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禪之言,劉玄德並未下令身邊的修士侍衛將其斬殺,反而淡然一笑,向旁人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退下。


    隨著侍衛們紛紛離去,劉玄德的笑聲漸大,直至完全淹沒四周,也讓劉禪懸著的心稍稍放下。


    然而還未等他心緒平複,劉玄德的話又令他心頭一緊。


    “有時候,秘密就應該深藏不露,埋在心底,隱於塵埃,比起暴露在外,更為適宜。”


    講罷,劉玄德不再給予劉禪迴應的機會,揮袖示意後者退出大殿。


    劉禪緩步走出大殿,並未將心中的疑惑拋諸腦後,反而愈發堅定要查明事情真相的決心。


    他自然記得簡雍昔日對他的教誨,亦清楚當年簡雍對他講述的一切忠告。


    然而他仍想探知,究竟是何因由導致益州從繁榮走向衰敗。


    對於那位性格張揚的二叔,他早已熟知,乃至荊州失守之事,他也早有預料。


    可直至最近,他的老師之一,伊籍先生病情危急,他受劉玄德之命前去探視時,卻聽見這位病得神誌不清的老者含糊地說了一句對不起關羽的話語。


    隨後不久,他就收到了警告,讓他徹底忘掉所有的事情。


    身為大漢儲君的他,能夠在朝廷中這樣警告他的唯有寥寥數人,這其中之意不言自明。


    然而這個固執的少年,非但未因此退縮,反倒是愈發堅定地翻閱起所有能找到的戰報,尤其是關於荊州戰役的始末詳情。


    然而此時,他發現的情況愈發離奇。


    當時參與荊州之事的人物如今所剩無幾,其中曾在江東背母千裏獨行至夷陵大營的廖化,現正任職於諸葛亮丞相府中擔任僚佐。


    得知劉禪來訪後,此人不但拒絕透露絲毫信息,甚至徑直選擇了閉門不見客。


    這讓劉禪不禁為之瞠目結舌。


    繼伊籍之後,能揭示真相的另一位關鍵人物便是曾任臨沮都督的馬孟起,畢竟關羽被俘之地距臨沮僅二十餘裏,快馬加鞭不過一炷香的工夫而已。


    然而馬孟起在那時並未現身援助,他同樣是可能知情之人……


    一直在劉禪身邊的至交好友馬孟起,聽見劉禪的疑問之後,頓時麵色劇變,隨後便借口身體不適匆匆離去,甚至不顧劉禪親自登門相訪的事實,轉身疾馳而去。


    看到此情此景,劉禪心中已然明悟,此事定有蹊蹺。於是他深入探尋,不僅細讀了太子府的秘檔,還查閱了朝廷間的戰爭情報,並且利用自己的身份秘密接觸到了皇家禁典之中的秘卷。


    從中,他挖掘出了幾個關鍵的信息。其父劉備晉升為漢中王之時,曾派出使者前往江東與孫權結盟,伊籍、馬良兩位賢士即是當時的使節。返迴益州途中,關羽卻將二人留於身邊效力。同時,益州名士王甫在出任綿竹令並立下赫赫戰功後,亦被劉備召迴,晉升為荊州議曹從事,並隨後被派遣至荊州,輔佐其二叔關羽。


    換句話說,荊州大戰之際,關羽身邊有伊籍、馬良及王甫三位智囊隨侍左右。然而,這並非異常之事,畢竟二人來自荊州,一人乃益州知名士族,當初荊州實力微弱,派遣一些人手入駐荊州並無不可。


    但接著,劉禪察覺到了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荊州一役,南郡與零陵相繼失守,關羽及其麾下的將領們要麽戰死沙場,要麽落入敵手,荊州勢力可謂元氣大傷。連那位曾在戰場上斬殺顏良的絕世猛將關羽,也在自家門口的臨沮壯烈犧牲。


    在這般生死存亡之際,竟有三人安然無恙地迴到了益州——馬氏一族的馬良,元老舊臣伊籍以及原本駐守綿竹的王甫。他們既非以武力揚名天下,更難言精通沙場拚殺之道。如此險境之下,他們怎可能安然歸來,而且還是齊齊三人的身影?莫非當真是上天眷顧的仙道傳人?即便是光武皇帝也不敢這般自稱!


    隨著疑竇叢生,劉禪後續的調查愈發深入,所揭露的事實也越來越令人震驚。世人皆道荊州之戰,全因關羽自負輕敵,以至於除了自取滅亡外,更是將荊州勢力毀於一旦。然而,當他閱遍所有戰報之後卻發現,戰死者僅四人:由關羽親手提拔的荊州都督趙累,其長子關平,副將周倉,以及關羽本人。


    其餘跟隨關羽的諸多將領並未戰死,而是敗給了陸遜,被其巧妙分割包圍,逐一擊潰。究其根本,此事恐怕得歸咎於潘叡,正是他獻上的地圖導致了這敗局。如若當時沒有潘叡獻圖,這些人即便抵擋不住陸遜,尚有退守西川的可能。


    了解到這些情況後,劉禪對關羽究竟如何失去荊州一事,愈發感到疑惑重重。另外,據戰報與秘卷記載,江陵的防守將領並非糜芳,而是孟達!


    天元二十四載,魔道將領孟達,身兼仙域宜都郡守與太守之職,率兵挺進上庸三境,一舉攻陷仙禁之地房陵,斬殺蒯祺。隨後,其二叔秘遣親信尋得隱居修真者糜芳,並令其鎮守江陵重地。


    原來他先前所料不錯,糜芳果真是新近晉升的仙官,在關帝關羽座下,這位外甥舅父更是得到了至關重要的修煉資源掌控權。至於運送靈石草藥之事,直言便是,在彼時的情勢之下,他手中修士能否保得住江陵尚且存疑,更何況屢次押運還遭到敵襲。


    由此觀之,其二叔既未觸怒糜芳,也未惹惱士仁,然而荊洲仙域竟就這樣失守了。


    他在塵封的秘籍中發現了許多往昔未曾留意的秘密,以前未曾深思熟慮,隻因他對此並不看重。即便知曉其中內情,也隻是如風過耳般一帶而過。


    但現在,當他真正登上這個權力之巔,開始疑竇叢生之際,才察覺到這個世界仿佛掩藏著無數真相。倘若此事不清不楚,他恐怕夜不能寐。


    他深知先主劉玄德之前庇護糜芳之舉並非出於親情袒護;劉禪先前的種種舉動,正如簡雍私下告知他的那樣,無人追究其責任,全賴劉玄德背後維護,眾人皆睜一眼閉一眼,某些秘密若無劉玄德壓製,恐怕早已暴露無遺。


    他的掩飾之術雖能欺瞞他人,卻無法掩蓋在他那位洞察世事的父親麵前。過去他從未提及這位舅父,直至今日透露實情,皆因他得知的這一切秘密,已被父親洞悉。


    父親不願他繼續追查下去,拿下了糜芳,便是徹底斷絕了劉禪探尋真相的所有路徑。或許連他父親也沒想到,這位看似圓滑慵懶的兒子,此刻竟如此執拗,寧願舍命也要揭露一切。


    懷揣重重心事,他緩步入了自己的太子府邸,此刻,王平早已在此恭候多時。


    王平見劉禪走近,僅淡然言道:“殿下,糜芳將軍已安然返迴,此刻正在正廳恭候您的召見。”說完,王平便悄無聲息地退下,知進退,這正是王平受劉禪器重之處。


    劉禪深深吸一口氣,內心其實頗為緊張。他不怕糜芳像其他人一般隱瞞他,正如他所說,此生任何人都有可能對他虛偽相待,唯有糜芳不會。他是劉禪的至親舅舅,自幼以來唯一守護他度過童年歲月的人。


    劉禪幾乎一步一頓地踏入太子府,隨著時光流轉,他與記憶中那個世界的融合愈發緊密,同時也牽動了更多的情感糾葛。此刻,他即是劉禪,不再是旁觀者,而他即將麵對的,是他日夜思念的那個舅舅。他的心情紛繁複雜,忐忑不安。


    “舅舅……”正殿之外,望著那個熟悉的背影,劉禪的話語溢出時,已不知不覺帶著一絲哽咽。


    感受到這一聲喚,糜芳的動作明顯停滯了刹那,隨後才逐漸恢複常態,緩緩起身,慢慢轉過身來麵向門外,看向了劉禪。


    “已經是修煉有成的青年了,何必哭泣,快把眼淚拭去。”


    聽見此言,劉禪才意識到臉上已濕潤,不由得淡然一笑,使勁吸了吸鼻子,顧不得禮儀地胡亂抹去了麵頰上的淚痕,隨即走到糜芳身邊。


    無需言及辛勞,也無需多說客套,劉禪便這般立於糜芳麵前,二人之間的心意,早已心照不宣。


    “看來你這小子又遇到了什麽難解之事,說吧,想要你這位老朽的舅舅幫你解決何事,直言無妨!”


    劉禪聽到糜芳的話,不禁微微一笑,有這樣的舅舅理解並關愛自己,實則內心安穩了許多。


    “我想了解當年在荊州究竟發生了何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玉米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玉米芽並收藏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