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時間飛速過去,朱良均站在衙門的一間臨時改建的會議室內,他看著牆上的地圖。
眼下江陵地處荊州府,歸湖北省管轄而湖北是整個漢地的中心點,向東可以順著長江進攻江南地區,向西進入雲貴川亦或者挺進陝甘地區,向南進攻湖南和廣東一帶,向北就是進攻中原地區,可以說湖北是漢地的十字路口,哪個方向都能發動進攻,但是又很容易被四麵八方包圍上來的敵人圍毆。
“地利不利啊。”朱良均看著從係統裏購買的地圖,忍不住直搖頭。
眼下剛剛起兵,清賊一旦反應過來後一定會拚了命的往湖北增兵,而自己隻有一萬餘人的兵馬,還都是新兵,雖然手裏的家夥硬,但是打持久戰的話,朱良均他吃不消。
“必須加緊進攻速度,先拿下荊州府。”目光緩緩移向周圍的幾個人口密集的大城,朱良均決定派遣5000兵士由蘇杭帶領一路向西進攻宜都,隻要能拿下宜都的話,荊州府江陵的西麵領土盡歸大明了。
“傳蘇杭!”朱良均猛的起身衝門外吩咐。
門外:“諾!”
一炷香的功夫,身穿軍服的蘇杭大步流星的走進殿內。
“末將拜見陛下!”蘇杭拱手單膝跪地拜見朱良均。
“蘇杭,最近時日,你練兵練得如何了?”朱良均笑嗬嗬的看著恭敬站立的蘇杭。
“稟陛下,末將練兵一月有餘,新兵基本能夠熟悉掌握手中武器的保養以及使用要領,體力方麵因為軍隊的營養夥食也是大大增加,所有士兵每人都胖了二十斤,相較於之前的骨瘦如柴來說,現在可以說是大變樣了,末將可以向陛下保證,末將隻需要5000人就能橫掃整個湖北省。”
朱良均聽後雙眼放光忍不住大聲誇讚:“好!蘇將軍此言甚合咱的想法,既然如此,後天你就帶5000人先拿下荊州府然後再圖其他的地區。”
“末將領命!”蘇杭拱手接令,然後起身拱手稟報道:“稟陛下,末將有一事想要向陛下詢問。”
“但說無妨。”
“眼下我軍依然是在沿用太祖時期的軍隊編製,現在我大明新軍已經完全成為了全員裝備精良火器的軍隊,過去的編製適用於冷兵器時代,現在是熱武器時代,末將認為過去規模龐大繁瑣的編製已然不實用了。”
“說的好,說的在理。”朱良均聽後給予極大的認可。
“今天無事,那我們就探討一下關於軍隊編製方麵的問題吧。”朱良均說完後便命人給蘇杭賜座看茶。
二人經過一天廢寢忘食的探討最終敲定了大明的新式軍隊編製。
蘇杭手拿寫好的新式軍隊編製向所有軍官進行講述。
“大明新軍設立最高元帥之職統率全國軍隊,最高元帥之職為皇帝擔任,依次往下的軍職以及對應軍銜為方麵軍司令(大將軍銜)軍團長(上將軍銜)軍長(上、中將軍銜)師長(少將軍銜)千夫團(上校、中校軍銜)百夫連(少校軍銜)總旗排(什長軍銜)小旗(伍長軍銜)士兵分為列兵、二等兵、三等兵、上等兵。”
蘇杭一口氣說完編製後緩了一口氣又繼續說道:“軍隊編製規模采用三三製,方麵軍下設三個軍團(五十四萬人),軍團下設三個軍(18萬人),軍下設三個師(六萬人),一個師下設三個團(兩萬人),一團下設三個連以及一個獨立加強連(人數在一千五到兩千不等),一連下設三個排(人數在一百二十人以上),一排下設三個伍(人數在四十人以上),一伍人數在12人以上。”
蘇杭收起手中寫好的編製計劃書後轉身對朱良均拱手表示已經講完。
朱良均翹起二郎腿目光頗為淩厲的掃視眾人。
“大明新軍的軍隊編製已經製定,各級軍官按照剛剛說的按部就班,眼下我大明新軍人數在一萬五千餘人,抽調一萬人為大明新軍第一師,後續兵員會慢慢進行補充。”
“是。”眾人齊刷刷拱手。
“後天我決定讓蘇杭領大明第一師全部兵力分三路從北、西兩路發起進攻,收複荊門州、宜昌府、施南府、鄖陽府、襄陽府,初步預定半個月之內結束此次軍事行動。”
朱良均說完麵帶微笑的看向張劇對其客氣的說道:“還勞煩先生立刻著手準備官吏去往這幾個地方任職實施新政。”
“臣張劇領命!”張劇一如往常,目光嚴肅的拱手接令,
會議散去,新軍被徹底打散按照新式編製進行劃分,各級軍官也都前往自己的隊伍裏任職。
經過一天的磨合後,大夥們出奇的發現新的編製不僅僅簡單通俗易懂,而且士兵們之間的配合更加的高效。
公元1840年,2月19日,大明複國軍第一師正式從江陵出征,向滿清叛匪發動戰爭。
西路軍在兩天時間內徹底拿下整個荊州府,大軍一路向西勢如破竹,行軍三天,戰鬥總時長不超過一小時,宜昌府、施南府二府之地很快被收複,沿途抵抗的清軍一聽到明軍提前發餉而且還是高額軍餉後紛紛高舉雙手向明軍投降。
北路軍的進攻也十分順利,綠營兵根本就不是裝備精良的明軍士兵的對手,mg-34機槍一噴出火舌後清軍直接就丟了手裏的刀槍直接高舉雙手投降。
不少被俘的綠營兵表示他們這輩子沒打過這種仗!
明軍士兵的想法也是同樣如此。
捷報一封接著一封的送到江陵城,朱良均的桌子上幾乎堆滿了呈上來的捷報信封,明軍一個連甚至一個排就拿下了一個縣城,城內的清軍絕大部分都是在明軍到來之前就高舉雙手走出城乖乖投降。
“明軍永遠無法在清軍投降之前消滅他們”這句話在整個大明軍隊的隊伍裏傳開了,以至於後期加入的明軍新兵都知道了這個梗。
眼下江陵地處荊州府,歸湖北省管轄而湖北是整個漢地的中心點,向東可以順著長江進攻江南地區,向西進入雲貴川亦或者挺進陝甘地區,向南進攻湖南和廣東一帶,向北就是進攻中原地區,可以說湖北是漢地的十字路口,哪個方向都能發動進攻,但是又很容易被四麵八方包圍上來的敵人圍毆。
“地利不利啊。”朱良均看著從係統裏購買的地圖,忍不住直搖頭。
眼下剛剛起兵,清賊一旦反應過來後一定會拚了命的往湖北增兵,而自己隻有一萬餘人的兵馬,還都是新兵,雖然手裏的家夥硬,但是打持久戰的話,朱良均他吃不消。
“必須加緊進攻速度,先拿下荊州府。”目光緩緩移向周圍的幾個人口密集的大城,朱良均決定派遣5000兵士由蘇杭帶領一路向西進攻宜都,隻要能拿下宜都的話,荊州府江陵的西麵領土盡歸大明了。
“傳蘇杭!”朱良均猛的起身衝門外吩咐。
門外:“諾!”
一炷香的功夫,身穿軍服的蘇杭大步流星的走進殿內。
“末將拜見陛下!”蘇杭拱手單膝跪地拜見朱良均。
“蘇杭,最近時日,你練兵練得如何了?”朱良均笑嗬嗬的看著恭敬站立的蘇杭。
“稟陛下,末將練兵一月有餘,新兵基本能夠熟悉掌握手中武器的保養以及使用要領,體力方麵因為軍隊的營養夥食也是大大增加,所有士兵每人都胖了二十斤,相較於之前的骨瘦如柴來說,現在可以說是大變樣了,末將可以向陛下保證,末將隻需要5000人就能橫掃整個湖北省。”
朱良均聽後雙眼放光忍不住大聲誇讚:“好!蘇將軍此言甚合咱的想法,既然如此,後天你就帶5000人先拿下荊州府然後再圖其他的地區。”
“末將領命!”蘇杭拱手接令,然後起身拱手稟報道:“稟陛下,末將有一事想要向陛下詢問。”
“但說無妨。”
“眼下我軍依然是在沿用太祖時期的軍隊編製,現在我大明新軍已經完全成為了全員裝備精良火器的軍隊,過去的編製適用於冷兵器時代,現在是熱武器時代,末將認為過去規模龐大繁瑣的編製已然不實用了。”
“說的好,說的在理。”朱良均聽後給予極大的認可。
“今天無事,那我們就探討一下關於軍隊編製方麵的問題吧。”朱良均說完後便命人給蘇杭賜座看茶。
二人經過一天廢寢忘食的探討最終敲定了大明的新式軍隊編製。
蘇杭手拿寫好的新式軍隊編製向所有軍官進行講述。
“大明新軍設立最高元帥之職統率全國軍隊,最高元帥之職為皇帝擔任,依次往下的軍職以及對應軍銜為方麵軍司令(大將軍銜)軍團長(上將軍銜)軍長(上、中將軍銜)師長(少將軍銜)千夫團(上校、中校軍銜)百夫連(少校軍銜)總旗排(什長軍銜)小旗(伍長軍銜)士兵分為列兵、二等兵、三等兵、上等兵。”
蘇杭一口氣說完編製後緩了一口氣又繼續說道:“軍隊編製規模采用三三製,方麵軍下設三個軍團(五十四萬人),軍團下設三個軍(18萬人),軍下設三個師(六萬人),一個師下設三個團(兩萬人),一團下設三個連以及一個獨立加強連(人數在一千五到兩千不等),一連下設三個排(人數在一百二十人以上),一排下設三個伍(人數在四十人以上),一伍人數在12人以上。”
蘇杭收起手中寫好的編製計劃書後轉身對朱良均拱手表示已經講完。
朱良均翹起二郎腿目光頗為淩厲的掃視眾人。
“大明新軍的軍隊編製已經製定,各級軍官按照剛剛說的按部就班,眼下我大明新軍人數在一萬五千餘人,抽調一萬人為大明新軍第一師,後續兵員會慢慢進行補充。”
“是。”眾人齊刷刷拱手。
“後天我決定讓蘇杭領大明第一師全部兵力分三路從北、西兩路發起進攻,收複荊門州、宜昌府、施南府、鄖陽府、襄陽府,初步預定半個月之內結束此次軍事行動。”
朱良均說完麵帶微笑的看向張劇對其客氣的說道:“還勞煩先生立刻著手準備官吏去往這幾個地方任職實施新政。”
“臣張劇領命!”張劇一如往常,目光嚴肅的拱手接令,
會議散去,新軍被徹底打散按照新式編製進行劃分,各級軍官也都前往自己的隊伍裏任職。
經過一天的磨合後,大夥們出奇的發現新的編製不僅僅簡單通俗易懂,而且士兵們之間的配合更加的高效。
公元1840年,2月19日,大明複國軍第一師正式從江陵出征,向滿清叛匪發動戰爭。
西路軍在兩天時間內徹底拿下整個荊州府,大軍一路向西勢如破竹,行軍三天,戰鬥總時長不超過一小時,宜昌府、施南府二府之地很快被收複,沿途抵抗的清軍一聽到明軍提前發餉而且還是高額軍餉後紛紛高舉雙手向明軍投降。
北路軍的進攻也十分順利,綠營兵根本就不是裝備精良的明軍士兵的對手,mg-34機槍一噴出火舌後清軍直接就丟了手裏的刀槍直接高舉雙手投降。
不少被俘的綠營兵表示他們這輩子沒打過這種仗!
明軍士兵的想法也是同樣如此。
捷報一封接著一封的送到江陵城,朱良均的桌子上幾乎堆滿了呈上來的捷報信封,明軍一個連甚至一個排就拿下了一個縣城,城內的清軍絕大部分都是在明軍到來之前就高舉雙手走出城乖乖投降。
“明軍永遠無法在清軍投降之前消滅他們”這句話在整個大明軍隊的隊伍裏傳開了,以至於後期加入的明軍新兵都知道了這個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