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因果報應
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 作者:老薑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阻擋他的去路!\" 劉鴻對楊行彥的模樣一無所知,更無法預見,這位被追捕者竟有自斷後路的詭計,令他瞬間陷入混亂。隻來得及喊出一句話,便揮刀迎向衝來的楊雲卿。
\"截住他,截住他!\"
\"別逃,再逃就放箭了!\"
\"哪怕你逃到天涯海角,齊刑獄使也不會放過你的!\"
與劉鴻一同追捕楊行彥的糧丁們,不知他要他們先對付哪一個,嘈雜聲中紛紛分散,兩人從兩側包抄楊雲卿,另外三人則縱馬追趕楊行彥。
楊雲卿,身為遼國南麵司的監察官,武藝超群。盡管座騎受傷,且以一敵三,他依舊遊刃有餘。
\"我不是楊行彥,我是他的部將李文斌。逃跑的才是,不然我的親兵們怎麽會舍我而去,隨他而去呢!\" 楊雲卿一邊奮力揮刀,一邊高聲為自己辯解,期盼敵人能“聰明”一點,快去追楊行彥,讓自己有機會逃脫。
然而,今夜星辰眷顧。就在他感到對手攻勢漸緩之際,兩個壯漢突然從斜側徒步繞來,每人手持巨石,狠狠砸向他的座騎,\"這家夥是楊行彥的狡猾軍師,劉將軍別上他的當!\"
原來是袁坤和袁寶兄弟,他們不擅長馬戰,於是跳下馬,撿起路邊的石頭前來助陣。
\"嘶---------\" 楊雲卿的戰馬臀部已被砍傷,此刻又遭受重擊,痛得慘叫,轟然倒地。
\"啊——\" 楊雲卿毫無防備,腿骨被馬身壓斷,痛苦地尖叫。
\"袁坤,袁寶,交給你倆了!其他人,跟我追楊行彥!\" 劉鴻無視楊雲卿的生死,丟下話,躍馬衝入漆黑的荒野。
依據記憶中的方向,他疾馳半裏多,卻驚覺原先分頭追趕楊行彥的三名糧丁,此刻挺著鼓鼓的肚子四下張望,而本該被捕的楊行彥卻已無影無蹤。
\"你們三個為何停下,楊行彥呢?怎能讓他人跑了?\" 劉鴻腦中嗡鳴,怒火瞬間升騰。
作為金牛寨四大神射手之一,他與齊淩關係密切。隻是當年膽怯,得知齊淩為官後未能立刻投靠,導致步步落後。
現在,王武憑借口才成了刑獄司的八品督監,張帆因忠誠成為控鶴署的八品主事,而他,仍是九品押司,正式場合麵對二人不得不自稱下屬。
因此,這次隨齊淩遠征叛軍,劉鴻暗自發誓要立下赫赫戰功... ...
在這片神秘的夜晚,劉鴻肩負的使命是指揮火元素精靈照亮黑暗,布下迷幻陣勢,然而在勝利在望之際,他未稟明上級,擅自決定與孿生兄弟袁坤、袁寶一同穿越秘徑,直撲山前,意圖截擊魔法使徒楊行彥。
發現楊行彥果然落入陷阱,劉鴻內心的喜悅如同繁星點點。原本設想,派出三位糧丁去追逐失魂落魄的敵人,即使無法當場捕捉楊行彥,也能緊咬他的“魔力軌跡”,等待自己及時增援。
然而,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三位糧丁竟在追蹤中迷失,讓他的精心布局成了一場空。
不必詢問緣由,劉鴻雖曾被楊雲卿的幻術所困,無法親自對付楊行彥,但他清晰地聽見了楊行彥逃逸時的咒語——黃金!他遺落了金幣在地。貪婪的糧丁被金錢所惑,隻顧撿拾金幣,延誤了時機,任由楊行彥消失在魔法的迷霧中。
“押司息怒!”三位糧丁深知自己的貪念鑄成大錯,各自從懷中掏出兩枚鑲嵌魔法符文的金錠,恭敬地呈給劉鴻,“這些,是小人們獻給您的。楊行彥罪惡滔天,凡人無法庇護他。他帶著金幣卻無食物和馬匹魔法精華,絕對無法逃脫太久!”
“押司息怒,非是小人不盡職。小人微不足道,以三敵一,麵對楊行彥的魔力恐怕隻有喪命一途!”
“押司息怒,我們看清了邪徒楊賊的方向。隻要沿著這條路追趕,一定能再次鎖定他!”
“爾等目光短淺!”即便是暗夜,金錠的魔力光輝仍溫暖如昔,令劉鴻握刀的手微微顫抖,他咬牙切齒,低聲斥責。
“押司,我們隻是辛勤勞作的糧丁,無法像您一樣擁有光明的未來。自然隻能看到眼前這點小利!”見劉鴻的殺意稍減,三位糧丁立刻順著話頭為自己辯解,“請您收下。您是朝廷之人,將來需用魔法金幣的地方多得很,不像小人,一人吃飽,全家無憂!”
“把你們身上所有的金幣,都交出來!”劉鴻冷眼掃過三人,低沉地命令,“主動些,別逼我派衛士搜你們的身!”
三位糧丁聞言,額上瞬間冒出緊張的青筋。然而,看見又有兩位同僚靠近劉鴻,他們互視一眼,緩緩把手探入懷中,一枚枚金幣緩緩掏出。
“我不是貪圖你們的金幣,而是為了你們自身安危考慮。世間沒有不泄露的秘密,若提刑官得知你們因貪婪放走了楊行彥,即便他心軟放過你們,軍事法則也不會寬容你們!”劉鴻也不敢過於嚴厲,想了想,輕聲解釋,“除非你們三人現在殺死我逃亡。但你們的戶籍都在京東東路,一旦逃跑,家人將難逃牽連!”
“不敢,小人不敢!”三位糧丁聞言,連忙汗水淋漓地行禮。
他們確實在剛才萌生了殺意,然而,自知未必能戰勝劉鴻,又對後來的兩位糧丁態度存疑,隻能暫時屈服……
此刻,在劉鴻揭示了神奇的解析之後,他們更無膽量對抗魔力,隻能遵從他的計劃行事。
“齊提刑大人仁慈,交出的金幣會有兩成迴贈,分給我們的同伴。那時,老子的那份我不取,全部歸你們三兄弟。”劉鴻見三位糧衛已被他的神秘力量震懾,心中寬慰地舒了口氣,接著以溫和的口吻許諾:“你們兩人,也會有一份屬於你們的獎賞。”
“多謝押司大人!”五位糧衛驚喜交加,一齊鞠躬致意。
劉鴻掃視眾人,輕輕揮手,“不必謝我。現在,清點金幣,用魔法食物袋裝起,背在肩上。然後,隨我去追捕惡魔楊行彥。別隻盯著金幣,實話告訴你們,楊行彥的頭顱,比金幣珍貴千百倍!將其獻給齊提刑大人,我保證,你們的收獲將是眼前的三倍!”
“遵命,押司大人!”
“押司大人英明,我們願為您效犬馬之勞!”
糧衛們熱鬧地應答,接著在劉鴻麵前仔細清點金錠,用魔法食物袋仔細包裹。
先前那三個糧衛肯定還藏著私產,劉鴻心知肚明,但他不願逼迫他們冒險。因此,他選擇假裝不知情。
等糧衛們收起金幣,他立刻帶領眾人,騎馬追趕惡魔。一口氣趕了三十多裏,東方的天際逐漸泛起微光,卻仍未發現楊行彥的蹤影。
座下的戰馬承受不住長途疾馳,發出低沉的嘶鳴。劉鴻心中雖有遺憾,但也隻能讓大家暫時歇息。
喂過馬匹黃豆和魔力泉水,再次躍上馬鞍,卻發現已迷失在未知的地域。劉鴻這才意識到,他和身旁的糧衛都是異鄉人,完全不認識路。而袁坤和袁寶兄弟,原本奉命去救治被邪法擊落、腿骨折斷的智囊,他卻忘記讓他們跟上!
“糟了!”劉鴻頓時懊悔不已。
不識路徑,自然無法再追上楊行彥。
等到詢問當地人,弄清楚了方向,他們灰溜溜地返迴招遠寨。那裏恐怕戰場早已清理幹淨,不會留下任何立功的機會。
若是沒有那批金幣還好,他隻需說未遇到楊行彥,便能遮掩過去。偏偏手中還握有百兩以上的金幣。
若不上繳,一旦被查出,他的前途必然毀於一旦。若上繳,就必須坦白金幣的來曆,他將成為老友們的笑柄。
正當他恨不得找棵樹撞頭時,遠方又傳來袁坤和袁寶兄弟的唿喊:“楊賊別逃,你的報應來了!各位早起的大人們,快來幫忙捉拿人販子!”
“捉拿人販子,別讓他逃了。說不定哪天他會來拐走你們的孩子!”
“捉拿人販子!”
“人販子,站住!”
“人販子當受千刀萬剮!”
更多的聲音響起,當地的居民,憤慨地伸出援手。
“這邊!”瞬間,劉鴻激動得眼前一片漆黑,駕馭戰馬,朝聲音來源的方向飛奔而去...
拂曉時分,京東東路的曙光照亮了奇異的大地。
淩州城外五六個魔法裏,嚴家堡沐浴在神秘的光輝中,然而庭院之內卻彌漫著一股寒意。
平日忙碌的侍女和仆人減少了近七成,剩餘的三分之一垂頭喪氣,如同霜打的茄子般無精打采。
往常趾高氣昂巡弋的管家和仆從也消失大半,剩下少許縮在屋內,隻有在萬不得已時才悄聲從窗戶中傳出指令,聲音低至極點,仿佛害怕驚擾到沉睡的幽靈。
“我親愛的大郎,你的死如此不公啊——”悲痛的哭喊在寂靜的庭院深處迴蕩,瞬間令每位仆人都寒毛直豎。
然而,他們都不願看向聲音來源,依舊低頭默默打掃庭院,無力地為主人準備早餐,仿佛未曾聽見這哀傷的唿喚。
“大郎,別怕,母親為你請來了巫師。喝了奈何橋的湯,你會投胎到一個美好的家庭。下輩子,別再成為嚴家的一員——”哭喊聲持續,一次比一次淒楚,嚇得棲息在屋頂的烏鴉成群飛起。
“快去,老太爺有令,讓大夫人服藥後立刻安息!”年邁的管家嚴忠捧著一碗魔藥忽然出現,對幾位體格強壯的家丁吩咐道。
家丁們低聲應諾,接過藥碗,簇擁著那人匆忙走向庭院深處。不久,鼻腔被堵住的嗚咽聲傳來,隨後,整個庭院陷入死一般的靜寂。
仆人和侍女交換眼神,輕輕地搖頭。盡管他們不敢言語,心中卻不禁泛起同情。
被封住鼻孔喂藥的是知府大人的夫人,也是嚴家三公子的母親。
幾日前,楊行彥發動叛亂,嚴家的家長立即將家族一分為二。一部分遠親和家丁帶著財物投靠楊行彥,另一部分則堅決與他們劃清界限,誓言生死皆為宋國之民。
這樣的抉擇在世家中司空見慣,家主嚴文達執行起來遊刃有餘。他趁機將多數已被朝廷掌握證據的罪責推給了投靠楊行彥的族人。
然而,淩州城中的王經略並非易欺之人。他同樣出身貴族,對於左右逢源的手段了如指掌...
因此,為了向威震魔法世界的攝政王王欽若呈上滿意的答案,也為了保護遠在神秘之都紹興任職領主的長子和幼孫,嚴氏家族的主宰者嚴文達,以“與禁忌巫師楊氏交往過於密切”及“放任邪惡奴仆欺淩無辜”為由,下令包括自己嫡長孫嚴文達在內的五位年輕子弟服下詛咒之毒自我終結,隨後將他們的遺體驅逐出族,裹以荊棘之席送往攝政王府邸。
此般舉動,讓王欽若頓時啞口無言。明知嚴家那些暴露在光明之下的罪行背後,不可能僅是嚴希誠等五人的指使,他卻隻能暫且接受嚴家這所謂的“大義滅親”。
傳言,當接到祖父嚴文達的指令那天,身為嚴氏長房長孫的嚴希誠,盡管心智單純,但也明白家族的存續需要他的犧牲。他並未悲痛欲絕,而是找來幾位侍寢侍女度過最後歡愉,接著毫不猶豫地將毒酒一飲而盡。
然而,嚴希誠的母親餘氏遭受了巨大打擊。在兒子被家族祠堂除名的次日,她便陷入了瘋狂。自此以後,每當有機會,她便會哭泣著要求為兒子舉行冥界渡靈儀式,痛斥嚴氏家族上下皆是披著人皮的惡魔!
即使是猛虎,亦不會吞噬親子!
以一位母親的視角,老謀深算的嚴文達的行為,確實比野獸更無情。
然而,站在嚴氏家族領袖的立場,舍棄嚴希誠一人,總好過整個家族墮入永恆的黑暗。
因此,即便餘氏的哭訴聲讓人難以忍受,嚴氏族長嚴文達並未過多計較。每次她吵鬧得無法安寧時,才會吩咐親信家丁執行一些“安撫”之舉。
今日,情勢顯得不同尋常。
餘氏的悲泣還未盡情宣泄,嚴文達便已派年邁管家嚴忠,親自送上一碗詭異的草藥湯,送往後院。他監督著家丁們強迫餘氏喝下,然後匆忙返迴正堂稟報。
“似乎發生了重大變故!”幾位資深仆人心中一凜,敏銳地察覺到異樣。
然而,究竟出了什麽問題,他們無法探尋。隻能邊工作邊偷偷窺視正堂門口。
很快,他們看見嚴文達的次孫嚴希蜇,踉蹌地跑進正堂,緊接著,幾位眼眶深陷的長老也急忙趕到。
這些人進入正堂後,門窗迅疾閉合,整座建築瞬間與外界隔絕,遠遠望去,宛如一座寒冷幽暗的陵墓。
“昨晚後半夜,傳來了楊行彥在戰場覆滅,連他身邊的遼國南部使者司刺探官也遭齊淩部下斬首的消息。”嚴府宛如墓穴的正堂裏,嚴文達竭力振作,向匆忙趕來的長老們宣布。
沒有點燃燈火,透過窗紙透進的微弱陽光不足以照亮,此刻坐在族長寶座上的他,麵色模糊,身軀幹瘦,乍看之下,如同剛從墓土中爬出的亡靈。
幾位備受尊崇的長老同時倒吸冷氣,每張臉上都寫滿了震驚與不信......
楊行彥雖非資深的戰爭領主,但統兵之齡已有二十載。他的麾下,包括嚴、楊兩族的忠誠仆從,總計至少五千精銳戰士。
齊淩與丁謂的部眾,總數不過三千,且多是護送糧草的民壯,戰鬥力微乎其微。
以三千對抗五千,就算齊淩與丁謂是用兵如神,理論上也該與楊行彥激戰半月方能決出勝負。何以他們竟如此迅速地將楊行彥斬殺?
“楊行彥隕落,那些追隨他的族人恐怕也難逃厄運。”嚴文達聞言,難以置信,卻無暇向族老詳述,稍作停頓,又道:“原本準備獻給王欽若的代價,看來已不足以保全我們了。”
“難道不能從朝廷中尋找對策嗎?”
“呂子明呢,他不是已經舉旗起義了嗎?”
“大哥畢竟是紹興的府尹,他同僚中必有人能將奏疏遞至皇上麵前。”
“我們嚴氏曾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偶有幾個不肖子弟,家主早已處置。如今……”
“王欽若與我們無怨無仇,不至於逼我們走投無路。他想要的利益,家主應承便是。切勿再輕率地送子弟出去。否則,家族人心將會渙散!”
議論聲四起,幾位族老不再質疑消息的真實性,轉而從家族利益出發獻計獻策。
“若楊行彥未如此速敗,你們的提議或許能實現。而現在……”嚴文達瞥了眼族老們,微微搖頭。
“這……”族老們愣住,再次沉默。
曆經世事,許多道理他們心知肚明,無須嚴文達過多解釋。
即使楊行彥最終敗於齊淩,隻要他能堅守三五月,王欽若和皇帝就會認識到嚴、楊兩大家族在地方的實力。
如此一來,為了避免引來其他豪族的猜忌,王欽若和朝廷定會留三分餘地給嚴氏,甚至可能依慣例允許嚴家自行處理幾個“棄子”,並繳納巨額罰款。
可如今,楊行彥集結的五千叛軍一戰覆滅,王欽若與大宋朝廷信心倍增,再無懼嚴家孤注一擲,也不怕京東東路的其他大家族因兔死狐悲而生異心!
“我年邁,無力再掌管這龐大的家業了。”嚴文達的聲音如冬日北風吹過窗隙,“所以我決定分家。昨晚我已經讓管家列好了財產清單,一會兒你們按單分配,切勿再爭執。王欽若行事謹慎,趁著他還未決定如何對付我們嚴家,我們先自行分割。這樣,各房便不會受我牽連!”
幾位族老再次驚訝,紛紛出言勸阻。
“大哥,你這話是何意?”
...
\"大賢者,我們願與您一同麵對挑戰。\"
\"族長,您未將我們卷入風暴之中。局勢尚未絕望,我們不妨等待王欽若揭示其條件,再逐一與他周旋。\"
……
嚴氏家族龐大繁複,未經長老會討論便分割家產,必定難以公平。按照嚴文達的過往行為,嫡係長房總是受益者,其餘分支必將受損。
因此,無論怎樣,幾位長老都不能讚同嚴文達的決策。即便最終避不開分家,也要清算明白,不能草率行事。
\"我已經備好了賬冊!\"嚴文達洞察了長老們的顧慮,怒拍桌麵,\"這不是征詢意見,而是通知。希哲,開門,讓總管引領賬房之人進來,開始分配土地與房產契約!\"
\"遵命!\"二公子嚴希哲毫不猶豫應允,緊接著,疾步走向門戶。
若是在嚴氏家族未受重創之前,嚴文達憑借威勢,定能讓眾長老俯首。但如今,他的權威已大不如昔。
於是,幾位長老也紛紛拍案而起,高聲追溯舊賬,\"兄長,你不可太過分。若非你貪圖與遼國貿易的小利,家族也不會遭遇此般危機。\"
\"族長,你先前破壞了規矩,我們已經容忍……\"
\"好好的貿易不做,偏偏販賣生靈。兄長,你必須對各分支給出解釋。\"
\"大伯,此事,恕侄兒無法服從!\"
\"伯父,嚴希誠所犯之事,為何要我們二房承受?\"
……
正混亂不堪時,屋內忽然光芒閃爍,管家嚴忠匆忙闖入。未及平息喘息,便急切報告,\"主人,糟了,糟了。王欽若親自率領廂兵,包圍了我們的家園。他要求你立刻出去,迴應他的召喚!\"
\"截住他,截住他!\"
\"別逃,再逃就放箭了!\"
\"哪怕你逃到天涯海角,齊刑獄使也不會放過你的!\"
與劉鴻一同追捕楊行彥的糧丁們,不知他要他們先對付哪一個,嘈雜聲中紛紛分散,兩人從兩側包抄楊雲卿,另外三人則縱馬追趕楊行彥。
楊雲卿,身為遼國南麵司的監察官,武藝超群。盡管座騎受傷,且以一敵三,他依舊遊刃有餘。
\"我不是楊行彥,我是他的部將李文斌。逃跑的才是,不然我的親兵們怎麽會舍我而去,隨他而去呢!\" 楊雲卿一邊奮力揮刀,一邊高聲為自己辯解,期盼敵人能“聰明”一點,快去追楊行彥,讓自己有機會逃脫。
然而,今夜星辰眷顧。就在他感到對手攻勢漸緩之際,兩個壯漢突然從斜側徒步繞來,每人手持巨石,狠狠砸向他的座騎,\"這家夥是楊行彥的狡猾軍師,劉將軍別上他的當!\"
原來是袁坤和袁寶兄弟,他們不擅長馬戰,於是跳下馬,撿起路邊的石頭前來助陣。
\"嘶---------\" 楊雲卿的戰馬臀部已被砍傷,此刻又遭受重擊,痛得慘叫,轟然倒地。
\"啊——\" 楊雲卿毫無防備,腿骨被馬身壓斷,痛苦地尖叫。
\"袁坤,袁寶,交給你倆了!其他人,跟我追楊行彥!\" 劉鴻無視楊雲卿的生死,丟下話,躍馬衝入漆黑的荒野。
依據記憶中的方向,他疾馳半裏多,卻驚覺原先分頭追趕楊行彥的三名糧丁,此刻挺著鼓鼓的肚子四下張望,而本該被捕的楊行彥卻已無影無蹤。
\"你們三個為何停下,楊行彥呢?怎能讓他人跑了?\" 劉鴻腦中嗡鳴,怒火瞬間升騰。
作為金牛寨四大神射手之一,他與齊淩關係密切。隻是當年膽怯,得知齊淩為官後未能立刻投靠,導致步步落後。
現在,王武憑借口才成了刑獄司的八品督監,張帆因忠誠成為控鶴署的八品主事,而他,仍是九品押司,正式場合麵對二人不得不自稱下屬。
因此,這次隨齊淩遠征叛軍,劉鴻暗自發誓要立下赫赫戰功... ...
在這片神秘的夜晚,劉鴻肩負的使命是指揮火元素精靈照亮黑暗,布下迷幻陣勢,然而在勝利在望之際,他未稟明上級,擅自決定與孿生兄弟袁坤、袁寶一同穿越秘徑,直撲山前,意圖截擊魔法使徒楊行彥。
發現楊行彥果然落入陷阱,劉鴻內心的喜悅如同繁星點點。原本設想,派出三位糧丁去追逐失魂落魄的敵人,即使無法當場捕捉楊行彥,也能緊咬他的“魔力軌跡”,等待自己及時增援。
然而,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三位糧丁竟在追蹤中迷失,讓他的精心布局成了一場空。
不必詢問緣由,劉鴻雖曾被楊雲卿的幻術所困,無法親自對付楊行彥,但他清晰地聽見了楊行彥逃逸時的咒語——黃金!他遺落了金幣在地。貪婪的糧丁被金錢所惑,隻顧撿拾金幣,延誤了時機,任由楊行彥消失在魔法的迷霧中。
“押司息怒!”三位糧丁深知自己的貪念鑄成大錯,各自從懷中掏出兩枚鑲嵌魔法符文的金錠,恭敬地呈給劉鴻,“這些,是小人們獻給您的。楊行彥罪惡滔天,凡人無法庇護他。他帶著金幣卻無食物和馬匹魔法精華,絕對無法逃脫太久!”
“押司息怒,非是小人不盡職。小人微不足道,以三敵一,麵對楊行彥的魔力恐怕隻有喪命一途!”
“押司息怒,我們看清了邪徒楊賊的方向。隻要沿著這條路追趕,一定能再次鎖定他!”
“爾等目光短淺!”即便是暗夜,金錠的魔力光輝仍溫暖如昔,令劉鴻握刀的手微微顫抖,他咬牙切齒,低聲斥責。
“押司,我們隻是辛勤勞作的糧丁,無法像您一樣擁有光明的未來。自然隻能看到眼前這點小利!”見劉鴻的殺意稍減,三位糧丁立刻順著話頭為自己辯解,“請您收下。您是朝廷之人,將來需用魔法金幣的地方多得很,不像小人,一人吃飽,全家無憂!”
“把你們身上所有的金幣,都交出來!”劉鴻冷眼掃過三人,低沉地命令,“主動些,別逼我派衛士搜你們的身!”
三位糧丁聞言,額上瞬間冒出緊張的青筋。然而,看見又有兩位同僚靠近劉鴻,他們互視一眼,緩緩把手探入懷中,一枚枚金幣緩緩掏出。
“我不是貪圖你們的金幣,而是為了你們自身安危考慮。世間沒有不泄露的秘密,若提刑官得知你們因貪婪放走了楊行彥,即便他心軟放過你們,軍事法則也不會寬容你們!”劉鴻也不敢過於嚴厲,想了想,輕聲解釋,“除非你們三人現在殺死我逃亡。但你們的戶籍都在京東東路,一旦逃跑,家人將難逃牽連!”
“不敢,小人不敢!”三位糧丁聞言,連忙汗水淋漓地行禮。
他們確實在剛才萌生了殺意,然而,自知未必能戰勝劉鴻,又對後來的兩位糧丁態度存疑,隻能暫時屈服……
此刻,在劉鴻揭示了神奇的解析之後,他們更無膽量對抗魔力,隻能遵從他的計劃行事。
“齊提刑大人仁慈,交出的金幣會有兩成迴贈,分給我們的同伴。那時,老子的那份我不取,全部歸你們三兄弟。”劉鴻見三位糧衛已被他的神秘力量震懾,心中寬慰地舒了口氣,接著以溫和的口吻許諾:“你們兩人,也會有一份屬於你們的獎賞。”
“多謝押司大人!”五位糧衛驚喜交加,一齊鞠躬致意。
劉鴻掃視眾人,輕輕揮手,“不必謝我。現在,清點金幣,用魔法食物袋裝起,背在肩上。然後,隨我去追捕惡魔楊行彥。別隻盯著金幣,實話告訴你們,楊行彥的頭顱,比金幣珍貴千百倍!將其獻給齊提刑大人,我保證,你們的收獲將是眼前的三倍!”
“遵命,押司大人!”
“押司大人英明,我們願為您效犬馬之勞!”
糧衛們熱鬧地應答,接著在劉鴻麵前仔細清點金錠,用魔法食物袋仔細包裹。
先前那三個糧衛肯定還藏著私產,劉鴻心知肚明,但他不願逼迫他們冒險。因此,他選擇假裝不知情。
等糧衛們收起金幣,他立刻帶領眾人,騎馬追趕惡魔。一口氣趕了三十多裏,東方的天際逐漸泛起微光,卻仍未發現楊行彥的蹤影。
座下的戰馬承受不住長途疾馳,發出低沉的嘶鳴。劉鴻心中雖有遺憾,但也隻能讓大家暫時歇息。
喂過馬匹黃豆和魔力泉水,再次躍上馬鞍,卻發現已迷失在未知的地域。劉鴻這才意識到,他和身旁的糧衛都是異鄉人,完全不認識路。而袁坤和袁寶兄弟,原本奉命去救治被邪法擊落、腿骨折斷的智囊,他卻忘記讓他們跟上!
“糟了!”劉鴻頓時懊悔不已。
不識路徑,自然無法再追上楊行彥。
等到詢問當地人,弄清楚了方向,他們灰溜溜地返迴招遠寨。那裏恐怕戰場早已清理幹淨,不會留下任何立功的機會。
若是沒有那批金幣還好,他隻需說未遇到楊行彥,便能遮掩過去。偏偏手中還握有百兩以上的金幣。
若不上繳,一旦被查出,他的前途必然毀於一旦。若上繳,就必須坦白金幣的來曆,他將成為老友們的笑柄。
正當他恨不得找棵樹撞頭時,遠方又傳來袁坤和袁寶兄弟的唿喊:“楊賊別逃,你的報應來了!各位早起的大人們,快來幫忙捉拿人販子!”
“捉拿人販子,別讓他逃了。說不定哪天他會來拐走你們的孩子!”
“捉拿人販子!”
“人販子,站住!”
“人販子當受千刀萬剮!”
更多的聲音響起,當地的居民,憤慨地伸出援手。
“這邊!”瞬間,劉鴻激動得眼前一片漆黑,駕馭戰馬,朝聲音來源的方向飛奔而去...
拂曉時分,京東東路的曙光照亮了奇異的大地。
淩州城外五六個魔法裏,嚴家堡沐浴在神秘的光輝中,然而庭院之內卻彌漫著一股寒意。
平日忙碌的侍女和仆人減少了近七成,剩餘的三分之一垂頭喪氣,如同霜打的茄子般無精打采。
往常趾高氣昂巡弋的管家和仆從也消失大半,剩下少許縮在屋內,隻有在萬不得已時才悄聲從窗戶中傳出指令,聲音低至極點,仿佛害怕驚擾到沉睡的幽靈。
“我親愛的大郎,你的死如此不公啊——”悲痛的哭喊在寂靜的庭院深處迴蕩,瞬間令每位仆人都寒毛直豎。
然而,他們都不願看向聲音來源,依舊低頭默默打掃庭院,無力地為主人準備早餐,仿佛未曾聽見這哀傷的唿喚。
“大郎,別怕,母親為你請來了巫師。喝了奈何橋的湯,你會投胎到一個美好的家庭。下輩子,別再成為嚴家的一員——”哭喊聲持續,一次比一次淒楚,嚇得棲息在屋頂的烏鴉成群飛起。
“快去,老太爺有令,讓大夫人服藥後立刻安息!”年邁的管家嚴忠捧著一碗魔藥忽然出現,對幾位體格強壯的家丁吩咐道。
家丁們低聲應諾,接過藥碗,簇擁著那人匆忙走向庭院深處。不久,鼻腔被堵住的嗚咽聲傳來,隨後,整個庭院陷入死一般的靜寂。
仆人和侍女交換眼神,輕輕地搖頭。盡管他們不敢言語,心中卻不禁泛起同情。
被封住鼻孔喂藥的是知府大人的夫人,也是嚴家三公子的母親。
幾日前,楊行彥發動叛亂,嚴家的家長立即將家族一分為二。一部分遠親和家丁帶著財物投靠楊行彥,另一部分則堅決與他們劃清界限,誓言生死皆為宋國之民。
這樣的抉擇在世家中司空見慣,家主嚴文達執行起來遊刃有餘。他趁機將多數已被朝廷掌握證據的罪責推給了投靠楊行彥的族人。
然而,淩州城中的王經略並非易欺之人。他同樣出身貴族,對於左右逢源的手段了如指掌...
因此,為了向威震魔法世界的攝政王王欽若呈上滿意的答案,也為了保護遠在神秘之都紹興任職領主的長子和幼孫,嚴氏家族的主宰者嚴文達,以“與禁忌巫師楊氏交往過於密切”及“放任邪惡奴仆欺淩無辜”為由,下令包括自己嫡長孫嚴文達在內的五位年輕子弟服下詛咒之毒自我終結,隨後將他們的遺體驅逐出族,裹以荊棘之席送往攝政王府邸。
此般舉動,讓王欽若頓時啞口無言。明知嚴家那些暴露在光明之下的罪行背後,不可能僅是嚴希誠等五人的指使,他卻隻能暫且接受嚴家這所謂的“大義滅親”。
傳言,當接到祖父嚴文達的指令那天,身為嚴氏長房長孫的嚴希誠,盡管心智單純,但也明白家族的存續需要他的犧牲。他並未悲痛欲絕,而是找來幾位侍寢侍女度過最後歡愉,接著毫不猶豫地將毒酒一飲而盡。
然而,嚴希誠的母親餘氏遭受了巨大打擊。在兒子被家族祠堂除名的次日,她便陷入了瘋狂。自此以後,每當有機會,她便會哭泣著要求為兒子舉行冥界渡靈儀式,痛斥嚴氏家族上下皆是披著人皮的惡魔!
即使是猛虎,亦不會吞噬親子!
以一位母親的視角,老謀深算的嚴文達的行為,確實比野獸更無情。
然而,站在嚴氏家族領袖的立場,舍棄嚴希誠一人,總好過整個家族墮入永恆的黑暗。
因此,即便餘氏的哭訴聲讓人難以忍受,嚴氏族長嚴文達並未過多計較。每次她吵鬧得無法安寧時,才會吩咐親信家丁執行一些“安撫”之舉。
今日,情勢顯得不同尋常。
餘氏的悲泣還未盡情宣泄,嚴文達便已派年邁管家嚴忠,親自送上一碗詭異的草藥湯,送往後院。他監督著家丁們強迫餘氏喝下,然後匆忙返迴正堂稟報。
“似乎發生了重大變故!”幾位資深仆人心中一凜,敏銳地察覺到異樣。
然而,究竟出了什麽問題,他們無法探尋。隻能邊工作邊偷偷窺視正堂門口。
很快,他們看見嚴文達的次孫嚴希蜇,踉蹌地跑進正堂,緊接著,幾位眼眶深陷的長老也急忙趕到。
這些人進入正堂後,門窗迅疾閉合,整座建築瞬間與外界隔絕,遠遠望去,宛如一座寒冷幽暗的陵墓。
“昨晚後半夜,傳來了楊行彥在戰場覆滅,連他身邊的遼國南部使者司刺探官也遭齊淩部下斬首的消息。”嚴府宛如墓穴的正堂裏,嚴文達竭力振作,向匆忙趕來的長老們宣布。
沒有點燃燈火,透過窗紙透進的微弱陽光不足以照亮,此刻坐在族長寶座上的他,麵色模糊,身軀幹瘦,乍看之下,如同剛從墓土中爬出的亡靈。
幾位備受尊崇的長老同時倒吸冷氣,每張臉上都寫滿了震驚與不信......
楊行彥雖非資深的戰爭領主,但統兵之齡已有二十載。他的麾下,包括嚴、楊兩族的忠誠仆從,總計至少五千精銳戰士。
齊淩與丁謂的部眾,總數不過三千,且多是護送糧草的民壯,戰鬥力微乎其微。
以三千對抗五千,就算齊淩與丁謂是用兵如神,理論上也該與楊行彥激戰半月方能決出勝負。何以他們竟如此迅速地將楊行彥斬殺?
“楊行彥隕落,那些追隨他的族人恐怕也難逃厄運。”嚴文達聞言,難以置信,卻無暇向族老詳述,稍作停頓,又道:“原本準備獻給王欽若的代價,看來已不足以保全我們了。”
“難道不能從朝廷中尋找對策嗎?”
“呂子明呢,他不是已經舉旗起義了嗎?”
“大哥畢竟是紹興的府尹,他同僚中必有人能將奏疏遞至皇上麵前。”
“我們嚴氏曾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偶有幾個不肖子弟,家主早已處置。如今……”
“王欽若與我們無怨無仇,不至於逼我們走投無路。他想要的利益,家主應承便是。切勿再輕率地送子弟出去。否則,家族人心將會渙散!”
議論聲四起,幾位族老不再質疑消息的真實性,轉而從家族利益出發獻計獻策。
“若楊行彥未如此速敗,你們的提議或許能實現。而現在……”嚴文達瞥了眼族老們,微微搖頭。
“這……”族老們愣住,再次沉默。
曆經世事,許多道理他們心知肚明,無須嚴文達過多解釋。
即使楊行彥最終敗於齊淩,隻要他能堅守三五月,王欽若和皇帝就會認識到嚴、楊兩大家族在地方的實力。
如此一來,為了避免引來其他豪族的猜忌,王欽若和朝廷定會留三分餘地給嚴氏,甚至可能依慣例允許嚴家自行處理幾個“棄子”,並繳納巨額罰款。
可如今,楊行彥集結的五千叛軍一戰覆滅,王欽若與大宋朝廷信心倍增,再無懼嚴家孤注一擲,也不怕京東東路的其他大家族因兔死狐悲而生異心!
“我年邁,無力再掌管這龐大的家業了。”嚴文達的聲音如冬日北風吹過窗隙,“所以我決定分家。昨晚我已經讓管家列好了財產清單,一會兒你們按單分配,切勿再爭執。王欽若行事謹慎,趁著他還未決定如何對付我們嚴家,我們先自行分割。這樣,各房便不會受我牽連!”
幾位族老再次驚訝,紛紛出言勸阻。
“大哥,你這話是何意?”
...
\"大賢者,我們願與您一同麵對挑戰。\"
\"族長,您未將我們卷入風暴之中。局勢尚未絕望,我們不妨等待王欽若揭示其條件,再逐一與他周旋。\"
……
嚴氏家族龐大繁複,未經長老會討論便分割家產,必定難以公平。按照嚴文達的過往行為,嫡係長房總是受益者,其餘分支必將受損。
因此,無論怎樣,幾位長老都不能讚同嚴文達的決策。即便最終避不開分家,也要清算明白,不能草率行事。
\"我已經備好了賬冊!\"嚴文達洞察了長老們的顧慮,怒拍桌麵,\"這不是征詢意見,而是通知。希哲,開門,讓總管引領賬房之人進來,開始分配土地與房產契約!\"
\"遵命!\"二公子嚴希哲毫不猶豫應允,緊接著,疾步走向門戶。
若是在嚴氏家族未受重創之前,嚴文達憑借威勢,定能讓眾長老俯首。但如今,他的權威已大不如昔。
於是,幾位長老也紛紛拍案而起,高聲追溯舊賬,\"兄長,你不可太過分。若非你貪圖與遼國貿易的小利,家族也不會遭遇此般危機。\"
\"族長,你先前破壞了規矩,我們已經容忍……\"
\"好好的貿易不做,偏偏販賣生靈。兄長,你必須對各分支給出解釋。\"
\"大伯,此事,恕侄兒無法服從!\"
\"伯父,嚴希誠所犯之事,為何要我們二房承受?\"
……
正混亂不堪時,屋內忽然光芒閃爍,管家嚴忠匆忙闖入。未及平息喘息,便急切報告,\"主人,糟了,糟了。王欽若親自率領廂兵,包圍了我們的家園。他要求你立刻出去,迴應他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