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李歌已經嫁入國公府半個月的時間了。


    這些天來,她除了跟著沈白迴了一次皇宮,剩下的時間裏,隻在臥室和藥房之間轉悠。


    老軍醫的治療法子是有成效的。


    一次又一次的“煮”療後,李歌漸漸感受到了自己身體發生的變化和越來越強烈的生機。


    “牛媽媽,今天怎麽沒有看見沈白?”


    新的一天,李歌從藥房出來,沒有像往常那樣見到沈白,好奇的問著。


    “夫人,今天是老太爺的生祭,爺去祖墳祭奠了。”牛媽媽低聲迴答著。


    老國公的生忌啊。


    李歌抿了抿嘴唇,生祭是大事,自己如今作為兒媳,該當同去祭拜的。


    “夫人,爺出門前吩咐了。”牛媽媽說,“您入門也不少日子了,今天該盤盤家底,預備著管家了。”


    家底?管家!


    十五歲的李歌,突然有些心虛了起來。


    皇家公主,管家這門學問自然是必學的。


    不過,李歌例外,活著都是問題,皇帝壓根就沒有準備讓她去學。


    可如今,作為貴族家的主母,這個事是無論如何也逃不過的。


    “牛媽媽,老實說啊,我不會管家。”李歌有些不好意思的說。


    她沒有說錯,一個連大蒜多少錢都不知道的丫頭片子,哪裏能管得了大宅門裏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呢?


    “沒事,咱們宅子和一般的大宅不同,人少,事少,規矩少,有我和老郭幫襯著,沒問題。”牛媽媽拍著胸脯說。


    簡單的吃了一頓午飯,李歌今天沒有按時午休,而是被請到了正廳。


    “需要先給夫人介紹一下衛國公府的規模。”牛媽媽趁著仆人去拿賬本的功夫,用小轎抬著李歌,先來了個府宅一日遊。


    衛國公府,作為南國一等勳貴的府邸,是皇家禦賜特製的。


    府宅共分前、中、後三院。


    前院由門廳、客廳、左偏廳(宴廳)、右偏廳(恩廳)、演武廳、議事廳等組成。


    中院最大,分三路,每路又分兩個支路,每個支路又分別有一個三到五進的院子,這是主家居住生活的地方。各管家、管事、媽媽和丫鬟們,分別住在各院子的左右跨院中。


    後院分前中後五房和三窖,前麵分別是賬房、錢房、細軟房、百貨房和藥材房;中間分別是廚房、水房、雜房、柴房和貨房;後麵是護衛值守房、守夜房和三間宿舍房。此外,後院還有酒窖、冰窖、油醋醬料窖。


    後院後麵,還有一個小院子,是馬棚和貨倉。


    三院中間,還分別有前後兩個花園相連,花園內,自然少不了假山流水和樓宇亭廊,各種名貴花草更是數不勝數,其中最讓人稱奇的,還屬後花園裏的一座書樓,此樓喚作“磚樓”,專門存放各類書籍和文玩古董。


    “咱們的宅子,在國都府不算最大的,但卻是底蘊最深的,修修補補下來,怕是有兩百年了吧。”牛媽媽指著一處處院落,自豪的說,“此外,咱們在國都府還有一處老宅,祖祠就設在那裏,有空了,爺自然會帶您去看看。”


    逛完了宅子,李歌已經陷入了雲裏霧裏的狀態。


    皇宮雖大,但大部分都是通道。


    公府雖小,但院子和院子緊密相挨,竟然沒有一處多餘的地方。


    這就是世家的底蘊吧。


    來到客廳,裏麵已經站滿了人。


    見到李歌前來,帶頭的一個媽媽高唿了一聲“夫人到”後,大家就都跪了下去。


    李歌哪裏見過這樣的陣勢,低著頭就往牛媽媽身後躲,最終還是被力大無窮的牛媽媽提溜到了椅子上。


    “請夫人安,老奴是府上後院的管家,我姓張。”


    “請夫人安,老奴是前院的管家,喚我老劉就好。”


    “請夫人安,老奴是賬房的主事,喚我韓先生就好。”


    .........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李歌和府上的各路管事、主事們挨個見了麵。


    見是見了,不過能不能記住就兩說了。


    “夫人,咱們府上共有大管家一人,按前中後院,又設管家三人,每廳、房設主事一人,分別管理日常。”牛媽媽自家的夫人見人見得已經打起了瞌睡,就來了一個總結匯報:“府上人事繁多,您隻需要記住大管家老郭,前院管家老劉,中院管家是我,後院管家老張,賬房韓先生這些人就好,當然了,爺身邊的鬼衛和坐班師爺兩支,還有各掌櫃和莊子管事,隨後再認識。”


    這樣就很好,隻需要知道“腦袋”大的就行。


    李歌暗暗想著。


    本以為見了人就算完事了,可沒想到牛媽媽卻把賬方推到前麵。


    這位韓先生一看就是老夫子,張口就來:“夫人,咱們府上目前有存銀三萬多兩,各類細軟物資,都在冊子上。另外,咱還有兩處農莊子、一座帶藥山的藥莊子、一處帶礦山的鐵器莊子等四處莊子,國都府裏,有一家鏢局和一間藥房,之前還有一座別院,不過被爺給賣了.......”


    “夫人,如今,咱府上隻有爺一人吃皇糧,一年的俸祿和賞賜,大概是一萬五千兩,今年年底,四處莊子留下分紅,最後的收益有兩萬五千兩,鏢局一年的收益是一萬多兩,藥房大概有八千兩,另外,大婚收到的賀禮大概一萬兩,哦,各類銀錢,不日將運到府宅......”


    “夫人,咱府上如今人少了,按照目前的情況看,各類月錢每月支出一千兩,食宿每月支出四百兩,炭水每月支出兩百兩.......”


    看著麵前堆積如山的賬本和地契,李歌又找不到北了,下意識的看了一眼牛媽媽,牛媽媽立刻善解人意的點了點頭。


    “韓先生,夫人用不著你在這裏說相聲,你就說說,說說夫人喜歡聽的——”牛媽媽暗示到。


    “哦,哦,哦,迴夫人,按照府上的慣例,您作為主母,每月的貼己銀子是五百兩,脂粉銀子是二百兩......”


    韓先生如數家珍。


    李歌聽卻得稀裏糊塗。


    最後,還是牛媽媽幫她算了一筆,作為夫人,她一個月能有一千多兩銀子的月錢。


    一千多兩?


    李歌突然想起來,兩年前,她發燒難受,就找來一位好心的小公公,讓他幫忙去買藥,一支寶貝了好些年的金簪子,才換了五兩銀子......


    聽著聽著,李歌的兩眼漸漸冒出了道道金光。


    “夫人,其實吧,您作為管家的主子,想怎麽用錢,還不是您一句話的事情,一千多兩銀子,少是少了點,可就是給外人看的。”牛媽媽見李歌又不說話了,還以為嫌少,趕緊勸說著。


    少?


    不少了!


    李喜是宮裏最得寵的公主,一年下來也就五千兩的奉養銀子,咱比她多出一倍去了!


    李歌狠狠的咽了一口唾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君!生娃這種事不能靠走量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鍋巴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鍋巴大師並收藏夫君!生娃這種事不能靠走量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