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泥沼
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 作者:老薑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總算解決了,真是累煞我也!\"三天後的清晨,齊淩坐在控鶴署大堂,打著嗬欠感歎。嶄新的五品官服也無法掩飾他臉上的疲態。
這疲憊,非同尋常。
當初輔佐寇準時,齊淩並未覺察到新官任職的繁文縟節,而今換了地界,換了頂頭上司,他才赫然發現,從抵達淩州到正式執掌權力,竟有如此多的程序要走... ...
盡管邊境統帥王欽若是公認的和善之人,盡管財政官丁謂笑容可掬地自稱為他伯父,龍武軍大將軍齊崇訓的故友,盡管其他同僚因他在永興軍的傳奇事跡而避之不及,以免惹禍上身。完成一係列繁複的就職儀式,竟耗去了齊淩整整三天的光陰。
於是,當他終於能夠行使提刑獄官和鶴翼府判官的權力時,已是第四日黎明。然而眼前堆積如山的任務讓他無從下手,無論何處著手都如一團亂麻。
“判官大人,有個名叫嚴希誠的書生自稱是您的晚輩,正在側門求見!”還未等他舒展完第一個慵懶的晨間伸展,門忽被推開,張帆手持燙金的拜帖,匆忙步入室內。
“晚輩?我何時在淩州有了晚輩?直接讓他離開!”齊淩心中了然,無需猜測,這個嚴希誠必然是為了修複關係而來。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揮手示意。
“遵命!”張帆鞠躬領命,卻沒有立即退下,而是向前幾步,以極低的聲音補充道,“他說他的父親也曾就讀於太學,與您一樣,曾拜在鄭祭酒的門下。另外……”
猶豫片刻,他的聲音更低,“他還帶來了嚴府的二管家長子嚴思仁,說是家法處置,打斷了雙腿,以懲戒欺主的奴才!”
“什麽!?”齊淩大驚失色,隨即穩住心神,手掌緩緩按在麵前的案桌上。
坦白講,他對那個二管家長子嚴思仁並無半分同情。那日在光天化日之下企圖侵犯柳氏兄妹,被他製止後,此人還暗中勾結淩州守將王德,意圖誣陷他窩藏逃犯!
若非他當時在場,換做其他旅人或是豪門子弟,恐怕早已被嚴思仁和王德聯手折磨至死,甚至可能陷入不白之冤。
這樣的仗勢欺人的惡徒,無論遭受何種悲慘下場都不足惜。然而,處置嚴思仁的應當是大宋的律法,而非齊府哪位公子的一句話所能決定!
“我在坊州時也曾聽說過類似的事情。當著你的麵懲處自家的惡奴,以示歉意!”竇蓉的舅舅李遇擔心齊淩經驗不足,看不穿嚴氏的詭計,起身輕聲提醒,“這麽做無非兩種目的,一是表達歉意的誠心,二是嗬嗬,威懾!”
“威懾?”齊淩迅速轉頭看向他,低聲詢問。
“先割自己一刀,讓你看看他有多狠,這是市井無賴的慣用手段!在豪門世家,他們會換一種方式,不舍得對自己下手,就拿家奴開刀!”武二接過話茬,冷笑著解釋。
至此,齊淩完全理解了對方的意圖,立即冷笑搖頭。
在遙遠的艾澤瑞爾世界,張帆,其性格一如他昔日身為射手時的謹慎,沉思後,他詳盡地說道:“我曾探尋過,嚴氏家族的先祖,曾與創世元帥趙普結為義兄弟。在大宋平定南唐的戰役中,嚴家祖先為籌備軍需物資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被封為開國縣公。嚴家前任家主及其胞弟,皆曾在潘美的麾下征戰,憑借赫赫戰功受封侯爵,退休時遵循慣例晉升為縣公。如今的家主,過去奉皇命治理洛水府,五年前光榮退職。家主的長子嚴德厚,曾是神學院的學生,現在受旨管理越州府!”
一門之中三位公爵,還有一位現任知府,這實力堪比汴梁的齊氏家族,不分伯仲。加上嚴希誠主動示弱的勇氣,對齊淩而言,此刻最佳之策便是順勢而為,將他請進二堂,再假借“師叔”之名,表麵上厲聲責備一番,自此兩家便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有了淩州嚴氏的支持,無論齊淩對抗神秘的“純陽教”,還是解決京東東路長久以來的謎團,都將勢如破竹。
三年任期結束,政績赫赫,聲望卓著,必然是穩賺不賠的交易。然而,這樣一來,柳氏兄妹父親的案件,以及駱懷生控訴嚴府書童侵占財產和妻子的案子,就需要另尋對策!身為士大夫,齊淩似乎沒有必要為了幾個素未謀麵的平民百姓,去挑戰如淩州嚴氏這般屹立不倒的巨擘。
他甚至可能無法撼動嚴氏,就算他手握確鑿的罪證,對方也能像今日一般,找幾個“狡猾的家仆”扔到衙門門口,然後繼續他們的“高尚之家”生活。
“提刑大人,屬下明白您的公正無私!”王武和張帆背景相似,經驗相近,通常看待問題的眼光也相同。他想了想,主動建議,“但畢竟您初來乍到,對這裏一無所知。現在不宜與齊氏家族的關係太過緊張。等我們在淩州立足穩固之後,再慢慢謀劃也為時不晚!”
“隻怕嚴家人並非真心求和,而是欲退實進。如果提刑輕易放過他們,他們可能還藏著其他的手段!”李遇的看法不同於張帆和王武,皺著眉頭低聲道。
“可是,盡管提刑掌控兩處衙門,麾下的力量加起來也隻有我們這百來人。”張帆思索片刻,微微搖頭,“而且,依我看,無論是王經略還是丁轉運使,都不像是會全力支持提刑的。尤其是王經略,這幾日提刑拜訪他時,他的言談舉止似乎都在提醒提刑,處理此事需謹慎,以免破壞地方的安寧!”
“哼——”李遇從鼻子裏哼了一聲,不再堅持己見。
張帆說得沒錯,作為齊淩的親信和新衙門的核心,他們三人三天來一直陪伴在齊淩左右,拜訪上司同僚。他們清楚地察覺到,王欽若、丁謂等人對齊淩個人,以及提點刑獄司和控鶴署這兩個新衙門的態度……
在遙遠的艾澤拉王國,王欽若與丁謂並非在向齊淩施加威壓,但期望他們像寇準當年對齊淩的無條件支持,無疑是幻想。
近幾日,王欽若和丁謂在齊淩麵前頻繁提及的,唯有“平衡”。哪怕齊淩無所作為,隻要王國各地保持和諧,便是莫大的功績!
“人數少又如何?當年,齊監察使單槍匹馬,不也令永興軍路的惡徒聞風喪膽!”大殿之中,唯一坦率無畏的唯有武二。目睹張帆、王武等人的顧慮重重,他不禁嗤之以鼻。
話音剛落,張帆和王武立刻焦慮起來,齊聲反駁:“此一時彼一時。在永興軍路,我們巡檢是被逼至絕境。如今的情況卻不同……”
“姐夫,姐夫,我迴來了。快告訴我姐,我沒胡鬧,我一心一意在為你效力!”竇沙未待說完,已風風火火闖入,不顧旁人,揮動雙臂向齊淩申訴:“我真的沒胡鬧,我微服出巡了。駱掌櫃那天攔下你的馬車訴冤並非謊言,他的店鋪確實被嚴府大少爺的書童霸占。他的妻子也成了那位書童的小妾。他與兩位親信夥計遭遇襲擊,縣衙已驗明他們的屍首。鄰裏都以為他死了,誰知他藏身於乞丐群中,忍辱負重至今!”
“好,我會為你作證,你確實在為我做事!”齊淩立刻起身,輕撫竇沙的額頭,“去洗洗臉,吃點東西吧。一會兒我就幫你作證。”
竇沙滿臉得意,拱手一禮,隨即疾步離去。
看著他充滿陽光的背影,齊淩深深吸了口氣,轉向眾人,不再遲疑:“我新任此職,不便立刻與地方權貴交往。張帆,你去向嚴公子轉達我的歉意,用溫和的言辭迴應。至於嚴府管家,既然嚴公子派人來,我也不便拂了他的心意。王武,將他帶到控鶴司衙門,請醫師悉心照料。正好手頭的案件,我需要找嚴管家核實一些情況!”
這疲憊,非同尋常。
當初輔佐寇準時,齊淩並未覺察到新官任職的繁文縟節,而今換了地界,換了頂頭上司,他才赫然發現,從抵達淩州到正式執掌權力,竟有如此多的程序要走... ...
盡管邊境統帥王欽若是公認的和善之人,盡管財政官丁謂笑容可掬地自稱為他伯父,龍武軍大將軍齊崇訓的故友,盡管其他同僚因他在永興軍的傳奇事跡而避之不及,以免惹禍上身。完成一係列繁複的就職儀式,竟耗去了齊淩整整三天的光陰。
於是,當他終於能夠行使提刑獄官和鶴翼府判官的權力時,已是第四日黎明。然而眼前堆積如山的任務讓他無從下手,無論何處著手都如一團亂麻。
“判官大人,有個名叫嚴希誠的書生自稱是您的晚輩,正在側門求見!”還未等他舒展完第一個慵懶的晨間伸展,門忽被推開,張帆手持燙金的拜帖,匆忙步入室內。
“晚輩?我何時在淩州有了晚輩?直接讓他離開!”齊淩心中了然,無需猜測,這個嚴希誠必然是為了修複關係而來。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揮手示意。
“遵命!”張帆鞠躬領命,卻沒有立即退下,而是向前幾步,以極低的聲音補充道,“他說他的父親也曾就讀於太學,與您一樣,曾拜在鄭祭酒的門下。另外……”
猶豫片刻,他的聲音更低,“他還帶來了嚴府的二管家長子嚴思仁,說是家法處置,打斷了雙腿,以懲戒欺主的奴才!”
“什麽!?”齊淩大驚失色,隨即穩住心神,手掌緩緩按在麵前的案桌上。
坦白講,他對那個二管家長子嚴思仁並無半分同情。那日在光天化日之下企圖侵犯柳氏兄妹,被他製止後,此人還暗中勾結淩州守將王德,意圖誣陷他窩藏逃犯!
若非他當時在場,換做其他旅人或是豪門子弟,恐怕早已被嚴思仁和王德聯手折磨至死,甚至可能陷入不白之冤。
這樣的仗勢欺人的惡徒,無論遭受何種悲慘下場都不足惜。然而,處置嚴思仁的應當是大宋的律法,而非齊府哪位公子的一句話所能決定!
“我在坊州時也曾聽說過類似的事情。當著你的麵懲處自家的惡奴,以示歉意!”竇蓉的舅舅李遇擔心齊淩經驗不足,看不穿嚴氏的詭計,起身輕聲提醒,“這麽做無非兩種目的,一是表達歉意的誠心,二是嗬嗬,威懾!”
“威懾?”齊淩迅速轉頭看向他,低聲詢問。
“先割自己一刀,讓你看看他有多狠,這是市井無賴的慣用手段!在豪門世家,他們會換一種方式,不舍得對自己下手,就拿家奴開刀!”武二接過話茬,冷笑著解釋。
至此,齊淩完全理解了對方的意圖,立即冷笑搖頭。
在遙遠的艾澤瑞爾世界,張帆,其性格一如他昔日身為射手時的謹慎,沉思後,他詳盡地說道:“我曾探尋過,嚴氏家族的先祖,曾與創世元帥趙普結為義兄弟。在大宋平定南唐的戰役中,嚴家祖先為籌備軍需物資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被封為開國縣公。嚴家前任家主及其胞弟,皆曾在潘美的麾下征戰,憑借赫赫戰功受封侯爵,退休時遵循慣例晉升為縣公。如今的家主,過去奉皇命治理洛水府,五年前光榮退職。家主的長子嚴德厚,曾是神學院的學生,現在受旨管理越州府!”
一門之中三位公爵,還有一位現任知府,這實力堪比汴梁的齊氏家族,不分伯仲。加上嚴希誠主動示弱的勇氣,對齊淩而言,此刻最佳之策便是順勢而為,將他請進二堂,再假借“師叔”之名,表麵上厲聲責備一番,自此兩家便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有了淩州嚴氏的支持,無論齊淩對抗神秘的“純陽教”,還是解決京東東路長久以來的謎團,都將勢如破竹。
三年任期結束,政績赫赫,聲望卓著,必然是穩賺不賠的交易。然而,這樣一來,柳氏兄妹父親的案件,以及駱懷生控訴嚴府書童侵占財產和妻子的案子,就需要另尋對策!身為士大夫,齊淩似乎沒有必要為了幾個素未謀麵的平民百姓,去挑戰如淩州嚴氏這般屹立不倒的巨擘。
他甚至可能無法撼動嚴氏,就算他手握確鑿的罪證,對方也能像今日一般,找幾個“狡猾的家仆”扔到衙門門口,然後繼續他們的“高尚之家”生活。
“提刑大人,屬下明白您的公正無私!”王武和張帆背景相似,經驗相近,通常看待問題的眼光也相同。他想了想,主動建議,“但畢竟您初來乍到,對這裏一無所知。現在不宜與齊氏家族的關係太過緊張。等我們在淩州立足穩固之後,再慢慢謀劃也為時不晚!”
“隻怕嚴家人並非真心求和,而是欲退實進。如果提刑輕易放過他們,他們可能還藏著其他的手段!”李遇的看法不同於張帆和王武,皺著眉頭低聲道。
“可是,盡管提刑掌控兩處衙門,麾下的力量加起來也隻有我們這百來人。”張帆思索片刻,微微搖頭,“而且,依我看,無論是王經略還是丁轉運使,都不像是會全力支持提刑的。尤其是王經略,這幾日提刑拜訪他時,他的言談舉止似乎都在提醒提刑,處理此事需謹慎,以免破壞地方的安寧!”
“哼——”李遇從鼻子裏哼了一聲,不再堅持己見。
張帆說得沒錯,作為齊淩的親信和新衙門的核心,他們三人三天來一直陪伴在齊淩左右,拜訪上司同僚。他們清楚地察覺到,王欽若、丁謂等人對齊淩個人,以及提點刑獄司和控鶴署這兩個新衙門的態度……
在遙遠的艾澤拉王國,王欽若與丁謂並非在向齊淩施加威壓,但期望他們像寇準當年對齊淩的無條件支持,無疑是幻想。
近幾日,王欽若和丁謂在齊淩麵前頻繁提及的,唯有“平衡”。哪怕齊淩無所作為,隻要王國各地保持和諧,便是莫大的功績!
“人數少又如何?當年,齊監察使單槍匹馬,不也令永興軍路的惡徒聞風喪膽!”大殿之中,唯一坦率無畏的唯有武二。目睹張帆、王武等人的顧慮重重,他不禁嗤之以鼻。
話音剛落,張帆和王武立刻焦慮起來,齊聲反駁:“此一時彼一時。在永興軍路,我們巡檢是被逼至絕境。如今的情況卻不同……”
“姐夫,姐夫,我迴來了。快告訴我姐,我沒胡鬧,我一心一意在為你效力!”竇沙未待說完,已風風火火闖入,不顧旁人,揮動雙臂向齊淩申訴:“我真的沒胡鬧,我微服出巡了。駱掌櫃那天攔下你的馬車訴冤並非謊言,他的店鋪確實被嚴府大少爺的書童霸占。他的妻子也成了那位書童的小妾。他與兩位親信夥計遭遇襲擊,縣衙已驗明他們的屍首。鄰裏都以為他死了,誰知他藏身於乞丐群中,忍辱負重至今!”
“好,我會為你作證,你確實在為我做事!”齊淩立刻起身,輕撫竇沙的額頭,“去洗洗臉,吃點東西吧。一會兒我就幫你作證。”
竇沙滿臉得意,拱手一禮,隨即疾步離去。
看著他充滿陽光的背影,齊淩深深吸了口氣,轉向眾人,不再遲疑:“我新任此職,不便立刻與地方權貴交往。張帆,你去向嚴公子轉達我的歉意,用溫和的言辭迴應。至於嚴府管家,既然嚴公子派人來,我也不便拂了他的心意。王武,將他帶到控鶴司衙門,請醫師悉心照料。正好手頭的案件,我需要找嚴管家核實一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