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董厥的一席話,劉禪麵色依舊陰鬱,但卻未再開口。這樣的道理,讓他一時之間無從反駁。自古以來,斷案絕非朝夕之間能完成之事。
尤其是牽涉人命的案件,不僅僅因為失去了一條生命,更重要的是,還涉及到了另一條無辜的生命。如今正是殺人償命的年代。
故人若遭殺害,必然要求兇手以命抵命。固然,自武帝時代起確有贖罪製度,然而不論數額多大,贖罪之後,必定會有繡衣使者緊隨其後,調查這筆巨款的來源。
畢竟,那位聲威顯赫的武帝豈會在乎麾下官員些許財帛?單是丞相之職,便更換不下二十人次,哪一次廢黜不是確鑿的罪證?
因此劉禪並不懼怕贖罪之舉,贖罪隻會使得一個人的罪孽變為一族人的罪孽。現如今西川的情形之下,他的那位父親以及那位倡行法治的丞相都不會輕易放過這些人。
然而董厥提及的並非權貴濫用職權營私舞弊,一個小小的屯長又怎堪大用?
然而他所言,卻如利劍直刺凡人心扉,他隻需咬定牙關,隻要董厥無法在酷刑下屈服承認,那麽他便能堅守個一兩年之久。
但這短短的一兩年間,其父母必定會憂心忡忡地伴其左右,必定會頻繁出入府衙,甚至他們將成為鄰裏間的矚目焦點。
這一兩年過去,他們又將會變成何種模樣呢?
最關鍵的是,他們苦苦支撐至最後,真的能換取那惡徒的一條性命嗎?
恐怕難矣,至少是希望渺茫!
於是,在這樣的境況下,無論他們如何思量,最終仍不得不默認了此事。
而此事也讓劉禪見識到了董厥的手段與智謀。
董厥確有能力,這點毋庸置疑,他能一眼洞見何為最佳應對之策,他深知此刻這對老年夫婦已別無選擇,故而竭力為他們爭取最優的結果。
這也驗證了史書上對董厥的評價並非虛言。
他雖有才,但卻不夠堅韌!
何謂堅韌?這就得提到大漢末年那位赫赫有名的英豪薑維,論戰事能否取勝?
尚未可知,唯有實戰方能知曉!
敵軍勢強,當下可暫退!
但絕不輕易退縮,有機會便要拚死一戰,直至將對手擊潰。此人於劉禪看來,便是足夠堅毅之人。
盡管勝少敗多,但他麵對除克星之外的所有人,都能憑借剛猛之氣衝鋒陷陣,以拚命之姿贏得勝利。
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何謂“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加之本身亦非等閑之輩,一時之間竟讓雍涼群雄皆感其行事太過激進。
直至他遭遇了那位無論是眼界、才能、權謀均略勝他一籌,甚至同樣敢於拚命的鄧艾,才終於品嚐到徹敗的滋味。
實話講,若無鄧艾,薑維在後世的地位恐難以達到如此高度。
與此相反,董厥及其友人樊建,乃至諸葛亮的親子諸葛瞻,則是另一番光景。
無勇匡扶正道,便是對他們三人最貼切的形容,並非說他們缺乏才幹,或本領不足,更非質疑他們的忠誠之心。
主要問題在於他們這批人有一個極為致命的特點:猶豫不決,關鍵時刻無法果斷決策。
黃皓覬覦權力已久,自蔣琬時期起,他就顯露出此野心,以至於曆史上劉禪也曾意圖借助宦官奪迴朝政大權。
但他們幾人均清楚一點,那就是黃皓不堪重用。
在劉禪徹底放手之前,蔣琬、費禕、董允以及陳祗三人一直在壓製黃皓,允許他擔任黃門令,在宮中興風作浪。
但他卻不準染指政務,對此連曆史上的劉禪也心知肚明,因此當黃皓離間薑維時,劉禪立即命令黃皓向薑維道歉。
然而這一切都在諸葛瞻與董厥執政後發生了變化。
實際上,黃皓並未擁有太多黨羽,僅與益州地方的幾家世家關係尚可。然而這些人卻不願插手其中……
因為他們靈識深處認為,為了黃皓,有可能會觸犯劉禪這位真君的威嚴,故此,便選擇了袖手旁觀。對此,此刻的劉禪也隻能搖頭長歎,董厥雖有修行資質,可性情偏頗,隻能作為輔助,不能獨立擔當大事,因為他無法明辨何為修真界的頭等要務。
悟透此點之後,劉禪已然心中有數該如何處置此事。
“速去尋魏延真人,領受三十大道罰,此乃你失責之懲!”
所謂失責,並非指董厥所行有過,實則是待人上報此事後董厥才得知真相。
若他能事先察覺此事,那齊四定然不敢生出這般狡辯!
遣走董厥後,劉禪麵如寒霜,朝董允與盧毓二人冷哼一聲。
“命那渾小子鄧範滾進來!”
鄧範聞令即刻入門,毫不掩飾地俯首跪地,口中直稱死罪。
“你確實該死,現今還未真正觸及生死,竟已學會了玩弄心機。”劉禪眼中閃爍著憤怒之火,那從未聽說過的齊四若有這般手段,本君當另眼相看。
背後是誰為其出謀劃策,自不必多言!
而鄧範此舉,無非是為了籠絡人心,倒也不能說是大錯特錯。畢竟,他需使一眾陌生修士對他俯首聽命,將來還要在戰場為他衝鋒陷陣,為此必須施以手腕。利用齊四,換取麾下首批將士的忠誠之心,讓他們知曉身後有人庇護,這筆買賣,他覺得合算。
然而,劉禪當下隻想痛斥一番!
“末將知罪!”鄧範並未狡辯,坦然接受罪責,深知自己這點小九九難逃劉禪的法眼。
“董厥真人曾言,那位女子仙逝,乃是意外所致?”
“確係意外,此事末將願擔全責……齊四固然逾矩,但他絕不敢犯殺人之戒,隻是他一時激憤失控而已!”
“激憤?”劉禪疾步上前,一腳將鄧範踹倒在地,“即日起,貶其至先登營曆練,在日後的征戰之中,倘若他膽敢位居第二,衝在敵陣前方,就算活著迴來,孤也要剝其皮抽其骨!”
“謝……謝殿下寬容!”鄧範艱難起身應答。
“爾等自行前往褒中縣找董厥真人,領取五十道鞭刑,若事後你能立時站起,便告知董厥真人,令其再到魏延真人那裏領受三十大道罰。”
“謝……謝……謝殿下寬恕!”
待鄧範離去後,劉禪臉色仍未有任何好轉,目光轉向董允和盧毓二人。
剩下的人裏,已無其他異樣之事。
“將這些人所犯之罪一一記錄清楚,那兩位出身農耕世家的小輩,皆因一時衝動傷人,雖年幼氣盛,但他們身為官吏,置身於此高位,就不容他人抓住把柄。
傳令魏延真人,每人各領三十道鞭罰,卻不可讓他們稍作歇息。若再敢與凡人發生衝突,那就讓他們去與魏延真人對決!
孤命魏延真人隻準留給他們一隻手的機會!”
剩餘的修煉世家弟子,盧真人,需親自踏足成都一趟,無論如何,務必從那些世家手中索取出足以供給漢中一年所需的靈穀儲備!
“謹遵師命!”盧毓身形一挺,躬身領命後便疾步離去。
這些人並非專為治理漢中而來,甚至不僅僅限於治理漢中一方天地。那些商賈自是不會受劉禪所誘,前來成都,畢竟道路艱險,且人心難欺。然而除商賈之外,此地尚有一處存糧之地。
西川被譽為人間仙境,就算昔年那位先皇將此地糧草耗盡無餘,但仍有世家大族坐擁豐厚資源。昔日高祖開國立製,欲治理一方,皆有其獨特策略:首要之事便是降伏豪強,分配田產,奪取糧草。自高祖創立大漢以來,凡官員外派任職,首務必為此事。擒拿幾位聲名狼藉的鄉紳,找個借口正法抄家,瞬間糧草充足,良田遍野,百姓則安土重遷,歌頌聖德。
然而到了光武之後,帝王與世家共享天下,此事便難以施展。故盧毓另辟蹊徑,既然無法強行征伐,不如令其主動獻出,如此終究更為妥善。
迴到成都的盧毓將在丞相府與諸葛道長默契配合,一者施壓,一者安撫,借他們家族子弟所作所為告知諸世家,如若不願主動以靈物贖罪,恐怕自身聲譽受損,一旦在此處引來忌憚,那後果不堪設想,更不用提他們家族日後的仕途與官運。須知,成都及蜀郡之內的世家並非僅此幾家,尚有諸多世家正在靜候時機。
此舉意在令成都的眾多世家付出代價。然而單純如此還不夠,畢竟硬性索取隻會招致反感。身為世家豪門之子的盧毓已有後續打算。這些子弟雖有過失,但他們為了驗證考課法的確切成效,亦有不小的貢獻。既然各大家族願意以靈材贖罪,那麽他們便可再度踏入官場。不過此類行為不可再犯,否則懲罰力度必將翻倍。
盧毓決定讓各家之人教導自家小輩,並且,在漢中與成都不遠處,都將豎起一塊高達十丈的巨碑,碑上銘刻著他們對漢中乃至整個大漢的“扶持”。這份資曆,正是他們急需的榮耀。
軟硬兼施,盧毓的手腕才剛剛展開。
尤其是牽涉人命的案件,不僅僅因為失去了一條生命,更重要的是,還涉及到了另一條無辜的生命。如今正是殺人償命的年代。
故人若遭殺害,必然要求兇手以命抵命。固然,自武帝時代起確有贖罪製度,然而不論數額多大,贖罪之後,必定會有繡衣使者緊隨其後,調查這筆巨款的來源。
畢竟,那位聲威顯赫的武帝豈會在乎麾下官員些許財帛?單是丞相之職,便更換不下二十人次,哪一次廢黜不是確鑿的罪證?
因此劉禪並不懼怕贖罪之舉,贖罪隻會使得一個人的罪孽變為一族人的罪孽。現如今西川的情形之下,他的那位父親以及那位倡行法治的丞相都不會輕易放過這些人。
然而董厥提及的並非權貴濫用職權營私舞弊,一個小小的屯長又怎堪大用?
然而他所言,卻如利劍直刺凡人心扉,他隻需咬定牙關,隻要董厥無法在酷刑下屈服承認,那麽他便能堅守個一兩年之久。
但這短短的一兩年間,其父母必定會憂心忡忡地伴其左右,必定會頻繁出入府衙,甚至他們將成為鄰裏間的矚目焦點。
這一兩年過去,他們又將會變成何種模樣呢?
最關鍵的是,他們苦苦支撐至最後,真的能換取那惡徒的一條性命嗎?
恐怕難矣,至少是希望渺茫!
於是,在這樣的境況下,無論他們如何思量,最終仍不得不默認了此事。
而此事也讓劉禪見識到了董厥的手段與智謀。
董厥確有能力,這點毋庸置疑,他能一眼洞見何為最佳應對之策,他深知此刻這對老年夫婦已別無選擇,故而竭力為他們爭取最優的結果。
這也驗證了史書上對董厥的評價並非虛言。
他雖有才,但卻不夠堅韌!
何謂堅韌?這就得提到大漢末年那位赫赫有名的英豪薑維,論戰事能否取勝?
尚未可知,唯有實戰方能知曉!
敵軍勢強,當下可暫退!
但絕不輕易退縮,有機會便要拚死一戰,直至將對手擊潰。此人於劉禪看來,便是足夠堅毅之人。
盡管勝少敗多,但他麵對除克星之外的所有人,都能憑借剛猛之氣衝鋒陷陣,以拚命之姿贏得勝利。
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何謂“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加之本身亦非等閑之輩,一時之間竟讓雍涼群雄皆感其行事太過激進。
直至他遭遇了那位無論是眼界、才能、權謀均略勝他一籌,甚至同樣敢於拚命的鄧艾,才終於品嚐到徹敗的滋味。
實話講,若無鄧艾,薑維在後世的地位恐難以達到如此高度。
與此相反,董厥及其友人樊建,乃至諸葛亮的親子諸葛瞻,則是另一番光景。
無勇匡扶正道,便是對他們三人最貼切的形容,並非說他們缺乏才幹,或本領不足,更非質疑他們的忠誠之心。
主要問題在於他們這批人有一個極為致命的特點:猶豫不決,關鍵時刻無法果斷決策。
黃皓覬覦權力已久,自蔣琬時期起,他就顯露出此野心,以至於曆史上劉禪也曾意圖借助宦官奪迴朝政大權。
但他們幾人均清楚一點,那就是黃皓不堪重用。
在劉禪徹底放手之前,蔣琬、費禕、董允以及陳祗三人一直在壓製黃皓,允許他擔任黃門令,在宮中興風作浪。
但他卻不準染指政務,對此連曆史上的劉禪也心知肚明,因此當黃皓離間薑維時,劉禪立即命令黃皓向薑維道歉。
然而這一切都在諸葛瞻與董厥執政後發生了變化。
實際上,黃皓並未擁有太多黨羽,僅與益州地方的幾家世家關係尚可。然而這些人卻不願插手其中……
因為他們靈識深處認為,為了黃皓,有可能會觸犯劉禪這位真君的威嚴,故此,便選擇了袖手旁觀。對此,此刻的劉禪也隻能搖頭長歎,董厥雖有修行資質,可性情偏頗,隻能作為輔助,不能獨立擔當大事,因為他無法明辨何為修真界的頭等要務。
悟透此點之後,劉禪已然心中有數該如何處置此事。
“速去尋魏延真人,領受三十大道罰,此乃你失責之懲!”
所謂失責,並非指董厥所行有過,實則是待人上報此事後董厥才得知真相。
若他能事先察覺此事,那齊四定然不敢生出這般狡辯!
遣走董厥後,劉禪麵如寒霜,朝董允與盧毓二人冷哼一聲。
“命那渾小子鄧範滾進來!”
鄧範聞令即刻入門,毫不掩飾地俯首跪地,口中直稱死罪。
“你確實該死,現今還未真正觸及生死,竟已學會了玩弄心機。”劉禪眼中閃爍著憤怒之火,那從未聽說過的齊四若有這般手段,本君當另眼相看。
背後是誰為其出謀劃策,自不必多言!
而鄧範此舉,無非是為了籠絡人心,倒也不能說是大錯特錯。畢竟,他需使一眾陌生修士對他俯首聽命,將來還要在戰場為他衝鋒陷陣,為此必須施以手腕。利用齊四,換取麾下首批將士的忠誠之心,讓他們知曉身後有人庇護,這筆買賣,他覺得合算。
然而,劉禪當下隻想痛斥一番!
“末將知罪!”鄧範並未狡辯,坦然接受罪責,深知自己這點小九九難逃劉禪的法眼。
“董厥真人曾言,那位女子仙逝,乃是意外所致?”
“確係意外,此事末將願擔全責……齊四固然逾矩,但他絕不敢犯殺人之戒,隻是他一時激憤失控而已!”
“激憤?”劉禪疾步上前,一腳將鄧範踹倒在地,“即日起,貶其至先登營曆練,在日後的征戰之中,倘若他膽敢位居第二,衝在敵陣前方,就算活著迴來,孤也要剝其皮抽其骨!”
“謝……謝殿下寬容!”鄧範艱難起身應答。
“爾等自行前往褒中縣找董厥真人,領取五十道鞭刑,若事後你能立時站起,便告知董厥真人,令其再到魏延真人那裏領受三十大道罰。”
“謝……謝……謝殿下寬恕!”
待鄧範離去後,劉禪臉色仍未有任何好轉,目光轉向董允和盧毓二人。
剩下的人裏,已無其他異樣之事。
“將這些人所犯之罪一一記錄清楚,那兩位出身農耕世家的小輩,皆因一時衝動傷人,雖年幼氣盛,但他們身為官吏,置身於此高位,就不容他人抓住把柄。
傳令魏延真人,每人各領三十道鞭罰,卻不可讓他們稍作歇息。若再敢與凡人發生衝突,那就讓他們去與魏延真人對決!
孤命魏延真人隻準留給他們一隻手的機會!”
剩餘的修煉世家弟子,盧真人,需親自踏足成都一趟,無論如何,務必從那些世家手中索取出足以供給漢中一年所需的靈穀儲備!
“謹遵師命!”盧毓身形一挺,躬身領命後便疾步離去。
這些人並非專為治理漢中而來,甚至不僅僅限於治理漢中一方天地。那些商賈自是不會受劉禪所誘,前來成都,畢竟道路艱險,且人心難欺。然而除商賈之外,此地尚有一處存糧之地。
西川被譽為人間仙境,就算昔年那位先皇將此地糧草耗盡無餘,但仍有世家大族坐擁豐厚資源。昔日高祖開國立製,欲治理一方,皆有其獨特策略:首要之事便是降伏豪強,分配田產,奪取糧草。自高祖創立大漢以來,凡官員外派任職,首務必為此事。擒拿幾位聲名狼藉的鄉紳,找個借口正法抄家,瞬間糧草充足,良田遍野,百姓則安土重遷,歌頌聖德。
然而到了光武之後,帝王與世家共享天下,此事便難以施展。故盧毓另辟蹊徑,既然無法強行征伐,不如令其主動獻出,如此終究更為妥善。
迴到成都的盧毓將在丞相府與諸葛道長默契配合,一者施壓,一者安撫,借他們家族子弟所作所為告知諸世家,如若不願主動以靈物贖罪,恐怕自身聲譽受損,一旦在此處引來忌憚,那後果不堪設想,更不用提他們家族日後的仕途與官運。須知,成都及蜀郡之內的世家並非僅此幾家,尚有諸多世家正在靜候時機。
此舉意在令成都的眾多世家付出代價。然而單純如此還不夠,畢竟硬性索取隻會招致反感。身為世家豪門之子的盧毓已有後續打算。這些子弟雖有過失,但他們為了驗證考課法的確切成效,亦有不小的貢獻。既然各大家族願意以靈材贖罪,那麽他們便可再度踏入官場。不過此類行為不可再犯,否則懲罰力度必將翻倍。
盧毓決定讓各家之人教導自家小輩,並且,在漢中與成都不遠處,都將豎起一塊高達十丈的巨碑,碑上銘刻著他們對漢中乃至整個大漢的“扶持”。這份資曆,正是他們急需的榮耀。
軟硬兼施,盧毓的手腕才剛剛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