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構建陳家莊的整體防禦計劃,我心裏早就有了點譜兒。從後世的電影電視中也見過不少古代的城池堡壘建築,正所謂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反正把陳家莊當作那些碉堡之類的軍事建築來建設就對了。


    第二天在我結束了一天的生意,而且又直接招收了三十二名護衛之後,就迴村找來正在督建英烈祠的老李叔,和他這位現時代的土木工程師進行了一番深入交談,最後確定了一項偉大的建堡設壘工程。


    首先的內容就是按照先行建城的方法,先把這整個村堡的總體麵積界定出來,建設圍牆,然後再根據所需在圍牆裏麵建設其他建築。反正據老爺子所說,在陳家莊外圍三裏範圍內的土地都是屬於本村的,所以我的構想就是在村子三裏外就開始建造圍牆,這個提議當時就把這位老泥瓦匠嚇了一大跳,按照他的說法憑借他幾十年的施工經驗來判斷,要是這麽個建設法光光圍牆就至少不下於二千兩銀子的投入,以百人施工隊計算,而到總體建成完工的話,至少也要花費十個月左右的時間,這還不包括後繼的在圍牆裏麵鋪設道路,興建住宅等等其他費用。


    這點工程費還是在我的承受範圍內的,我是個要麽不做要做就力求完美的人,當下就讓老李叔在村子外招收盡可能多的人手來參與這項施工,銀兩不是問題,不要怕花錢,但是工程的質量一定要保證,而且要爭取在半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個工程。


    有了我不怕花錢的承諾,老李叔馬上就放下了心思,精神抖擻的應諾了這份差事,做為本村人他當然知道這項工程的重要性,這次村子遭襲,他自家的一個親侄兒就被土匪所殺,老李叔可說是有了切膚之痛,要是這個圍牆早點建成的話,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初步確定了這項工程的規模後,我和老李叔又就具體的施工細節做了討論,我的意思是最好就地取材用山石來做圍牆的材料,但老李叔的意思是,若用山石做材料的話圍牆就很難造的高,同時又增加了施工難度會拖慢工程的建設速度,他的建議是在圍牆的下方用一部分山石固定地基,而上麵的則用硬土夯實中間填以石子或者花多點錢直接取土燒磚,用磚塊鋪設圍牆。


    我想想也是,這時代又沒有起重機,若想用石塊把圍牆造高,真正起到防禦外敵的效果,顯然這技術上就很難過關。


    不過,若是按老李叔用磚塊的話,倒也是費時費力費錢的很。這時代的磚瓦房還算是奢侈品,由此可見這燒磚燒瓦還是個“精致”的手藝活,出產速度不快不說,這質量也讓我也是擔心的很,要是有後世的鋼筋混凝土來建造就好了。


    想到這,我突然的就靈光一閃。鋼筋混凝土沒有,但混凝土說不定就能製造出來,這玩意比起現在所用的那些石灰膏可強上許多了。這混凝土我多少還是有點印象的,它的構成就是石子、水泥、沙子,但問題是現在上哪去找水泥去?


    不過,我記憶中朦朧的記得在後世的一本工程書中,看到過水泥的發明史,好像最先是個英國的工程師當時接受了建造燈塔的任務,然後就率先發明了原始水泥,後來又得到了後人的不斷完善,變成了後來廣泛使用的水泥。


    而這個工程師當時所用的方法,說起來倒是很簡單,就是用石灰石、粘土、砂子、鐵渣什麽的進行充分煆燒,然後粉碎注水調和就成了原始水泥砂漿。


    既然知道了方法,加上所用的材料都能找到,唯一要考慮的就隻是高溫煆燒的問題了,不過想來用現在的技術手段,讓村裏的那些手藝人共同參謀一下,建造個高溫土窯還是可以的。


    這樣想完我當即高興的一拍自己大腿,哈哈大笑起來。


    在老李叔詫異的眼神中,我把這種“新型”的建築用料向他進行了說明,告訴他要是用這個混凝土來建造圍牆的話,就跟山石的硬度差不了多少。


    我這番自信滿滿的話語,讓老李叔不由半信半疑起來,不過他也沒有深究,對我說了這幾樣所需的材料倒是很好找,特別是石灰石,在附近的太行山山頭就有這礦場,可說是應有盡有;而粘土據說在十裏縣城東邊,距離陳家莊差不多七八裏的那條清石河畔就多的是;砂子就更不用說了,縣城上就有專門售賣並負責運送的店鋪。


    我聽得心下更是大喜,拉著他就急忙跑出了內廳,來到謝家前院召集了留守在這裏聽風除外的總共十六名護衛,分派出十二名人手讓老李叔帶著去收集製造這原始水泥的石灰石、粘土和砂子,所費的銀兩在東西運來後到阿梅那兒核算。


    又喚來已經全家搬遷到陳家莊的“司機”富貴,讓他駕車帶著兩人去縣城上的安陽鐵器鋪運鐵渣子,這是我自家的產業,當然是免費的。


    我雷厲風行的做派,這些手下早就領教過不少次,馬上二話不說就分頭行事了。


    他們兩隊出去後,我也沒閑著,帶著聽風來到箋紙作坊,找來陳西。讓他抽出幾名人手,帶人在作坊裏找塊空地搭建高溫土窯,至於規格就按照瓷窯的來辦理就行了。陳西做為了一個“老”木匠,對這方麵倒是不怎麽懂,但他不懂村裏還是有人能懂的,沒過多久就被他找來了一位據說以前在瓷窯有著十幾年燒瓷經驗的老師傅,喚作陳本善,四十多歲年紀。因他在族裏的輩分跟阿梅相當,我便客氣的喚了他一聲善哥,陳本善現在是我的雇工,哪能答應,忙讓我直唿他名字,我順勢也就答應了下來,畢竟我以他的老板東家身份叫他哥,他一個低級員工倒還真是有些承受不起。虛禮了一番後,我便把自己要建造一個土窯的想法告訴了他。


    我這個東家既然有用得著他陳本善的地方,陳本善當然二話不說的就一口答應了下來,我當即讓陳西這個總管事在作坊裏抽調了五名手腳還算靈快的護衛,跟著他忙活起來。不過,按照他的說法,這土窯的建成至少要花費兩天的時間。看來也隻有兩天之後才能見分曉,能不能真正把這原始水泥製造出來。


    我讓陳本善今天開始全力負責建窯事宜,用費所需什麽的就直接向阿梅報賬。交待完畢後,我就出了工棚,找到了在作坊裏巡視的阿梅,把今天這事兒向進行了簡單說明。


    重新迴到了家,大概過去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後,最先迴來的是去縣城上的馬車,拉了整整一車廂的鐵渣子。我讓富貴直接拉到了箋紙作坊,由裏麵留守的護衛幫忙著把這些鐵渣運送到大工棚裏備用。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之後,老李叔帶隊的也拉著三輛大牛車迴來了,石灰石、粘土、砂子每樣一車。


    我又讓眾人把這些都搬運到了箋紙作坊的大工棚裏,反正那裏的地方現在還算寬敞。


    東西備齊了,我暫時也不要他們繼續去拉運,畢竟這水泥的製造方法看起來雖然簡單,但也不一定能百分百製造出來,等製造出來了再去拉運不遲。


    忙完了這事,我就交待了老李叔讓他馬上帶人去勘測陳家莊附近的地形,明天就召集人手正式動工興建圍牆。


    老李叔應諾而去後,我就來到打穀場看看老爺子這邊接待新員工的情況,他中午都沒有迴去吃過飯。聽送飯迴來的阿梅說,他這次新招收的護村隊隊員,拖家帶口的人數之多大大超出了原先的預計,最誇張的一家三代居然整整來了五十多號人,她的意思是這些隊員“家屬”裏麵,顯然有為數不少是濫竽充數的。這伎倆想必老爺子這個老地主也是知曉,就不知道他是怎麽處理的。


    所以,我現在就巴巴的趕來看看老爺子的具體處理措施。我的意願是還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現在村子要建造圍牆,更進一步的要擴建翻修整座村子,這兩樣都需要大量的人手,還不如裝作不知道,把這些多出來的家屬都招收進來。


    到的打穀場,果真是人聲鼎沸熱鬧的很,東一堆西一堆的一家子在等著安置,總體人數不下兩百多人。而一邊的老爺子和村裏幾個村老則坐在場邊的一排木桌子之後,周圍圍著一家子的男女老幼二十多人,由一個會寫字的村老在埋頭揮筆記錄著這一家子人口的各自輩分和姓名。


    我走到他們近前的時候,大概是已經記錄完畢了,老爺子正在發號施令讓旁邊的一個村人帶著這一家子去安置,那一家子齊齊鬆了一口氣的樣子,俱都歡天喜地地跟著去了。


    我向幾名村老很是客氣的依次行禮,這可是阿梅多日念叨“教育”的結果。現在我基本上也算是多禮之人。


    “爺爺,地方夠用嗎?這麽多人?”行禮完畢,我就直奔主題。


    “勉強還是夠用的,不過明天來的一批都像今天這麽多人的話,我怕隻能讓他們住牛棚了。”老爺子有點犯愁的說道。


    “讓他們住牛棚就不錯了,將就一下,等新房子起來了,還不美死他們。”一個村老帶著點妒意的說道。


    這老頭我現在已經算是認識了,有六十多歲,按輩分我該叫他大爺爺,據阿梅說他當初是陳氏族長的候選人之一,也是老爺子最有力的競爭者,但現在他卻是老爺子最忠實堅定的擁護者,一切唯老爺子馬首是瞻,至少表麵上是如此。而老爺子對他也挺照顧的,多多少少的分派了一些事兒讓他去代理。而這位“大爺爺”現在的妒意是有原因的,因為我昨天和老爺子商量的結果是,出資新建造的磚瓦房當作福利讓商會裏的雇員免費使用,老爺子當時雖然替我心疼錢,但在我一番解說下,考慮到這些房子建造起來空著也是空著,讓那些雇員而且大多數還是本族子弟來住,倒也不失為一種籠絡人心的手段,所以他也沒提反對意見。想必,這位“大爺爺”已經聽說這個“福利措施”了。


    “嗬嗬,看來明天來的晚的是隻能讓他們住牛棚了。不過,我已經跟這些來的人說過了,讓他們每家每戶抽出幾個勞力,幫忙著給村子裏蓋房子,這樣算起來,不用太長時間他們就住到夢寐以求的磚瓦房了。”


    我看老爺子的態度就知道他想的跟我一個心思,不用說都把這些“家屬”一窩子接受了下來。不過,他這個老地主還真是摳的可以,居然讓他們這些人抽壯丁給我蓋房子,看他“幫忙”的意思,這工錢當然是不用我出分文了。還真虧他想的出來。


    這時,又有一家子來報到了,總人數也有二三十人的樣子。老爺子讓那位大爺爺主持安置工作後,就出來把我拉到一旁說話了。


    我先是向他說了和老李叔製定的工程計劃,當聽說我要在村子外圍三裏地就建造圍牆後,他也嚇了一大跳,不過隨之就是一臉的激動之色。這也難怪他會如此,陳家莊要是擴容了,他這個村長兼族長可少不了風光的時候。


    “哈哈哈,阿安,我陳羅庚平生最得意之事就是把阿梅嫁給了你,讓你當了我的孫女婿。哈哈哈!”老爺子習慣性的捋著他的灰須,狀極愉悅。


    我也忙討好著說:“嘿嘿,這個還是老爺子你慧眼識珠,我謝懷安能娶到阿梅這麽個賢惠溫婉的妻子,能做老爺子你的孫女婿,也是我平生最得意之事。”


    “嗬嗬,我以前聽阿梅說你油嘴滑舌,本還不信,現在算是信了。”老爺子難得的打趣起我來,讓我一時不知道怎麽接話了。


    老爺子卻是突然沉吟道:“阿安,你要建這項功在千秋,福澤後世子孫的大工程我不反對,但若是這個工程建好,我們莊子可就要更多的人來把守了。


    而目前,算上剛招收的護村隊隊員,也還不到二百之數,這個人數可是少了點。按照以後的規模來算,這個內部的管理、巡邏,外部城牆的防禦,護村隊的總人數至少要三百之數。


    這樣一算,關每月給他們的月錢就至少要六百多兩,可是一筆大開銷呀。”


    “嗬嗬,爺爺你放心,這個我早就考慮到了。我的打算和你老不謀而合,這次直接招收個二百來號人,跟我們村的原隊員湊夠至少三百人,然後讓這三百人分成三大隊,每大隊一個大隊長,下設十個小隊長。我現在就有兩個大隊長的人選一個是大哥、一個是陳柒,另外一個到時可以直接從眾隊員之中甄選。


    除此之外,也順便統一甄選一下那些剩下的小隊長,爺爺你看如何?”我雖然裝出征詢他意見的意思,其實不管他同不同意,我都是一定要直接把這支武裝力量抓在自己手裏的。


    其實,這還隻是我的一小部分計劃,在我未來的計劃當中,我還要招收更多的人手,對這批人進行優勝劣汰,取其精華,構建自己在這時代最精銳的私人衛隊。


    這樣,以後自己走到哪都不怕別人來欺負了。


    老爺子微微皺了皺眉,“阿安,你要直接在這群人當中進行比武甄選嗎?不直接委派?”


    他這話的意思我明白,就是直接讓本村的眾隊員擔任要職。


    我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想到要讓這群新來的人員快速融入謝氏商會,對我忠誠,我就不能寒了他們的心,用人唯親。


    再有的就是,我需要慢慢的淡化掉商會裏的宗族情結,畢竟我在這陳家莊不是他們陳氏一族的人,他們要召開族中大會的時候,我這個堂堂的商會會長卻隻能有旁聽的權利,卻沒有發言和表決的權利。


    這種現象,讓我多少感覺有點窩囊。現在還好說,陳氏一族的族長是我老婆的親爺爺,我是他的孫女婿,但將來呢?萬一老爺子百年後,上來個跟我不怎麽對付的家夥來當這個族長,那可就有我頭痛的了。


    所以,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我現在就要開始淡化商會內部的宗族色彩,讓他們隻能忠誠於我這個衣食父母和大老板。


    我點了點頭,“爺爺,若是我們直接委派本村子弟的話,這些新來的人肯定口服心不服,不利於整隊的團結,而若是大家憑實力說話的話,就會人人信服。


    再說,我們現在已經讓大哥和陳柒各自擔任兩個大隊長了,底下的那些小隊長讓一些新隊員來當也無妨。而且,怎麽說這些新隊員都舉家搬遷到我們陳家莊了,大家都是本莊子人,我們可不能厚此薄彼了。”


    “嗯,那就照你的意思來辦吧。”老爺子總算是答應了下來,我心裏也稍稍舒了一口氣,他要是堅決反對的話,我一時還真不能硬扛到底。


    “不過,阿安,我看三個大隊長的人選都必須讓我們熟悉之人來當。要不是聽風當你的貼身護衛,我看他就比較合適。”老爺子最後還是委婉的表達了他的態度。


    “聽風,我正打算讓他來當全隊的總教官,因為他以前是打過仗的,肯定能勝任。至於,第三名大隊長之職嗎?我的看法和你老的想法一樣,最好還是讓原先的老隊員來擔當,本來老虎我就覺得不錯,不過他上次在進山探路的時候犯了點錯誤,我怕眾人不服。”


    “嗯,老虎以前一直都是村裏的好獵手,上次的事我也聽說了,主要責任不在他,不過,他暫時也不便擔任這個大隊長。我看大山不錯,他以前也是個好獵手,而且這次村子遭襲時,聽說他一人就射殺了至少五名賊人。要不把他從廁紙作坊裏調出來,當這第三個大隊長?”


    老爺子不說我還真沒想到這陳大山來,他現在也算是我商團裏的一個上層人物,我對他的了解雖然不多,但也知道他很有領導辦事能力。前段時間廁紙作坊在他的管理下,很是有條不紊,產量不減反增。而且,聽說這人平時在村裏就人緣特好,阿梅這位總督察就對他評價很高。想來讓他來當個大隊長,其他隊員應該還是能心服口服的。


    “爺爺,你不說我一時還真沒想到他。那好,你抽空去跟他說說,他要是同意的話,就把他調過來當這大隊長。”雖然我的原意想把這第三個大隊長讓給新隊員來當,但老子的這個麵子還是要給的,加上這個陳大山足能擔當此任,也算是人盡其才了。


    “嗯,那我晚上就找他去說說,反正現在廁紙作坊的一切流程工人們都很熟悉了,他在那裏也是大材小用。我跟他一說準成。”


    “那就好,爺爺你先在這邊忙著,我去那邊看看房子的建造情況。記得,晚上一定要迴家吃飯。”


    “行了,是阿梅這丫頭要你說的吧。我一定記得趕迴去,免得受這丫頭的嘮叨。”老爺子雖然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但眼裏滿是欣慰之色。


    “嗬嗬,爺爺你要是不迴去,我也要受她的嘮叨了。為了我的耳根子清淨,爺爺你可一定要趁早趕迴家去吃飯。”


    “你這小兔崽子,說了趕迴去了你還嘮叨,兩夫妻都一個德性。快走!快走!”老爺子抬手揮袖就要趕我走。


    我帶著一臉笑意的忙和聽風舉步而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發家致富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佳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佳辰並收藏我在古代發家致富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