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聖旨在平息這場風波的同時,成都城內各路士子在聽到這道處罰令後,立即偃旗息鼓。這份聖旨背後的深層含義,隻要略懂朝政的人都能明白。
漢中軍營,亦或是漢中大軍,劉備借此懲罰之名,實際上是想讓劉禪提前接觸並了解益州三大陣營之一的漢中大營。盡管南中大營表麵上仍由李恢執掌,但其真正的權力歸屬已不再是秘密。然而,漢中大營與江州大營卻大不相同,假使劉禪能夠掌控漢中大營,那麽他的皇儲地位將會更加穩固。
而李嚴這位搖擺不定的人物,既不會向江東低頭投降,也不會公然與劉禪對抗...
然而,這一切亦是天定的懲罰,正如世人皆知劉玄德的意圖所在,他們也都清楚,那位坐鎮漢中的督軍大人絕不會放過這次良機!
何種良機?
那是報複那位曾拂逆其顏麵的大漢皇儲的機會。
盡管鮮有人知曉魏延昔日跋山涉水奔赴成都的目的何在,但他們確知,漢中都督劉禪這位皇儲大人曾不慎觸怒了這位掌握重兵的權臣。據說魏延甫離宮門,便毫不猶豫地對劉禪進行了斥責。
眾所周知,魏延的脾性猶如朝堂上公認的刺頭,其兇悍程度堪比簡雍那臭名昭著的棋藝修為。
劉玄德的旨意安排魏延充當前鋒,而魏文長必會令劉禪真真切切地成為衝鋒陷陣的前鋒。
特權?在魏文長的軍營中,不存在這樣的詞匯,這是魏延親口所言。
接到此項命令的皇儲府頓時陷入了混亂。雖則劉公嗣尚未納妃,但這府中巨細靡遺的事務皆由霍弋料理得井然有序。
得知無法改變命運的眾人,自然不敢揣測此舉背後的深意,連忙開始整理行裝。此行前往漢中,路途迢迢,若無充分籌備,恐怕沿途艱辛重重。
望著眼前一片忙碌景象的皇儲劉禪臉色鐵青,果斷將所有人趕出門外,唯獨留下糜芳一人在大廳之內。
“舅舅……”
“罷了,別露出這樣一副神情,你爹究竟有何打算,你還能不清楚嗎?這家夥總算肯放你出去曆練了,這是好事,大好事!”糜芳笑容滿麵的樣子讓劉禪的心情稍有寬慰。
不過一想到自己即將啟程前往漢中,去充當魏延麾下一介先鋒小卒,劉禪的頭疼症又犯了。
“舅舅,我這一趟漢中之行,您可有什麽指點給我?”既然無力抗拒,唯有接受現實,但他仍需好好籌謀一番。此刻,他身邊並無良師益友可以輔佐。
霍弋尚且年幼,與他一般稚嫩,料理雜務倒也令人放心,但要他出謀劃策,顯然還不足以勝任。至於費禕和董允二人,他並不信任。
諸葛喬倒是頗具慧根,但如今已被他父親諸葛孔明禁足在家,親聆訓誡。原來是因為先前在劉禪手中所做的事情太過平凡,此舉在諸葛孔明眼中,無疑是玷汙了諸葛家族的榮譽,故此諸葛喬現正閉關修煉。
張苞此刻正在府邸磨礪兵刃,劉禪已派人告知他,讓他安分守己,不得插手自己之事。
至於王平……他雖能與麾下的異族將士們玩到一塊兒,但在出謀劃策方麵,卻實在難擔重任。
因此,劉禪最終隻能求助於這位舅舅,雖然他的天資與才能或許不足掛齒,但他畢竟曆經那個時代的滄桑,經驗豐富無比。
\"蜀山之行,賢侄無需過分憂慮,魏延此人雖高傲無比,但實則為人有道,對於任何人,無論是你還是他人,他皆不分薄厚,既不會給予絲毫情麵,亦不會輕易妥協。
若有人企圖利用他行不軌之事,此番恐怕隻會自食惡果。
同樣地,在魏延麾下修行,必然艱辛重重,然而這並無妨害,隻要你能堅韌不拔,贏得其認同,
你劉備公嗣,才能真正穩固這蜀漢接班人的位置,對此,你務必銘記於心!\"
糜竺雖然無法提出精妙的策略,但他這位曆經滄桑的老者之言,確有其價值所在。
在劉備帳下的諸多弟子英才,無論身份高低,糜竺對他們各自身性品行,均了如指掌。
他寥寥數語即安撫了劉禪的情緒,並製止了忙碌不已的霍弋。
\"魏延向來厭惡那些滿身習氣的貴族子弟,你若攜帶過多世俗之物前往漢中,恐怕還未見其人,已被他拒之城門外矣。\"
此話瞬間打消了霍弋的所有預備計劃,令他滿腹憤懣卻又無計可施。
午後時刻,一道仙諭自皇廷傳出,直至黃昏時分才送達太子府邸,此時城門已闔。
成都百姓揣測劉禪或許會在未來一二日內啟程離開成都,此事非同小可,籌備與策劃必將耗費時日。
然而,劉禪再一次出乎眾人預料,甚至讓劉備本人也為之一驚。
就在皇宮之內,罕見來訪的趙雲此刻出現在劉備麵前,神情顯得頗為凝重。
\"深夜前來打擾,必有急事相商吧?\"此刻的劉備尚未安寢,並非正在與人弈棋,而是因年歲漸長,夜間難以入眠,正在庭院賞月冥思。
目睹趙雲連夜趕至宮中,劉備不禁頹然一歎,料想又是哪位修道人士給他設下了陷阱。
不過看到趙雲雖麵色不佳卻不顯焦急,劉備心中稍安,料知事情並非棘手之極。
趙雲躬身行禮,而後開口道:\"適才有暗哨迴報,太子殿下已經離開了城池!\"
\"逆徒竟然離城了?\"劉備擰眉沉思,口中喃喃自語:\"他不太可能迴返南疆吧,難道他是要去漢中嗎?\"
\"正是!\"趙雲肯定地點點頭,\"太子出城的方向直指漢中之地!\"
\"哎呀……\"
劉備聞訊,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挺直腰板,疑惑地道:\"這逆徒到底意欲何為?他素來行事冷靜,今次此舉莫非又是在醞釀什麽奇謀詭計不成?\"
\"主公英明!\"
趙雲的這句話使得劉備眉頭越擰越緊,他深知那個逆徒必定又要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變故。
\"那孽障又做出何等荒唐之舉了啊!\"
此刻的劉禪,在其父口中已然完成了一次修為躍升,從曾經的逆子蛻變為了修煉敗類。“殿下已經離城,不過帶走了幾位修者......”
“嗯!”劉玄德聞此言,反倒輕輕鬆了一口氣,“隻帶走了幾人而已,他究竟帶走了哪些弟子?張苞、霍弋、王平,還是糜芳他們?”
“王平已經接到殿下的指令,明晨便動身前往宜州郡,他並未隨行,連同他屬下的一眾修士亦無一人被殿下召走。
霍弋則是隨同王平一同離去,殿下評價王平武略尚可,但文治方麵有所不足,而霍弋出身將門世家,多年來一直追隨在其左右,才情遠超王平,故而可以作為輔弼之才,並未一同前往。”
趙雲並沒有第一時間提及跟隨而去之人,而是先談起了王平與霍弋二人的去向。顯然,他對劉禪的保護之意溢於言表,至少他已經告知劉玄德,他的兒子並沒有因為私事而耽誤公事,這也算是對他的一種維護。
劉玄德聽後並無明確表態,他對趙雲的信任毋庸置疑,此刻談論立場並不重要,如果有人隱瞞實情,才是會讓劉玄德感到不滿的事情。
“那他帶走了張苞和糜芳嗎?”
“並非如此,還有......憲和!”
趙雲此刻麵色嚴峻,正是因為劉禪的確離開了成都,且目的地正是漢中,然而令人不安的是,他竟然帶走了簡雍。這一點實在不太合乎常理。
與此同時,劉玄德也為這個消息感到驚訝。
“憲和?此人可絕不像是樂意卷入此類事務之人啊!”
談及對這些舊部的了解,劉玄德自認無人能及。當年簡雍介入南中之事,皆因其關乎到劉玄德的國運所在。然而如今,此事分明屬於劉禪的私事,簡雍斷不會參與其中,即便是劉禪口吐蓮花也無法打動他。
“他是如何說服憲和的?看來朕真是低估了這個修煉敗類啊!”
看著滿心期待的劉玄德,趙雲卻實在不願透露真相……
“殿下......他並未說服憲和!”
“嗯?”劉玄德心頭陡然生出一種不祥的感覺,而且相當強烈。
“殿下竟是強行將憲和帶走的......半個時辰前,殿下乘坐一輛雙馬拉的馬車,由匆匆趕來的張苞駕車,糜芳侍從在側,直奔殿下府邸而出。
接著他們並未出城,而是轉向北城方向,糜芳踢開憲和府的大門,隨後張苞和殿下手持繩索,迅速將憲和捆綁起來帶走。
行動迅速果斷,我方暗哨絲毫未曾察覺,竟讓殿下順利離城。殿下一行旋即棄車換馬疾馳而去,我們未能追趕得上!”
趙雲話畢,低下頭來,以一副請罪的姿態站立一旁。然而劉玄德並未責怪他,隻是漠然地抬起眼簾,望向那明亮的月光。
“這孽障小子,跟他老子年輕時簡直一模一樣啊!”
漢中軍營,亦或是漢中大軍,劉備借此懲罰之名,實際上是想讓劉禪提前接觸並了解益州三大陣營之一的漢中大營。盡管南中大營表麵上仍由李恢執掌,但其真正的權力歸屬已不再是秘密。然而,漢中大營與江州大營卻大不相同,假使劉禪能夠掌控漢中大營,那麽他的皇儲地位將會更加穩固。
而李嚴這位搖擺不定的人物,既不會向江東低頭投降,也不會公然與劉禪對抗...
然而,這一切亦是天定的懲罰,正如世人皆知劉玄德的意圖所在,他們也都清楚,那位坐鎮漢中的督軍大人絕不會放過這次良機!
何種良機?
那是報複那位曾拂逆其顏麵的大漢皇儲的機會。
盡管鮮有人知曉魏延昔日跋山涉水奔赴成都的目的何在,但他們確知,漢中都督劉禪這位皇儲大人曾不慎觸怒了這位掌握重兵的權臣。據說魏延甫離宮門,便毫不猶豫地對劉禪進行了斥責。
眾所周知,魏延的脾性猶如朝堂上公認的刺頭,其兇悍程度堪比簡雍那臭名昭著的棋藝修為。
劉玄德的旨意安排魏延充當前鋒,而魏文長必會令劉禪真真切切地成為衝鋒陷陣的前鋒。
特權?在魏文長的軍營中,不存在這樣的詞匯,這是魏延親口所言。
接到此項命令的皇儲府頓時陷入了混亂。雖則劉公嗣尚未納妃,但這府中巨細靡遺的事務皆由霍弋料理得井然有序。
得知無法改變命運的眾人,自然不敢揣測此舉背後的深意,連忙開始整理行裝。此行前往漢中,路途迢迢,若無充分籌備,恐怕沿途艱辛重重。
望著眼前一片忙碌景象的皇儲劉禪臉色鐵青,果斷將所有人趕出門外,唯獨留下糜芳一人在大廳之內。
“舅舅……”
“罷了,別露出這樣一副神情,你爹究竟有何打算,你還能不清楚嗎?這家夥總算肯放你出去曆練了,這是好事,大好事!”糜芳笑容滿麵的樣子讓劉禪的心情稍有寬慰。
不過一想到自己即將啟程前往漢中,去充當魏延麾下一介先鋒小卒,劉禪的頭疼症又犯了。
“舅舅,我這一趟漢中之行,您可有什麽指點給我?”既然無力抗拒,唯有接受現實,但他仍需好好籌謀一番。此刻,他身邊並無良師益友可以輔佐。
霍弋尚且年幼,與他一般稚嫩,料理雜務倒也令人放心,但要他出謀劃策,顯然還不足以勝任。至於費禕和董允二人,他並不信任。
諸葛喬倒是頗具慧根,但如今已被他父親諸葛孔明禁足在家,親聆訓誡。原來是因為先前在劉禪手中所做的事情太過平凡,此舉在諸葛孔明眼中,無疑是玷汙了諸葛家族的榮譽,故此諸葛喬現正閉關修煉。
張苞此刻正在府邸磨礪兵刃,劉禪已派人告知他,讓他安分守己,不得插手自己之事。
至於王平……他雖能與麾下的異族將士們玩到一塊兒,但在出謀劃策方麵,卻實在難擔重任。
因此,劉禪最終隻能求助於這位舅舅,雖然他的天資與才能或許不足掛齒,但他畢竟曆經那個時代的滄桑,經驗豐富無比。
\"蜀山之行,賢侄無需過分憂慮,魏延此人雖高傲無比,但實則為人有道,對於任何人,無論是你還是他人,他皆不分薄厚,既不會給予絲毫情麵,亦不會輕易妥協。
若有人企圖利用他行不軌之事,此番恐怕隻會自食惡果。
同樣地,在魏延麾下修行,必然艱辛重重,然而這並無妨害,隻要你能堅韌不拔,贏得其認同,
你劉備公嗣,才能真正穩固這蜀漢接班人的位置,對此,你務必銘記於心!\"
糜竺雖然無法提出精妙的策略,但他這位曆經滄桑的老者之言,確有其價值所在。
在劉備帳下的諸多弟子英才,無論身份高低,糜竺對他們各自身性品行,均了如指掌。
他寥寥數語即安撫了劉禪的情緒,並製止了忙碌不已的霍弋。
\"魏延向來厭惡那些滿身習氣的貴族子弟,你若攜帶過多世俗之物前往漢中,恐怕還未見其人,已被他拒之城門外矣。\"
此話瞬間打消了霍弋的所有預備計劃,令他滿腹憤懣卻又無計可施。
午後時刻,一道仙諭自皇廷傳出,直至黃昏時分才送達太子府邸,此時城門已闔。
成都百姓揣測劉禪或許會在未來一二日內啟程離開成都,此事非同小可,籌備與策劃必將耗費時日。
然而,劉禪再一次出乎眾人預料,甚至讓劉備本人也為之一驚。
就在皇宮之內,罕見來訪的趙雲此刻出現在劉備麵前,神情顯得頗為凝重。
\"深夜前來打擾,必有急事相商吧?\"此刻的劉備尚未安寢,並非正在與人弈棋,而是因年歲漸長,夜間難以入眠,正在庭院賞月冥思。
目睹趙雲連夜趕至宮中,劉備不禁頹然一歎,料想又是哪位修道人士給他設下了陷阱。
不過看到趙雲雖麵色不佳卻不顯焦急,劉備心中稍安,料知事情並非棘手之極。
趙雲躬身行禮,而後開口道:\"適才有暗哨迴報,太子殿下已經離開了城池!\"
\"逆徒竟然離城了?\"劉備擰眉沉思,口中喃喃自語:\"他不太可能迴返南疆吧,難道他是要去漢中嗎?\"
\"正是!\"趙雲肯定地點點頭,\"太子出城的方向直指漢中之地!\"
\"哎呀……\"
劉備聞訊,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挺直腰板,疑惑地道:\"這逆徒到底意欲何為?他素來行事冷靜,今次此舉莫非又是在醞釀什麽奇謀詭計不成?\"
\"主公英明!\"
趙雲的這句話使得劉備眉頭越擰越緊,他深知那個逆徒必定又要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變故。
\"那孽障又做出何等荒唐之舉了啊!\"
此刻的劉禪,在其父口中已然完成了一次修為躍升,從曾經的逆子蛻變為了修煉敗類。“殿下已經離城,不過帶走了幾位修者......”
“嗯!”劉玄德聞此言,反倒輕輕鬆了一口氣,“隻帶走了幾人而已,他究竟帶走了哪些弟子?張苞、霍弋、王平,還是糜芳他們?”
“王平已經接到殿下的指令,明晨便動身前往宜州郡,他並未隨行,連同他屬下的一眾修士亦無一人被殿下召走。
霍弋則是隨同王平一同離去,殿下評價王平武略尚可,但文治方麵有所不足,而霍弋出身將門世家,多年來一直追隨在其左右,才情遠超王平,故而可以作為輔弼之才,並未一同前往。”
趙雲並沒有第一時間提及跟隨而去之人,而是先談起了王平與霍弋二人的去向。顯然,他對劉禪的保護之意溢於言表,至少他已經告知劉玄德,他的兒子並沒有因為私事而耽誤公事,這也算是對他的一種維護。
劉玄德聽後並無明確表態,他對趙雲的信任毋庸置疑,此刻談論立場並不重要,如果有人隱瞞實情,才是會讓劉玄德感到不滿的事情。
“那他帶走了張苞和糜芳嗎?”
“並非如此,還有......憲和!”
趙雲此刻麵色嚴峻,正是因為劉禪的確離開了成都,且目的地正是漢中,然而令人不安的是,他竟然帶走了簡雍。這一點實在不太合乎常理。
與此同時,劉玄德也為這個消息感到驚訝。
“憲和?此人可絕不像是樂意卷入此類事務之人啊!”
談及對這些舊部的了解,劉玄德自認無人能及。當年簡雍介入南中之事,皆因其關乎到劉玄德的國運所在。然而如今,此事分明屬於劉禪的私事,簡雍斷不會參與其中,即便是劉禪口吐蓮花也無法打動他。
“他是如何說服憲和的?看來朕真是低估了這個修煉敗類啊!”
看著滿心期待的劉玄德,趙雲卻實在不願透露真相……
“殿下......他並未說服憲和!”
“嗯?”劉玄德心頭陡然生出一種不祥的感覺,而且相當強烈。
“殿下竟是強行將憲和帶走的......半個時辰前,殿下乘坐一輛雙馬拉的馬車,由匆匆趕來的張苞駕車,糜芳侍從在側,直奔殿下府邸而出。
接著他們並未出城,而是轉向北城方向,糜芳踢開憲和府的大門,隨後張苞和殿下手持繩索,迅速將憲和捆綁起來帶走。
行動迅速果斷,我方暗哨絲毫未曾察覺,竟讓殿下順利離城。殿下一行旋即棄車換馬疾馳而去,我們未能追趕得上!”
趙雲話畢,低下頭來,以一副請罪的姿態站立一旁。然而劉玄德並未責怪他,隻是漠然地抬起眼簾,望向那明亮的月光。
“這孽障小子,跟他老子年輕時簡直一模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