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將兩封信箋重重拍在劉禪麵前,讓後者震驚不已——原來這些正是江東的密謀計劃......


    糜芳示意劉禪仔細閱讀,不再多言打擾他。


    劉禪接過信箋,隻見紙上尚留有斑駁血跡,顯然經曆過一番風雨滄桑。信箋上的文字記載之事正如糜芳所言,詳盡至極地描繪了東吳如何策劃偷襲荊州,荊州軍中有哪些將領已暗中倒戈江東,甚至連公安守將士仁叛變的具體細節也無所遁形......


    劉禪無需質疑,在那靈紋信箋首次顯現於關羽視線之內時,他是否信任其中所載,縱然所述之事並非鐵證如山,但也足以令人有所警惕。然而,事實卻無需贅言,確乎毫無戒備之舉,即便那封信箋傳遞稍遲,按照常理,他們亦應有所應對,不至於敗得如此淒慘。


    在信箋揭示之前,劉禪曾揣測關羽失守荊州或許正是因一時疏忽所致。然而,此信箋現世之後,他愈發困惑不已,不明其中究竟何以至此。


    糜芳見劉禪已閱畢首封信箋,未急促其閱讀下一封,而是輕輕按下劉禪的手道:“第二封信箋乃是予我舅父,且關乎另一位人士。你可知當年眾多向江東投降者中,虞翻獨獨為難我與於文則二人,為何?潘叡、郝普、文布等人與此虞翻並無絲毫糾葛,真相便隱藏在這信箋之中。實話說,那虞翻老兒,心胸狹窄得很。”


    言罷,糜芳方鬆開手,並指向另一封信箋示意劉禪繼續研讀。這第二封信箋簡明扼要,內容竟讓劉禪不由得微微皺眉。原來早在荊州陷落之前,正是虞翻潛入荊州策反士仁,此舉或許為在孫權麵前確保其占卜預言的準確無誤。成功策反士仁後,虞翻直接深入江陵,意圖再行勸降江陵的將士官員。然而,他真正的目標既非糜芳,亦非潘叡,而另有其人。


    信箋內容清晰地告知了糜芳虞翻所在之地。


    劉禪抬起眼簾,凝視眼前的糜芳,一個問題在他心頭徘徊,猶豫著是否應該發問。


    “你的猜測沒錯,當我舅父覽過此信箋後,毫不猶豫便將虞翻擒獲,一同出手的還有那時正在江陵修養的曹氏降將——於文則。這也正是虞翻對我二人始終懷恨在心的原因。但我舅父未曾料到的是,關雲長心中竟然也有一盤棋局!


    昔日圍繞荊州,江東層出不窮地施展陰謀詭計,曹氏亦在明裏暗裏展開爭奪。然而誰能想到,關雲長心中亦有計謀!他未能攻破樊城,反而被徐晃率一眾新兵突襲入境,直接將大軍擊潰。


    對於我們而言,徐晃的確是個被低估的人物。我們知道曹氏內部存疑,但夏侯惇離任荊州,孫權的大軍又在揚州與曹氏隔江作勢,無人關注那個一直在新兵營中操練的徐晃。畢竟,麵對關羽手中的荊州水軍,又有誰能將那群新兵當迴事呢?我們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樊城之上。


    未曾料想,徐晃不僅率領新兵長驅直入,更能在正麵戰場上硬撼關雲長,寸土不讓,生生將其阻攔在樊城之外!”


    那一刻,雲長心中萌發了一個驚天動地的計策,一個即便是修道界的同輩都不敢輕易設想的宏圖大計!


    糜芳說這話時,身形微顫,那股情緒既像是因激動又像是源自於對未知的恐懼,他迅速調整著自身心境的波動,凝望著麵帶好奇之色的劉禪,輕舔了自己的唇瓣。


    劉禪眼中的探究之意愈發明顯,糜芳卻突兀地轉變了話題,其語氣與先前探討之事截然不同,令劉禪一時陷入迷惑。


    “你調查此秘事已有多久了?”糜芳言辭之間透露出一絲深邃,同時也偏離了原議題,使得劉禪不禁一愣。


    “嗯...是。”劉禪雖不明所以,仍舊誠實地點頭應答,“確實多方探尋過了,隻是眾人皆畏懼先祖威壓,故而...”


    “此事與尊父並無幹係,而是其中真相,尚不能告知於你。”糜芳搖頭否認,並且緊接著拋出一句令人費解的話語,讓劉禪聽得一頭霧水。


    但他並未讓劉禪過多糾結此事,立刻重新引導話題迴歸正軌。


    “你此前所疑,必然是困惑為何關羽無法脫困而出,而那伊機伯與馬季常二人卻安然撤離,對吧?”


    “果然是舅舅懂我心思!”劉禪感慨道。


    “其實這是關羽的刻意為之!”糜芳今日可謂是顛覆了劉禪的認知,言語間讓人震撼不已。接著他揭秘道:“並非關羽無從救援荊州,在徐晃阻撓他的時候,那些密函便已被射入敵營之中,不僅傳達給了關羽本人,也同樣通知了他的部下將士。


    信中揭露,江東勢力已蓄勢待發,企圖突襲荊州,令他們速速返迴防守。然而,這一切說來已無甚意義。因為曹氏此舉並非善意援助,反而意圖借機挑起關羽與江東的激戰,進而從中漁利。


    一旦曹氏打開南郡通道,後續之事便水到渠成。荊州與江東間的世代恩怨眾所周知,一旦失去地理優勢,便隻能依靠人心合一。在這方麵,曹氏相較於江東孫氏,確有過人之處。


    曹氏覬覦荊州已久,但他們不曾料到關羽竟會如此狠辣決絕。得知情報的他不僅未立即迴救荊州,反倒是暗中與江東呂蒙聯手共演一出戲碼。


    舅舅必須得承認,當年向江東投降並非出於什麽高明的陰謀算計,你無需為此替舅舅辯護。舅舅之所以投降,純粹是貪生怕死,擔憂萬一我身隕,那對你那位懵懂無知的姨母來說,便再無人掛念她了。


    然而,在我投降江東之後,關羽做出了一件至今仍讓我欽佩至極的事——他拒絕撤退,硬是以手中殘兵敗將抵擋住曹氏大軍的進攻。隨後,他命令部下不斷赴往南郡,名義上是與呂蒙進行交涉談判。


    但實際上,呂蒙的目標是荊州百姓之心及荊州水師之忠,而關羽究竟意欲何為,則無人能知。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你也略有所聞,此事至此,便無需贅述了……”


    關羽連連受挫,荊州之師近乎盡數降服於東吳的呂蒙,令呂蒙瞬間掌握了半壁荊州疆域,更使得關羽最終隕落在這片他曾誓死扞衛的土地上。


    甚至,在關羽壯烈犧牲之前,他還背負上了投降的汙名,但這實則是詐降之策,即便犧牲了趙磊的性命,也未能換取他的生機。


    然而,你們皆未料到,關羽自始至終並未打算重返故地。荊州失陷,以其剛毅的性格,他無法承受此恥辱,亦無顏再踏足那裏。


    令人惋惜的是,平兒本有機會逃生,但他與周倉那癡愚之人,皆出於自願留了下來,堅決陪伴關羽安然赴死。


    關羽所做的一切,你們可知其背後究竟有何深意?”


    此刻,劉禪已被講述之事攪得一頭霧水,完全摸不清頭腦,隻得搖頭示意不明原委,等待糜芳給出答案。


    “他這般行事,動機繁多。舍棄荊州,乃至將荊州拱手讓人給呂蒙,主要目的共有三點。


    首先,荊州固守無望,益州境內短時間內難以恢複元氣,荊州也難守兩年之久。馬良與伊籍兩次出使江東均以失敗告終,於是荊州歸屬陷入困境。


    曹魏勢力龐大,若落入其手,不僅對益州構成嚴重威脅,且若想從曹魏手中奪迴荊州,將難如登天。


    因此,與其讓荊州淪入曹魏之手,不如借力江東,阻止曹魏擴張,從而維持三足鼎立的局麵,日後東西二川可聯手共抗曹魏。


    那時,蜀中隻需防範漢中一帶即可,至於江東,即使占領了荊州,也難以長久固守,企圖以此攻取益州,此生皆為空談。


    其次,關羽欲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呂蒙及其部下的生存。


    呂蒙乃孫權嫡係將領,繼任魯肅之後成為東吳大都督,掌管當初周瑜、魯肅及自身三大兵權,權柄滔天。


    孫權欲借助呂蒙之力製衡江東世家,但關羽卻設法讓呂蒙陷入功高震主的境地。果不其然,荊襄之戰後,呂蒙雖被封為南郡太守,孱陵侯,並賞賜億萬錢財與五百斤黃金。


    然而荊州刺史一職卻授予了呂蒙原先的副將、江東四大家族之一的陸遜陸伯言。其中之意,已昭然若揭。


    孫權或許是想借此削弱呂蒙的勢力,卻不曾想引發一場動亂。建安二十四年間,江東連折三位大將——呂蒙、蔣欽及孫皎。無論其中幾人為意外,幾人為陰謀,總之江東孫氏損失慘重,甚至連徐晃也被關羽暗中牽連其中,算是意外收獲。


    而這第三點意圖,也正是眾人未曾向劉禪透露此事的根本原因。


    關雲長,乃是代劉公嗣慷慨赴死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玉米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玉米芽並收藏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