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楊洪率領他的親衛隊伍,以及暗中調動過來的諸葛喬與馬孟起,其目標並非是廢柴般的黃元。他們的真正意圖自始至終隻有一個,那就是今日之事。為了這一刻,劉禪不惜令他們在戰場提前半年部署,隻為隱藏行跡,隻為給予孫權致命一擊。


    他渴望知曉,當孫權再度陷入兩麵受敵之際,他又該如何抉擇。


    要知道,此刻雍闓與朱褒二人打著江東的旗號,正揮戈攻打大漢庲降都督李恢的地盤。此事若不妥善處理,孫權別說登基稱帝,就算劉禪不剝他三層皮,他也愧對自己那個便宜的老爹。


    這一路上,劉禪未曾乘坐馬車,而是跨上了簡雍與龐羲為其備好的寶馬良駒,攜同張苞與簡雍等人策馬疾馳,直至兵馬腳掌幾乎跑爛。


    “叔父您可還支撐得住?瞧您麵色不大好。”愈發接近永安城,劉禪的心情越發激蕩,他並不清楚這份激動源自即將展開的最後一場關鍵對決,還是源於即將見到那位便宜的父親。


    簡雍聽見劉禪的關懷,翻了個白眼瞥了他一眼。


    “這算哪門子趕路?你沒經曆過隨你爹四處逃亡的日子,記住,你老子手下的這批老臣或許別的不行,但在逃命趕路這一塊,各個都是宗師級的人物!”


    簡雍滿臉輕蔑地說出這番令劉禪忍俊不禁的話,也使得他心情輕鬆了不少。


    “多謝叔父關心,叔父一如既往地幽默風趣呢!”


    \"嗤!\"簡雍冷哼一聲,卻仍繼續對劉禪諄諄告誡道:“你無需過於焦慮,以你如今修煉的修為與手段,已屬難能可貴,正如古訓所言:人力有窮時,天命自在其中。你能做到這一步,已然十分不易。


    即便最終未能如願,令尊亦可安心瞑目矣!”


    對於簡雍的安撫之辭,劉禪並未表示讚同或否定,隻是淡然一笑,旋即再次加快了修行的步伐。


    他的時間已然無多,自此刻起,他必須真正地著手扭轉蜀漢的宿命。


    永安仙城之中,居住於永安宮的漢皇劉玄德,麵色一如往常般黯淡,然而他熬過了最為酷寒的冬季,給予天下之人一線生機的希冀。


    此刻,守護永安的尚書令李嚴、丞相諸葛亮以及中護軍、征南大將軍趙雲皆齊聚於劉玄德麵前。永安宮四周,則由早已威震八方的白毦神兵鎮守,至於寢殿之內,看守重地者則是漢皇劉玄德的貼身心腹大將,護殿統帥陳到陳叔至!


    如此陣容布置,足以表明諸多隱秘之事,也足以昭示他們此刻聚首,並非尋常的朝見,而是因重大事宜而來。


    “陛下,召我等至此,有何旨意吩咐?”


    率先發問的依然是丞相諸葛亮。今日接到白毦神兵緊急傳令,要求立即前往永安宮時,他幾乎嚇得魂飛魄散,以為陛下方才有何意外狀況。


    待他快步踏入宮門,隻見四下裏白毦神兵森嚴布防,連平時負責寢宮警戒的士兵都被換成了白毦神兵主將陳到。諸葛亮心中瞬間一沉,幾乎想要掏出隨身攜帶的竹簡向這群神兵擲去。


    然而當他踏入寢宮,第一眼便瞧見劉玄德正在靜心品味靈膳,雖麵色略顯憔悴,卻絕非瀕死之狀,他不禁欲以竹簡遮麵的衝動消失殆盡。


    然而他剛落下心來,劉玄德仍舊從容進餐,趙雲與李嚴則沉默不語,這讓他的心再度懸了起來。


    此刻見劉玄德終於放下碗筷,他終究耐不住性子開口詢問,究竟發生了何事,竟需這般興師動眾!


    劉玄德瞥了諸葛亮一眼,嘴角勾勒出一抹微妙的笑意。


    實話講,他對諸葛亮頗有好感。盡管諸葛有時心胸狹窄,偶有偏袒親信之舉,但從品德與才能而言,諸葛亮始終令他深感信賴。


    他是一個做事光明磊落之人,對他不滿者如廖立,他便會果斷將其貶謫;對他厭惡者如彭永年,則痛下殺手予以除之;而對於鍾愛的馬謖,盡管多次告誡,但他依然竭力庇護。


    這類人,在其生前,可憑威望壓服;一旦離世,也斷不會背叛,因為其內心恪守的原則與信念,比任何手段都要有力得多!


    他最多隻會成為一位握有權柄的重臣,絕不可能像曹操那樣權傾朝野,尤其在現今,膝下尚無親子,即使明日其妻懷孕,也已為時過晚,年齡差距過大,其子也無法順利接掌他的權勢,更別提成為第二個曹丕了...


    例如此刻,他清楚地感知到李嚴與趙雲並未發聲,他亦深知自己肩負重大使命,卻依然毅然決然地率先開口,隻因他的內心充滿了無畏的道韻。


    這類人,行事未必皆合於道,但他所做之事皆出自心底的無愧於道。


    “孔明道友無需焦急,尚有人未至。”劉玄德淡然而笑,示意他稍安毋躁,並隨之續言,“但在那人抵達前,有些事需先告知各位。”


    “恭聆尊諭!”三人齊齊躬身,衣袂飄動,神態專注傾聽。


    “其一,汝等曾疑慮不解,一批人馬趁暗由趙雲道友秘密送出永安城,此事乃朕命趙雲所為,想來諸位心中早已有所察覺。”


    “遵旨!”李嚴與諸葛亮再度躬身,此事他們確知詳情,隻是不明白為何劉備今日竟舊話重提。


    “其二,則關乎這批人的真實身份。人數眾多,且雖非驍勇精兵,但也堪稱為一支大軍。若不告知各位他們的來曆,想必諸位也無法安心。”


    劉玄德語畢,二人立刻身形微顫,“弟子不敢妄議!”


    “罷了罷了,朕從未責怪過爾等,今後亦不會為此等小事責難於爾等。朕尚未昏庸至此!”劉備冷哼一聲,接著道:“那離去之人你們也都相識。


    為首者乃是益州治中從事楊洪,剛平定黃元叛亂,那一支兵馬正是黃元麾下的隊伍。


    至於其他人,驃騎將軍馬孟起,以及孔明道友府上的公子諸葛喬。”


    “孟起?伯鬆?”諸葛亮聞此,震驚不已,瞬間瞪大雙眼,“他們……”


    “關於他們之事朕已知曉,並已允準!”劉玄德截斷諸葛亮的話語,“朕此番告知爾等,非欲聽取爾等見解!”


    “……遵旨!”李嚴平靜應對,而諸葛亮雖覺有異,卻也無法多言。


    見二人均無異議,劉玄德便重新闔上雙目,仿佛正在靜待那未知的第四位訪客的到來。


    天光自黎明轉至正午,又由正午漸漸滑向日薄西山。


    屋內眾人整日守候在此,不得離去,但他們並無絲毫怨言,反一同期待並好奇著那第四位神秘人物的身份。


    直至夜幕將近,外麵傳來陳到的聲音。


    “尊駕,他們來了!”


    “好,讓他們進來吧!”


    這一句話令所有人精神驟緊,也留意到他們口中所說的“他們”——並非一人!


    不久,永安宮寢殿大門敞開,那久候之人終於步入其中。


    初睹之際,驚訝之情在意料之中。


    率先踏入的是簡雍,那位昔日地位猶在諸葛孔明之上的元老舊臣,劉玄德早年的重要謀士,同時也是聞名天下的辯士。


    震驚源自於簡雍竟公然現身此地,畢竟他曾被囚禁於秘獄,而這背後的緣由眾人皆知。


    然而預料之中的是,他們早已得知簡雍被太子所救出。能讓自家尊上在此鄭重其事等候的,簡雍確乎是寥寥幾位有資格之人之一。


    然而他們還未從驚愕中迴神,又見簡雍身後跟著一人,癡肥臃腫,步履蹣跚,厚厚的麵皮還不時痙攣,正是那位本當坐鎮朝廷監國的太子劉禪。


    至於跟在太子劉禪後麵的張苞,他們已選擇忽略,此人並不重要!


    “太子殿下!”依然是諸葛亮,眉峰緊鎖,他對太子的不滿毫不掩飾,“太子殿下本應坐鎮朝堂,為何千裏迢迢來到這永安宮?”


    “孤……”劉禪望向那手持羽扇、身披綸巾的諸葛亮,內心不由得有些激動,但這並非因偶像崇拜,而是看見諸葛亮便如同看見一座靠山,在他人身上,這份感覺無法尋覓。


    “殿下無論何故,皆不可拋下朝堂不顧,須知朝堂乃一國根基,太子殿下的身份更是至關重要!”


    這番話語看似嚴辭訓誡,實則另有所指,亦是對旁人的提醒:劉禪乃太子,這一身份至關重要。


    劉禪敏銳地捕捉到諸葛亮話中之意,這份嚴肅源於對自己的愛護與教誨,這種潛台詞意味著維護,無論動機何在,劉禪深知諸葛亮是在袒護自己。


    在他的記憶裏,能如此袒護他的人並不多。


    此刻,他忽然不願再為自己辯駁。


    “孤,知錯了!”


    這是劉禪首次認錯,為了諸葛亮,他首度坦承私自離宮之舉乃是一個過錯!


    目睹劉禪如此表態,劉備不禁微微一笑。


    “罷了,閑言少敘,該談正事了!”劉備直接打斷眾人,並將目光轉向劉禪。


    “公嗣,說服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玉米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玉米芽並收藏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