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別說石苞,就連身側的樸胡也被眼前的一幕弄得一頭霧水。剛才杜濩的舉動迅疾如電,連石苞都未曾察覺,更別提一直與他並肩作戰的樸胡了。這對自西川分別以來曆經風雨的老友,盡管曾有過一段微妙的間隙,但這十多年共同度過的艱難困苦早已讓他們肝膽相照。
然而此刻樸胡卻無法理解杜濩的行為,這位向來以沉穩著稱的兄弟,在麵對侮辱時也能隱忍不發,為巴人和賨人爭取生存空間,以至於這兩個族群才能在這險惡環境中頑強存續至今,免於滅亡的命運。正是由於杜濩的壓製,才使得巴人和賨人在敵人的欺淩與排擠中苦苦支撐,並逐漸在軍中立下根基。
樸胡雖對此感到困惑,但出於對杜濩的信任和多年的友情,他並未多言,隻是默然觀察,相信自家兄弟此舉必有深意。
石苞並不清楚樸胡和杜濩心中的想法,但他見所獻之物中隻有一件被對方留下,已隱約猜到那位老者身份絕非尋常。正如簡雍先前所說,他並未責怪簡雍,對於這個世界的真實,年輕的石苞有著超乎同齡人的深刻理解。
既然他的使命是要說服二人,就必須全力以赴去完成這項重任。“杜濩統領,您身為賨人的領袖,一舉一動足以牽動萬千賨人的心弦,懇請您務必保持冷靜!”石苞麵帶微笑,仿佛並未聽到剛才的挑釁之語,也沒看到杜濩之前的動作,依然努力地規勸著他。
這讓杜濩的臉色愈發陰鬱,仿佛酒醉後的怒氣再也抑製不住,徑直朝石苞推搡過去。盡管杜濩已是半百之齡,且屬於上一代的遺老,但身為賨人的他加上常年習武耕耘,體格依舊魁梧有力,較之石苞更為健碩。
在杜濩的逼迫下,石苞無法抗拒,隻得一步一步退出室內。府門漸漸閉合之際,石苞並無絲毫沮喪或放棄之意,反而立刻在外大聲疾唿:“杜濩大人與簡雍大人,現今巴人賨人已至生死攸關之境,倘若二位大人仍如此下去,巴人賨人的未來將會如何,難道你們還不清楚嗎?我新城郡雖地域狹小,但卻足以容巴人賨人安居樂業;加之我主孟興與世家之間的矛盾重重,必然不會坐視你們繼續在這般毫無立足之地的局麵中掙紮求生!二位大人,請聽我一言……”
石苞正欲開口再言,然而話語尚未出口,便被一群來曆不明的修士瞬間掩住口鼻,強行拽離了原地,並有一道靈氣棍影迅猛砸在其後頸,頓時將其重創昏迷,再也無法出聲。
此刻,街角方現出一名麵色陰鬱的人物,正是先前下令調查石苞底細的玄機閣玄事務堂堂主。
此人滿麵陰霾,顯然心中已是極度不滿與壓抑。
\"堂主,這家夥口無遮攔,不如直接……\"
\"他是在大道之上被人擒拿,萬一他出了意外,你當真想讓孟達那小子以此為由對付我們嗎?\"堂主的眼神如同利劍般刺向下屬,令其立刻緘默不言。
那玄事物弟子心中憤懣不平,還想反駁:\"孟達那小輩怎敢……\"
\"孟達或許不敢,但洛都之內的那些仙尊們呢?難道他們就不值得顧忌了嗎?\"堂主深知其中要害,再次打斷他,\"陛下早已明令嚴禁誣陷同道!你以為那是對誰說的?你以為陛下會像那孫權少年般放任呂某那樣的宵小作亂?\"
\"可這人嘴裏確實沒個把門的……\"
\"他究竟何處言錯?\"堂主又是一聲冷哼,\"你可以稟報陛下,請陛下發落孟達,讓他教育好兒子。你我有何德何能,能替陛下行使這樣的權力?\"
聽罷此言,那弟子隻得收斂了口氣,不再多言。
\"把他暫時拘押隱蔽之處,待查明身份後再決定如何處置。\"
\"至於杜濩和樸胡兩位長老……\"
\"那些高層若是有意放行他們,無論去哪兒都行,隻要不去西蜀或江東便可。\"
\"……遵命!\"幾位弟子心知此事已無迴旋餘地,而且自家堂主所說確有道理。
此刻的玄機閣雖仍得陛下倚重,但卻已不及往昔那樣權傾一時。
隨著眾人的悄然離去,陷入昏迷的石苞也被一同帶走,最後被安置於一處偏僻的柴房之內。
待石苞蘇醒時,他意識到自己身在柴房之中,但他並未驚慌失措,因為他清楚自己的身份——僅僅是新城郡少將軍孟興招攬來的一個小角色而已。
對於玄機閣的人來說,擅自擊殺乃是禁忌,尤其在光天化日之下將人帶走更是萬萬不可。
自踏入穀成縣以來,石苞每一步行動都是為了保全性命,對此他自信滿滿。因此即便知道如今自己遭到了難以抗衡之人囚禁,他卻依然從容鎮定,甚至還大聲唿喊著問外麵是否有人送飯,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
在這段時日裏,天機閣的消息亦如飛劍般迅速傳迴,正如先前劉禪與簡雍所謀算的那樣,如今他們已布下幻影陣法與孟興兩重棋局。
加之他們在與糜芳分道揚鑣前,糜芳已在三山五嶽各派中暗中布局籌備。
因此他們所能追查到的事實確實指向荊州一支秘脈,乃韓氏分支,韓幸與韓雍兩位主仆投效至上古仙門——上庸宗之下,同時還伴隨著荊州商會的一係列活動蹤跡。
確鑿無疑,石苞確實在鄴城乃至洛陽多次謀求仙職皆未果,最終隻能黯然歸附上庸宗門。
這一切都有人證物證,至於再深入調查,如今天機閣在荊州地區的影響力,實則並不強大。
這些便是他們所能觸及的極限,且足以證實石苞身份並無可疑之處。
至於杜濩與樸胡二人,也並未發現任何異常。據潛伏在他們府邸中的密探迴報,杜濩甚至連孟家的秘信都未曾開啟瀏覽,便趁著醉意將其付之一炬。
至於信中究竟所述何事,不僅天機閣之人無從知曉,恐怕就連杜濩二人自己此刻也無法憶起。
近來,隨著石苞的情報傳出,巴人與賨人部族也開始有所行動。
實話說,他們此舉並不意外,畢竟杜濩與樸胡並非愚鈍之輩,朝廷之意,他們已然看透。即便曹丕無意插手,他也無法阻攔。
此事實屬事實。
而對於他們的去留,便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若舉族遷移,以他們動輒近十萬人口的規模,放眼天下,何處能容得下?
然而如若不遷徙,則分散後的巴人與賨人,將隻能任由他人擺布。
杜濩與樸胡二人,終將難逃此命運抉擇。此刻,那一直囚禁於牢籠中的石苞非但未受苦楚,反而因久居室內,身形略有豐腴。
牢房之外,天機閣駐守此地的隊長望著那間囚室不禁輕歎一聲。
“此次朝中的尊者們,怕是錯失了一位修道奇才啊!”隊長感慨萬分,搖頭歎息,麵對周圍弟子們的困惑,他抬起手指向石苞所在的囚室,繼續說道:
“這小子雖在杜濩府邸外言語不多,但字字錐心。那些話杜濩不願聽,卻又不得不聽。上庸之地固然不是修行樂土,在孟達麾下不僅要受製於人,還需對抗諸多上庸世家長老,絕非善地。
但現在,除了主動接納他們的孟達,他們也別無他選。最重要的是,唯有令其前往上庸之地,追隨孟達共同抵擋申家這群修真世家,才最為契合陛下之心願。杜濩他們兩人終究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可...可這與那屋內的小修士又有何關聯呢?”
然而此刻樸胡卻無法理解杜濩的行為,這位向來以沉穩著稱的兄弟,在麵對侮辱時也能隱忍不發,為巴人和賨人爭取生存空間,以至於這兩個族群才能在這險惡環境中頑強存續至今,免於滅亡的命運。正是由於杜濩的壓製,才使得巴人和賨人在敵人的欺淩與排擠中苦苦支撐,並逐漸在軍中立下根基。
樸胡雖對此感到困惑,但出於對杜濩的信任和多年的友情,他並未多言,隻是默然觀察,相信自家兄弟此舉必有深意。
石苞並不清楚樸胡和杜濩心中的想法,但他見所獻之物中隻有一件被對方留下,已隱約猜到那位老者身份絕非尋常。正如簡雍先前所說,他並未責怪簡雍,對於這個世界的真實,年輕的石苞有著超乎同齡人的深刻理解。
既然他的使命是要說服二人,就必須全力以赴去完成這項重任。“杜濩統領,您身為賨人的領袖,一舉一動足以牽動萬千賨人的心弦,懇請您務必保持冷靜!”石苞麵帶微笑,仿佛並未聽到剛才的挑釁之語,也沒看到杜濩之前的動作,依然努力地規勸著他。
這讓杜濩的臉色愈發陰鬱,仿佛酒醉後的怒氣再也抑製不住,徑直朝石苞推搡過去。盡管杜濩已是半百之齡,且屬於上一代的遺老,但身為賨人的他加上常年習武耕耘,體格依舊魁梧有力,較之石苞更為健碩。
在杜濩的逼迫下,石苞無法抗拒,隻得一步一步退出室內。府門漸漸閉合之際,石苞並無絲毫沮喪或放棄之意,反而立刻在外大聲疾唿:“杜濩大人與簡雍大人,現今巴人賨人已至生死攸關之境,倘若二位大人仍如此下去,巴人賨人的未來將會如何,難道你們還不清楚嗎?我新城郡雖地域狹小,但卻足以容巴人賨人安居樂業;加之我主孟興與世家之間的矛盾重重,必然不會坐視你們繼續在這般毫無立足之地的局麵中掙紮求生!二位大人,請聽我一言……”
石苞正欲開口再言,然而話語尚未出口,便被一群來曆不明的修士瞬間掩住口鼻,強行拽離了原地,並有一道靈氣棍影迅猛砸在其後頸,頓時將其重創昏迷,再也無法出聲。
此刻,街角方現出一名麵色陰鬱的人物,正是先前下令調查石苞底細的玄機閣玄事務堂堂主。
此人滿麵陰霾,顯然心中已是極度不滿與壓抑。
\"堂主,這家夥口無遮攔,不如直接……\"
\"他是在大道之上被人擒拿,萬一他出了意外,你當真想讓孟達那小子以此為由對付我們嗎?\"堂主的眼神如同利劍般刺向下屬,令其立刻緘默不言。
那玄事物弟子心中憤懣不平,還想反駁:\"孟達那小輩怎敢……\"
\"孟達或許不敢,但洛都之內的那些仙尊們呢?難道他們就不值得顧忌了嗎?\"堂主深知其中要害,再次打斷他,\"陛下早已明令嚴禁誣陷同道!你以為那是對誰說的?你以為陛下會像那孫權少年般放任呂某那樣的宵小作亂?\"
\"可這人嘴裏確實沒個把門的……\"
\"他究竟何處言錯?\"堂主又是一聲冷哼,\"你可以稟報陛下,請陛下發落孟達,讓他教育好兒子。你我有何德何能,能替陛下行使這樣的權力?\"
聽罷此言,那弟子隻得收斂了口氣,不再多言。
\"把他暫時拘押隱蔽之處,待查明身份後再決定如何處置。\"
\"至於杜濩和樸胡兩位長老……\"
\"那些高層若是有意放行他們,無論去哪兒都行,隻要不去西蜀或江東便可。\"
\"……遵命!\"幾位弟子心知此事已無迴旋餘地,而且自家堂主所說確有道理。
此刻的玄機閣雖仍得陛下倚重,但卻已不及往昔那樣權傾一時。
隨著眾人的悄然離去,陷入昏迷的石苞也被一同帶走,最後被安置於一處偏僻的柴房之內。
待石苞蘇醒時,他意識到自己身在柴房之中,但他並未驚慌失措,因為他清楚自己的身份——僅僅是新城郡少將軍孟興招攬來的一個小角色而已。
對於玄機閣的人來說,擅自擊殺乃是禁忌,尤其在光天化日之下將人帶走更是萬萬不可。
自踏入穀成縣以來,石苞每一步行動都是為了保全性命,對此他自信滿滿。因此即便知道如今自己遭到了難以抗衡之人囚禁,他卻依然從容鎮定,甚至還大聲唿喊著問外麵是否有人送飯,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
在這段時日裏,天機閣的消息亦如飛劍般迅速傳迴,正如先前劉禪與簡雍所謀算的那樣,如今他們已布下幻影陣法與孟興兩重棋局。
加之他們在與糜芳分道揚鑣前,糜芳已在三山五嶽各派中暗中布局籌備。
因此他們所能追查到的事實確實指向荊州一支秘脈,乃韓氏分支,韓幸與韓雍兩位主仆投效至上古仙門——上庸宗之下,同時還伴隨著荊州商會的一係列活動蹤跡。
確鑿無疑,石苞確實在鄴城乃至洛陽多次謀求仙職皆未果,最終隻能黯然歸附上庸宗門。
這一切都有人證物證,至於再深入調查,如今天機閣在荊州地區的影響力,實則並不強大。
這些便是他們所能觸及的極限,且足以證實石苞身份並無可疑之處。
至於杜濩與樸胡二人,也並未發現任何異常。據潛伏在他們府邸中的密探迴報,杜濩甚至連孟家的秘信都未曾開啟瀏覽,便趁著醉意將其付之一炬。
至於信中究竟所述何事,不僅天機閣之人無從知曉,恐怕就連杜濩二人自己此刻也無法憶起。
近來,隨著石苞的情報傳出,巴人與賨人部族也開始有所行動。
實話說,他們此舉並不意外,畢竟杜濩與樸胡並非愚鈍之輩,朝廷之意,他們已然看透。即便曹丕無意插手,他也無法阻攔。
此事實屬事實。
而對於他們的去留,便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若舉族遷移,以他們動輒近十萬人口的規模,放眼天下,何處能容得下?
然而如若不遷徙,則分散後的巴人與賨人,將隻能任由他人擺布。
杜濩與樸胡二人,終將難逃此命運抉擇。此刻,那一直囚禁於牢籠中的石苞非但未受苦楚,反而因久居室內,身形略有豐腴。
牢房之外,天機閣駐守此地的隊長望著那間囚室不禁輕歎一聲。
“此次朝中的尊者們,怕是錯失了一位修道奇才啊!”隊長感慨萬分,搖頭歎息,麵對周圍弟子們的困惑,他抬起手指向石苞所在的囚室,繼續說道:
“這小子雖在杜濩府邸外言語不多,但字字錐心。那些話杜濩不願聽,卻又不得不聽。上庸之地固然不是修行樂土,在孟達麾下不僅要受製於人,還需對抗諸多上庸世家長老,絕非善地。
但現在,除了主動接納他們的孟達,他們也別無他選。最重要的是,唯有令其前往上庸之地,追隨孟達共同抵擋申家這群修真世家,才最為契合陛下之心願。杜濩他們兩人終究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可...可這與那屋內的小修士又有何關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