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年輕的體魄真是好處多多。不管白天多麽疲倦,隻要晚上好好睡一覺,第二天醒來就能精神抖擻。齊淩現在深有感觸。


    昨天下午,他累得半死趕路;晚上又被硬拉著出去喝酒直到深夜。但今天早上,他一點疲憊感都沒有,甚至連黑眼圈和黑唇色在銅鏡裏都淡化了不少。


    既然身體和精神都恢複了,就應該做正事了。他在專為官員準備的館驛享用完早餐,把自己從頭到腳打理整齊。齊淩拿著拜帖,悠哉遊哉地步行向縣衙走去。


    縣令張威叫他去的目的,不用多想,齊淩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肯定與前幾天晚上糧草庫失火有關。那些糧食和馬料是朝廷為了防止夏州李繼遷再次叛亂,特別命令永安軍路轉運司準備的軍需物資。現在突然被大火燒成灰燼,從節度使、轉運使、提刑、安撫使,到縣令、縣丞,這兩天肯定都急得焦頭爛額。


    然而,齊淩並不感到緊張。首先,糧草庫屬於轉運司,而巡檢所屬於巡檢司,兩者互不幹涉。巡檢司的官員再怎麽有權,也管不到轉運司的頭上。其次,他的官職是九品,而已故的糧草庫司倉劉大人是正八品。理論上,平時隻有劉大人可以命令他,他沒有權利對劉大人指手畫腳。如果劉司倉生前沒有派人請他,他連糧草庫的門都進不去,更別提分贓的事了。


    再者,永興軍路轉運司的定安糧草庫距離金牛寨足足有三十七裏,大部分還是山路。糧草庫失火,齊淩能帶手下兄弟趕過去救援,已是難能可貴。在這個時代,沒有直升機,也沒有摩托車,沒人有資格責怪他來得太晚!


    此外,永興軍路轉運司的定安糧草庫距離縣城比到金牛寨還要近十幾裏。那天晚上,直到暴雨傾盆,隻有齊淩一個人帶隊救火,安定縣的縣令、縣尉、主簿連影子都沒見到。


    再再者... ...


    總的來說,齊淩覺得糧草庫著火這事跟他沒什麽關聯,也不想牽扯進去。自從穿越以來,他盡力適應這個環境,但始終無法真正把自己當成一個宋朝人。他喜歡做官的感覺,但對大宋和趙家並無忠誠可言。他內心深處覺得自己更像是大宋這個“公司”的員工,而非臣民。作為員工,他不可能為了公司利益去冒生命危險。


    前天晚上偶然發現的秘密,齊淩打算保密,堅決不會主動告訴任何人。這種置身事外加上打工者的心態讓齊淩感到很輕鬆。即使縣衙的門衛告訴他,張縣令上午有急事,讓他午後未時再來,他也沒有太在意。


    畢竟人總有情緒,他昨天因為旅途勞累,進城後沒第一時間去縣衙拜訪,張縣令肯定有些不滿。有了不滿,今天不讓進門也是正常的。反正他來縣城就是走個過場,縣令也別指望能從他那兒得到有用的信息。他也不會給縣令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既然隻是走過場,上午去還是下午去都差不多。


    難得有機會進城,上午不用見縣令,正好可以四處逛逛,順便見識見識二十一世紀已成傳說的宋朝市井生活。想到這裏,齊淩的步伐更加輕快。對於張帆口中不滿的“過午不候”,他完全當作耳邊風(注:過午不候,古代過了中午,除非很親近或緊急事務,否則拜訪別人是不禮貌的。反過來,讓人下午再來也顯得不尊重)。


    金牛寨到縣城大約七十裏,路況也不好。在二十一世紀,這個距離開車很快就能到達,但在十一世紀,騎馬要走近兩個小時。因此,齊淩上次被迫進城為李師兄送行已是三個月前的事了,那次因為匆忙,他也沒顧上看風景。這次時間充裕,他對大宋的適應程度也遠超三個月前。所以,沿著主要道路一路逛下來,確實增長了不少見識。


    與他前世熟悉的城市景象不同,宋朝的許多街道並不互相連通。大多數半封閉的小巷最終會連接到一條南北向的小主路。這些小主路又像肋骨一樣與貫穿縣城東西的主要街道相連。主街靠近北邊中央的位置就是縣衙,這樣就突顯了縣衙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從縣衙出發,騎馬到縣城任何一個巷子都不超過半個時辰,按齊淩上輩子的時間計算,大約八分鍾。


    當然,除了齊淩這個無所事事的人,平時也沒別的官員或老百姓會關心從縣政府到最遠的巷子要走多久。


    縣城裏的大部分官員和居民,平時隻關心三個地方:縣政府、東市和西市。


    縣政府就不用詳細描述了,那是齊淩每次進城必去的地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東市和西市,他今天卻很少涉足。難得有空閑時間,正好可以好好逛逛。


    這兩個與縣政府共同支撐起縣城重要地位的地方,其實隻是沿用了唐朝的叫法。在現在的大宋,它們之間的界限並不十分嚴格。


    東市沿著主街道延伸,一直到達縣政府。西市的範圍大致相同。


    人們習慣去東市買衣服、首飾、家具和書籍等貴重物品,像牡丹閣這樣的消費娛樂場所也坐落在東市附近。而西市則售賣柴米油鹽,還有牲口和農具。


    偶爾有幾個首飾或化妝品店鋪,但都是製作粗糙的低價商品,隻針對囊中羞澀的市民,絕不會有富貴人家的小姐帶著丫鬟光顧。


    至於吃飯的地方,東市和西市都有。不過,除了少數幾家小得像巴掌大的湯館,大多數餐館此時還沒開門營業。大概是因為當地人習慣每天的第一頓飯——早餐,在家裏享用。而第二頓稱為“餔食”的午餐,通常在下午的申時左右,不會太早。


    隻有宴請客人或同事聚會等社交活動,才會有人在正午時分跑到餐館點菜喝酒。而以安定縣的規模,這類社交活動注定不會太多。


    當然,像牡丹閣那樣的高檔消費場所,即使在淩晨也能提供各種餐食和服務。但前提是要預訂,並且預訂者在當地有一定地位或財富。齊淩昨晚剛在牡丹閣大快朵頤,短時間內沒興趣再去。


    他在街上悠閑地逛來逛去,直到中午覺得有點無聊,便隨意挑了一家幹淨明亮的餐館走進去,點了些飯菜填飽肚子。有張帆、王武等小吏跟著,他不用擔心嚐不到本地的特色美食。


    因此,這提前了兩個時辰的“餔食”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飯,喝足茶,時間也到了下午。


    齊淩起身吩咐店員結賬。沒想到,餐館老板竟然堆著笑臉,親自走到他的桌前。


    “巡查使大人,這頓飯合您的胃口嗎?之前小的老頭親自下廚,就怕廚師火候掌握不好,砸了我們店的招牌。”因為整個大廳裏隻有齊淩一桌客人,老板也不怕被抱怨厚此薄彼,直接開始自我推銷。


    “嗯,還不錯...


    尤其是那個蒸羊背,一點羊騷味都沒有!”齊淩想不通對方為什麽要和他聊天,而且他也沒有擺官架子的習慣,於是他迴味了一下剛才的美食,微笑著評價道。


    “巡檢大人真是個見過世麵的讀書人啊!”掌櫃一聽,立刻興奮地豎起大拇指,臉上既得意又感激。


    “我這手藝是祖上傳下來的。當年唐朝皇帝吃了都說好。縣裏的人不懂,硬說我的蒸羊味道不夠濃。什麽叫濃?不就是多放調料嘛!但這蒸羊肉要是調料放多了,還能嚐得出新鮮不新鮮嗎?你拿塊在井水裏泡了半個月的臭肉,再撒足花椒大料,跟今天早上剛宰的羊,味道能一樣嗎?”


    “這話說到點子上了!”齊淩前世在城市裏生活久了,品嚐過不少精心烹製的美食,所以他非常認同掌櫃的觀點。


    “巡檢大人果然是才華橫溢!”掌櫃聽了,高興地再次豎起大拇指,“難怪年紀輕輕就成了皇上的門生。縣城裏那些沒見過世麵的,連給您提鞋都不配!您慢走,鍋裏還有剛燉好的獾子肉,咬一口全是油。我給您裝罐子裏,帶迴去當下酒菜。”


    “那可不行,無緣無故的,我怎麽能要你的東西。這一餐多少錢,請您老結賬。”齊淩前世沒當過官,所以沒有白吃白拿的習慣,連忙笑著拒絕。


    “錢?我怎麽敢收巡檢大人的錢!您誇我做得好,我就覺得臉上有光,迴去跟鄰居炫耀好幾個月呢。這頓飯是敬您的,真的不敢收錢。”掌櫃退後半步,急得連連揮手。


    “那怎麽行,你也隻是個小本生意人!”齊淩沒想到一個九品巡檢在七十裏外的縣城裏會有這麽大的影響力,他皺著眉頭低聲迴答,“該是多少就是多少,您不必客氣。張帆,你幫我結賬,迴去後再還你。”


    最後一句話算是找對人了。弓箭手張帆一聽,立刻瞪大眼睛,低聲吩咐:“好了,好了,我家巡檢還沒輪到你來孝敬。該是多少就是多少,別囉嗦!結完賬,我家巡檢還有正事呢!”


    “不是孝敬,不是孝敬!”掌櫃的臉漲得通紅,繼續用力揮手,“我知道巡檢大人看不上這點吃的。但是,這也是我的心意。巡檢大人您可能不知道,我是李家寨的人。以前糧食青黃不接的時候,野狼下山咬羊咬雞咬孩子,根本沒人管。就是您,上任沒幾天,就把野狼打得再也不敢下山了。”


    “這不是我應該做的嗎?”齊淩沒想到自己隻是為了娛樂,帶著手下進山打獵,竟然在百姓心中成了做好事,他的臉微微發熱,苦笑著搖頭,“不然要巡檢幹什麽?您真的不用客氣,吃頓飯對我來說不算什麽開銷...


    對於您的小店來說,卻是……”


    “哎呀,您能來我這裏吃飯,真是我的榮幸啊!”掌櫃堅決不收錢,著急得眼眶都濕潤了。


    他們推來讓去,最後隻好采納了弓箭手王武的建議,各讓一步。


    齊巡檢不必付錢,也不接受掌櫃送的獾肉,隻留下一幅書法作品,作為對掌櫃廚藝的認可。


    而掌櫃也不再堅持送這送那。


    隻要心裏記著齊巡檢的好意,就行了。


    往後金牛寨的人來店裏吃飯,隻收取成本和柴火費。


    “那,那真是太好了。


    巡檢您的墨寶,別人想求都求不到呢。


    我,我今天真是走了大運啊!”掌櫃千恩萬謝,連連答應。


    最後,在送大家出門時,他還硬把兩個熱氣騰騰的陶罐塞到張帆手裏。


    請他幫忙帶迴去,讓齊巡檢日後慢慢享用。


    “沒想到,我齊某人竟然也有被人感激的時候!”齊淩不清楚用書法換來的這頓飯,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隻覺得胸口暖洋洋的,就像在大雪天圍爐喝黃酒那樣愜意。


    他轉頭看著比二十一世紀簡陋得多的縣城,以及踮著腳站在門口揮手送別的掌櫃,忽然覺得這次行程還算值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薑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薑頭並收藏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