸歸順西川,劉備必定樂意,但此事絕不能經過劉備,無論生死,都不可讓他插手。


    兩人的恩怨太深,即便劉備有意,也不敢直言,找諸葛亮解決此事,是最恰當不過的選擇。


    不過,孟興並不知情,聽完這些,他怔住片刻,沉默良久,最後僅讓劉禪去休息...


    他要親自去探尋真相,如果孟達萌生了歸順西境之念,他們就得深思熟慮應對之策。


    劉禪意圖通過孟興,暗中探察孟達的意願。


    因為在他懷中,揣著諸葛亮致孟達的一封密函。


    告誡孟興暫且保守秘密後,他僅提及漢中諸葛亮駐軍一事,問孟達是否有意,他會設法代為接洽。


    一切安排妥帖,便讓孟興悄然離去。


    待孟興走遠,石苞這才正式向劉禪行禮。


    置身於上庸,對西境的了解更深入了。那些孟興無法洞察的,石苞自不會忽視。


    加上他對漢中那些神秘策略的了解,以及西境漢室太子麾下突然出現的屯田將軍鄧範,劉禪的真實身份不言而喻。


    “末將石苞,參見殿下一世英名!”


    此言既點破劉禪的身份,又表明了石苞的決心。


    “仲容辛苦了!”劉禪走近,扶起石苞,“這段時間確實不易,我查看過安富縣的情形,仲容你不僅勤奮,更是大展才華啊!”


    這話並非虛誇,此時的安富縣雖僅是一座小城,卻已兵強馬壯,沃土繁多,與往日截然不同。


    即便巴人和賨人被孟達分散,安富縣仍保留大量人力,加上石苞的軍事才能,盡管尚未實戰,但從士卒的風貌,已可見一斑。


    兩人詳談新城郡的狀況,孟興從中斡旋,孟達對兒子的決策表示支持,對他頗為寬厚。石苞明白事理,未多加操練軍隊,僅兩千人,相對於孟達的龐大軍隊,顯得微不足道。


    糧草充足,士兵訓練有素,一切都在等待劉禪的號令。


    而劉禪隻讓石苞持續磨礪士卒,一切準備就緒,年關將至,即使有所行動,也不會匆忙行事。


    首要之事,塚虎司馬懿的威名對劉禪來說,充滿恐懼。孟興無力說服孟達,加上劉禪的後手,他也不敢保證能保全上庸。


    因此,要想扭轉乾坤,他唯有耐心等待。


    當前的目標,是盡快在這建立起與漢中溝通的秘密通道,同時避免孟達如曆史般反複無常,時而歸順西境,時而又動搖不定於曹氏之間。


    這樣的行為,隻會迫使諸葛亮派遣郭模去尋找申儀詐降,迫使孟達叛亂。


    然而如此一來,事態將與曆史驚人地相似。


    是夜,劉禪便迎來了火速歸來的孟興,孟興見到劉禪,第一時間說道:


    “父親想見見先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玉米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玉米芽並收藏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