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麵具的轉變
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 作者:老薑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仆從們應聲,各自按照命令行動。
之前武二等人拔劍虛斬,令這群仆從膽戰心驚。如今武二等人離去,他們的膽氣瞬間壯了起來。
不行,這口氣必須找迴。否則,丟臉的不僅是他們自己,還有整個淩州的嚴家家族...
淩州的嚴氏家族,是這片神奇地域的世家典範,即便是新任的知州,也要先拜見嚴氏的老族長,才敢正式執掌衙門。然而,一個來曆不明的貴公子,竟率百名護衛公然挑釁嚴府的二管家,若不給他一個深刻的教訓,豈非變相鼓勵他人效仿?
這紛爭的源頭,仆人們都不願深究。畢竟在淩州,乃至整個京東東路,嚴家之名便是正義。哪怕他們踐踏生命,那也是對方自尋死路,無論官司打到何處,嚴家都會立於不敗之地!
他們有這般底氣並非無故,自大宋建國以來,便宣稱帝王與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趙匡胤在世時,這還僅停留在口頭。然而,當二帝趙光義在混亂中繼承王位,又在與遼國的慘烈交戰中敗北,為穩固皇權,“帝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便從標語化為了現實。
自古以來,法令偏向某一階層,必會滋生無法無天之徒。十一世紀的大宋也不例外。嚴氏一門三公,還有一實權知府,即便在士大夫階層中,地位亦舉足輕重。其家族子弟和黨羽自是橫行無忌。
倚仗這份傲氣,家仆嚴五抄小徑率先抵達淩州城,順利麵見都轄王德,如實轉達了二管家嚴思仁的訴求。
“你說那人不滿二十,還有百來名家仆?他父親恐怕至少是現任的衛戍將軍吧?”王德畢竟是一介正六品官員,見解優於嚴思仁,皺眉低聲揣測。
對於嚴家指控柳慕白和柳雪兒兄妹是純陽教餘孽,他選擇視而不見。最近,“純陽教餘孽”已成萬能罪名,誰都可以被扣上,多兩個也無妨。真純陽教徒,地方官或許不敢抓,偽教徒則滿獄皆是!
“應該是將門之後,但馬車頂並未鑲銅。口音非汴梁本地,更像是陝州那邊的!”嚴五心思敏捷,想了想,低聲道。
“嗯,既然嚴二爺這般說,王某自不會推脫。”王德聽到“馬車無銅”之言,心中釋然不少。
盡管如今朝廷對禮製不似以往苛刻,但馬車是否包銅仍有講究。皇家用金,郡王公主用銀,國公用銀,侯爵以下用白銅。無爵位且官階六品以上者用紅銅,更低則用青銅。平民百姓,再富也隻能給馬車包層鐵皮,若敢用銅,定會被官差找茬。
這位冒犯嚴家的公子哥,雖帶眾多仆從,馬車卻很平常,暗示其父輩官職不會高於一州衛戍將軍,且未受封爵。
於是,王德不用擔心觸及硬茬,自傷其趾。...
“我家二爺,並非欲對他施以重罰,僅欲給予警告,令其悔過。若不然,任憑任何一個異域貴族欺淩我們嚴家,此事一旦傳揚,淩州之地的顯貴顏麵何存!”嚴五悄聲解釋,以安撫王德的憂慮。
“明白了!我心中已有計策!”王德深思後,輕聲頷首,“你去告訴二爺,稍後城門相見。我會讓人當著他的麵,捉拿柳氏那兩個孽種。再以此恐嚇那位公子,指控他窩藏罪犯。最後,請二爺出麵,為他求情。”
“遵命,王捕頭英明,小人定將話帶到!”嚴五心領神會,笑盈盈地連連作揖。
“年輕人嘛,誰不曾有過狂妄之時。但他畢竟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說不定與咱家大人同朝為官。日後難免碰麵,留些餘地為好。”王德擔心嚴思仁因怒而不從,又低聲叮囑嚴五。
對付平民百姓,無需這般周詳,但麵對官家子弟,王德必須謹慎行事。這就如同猛虎捕羊牛肉,無需顧忌,然而獵狼逐豹,須防其同類反擊。
嚴五理解此理,應聲離去,前往稟告二管家嚴思仁。
王德則估算時間,召集百餘名捕快和射手,聲勢浩大地向淩州城西門挺進。
因半年前純陽教刺殺開封府左巡使的驚天大案,淩州城至今戒備森嚴。寬闊足以容三輛馬車並行的西門緊閉,僅留兩側小門供進出。
王德對供百姓出城的左側小門置若罔聞,於右側小門外,他指揮手下擺開陣勢,對每個進城者嚴密盤查。同時,數十名士兵刀出鞘,箭上弦,於敵樓上警惕地俯瞰下方。
察覺異樣的百姓紛紛轉向南北兩側城門,以免無辜受牽連。已完成當日事務的市民,則三五成群地站在遠處空地,偷偷觀望著城門口的動靜。
“王都轄這次又要以何借口整治誰?竟動用如此規模的兵力?”一位頭戴儒帽,身旁伴著書童的讀書人,膽大包天地低聲議論。
“不清楚,但從這陣勢來看,對方身份恐怕也不簡單。”他身邊的書友想了想,搖頭晃腦地迴應。
“我瞧見了,嚴府的家丁剛剛騎馬急匆匆地出城。肯定是有人觸怒了嚴家!”附近,一位商人模樣的中年人忍不住插話。
兩個書生瞥了他一眼,隨即退步,免得沾染市儈氣息,影響日後筆下的文雅。
然而,當他們的蹄步在魔法石板上止住,二人便順著攤販的暗示,低語探討起來,“竟敢挑戰亞恩家族,哪個勇士膽敢如此?看來無需踏入靈澤城了,王執法者會親自帶領他們去幽冥之獄接受審判。”
“唉,無論是誰,這次真是厄運臨頭!在這靈澤之地,亞恩家族……唉”
“唉……”
最終,兩人不約而同地歎了口氣。他們既不滿亞恩家族在靈澤的霸道,又對現狀無能為力。
“來了,來了,足足有五六輛魔法馬車。難怪王德會擺出這般陣勢。”
“這個厚顏無恥的王德,堂堂六階領地執法者,竟去討好亞恩府的仆人,難道他不覺得羞愧嗎?”
……
四周,議論聲此起彼伏。觀眾們發現主角現身,個個興致盎然。
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混混,手持石塊瓦礫,悄然靠近王德身後,隨時準備根據他的臉色為執法者們助威,增強氣勢。
緊跟在齊淩車隊後的亞恩府二管家嚴思仁,早已接到嚴五的情報,明白如何與王德配合。此時,他目睹王德親自率隊封鎖城門,假裝嚴謹地盤問每一位進城者,心中有了計較。他立刻驅策坐騎,超越車隊,遠遠地向王德行禮:“王執法,許久不見,您近來安好?”
“勞嚴兄掛念,一切尚可,尚可!”王德笑著迴了個半禮,接著向嚴思仁使了個眼色,示意他稍安勿躁。
演戲就要全情投入,雖然決定找“異鄉貴公子”的茬,但他不會直接命令手下搜查車隊。他先讓那些排隊入城的平民逐一受檢,然後指揮部下包圍車隊。
期間,武二幾次試圖上前表明身份,都被王德以忙碌為由晾在一邊。現在,終於到了對付主角的時刻,王德立刻手握劍柄,俯視馬車厲聲問道:“來者何人?持有通行證明嗎?你們隊伍中是否藏有陌生人?若是有的話,盡快交出,以免引火上身!”
“嗯,咳咳,咳咳!”嚴思仁也挺直胸膛,坐在馬背上連連咳嗽,期待著那個冒失的少年被王德整治得顏麵無存。隨後,他打算親自出麵解圍。
然而,接下來的發展出乎他的預料。
馬車裏的少年,連車簾都沒動一下,擺出了高貴的姿態。
少年的心腹家將則冷冷地從腰間解下一塊銅製徽章,徑直擲向王德的胸膛,“沒有通行證明,這是武某的令牌。收起你的把戲,否則後果自負!”
好大的氣魄!嚴思仁也算閱人無數,卻從未見過有人在王德這位執法者麵前如此囂張。他心中的憤怒瞬間燃燒,手握馬鞭,隨時準備上前教訓對方...
然而,本應雷霆大發的王德,接過腰牌後,竟即刻勒住飛馳的魔法獸。三步並作兩步奔向靈駒車,向著車廂深深鞠躬,“原來是督刑大人駕臨!微臣剛才有眼無珠,誤了督刑入城之禮,絕非故意怠慢。若有冒犯之處,還望督刑寬恕!”
說完,他連忙轉頭對身邊的侍衛和助手大聲喝令,“還愣著做什麽,還不快去通告城門守將,速啟正門?那位蕩平永興軍路血蓮邪教的齊督刑來了,如今我們淩州,不必再懼怕純陽教興風作浪了!”
之前武二等人拔劍虛斬,令這群仆從膽戰心驚。如今武二等人離去,他們的膽氣瞬間壯了起來。
不行,這口氣必須找迴。否則,丟臉的不僅是他們自己,還有整個淩州的嚴家家族...
淩州的嚴氏家族,是這片神奇地域的世家典範,即便是新任的知州,也要先拜見嚴氏的老族長,才敢正式執掌衙門。然而,一個來曆不明的貴公子,竟率百名護衛公然挑釁嚴府的二管家,若不給他一個深刻的教訓,豈非變相鼓勵他人效仿?
這紛爭的源頭,仆人們都不願深究。畢竟在淩州,乃至整個京東東路,嚴家之名便是正義。哪怕他們踐踏生命,那也是對方自尋死路,無論官司打到何處,嚴家都會立於不敗之地!
他們有這般底氣並非無故,自大宋建國以來,便宣稱帝王與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趙匡胤在世時,這還僅停留在口頭。然而,當二帝趙光義在混亂中繼承王位,又在與遼國的慘烈交戰中敗北,為穩固皇權,“帝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便從標語化為了現實。
自古以來,法令偏向某一階層,必會滋生無法無天之徒。十一世紀的大宋也不例外。嚴氏一門三公,還有一實權知府,即便在士大夫階層中,地位亦舉足輕重。其家族子弟和黨羽自是橫行無忌。
倚仗這份傲氣,家仆嚴五抄小徑率先抵達淩州城,順利麵見都轄王德,如實轉達了二管家嚴思仁的訴求。
“你說那人不滿二十,還有百來名家仆?他父親恐怕至少是現任的衛戍將軍吧?”王德畢竟是一介正六品官員,見解優於嚴思仁,皺眉低聲揣測。
對於嚴家指控柳慕白和柳雪兒兄妹是純陽教餘孽,他選擇視而不見。最近,“純陽教餘孽”已成萬能罪名,誰都可以被扣上,多兩個也無妨。真純陽教徒,地方官或許不敢抓,偽教徒則滿獄皆是!
“應該是將門之後,但馬車頂並未鑲銅。口音非汴梁本地,更像是陝州那邊的!”嚴五心思敏捷,想了想,低聲道。
“嗯,既然嚴二爺這般說,王某自不會推脫。”王德聽到“馬車無銅”之言,心中釋然不少。
盡管如今朝廷對禮製不似以往苛刻,但馬車是否包銅仍有講究。皇家用金,郡王公主用銀,國公用銀,侯爵以下用白銅。無爵位且官階六品以上者用紅銅,更低則用青銅。平民百姓,再富也隻能給馬車包層鐵皮,若敢用銅,定會被官差找茬。
這位冒犯嚴家的公子哥,雖帶眾多仆從,馬車卻很平常,暗示其父輩官職不會高於一州衛戍將軍,且未受封爵。
於是,王德不用擔心觸及硬茬,自傷其趾。...
“我家二爺,並非欲對他施以重罰,僅欲給予警告,令其悔過。若不然,任憑任何一個異域貴族欺淩我們嚴家,此事一旦傳揚,淩州之地的顯貴顏麵何存!”嚴五悄聲解釋,以安撫王德的憂慮。
“明白了!我心中已有計策!”王德深思後,輕聲頷首,“你去告訴二爺,稍後城門相見。我會讓人當著他的麵,捉拿柳氏那兩個孽種。再以此恐嚇那位公子,指控他窩藏罪犯。最後,請二爺出麵,為他求情。”
“遵命,王捕頭英明,小人定將話帶到!”嚴五心領神會,笑盈盈地連連作揖。
“年輕人嘛,誰不曾有過狂妄之時。但他畢竟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說不定與咱家大人同朝為官。日後難免碰麵,留些餘地為好。”王德擔心嚴思仁因怒而不從,又低聲叮囑嚴五。
對付平民百姓,無需這般周詳,但麵對官家子弟,王德必須謹慎行事。這就如同猛虎捕羊牛肉,無需顧忌,然而獵狼逐豹,須防其同類反擊。
嚴五理解此理,應聲離去,前往稟告二管家嚴思仁。
王德則估算時間,召集百餘名捕快和射手,聲勢浩大地向淩州城西門挺進。
因半年前純陽教刺殺開封府左巡使的驚天大案,淩州城至今戒備森嚴。寬闊足以容三輛馬車並行的西門緊閉,僅留兩側小門供進出。
王德對供百姓出城的左側小門置若罔聞,於右側小門外,他指揮手下擺開陣勢,對每個進城者嚴密盤查。同時,數十名士兵刀出鞘,箭上弦,於敵樓上警惕地俯瞰下方。
察覺異樣的百姓紛紛轉向南北兩側城門,以免無辜受牽連。已完成當日事務的市民,則三五成群地站在遠處空地,偷偷觀望著城門口的動靜。
“王都轄這次又要以何借口整治誰?竟動用如此規模的兵力?”一位頭戴儒帽,身旁伴著書童的讀書人,膽大包天地低聲議論。
“不清楚,但從這陣勢來看,對方身份恐怕也不簡單。”他身邊的書友想了想,搖頭晃腦地迴應。
“我瞧見了,嚴府的家丁剛剛騎馬急匆匆地出城。肯定是有人觸怒了嚴家!”附近,一位商人模樣的中年人忍不住插話。
兩個書生瞥了他一眼,隨即退步,免得沾染市儈氣息,影響日後筆下的文雅。
然而,當他們的蹄步在魔法石板上止住,二人便順著攤販的暗示,低語探討起來,“竟敢挑戰亞恩家族,哪個勇士膽敢如此?看來無需踏入靈澤城了,王執法者會親自帶領他們去幽冥之獄接受審判。”
“唉,無論是誰,這次真是厄運臨頭!在這靈澤之地,亞恩家族……唉”
“唉……”
最終,兩人不約而同地歎了口氣。他們既不滿亞恩家族在靈澤的霸道,又對現狀無能為力。
“來了,來了,足足有五六輛魔法馬車。難怪王德會擺出這般陣勢。”
“這個厚顏無恥的王德,堂堂六階領地執法者,竟去討好亞恩府的仆人,難道他不覺得羞愧嗎?”
……
四周,議論聲此起彼伏。觀眾們發現主角現身,個個興致盎然。
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混混,手持石塊瓦礫,悄然靠近王德身後,隨時準備根據他的臉色為執法者們助威,增強氣勢。
緊跟在齊淩車隊後的亞恩府二管家嚴思仁,早已接到嚴五的情報,明白如何與王德配合。此時,他目睹王德親自率隊封鎖城門,假裝嚴謹地盤問每一位進城者,心中有了計較。他立刻驅策坐騎,超越車隊,遠遠地向王德行禮:“王執法,許久不見,您近來安好?”
“勞嚴兄掛念,一切尚可,尚可!”王德笑著迴了個半禮,接著向嚴思仁使了個眼色,示意他稍安勿躁。
演戲就要全情投入,雖然決定找“異鄉貴公子”的茬,但他不會直接命令手下搜查車隊。他先讓那些排隊入城的平民逐一受檢,然後指揮部下包圍車隊。
期間,武二幾次試圖上前表明身份,都被王德以忙碌為由晾在一邊。現在,終於到了對付主角的時刻,王德立刻手握劍柄,俯視馬車厲聲問道:“來者何人?持有通行證明嗎?你們隊伍中是否藏有陌生人?若是有的話,盡快交出,以免引火上身!”
“嗯,咳咳,咳咳!”嚴思仁也挺直胸膛,坐在馬背上連連咳嗽,期待著那個冒失的少年被王德整治得顏麵無存。隨後,他打算親自出麵解圍。
然而,接下來的發展出乎他的預料。
馬車裏的少年,連車簾都沒動一下,擺出了高貴的姿態。
少年的心腹家將則冷冷地從腰間解下一塊銅製徽章,徑直擲向王德的胸膛,“沒有通行證明,這是武某的令牌。收起你的把戲,否則後果自負!”
好大的氣魄!嚴思仁也算閱人無數,卻從未見過有人在王德這位執法者麵前如此囂張。他心中的憤怒瞬間燃燒,手握馬鞭,隨時準備上前教訓對方...
然而,本應雷霆大發的王德,接過腰牌後,竟即刻勒住飛馳的魔法獸。三步並作兩步奔向靈駒車,向著車廂深深鞠躬,“原來是督刑大人駕臨!微臣剛才有眼無珠,誤了督刑入城之禮,絕非故意怠慢。若有冒犯之處,還望督刑寬恕!”
說完,他連忙轉頭對身邊的侍衛和助手大聲喝令,“還愣著做什麽,還不快去通告城門守將,速啟正門?那位蕩平永興軍路血蓮邪教的齊督刑來了,如今我們淩州,不必再懼怕純陽教興風作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