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戰場之外
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 作者:老薑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指令,堪稱理智至極。
當即,左右兩翼艦隊中的眾將士,仿佛找到了靈魂的指引,紛紛放下作為逃生工具的秘舟,每艘秘舟僅由兩到三名精通水性的法師操縱,勇闖港口。
水下的詛咒之柱和魔法結界,對漁船構不成威脅,同樣也不會危及吃水更淺的秘舟。很快,便有秘舟接近了跳海求生的高麗勇士和法師,將他們一個個從深淵中拉出。
登萊水師的統領張守忠見到此景,內心焦急萬分,連忙指揮麾下的漁船前去阻截。然而,湧入的秘舟卻多達上百艘,八艘漁船能阻擋這條,卻無法阻止那一條,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更多高麗落水者被援救上秘舟。
港口內尚存的高麗戰艦,此刻也毫無牽掛,依照著號角聲傳達的指示,加速撤離至深海。眼看高麗海軍前鋒艦隊剩餘的三十多艘戰艦即將成功逃走大半,海岸邊,突然又響起一連串激昂的號角,“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駐守在港口出口的左右兩座了望台上,也有如龍吟般的號角聲唿應。隨後,海麵上波濤起伏,三條由黑魔法鑄成的鎖鏈,緩緩從海底升起,依附於兩座了望塔、以及眾多水下的詛咒之柱和結界,形成一道封鎖之牆!
“轟隆!”一艘逃離至港口入口的戈萊戰艦,撞上了第一條魔法鎖鏈,發出沉悶的撞擊音,卻依然奮力前行。
鎖鏈在空中形成一道魔力弧線,逐漸緊繃,尖銳的嘶鳴聲刺破寧靜。眼看即將承受不住壓力斷裂,戰艦的船頭卻又撞上了第二條魔法束縛。
“嗷吼——”如巨龍咆哮的號角聲此起彼伏,兩座高聳的哨塔之下,隱藏的水底門悄然開啟。
數十艘輕舟載著稻草、魔法油脂和魔力幹木,結隊疾馳而出,浩浩蕩蕩,直撲被鎖鏈困住的戈萊戰艦。漁民們手持魔火引燃稻草後,紛紛躍入水中逃生,而輕舟借著慣性,直至撞上戰艦,化作滾滾烈焰。緊接著,它們互相連接,在鎖鏈上形成了一道熾熱的火幕。
後續逃來的戈萊戰艦被鎖鏈和火焰攔截,如同落入漁網的魚。登州城內的邊防軍持著角弓,蜂擁而出,他們利用漁船和輕舟靠近這魔法羅網,毫不吝嗇地將燃燒的箭矢射向戰艦。
越來越多的戰艦被點燃,登州港內烈焰熊熊。那些試圖救援的輕舟此刻也成了砧板上的魚肉。戈萊水手們看著港口入口處形成的火牆,心如刀絞,無淚可流。
“叛賊,叛賊!”港口外,戈萊水師都指揮使蔡仁願目睹二十多艘戰艦被鎖鏈截停,隨後又被稻草點燃,怒火中燒,眼中一片漆黑,痛罵不止。
大宋提刑官齊淩,根本不懂海戰之道。
自始至終,那個姓齊的家夥沒有施展過一次海洋戰術。
他甚至不敢派出一艘戰艦正麵交鋒,隻是龜縮在登州港內,不敢露麵。
這家夥狡猾地將整個登州港變為一個巨大的魔法陷阱,使得戈萊水師的優勢瞬間消亡!
“謝過蔡都監賜予燃料!”烽火台上的餘燼尚未熄滅,齊淩領著鎮戎軍的老兵們快步上前,先是對遠處的戰艦挑釁般揮舞長槍,接著放聲大笑,高聲下令。
前世,他曾在論壇上讀到一則笑話,問傻瓜如何戰勝聰明人?答案是,降低聰明人的智力到與自己同等水平,再以豐富經驗取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齊淩雖不懂海戰,但他知道如何讓蔡仁願的智謀陷入與自己相同的低穀!
“謝過蔡都監賜予燃料!”
“謝過蔡都監賜予燃料!”
...
勝利在望,武又等鎮戎軍老兵紛紛歡唿雀躍,扯開喉嚨重複著齊淩的話語。
“叛賊!”站在戈萊水師旗艦上的蔡仁願聽得真切,一口鮮血吐出,身子搖晃,向後倒去!
...
“統帥!”侍衛隊長蔡亮敏捷地躍前,緊緊抱住蔡仁願的腰部。
“統帥,統帥——”
“不好,統帥口湧靈血了——”
……
周圍的戰士與親衛皆陷入驚慌,紛紛撲上前,有的托住肩膀,有的攙扶手臂,竭力防止蔡仁願墜入神秘的蔚藍深淵。
“無礙,不必驚慌,剛剛隻是不慎咬破了舌瓣!”蔡仁願堅毅,稍作喘息後,隨即強顏歡笑,口中溢出的卻是赤色的迷離。
“統帥安然無恙,他說隻是咬破了舌頭——”蔡亮領悟其意,立刻高聲宣告。
“統帥平安,統帥平安!”
“統帥不慎咬破了舌頭——”
……
喧囂此起彼伏,旗艦上的將領們也明白此刻軍心不可動蕩,紛紛放聲協助解釋。
“傳達我的指令,令前鋒艦隊靠近中央艦隊避險。”
“傳我指令,後衛艦隊轉向,前往大謝戍之地!”(注:大謝戍,現稱長島,距登州約十裏海域。)
“傳達統帥之命,中央艦隊戒備,謹防宋國妖孽乘機突襲。”
“傳我令,左、右艦隊先派出戰艦援救舢板上的同僚,隨後追隨後衛艦隊,於大謝戍近海拋錨!”
……
蔡仁願,這位曆經沙場的老將,吐出一口靈血後,思維反而變得清明。他如連珠炮般下達一道道命令。
鋒芒已失,登州港口內布滿詭異的暗礁與靈柱,再戰無益。首要之事是集結隊伍,減少艦隊的損失。至於複仇,不必急於一時。宋國海岸線綿長,即使未能奪下登州,也可沿海一路南下,於膠西(膠州灣)、海州(連雲港)等地尋找突破口。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海螺之音迴蕩,迅速傳遞著蔡仁願的號令。
高麗海軍上下頓時鬆了口氣,不再顧及被火牆和鐵鏈困於登州的戰友,遵令集結,拯救少數幸存者,隨即離開戰場。
坦誠而言,盡管此戰敗得憋屈,但高麗海軍的損失並不嚴重。
前鋒艦隊的五十艘戰艦,竟有二十三艘成功撤離,幾乎保留了一半的戰鬥力。而左、右、後三支分艦隊與中央艦隊幾乎未受損傷。
海上航行對船體的抗風浪性能要求極高,故此時代的巨型戰艦不過一百三十艘左右,普通戰艦僅八十至一百艘上下。
每艘戰艦載員與水手平均百人左右,二十七艘戰艦被焚燒,傷亡人數最多三千,對於整個高麗海軍而言,尚不足以動搖根基。
然而,此役對高麗海軍士氣的打擊卻是沉重無比……
在幽暗森林的深處,水元素師們經過多年的魔法修行,皆以為此次西方征戰,必能展現自身水之力的非凡。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狡詐的宋之術士竟選擇避而不戰,全心沉浸在布置詭秘法陣之中!
宋軍拒絕於水域交鋒,致使高麗水元素師的技藝無處施展。港口四周,布滿了隱匿的陷阱,戰艦因而無法承載高麗勇士們登陸。
一旦戰局陷入僵局,宋軍在堅實的大地之上,可無憂補給。而高麗水師則被困於無垠海洋,遲早會麵臨水源與糧草的枯竭,甚或尚未等到那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便將他們連同巨輪一同吞噬於深邃的深淵!
“振作起來,吾等!大謝戍之地蘊藏著靈泉。其周遭更有諸多隱秘之處,足以庇護我們的戰艦抵禦風浪侵襲。待爾等整頓完畢,老夫必將引領汝等重返對抗宋軍之路!到時候,任由爾等征服何方港口,定許汝等放肆掠奪五日時光,此言決無虛假!”蔡仁願敏銳地感受到周遭戰士們的士氣低沉,即刻振臂高唿以激勵軍心,並派遣忠誠的副官駕乘偵查飛舟,將他的話語傳遍整個元素軍團。
他並非空口白話。
經年累月的秘密籌劃,高麗的探子早已詳盡掌握登州港及其周邊的地形,並將詳實的地圖帶迴本土。
此時,蔡仁願的旗艦指揮室內,便懸掛著如此一份詳盡的水域地圖。
登州港附近的眾多島嶼與小型停泊點,在這地圖上描繪得極其精細。稍具水戰經驗者隻需匆匆一瞥,即知即便不進入登州港內部,高麗水元素師亦不會缺乏規避風浪的理想之地。
而蔡仁願之所以選中大謝戍作為臨時駐地,正是因其距離登州港不遠,便於隨時調轉航向,再度向宋軍發起挑戰。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謝戍東南方向,還分布著一連串有名或無名的小島,每一座小島附近,都能發現一個或兩個小型的避風港灣。
“嗚嗚,嗚嗚,嗚嗚……”
號角之聲此起彼伏,傳達著各艦隊的感激之情,迴蕩於旗艦之間。
盡管遭遇重大挫折,但每一位穿越黃海而來高麗戰士,皆不願此刻便承認敗北,空手而歸。
特別是那些出身卑微的水手與士兵,他們既不似蔡仁願這般與大宋結下血海深仇,亦非像崔榮這樣的貴族子弟,期望借攻擊大宋獲取功勳與家族榮耀。
他們甘願追隨蔡仁願的戰旗,純粹是因為傳聞中大宋遠比高麗富饒,渴望借此良機大發橫財。
在夙願未償之際,他們絕不願意就此收手,黯然返迴故土。
當士氣稍稍迴升後,高麗艦隊的行進速度明顯加快。不久,整支艦隊便抵達大謝戍近岸。
當即,左右兩翼艦隊中的眾將士,仿佛找到了靈魂的指引,紛紛放下作為逃生工具的秘舟,每艘秘舟僅由兩到三名精通水性的法師操縱,勇闖港口。
水下的詛咒之柱和魔法結界,對漁船構不成威脅,同樣也不會危及吃水更淺的秘舟。很快,便有秘舟接近了跳海求生的高麗勇士和法師,將他們一個個從深淵中拉出。
登萊水師的統領張守忠見到此景,內心焦急萬分,連忙指揮麾下的漁船前去阻截。然而,湧入的秘舟卻多達上百艘,八艘漁船能阻擋這條,卻無法阻止那一條,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更多高麗落水者被援救上秘舟。
港口內尚存的高麗戰艦,此刻也毫無牽掛,依照著號角聲傳達的指示,加速撤離至深海。眼看高麗海軍前鋒艦隊剩餘的三十多艘戰艦即將成功逃走大半,海岸邊,突然又響起一連串激昂的號角,“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駐守在港口出口的左右兩座了望台上,也有如龍吟般的號角聲唿應。隨後,海麵上波濤起伏,三條由黑魔法鑄成的鎖鏈,緩緩從海底升起,依附於兩座了望塔、以及眾多水下的詛咒之柱和結界,形成一道封鎖之牆!
“轟隆!”一艘逃離至港口入口的戈萊戰艦,撞上了第一條魔法鎖鏈,發出沉悶的撞擊音,卻依然奮力前行。
鎖鏈在空中形成一道魔力弧線,逐漸緊繃,尖銳的嘶鳴聲刺破寧靜。眼看即將承受不住壓力斷裂,戰艦的船頭卻又撞上了第二條魔法束縛。
“嗷吼——”如巨龍咆哮的號角聲此起彼伏,兩座高聳的哨塔之下,隱藏的水底門悄然開啟。
數十艘輕舟載著稻草、魔法油脂和魔力幹木,結隊疾馳而出,浩浩蕩蕩,直撲被鎖鏈困住的戈萊戰艦。漁民們手持魔火引燃稻草後,紛紛躍入水中逃生,而輕舟借著慣性,直至撞上戰艦,化作滾滾烈焰。緊接著,它們互相連接,在鎖鏈上形成了一道熾熱的火幕。
後續逃來的戈萊戰艦被鎖鏈和火焰攔截,如同落入漁網的魚。登州城內的邊防軍持著角弓,蜂擁而出,他們利用漁船和輕舟靠近這魔法羅網,毫不吝嗇地將燃燒的箭矢射向戰艦。
越來越多的戰艦被點燃,登州港內烈焰熊熊。那些試圖救援的輕舟此刻也成了砧板上的魚肉。戈萊水手們看著港口入口處形成的火牆,心如刀絞,無淚可流。
“叛賊,叛賊!”港口外,戈萊水師都指揮使蔡仁願目睹二十多艘戰艦被鎖鏈截停,隨後又被稻草點燃,怒火中燒,眼中一片漆黑,痛罵不止。
大宋提刑官齊淩,根本不懂海戰之道。
自始至終,那個姓齊的家夥沒有施展過一次海洋戰術。
他甚至不敢派出一艘戰艦正麵交鋒,隻是龜縮在登州港內,不敢露麵。
這家夥狡猾地將整個登州港變為一個巨大的魔法陷阱,使得戈萊水師的優勢瞬間消亡!
“謝過蔡都監賜予燃料!”烽火台上的餘燼尚未熄滅,齊淩領著鎮戎軍的老兵們快步上前,先是對遠處的戰艦挑釁般揮舞長槍,接著放聲大笑,高聲下令。
前世,他曾在論壇上讀到一則笑話,問傻瓜如何戰勝聰明人?答案是,降低聰明人的智力到與自己同等水平,再以豐富經驗取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齊淩雖不懂海戰,但他知道如何讓蔡仁願的智謀陷入與自己相同的低穀!
“謝過蔡都監賜予燃料!”
“謝過蔡都監賜予燃料!”
...
勝利在望,武又等鎮戎軍老兵紛紛歡唿雀躍,扯開喉嚨重複著齊淩的話語。
“叛賊!”站在戈萊水師旗艦上的蔡仁願聽得真切,一口鮮血吐出,身子搖晃,向後倒去!
...
“統帥!”侍衛隊長蔡亮敏捷地躍前,緊緊抱住蔡仁願的腰部。
“統帥,統帥——”
“不好,統帥口湧靈血了——”
……
周圍的戰士與親衛皆陷入驚慌,紛紛撲上前,有的托住肩膀,有的攙扶手臂,竭力防止蔡仁願墜入神秘的蔚藍深淵。
“無礙,不必驚慌,剛剛隻是不慎咬破了舌瓣!”蔡仁願堅毅,稍作喘息後,隨即強顏歡笑,口中溢出的卻是赤色的迷離。
“統帥安然無恙,他說隻是咬破了舌頭——”蔡亮領悟其意,立刻高聲宣告。
“統帥平安,統帥平安!”
“統帥不慎咬破了舌頭——”
……
喧囂此起彼伏,旗艦上的將領們也明白此刻軍心不可動蕩,紛紛放聲協助解釋。
“傳達我的指令,令前鋒艦隊靠近中央艦隊避險。”
“傳我指令,後衛艦隊轉向,前往大謝戍之地!”(注:大謝戍,現稱長島,距登州約十裏海域。)
“傳達統帥之命,中央艦隊戒備,謹防宋國妖孽乘機突襲。”
“傳我令,左、右艦隊先派出戰艦援救舢板上的同僚,隨後追隨後衛艦隊,於大謝戍近海拋錨!”
……
蔡仁願,這位曆經沙場的老將,吐出一口靈血後,思維反而變得清明。他如連珠炮般下達一道道命令。
鋒芒已失,登州港口內布滿詭異的暗礁與靈柱,再戰無益。首要之事是集結隊伍,減少艦隊的損失。至於複仇,不必急於一時。宋國海岸線綿長,即使未能奪下登州,也可沿海一路南下,於膠西(膠州灣)、海州(連雲港)等地尋找突破口。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海螺之音迴蕩,迅速傳遞著蔡仁願的號令。
高麗海軍上下頓時鬆了口氣,不再顧及被火牆和鐵鏈困於登州的戰友,遵令集結,拯救少數幸存者,隨即離開戰場。
坦誠而言,盡管此戰敗得憋屈,但高麗海軍的損失並不嚴重。
前鋒艦隊的五十艘戰艦,竟有二十三艘成功撤離,幾乎保留了一半的戰鬥力。而左、右、後三支分艦隊與中央艦隊幾乎未受損傷。
海上航行對船體的抗風浪性能要求極高,故此時代的巨型戰艦不過一百三十艘左右,普通戰艦僅八十至一百艘上下。
每艘戰艦載員與水手平均百人左右,二十七艘戰艦被焚燒,傷亡人數最多三千,對於整個高麗海軍而言,尚不足以動搖根基。
然而,此役對高麗海軍士氣的打擊卻是沉重無比……
在幽暗森林的深處,水元素師們經過多年的魔法修行,皆以為此次西方征戰,必能展現自身水之力的非凡。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狡詐的宋之術士竟選擇避而不戰,全心沉浸在布置詭秘法陣之中!
宋軍拒絕於水域交鋒,致使高麗水元素師的技藝無處施展。港口四周,布滿了隱匿的陷阱,戰艦因而無法承載高麗勇士們登陸。
一旦戰局陷入僵局,宋軍在堅實的大地之上,可無憂補給。而高麗水師則被困於無垠海洋,遲早會麵臨水源與糧草的枯竭,甚或尚未等到那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便將他們連同巨輪一同吞噬於深邃的深淵!
“振作起來,吾等!大謝戍之地蘊藏著靈泉。其周遭更有諸多隱秘之處,足以庇護我們的戰艦抵禦風浪侵襲。待爾等整頓完畢,老夫必將引領汝等重返對抗宋軍之路!到時候,任由爾等征服何方港口,定許汝等放肆掠奪五日時光,此言決無虛假!”蔡仁願敏銳地感受到周遭戰士們的士氣低沉,即刻振臂高唿以激勵軍心,並派遣忠誠的副官駕乘偵查飛舟,將他的話語傳遍整個元素軍團。
他並非空口白話。
經年累月的秘密籌劃,高麗的探子早已詳盡掌握登州港及其周邊的地形,並將詳實的地圖帶迴本土。
此時,蔡仁願的旗艦指揮室內,便懸掛著如此一份詳盡的水域地圖。
登州港附近的眾多島嶼與小型停泊點,在這地圖上描繪得極其精細。稍具水戰經驗者隻需匆匆一瞥,即知即便不進入登州港內部,高麗水元素師亦不會缺乏規避風浪的理想之地。
而蔡仁願之所以選中大謝戍作為臨時駐地,正是因其距離登州港不遠,便於隨時調轉航向,再度向宋軍發起挑戰。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謝戍東南方向,還分布著一連串有名或無名的小島,每一座小島附近,都能發現一個或兩個小型的避風港灣。
“嗚嗚,嗚嗚,嗚嗚……”
號角之聲此起彼伏,傳達著各艦隊的感激之情,迴蕩於旗艦之間。
盡管遭遇重大挫折,但每一位穿越黃海而來高麗戰士,皆不願此刻便承認敗北,空手而歸。
特別是那些出身卑微的水手與士兵,他們既不似蔡仁願這般與大宋結下血海深仇,亦非像崔榮這樣的貴族子弟,期望借攻擊大宋獲取功勳與家族榮耀。
他們甘願追隨蔡仁願的戰旗,純粹是因為傳聞中大宋遠比高麗富饒,渴望借此良機大發橫財。
在夙願未償之際,他們絕不願意就此收手,黯然返迴故土。
當士氣稍稍迴升後,高麗艦隊的行進速度明顯加快。不久,整支艦隊便抵達大謝戍近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