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捐錢
親妹搶夫君?這主母不當也罷 作者:愛吃蓑衣米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連幾個月的時日,南星國大旱缺水,莊稼都被曬蔫了。
一些老人躲在陰涼裏,不住地搖頭歎氣。
“今年怕是收成不好啊,都多少年了,未碰到過這種大旱的天氣,老百姓的日不好過啊。”
“你們聽說了嗎?那南城宋家一直在開粥鋪,救濟老百姓呢。”
“真是好人啊,莊稼地裏顆粒無收,老百姓填飽肚子都成了問題,你們再瞅瞅朝廷,一點兒作為都沒有,真是叫人心寒!”
“唉,不說那個不說那個,哪天等我們也堅持不住了,往南城宋家去,好歹能夠填飽肚子……”
“對對對,咱們也去。”
整個京都的大街小巷,說什麽的都有。
恢弘大氣的朝堂上,皇上臉色不悅,看著大臣們瑟瑟縮縮的樣子,隻覺得氣不打一處來。
這麽多的大臣,平日裏倒是廢話挺多,現在真的遇到事情了,竟然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簡直是飯桶!
想到這裏,皇上猛地一拍桌子,語氣沉沉:“諸位愛卿,就沒有一個能替朕解除煩擾的?”
大臣們的腦袋垂得更低了。
皇上啊,這天下大旱,是天年如此,他們又有什麽辦法?誰能管得住老天爺?
“戶部。”皇上臉色鐵青,語氣不善。
“臣在。”戶部尚書顫巍巍地走了出來,跪下。
“你可有辦法?”
戶部尚書齊商擦著額頭上的冷汗:“迴稟皇上,按照往常的行事方法,在天旱之年,可以施粥救濟百姓,但是今年……”
“今年怎麽了?”
齊商咽了口口水,戰戰兢兢地開口:“前段時日,興修水利,花費了大量的銀子,庫裏已經沒錢了……”
說到最後,齊商的腦袋已經伏地,渾身止不住的顫抖。
聽見齊商的話,皇上頭疼地揉了揉自己的額角,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就任由老百姓大罵官府朝廷不作為?
“皇上,其實……”齊商忽然抬頭,再次開口,“還有一種辦法。”
這句話,他差不多是咬牙切齒地說出來的。
在場的人都是人精,自然知道還是有方法的,但是誰都不說,就是害怕得罪人。
齊商現在沒有辦法了啊,哪怕是得罪人,自己也要暫時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兒啊。
聽見齊商的話,皇上眼睛一亮,語氣裏也多了幾分迫切:“什麽辦法,你說!”
齊商穩了穩心神,自己今日怕是要得罪人咯。
“聽說南城宋家已經開始搭涼棚熬稀粥,救濟百姓了,人們對宋家讚譽有加,若是宋家能夠多堅持一段時間……”
皇上眯了眯眼睛,不是能多堅持一段時間,應該直接堅持到最後該多好。
畢竟南城宋家可是百年世家。
不過一想到自己國庫都虧空了,南城宋家竟然還能施粥這麽長時間,老皇帝的心裏微微有些不舒服。
不過到底是為老百姓做好事,老皇帝便把這點兒不舒服壓了下去。
“不過,”齊商話鋒一轉,“這宋家也施粥很長時間了,怕是難以維持下去。”
聽見這話,皇上的臉色又倏忽難看了幾分。
那豈不是還要國家出錢?可是自己沒錢了啊。
若是能夠多有幾個宋家的話……
“皇上,國家安穩是根本,沒有國哪裏有家?現在國家遇到了困難,也是時候讓我們為國做點兒事情的時候,若是全國上下的世家大家都能效仿宋家的話……”
雖然話語沒有說完,但皇上自然是明白了了齊商的意思。
和自己的想法如出一轍。
在場所有的官員聽見齊商的話的時候,就下意識屏住了唿吸,眼觀鼻鼻觀心,仿佛是老僧入定了一般,不敢動彈分毫。
生怕自己成為第一個被點名的人。
皇上環顧四周,原本指望著官員們能夠毛遂自薦,可片刻之後,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大殿之內,一片莊嚴肅穆。
皇上:“……”
老皇帝隻覺得自己的怒氣噌蹭蹭竄上了頭頂,他剛要拍桌子發怒,就聽見外麵傳來通傳,原來是皇後聞訊,帶領後宮眾人率先湊齊了一部分錢財。
聽見這個消息,皇上心中一動隨即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好,皇後此舉,為民造福,堪當典範,不愧是皇後,胸懷天下!”
眾位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麵麵相覷。
皇後都帶頭了,自己若是不捐獻點兒錢,不出點兒血,好像真的挺過不去的。
但是誰先開口啊。
最後還是戶部尚書齊商高聲喊道:“臣願意獻上二百兩銀子,為百姓謀取福祉。”
齊商說著,聲音都有些顫抖起來。
二百兩銀子啊,那可是整整二百兩銀子啊,心疼啊。
“好,愛卿果然深得朕心,百姓會記住你的,朕亦是如此。”
齊商急忙跪下磕頭謝恩。
既然這個頭兒是自己挑起來的,那麽自己就壞人做到底得了。
大臣們怕是要記恨自己了。
還不光是大人,民間的世家貴族,怕是也要記住自己的名字了。
有了齊商帶頭,大臣們即使再不情願,也紛紛開口要捐銀子了。
少則一百兩,多則二百兩。
短短一盞茶的時間,就已經湊齊了將近一萬兩銀子。
有了這些銀子,就能解決今年幹旱缺水,莊稼顆粒無收的問題了。
皇上甚是滿意地下朝了,大臣們則是一個個愁眉苦臉的。
而齊商生怕自己遭受到別人的圍攻,急忙開溜了。
朝廷上的事情傳到民間,人們紛紛拍手稱好。
對皇上對齊商讚譽有加。
但是也有人不滿意了。
“這叫什麽事兒啊,你們說,哪個大臣沒有捐銀子,為什麽大家就隻記住了齊商?”
“那是人家率先帶的頭啊,誰讓別人當時不敢站出來替咱們老百姓說說話呢,今年多麽困難啊。”
“這倒也是,其實那些富庶人家還是絲毫不受影響的,苦的,隻有我們這些老百姓……”
“也幸好,宋家率先施粥,要不然,朝廷還不知道管不管我們呢,要說功勞啊,當屬南城宋家最大才是,怪不得人家是百年世家,瞧瞧這氣度……”
“嗐,可別說那南城宋家了,南城宋家可是攤上事兒了。”
“啊?”
一些老人躲在陰涼裏,不住地搖頭歎氣。
“今年怕是收成不好啊,都多少年了,未碰到過這種大旱的天氣,老百姓的日不好過啊。”
“你們聽說了嗎?那南城宋家一直在開粥鋪,救濟老百姓呢。”
“真是好人啊,莊稼地裏顆粒無收,老百姓填飽肚子都成了問題,你們再瞅瞅朝廷,一點兒作為都沒有,真是叫人心寒!”
“唉,不說那個不說那個,哪天等我們也堅持不住了,往南城宋家去,好歹能夠填飽肚子……”
“對對對,咱們也去。”
整個京都的大街小巷,說什麽的都有。
恢弘大氣的朝堂上,皇上臉色不悅,看著大臣們瑟瑟縮縮的樣子,隻覺得氣不打一處來。
這麽多的大臣,平日裏倒是廢話挺多,現在真的遇到事情了,竟然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簡直是飯桶!
想到這裏,皇上猛地一拍桌子,語氣沉沉:“諸位愛卿,就沒有一個能替朕解除煩擾的?”
大臣們的腦袋垂得更低了。
皇上啊,這天下大旱,是天年如此,他們又有什麽辦法?誰能管得住老天爺?
“戶部。”皇上臉色鐵青,語氣不善。
“臣在。”戶部尚書顫巍巍地走了出來,跪下。
“你可有辦法?”
戶部尚書齊商擦著額頭上的冷汗:“迴稟皇上,按照往常的行事方法,在天旱之年,可以施粥救濟百姓,但是今年……”
“今年怎麽了?”
齊商咽了口口水,戰戰兢兢地開口:“前段時日,興修水利,花費了大量的銀子,庫裏已經沒錢了……”
說到最後,齊商的腦袋已經伏地,渾身止不住的顫抖。
聽見齊商的話,皇上頭疼地揉了揉自己的額角,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就任由老百姓大罵官府朝廷不作為?
“皇上,其實……”齊商忽然抬頭,再次開口,“還有一種辦法。”
這句話,他差不多是咬牙切齒地說出來的。
在場的人都是人精,自然知道還是有方法的,但是誰都不說,就是害怕得罪人。
齊商現在沒有辦法了啊,哪怕是得罪人,自己也要暫時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兒啊。
聽見齊商的話,皇上眼睛一亮,語氣裏也多了幾分迫切:“什麽辦法,你說!”
齊商穩了穩心神,自己今日怕是要得罪人咯。
“聽說南城宋家已經開始搭涼棚熬稀粥,救濟百姓了,人們對宋家讚譽有加,若是宋家能夠多堅持一段時間……”
皇上眯了眯眼睛,不是能多堅持一段時間,應該直接堅持到最後該多好。
畢竟南城宋家可是百年世家。
不過一想到自己國庫都虧空了,南城宋家竟然還能施粥這麽長時間,老皇帝的心裏微微有些不舒服。
不過到底是為老百姓做好事,老皇帝便把這點兒不舒服壓了下去。
“不過,”齊商話鋒一轉,“這宋家也施粥很長時間了,怕是難以維持下去。”
聽見這話,皇上的臉色又倏忽難看了幾分。
那豈不是還要國家出錢?可是自己沒錢了啊。
若是能夠多有幾個宋家的話……
“皇上,國家安穩是根本,沒有國哪裏有家?現在國家遇到了困難,也是時候讓我們為國做點兒事情的時候,若是全國上下的世家大家都能效仿宋家的話……”
雖然話語沒有說完,但皇上自然是明白了了齊商的意思。
和自己的想法如出一轍。
在場所有的官員聽見齊商的話的時候,就下意識屏住了唿吸,眼觀鼻鼻觀心,仿佛是老僧入定了一般,不敢動彈分毫。
生怕自己成為第一個被點名的人。
皇上環顧四周,原本指望著官員們能夠毛遂自薦,可片刻之後,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大殿之內,一片莊嚴肅穆。
皇上:“……”
老皇帝隻覺得自己的怒氣噌蹭蹭竄上了頭頂,他剛要拍桌子發怒,就聽見外麵傳來通傳,原來是皇後聞訊,帶領後宮眾人率先湊齊了一部分錢財。
聽見這個消息,皇上心中一動隨即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好,皇後此舉,為民造福,堪當典範,不愧是皇後,胸懷天下!”
眾位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麵麵相覷。
皇後都帶頭了,自己若是不捐獻點兒錢,不出點兒血,好像真的挺過不去的。
但是誰先開口啊。
最後還是戶部尚書齊商高聲喊道:“臣願意獻上二百兩銀子,為百姓謀取福祉。”
齊商說著,聲音都有些顫抖起來。
二百兩銀子啊,那可是整整二百兩銀子啊,心疼啊。
“好,愛卿果然深得朕心,百姓會記住你的,朕亦是如此。”
齊商急忙跪下磕頭謝恩。
既然這個頭兒是自己挑起來的,那麽自己就壞人做到底得了。
大臣們怕是要記恨自己了。
還不光是大人,民間的世家貴族,怕是也要記住自己的名字了。
有了齊商帶頭,大臣們即使再不情願,也紛紛開口要捐銀子了。
少則一百兩,多則二百兩。
短短一盞茶的時間,就已經湊齊了將近一萬兩銀子。
有了這些銀子,就能解決今年幹旱缺水,莊稼顆粒無收的問題了。
皇上甚是滿意地下朝了,大臣們則是一個個愁眉苦臉的。
而齊商生怕自己遭受到別人的圍攻,急忙開溜了。
朝廷上的事情傳到民間,人們紛紛拍手稱好。
對皇上對齊商讚譽有加。
但是也有人不滿意了。
“這叫什麽事兒啊,你們說,哪個大臣沒有捐銀子,為什麽大家就隻記住了齊商?”
“那是人家率先帶的頭啊,誰讓別人當時不敢站出來替咱們老百姓說說話呢,今年多麽困難啊。”
“這倒也是,其實那些富庶人家還是絲毫不受影響的,苦的,隻有我們這些老百姓……”
“也幸好,宋家率先施粥,要不然,朝廷還不知道管不管我們呢,要說功勞啊,當屬南城宋家最大才是,怪不得人家是百年世家,瞧瞧這氣度……”
“嗐,可別說那南城宋家了,南城宋家可是攤上事兒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