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張居正快要死了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作者:用戶1522157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太後嚇得花容失色,朱翊鈞也心疼得很,但他不敢有任何動作,一是因為太祖的血脈壓製,二是蔣瓛、藍玉和常升三人的威名太盛。
朱元璋看朱翊鈞這家夥竟然敢跟他動手,又拿著玉帶向他身上抽去,常升把朱翊鈞控製住,他動彈不得,隻能挨打。
江風站在旁邊看了一會兒熱鬧,這才走過去對朱元璋說:“陛下,先停一會兒,我還沒說完。”
朱元璋又抽了一下,這才罷手,氣唿唿地坐到旁邊,蔣瓛等人站在他的身後。
李太後趕緊過去,將朱翊鈞扶了起來,不停落淚,卻也不敢抱怨,朱翊鈞也氣唿唿地站在那裏。
江風繼續說:“從萬曆十四年起,朱翊鈞沉溺酒色,而且,他寵愛鄭貴妃,想立鄭貴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為太子。”
“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李太後和幾乎所有大臣堅決反對。雙方僵持不下,長達十五年之久。”
“無數大臣被貶職流放或鋌杖,朝廷不得安寧,直到萬曆二十九年,才封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朱翊鈞覺得自己貴為天子,卻受製於大臣,從此之後就不再上朝,也不接見大臣,除了大事,平常的奏章也不批閱了。”
江風說的這些,朱翊鈞自然不相信,連聲冷笑。
江風沒有理會他,繼續說:
“當然,在朱翊鈞當皇帝期間,他運籌帷幄,親自安排,平定了寧夏叛亂和播州叛亂,支援朝鮮打敗了倭國,史稱萬曆三大征。”
“也就是說,他雖然不上朝,也並沒有完全擺爛,始終保持對帝國的控製,但所有大臣幾十年都幾乎見不到皇帝,朝政一塌糊塗。”
“因朝政混亂,軍備鬆弛,財政危機,最終,萬曆四十七年,東北的建州女真崛起,建立大金汗國,公開跟大明宣戰。”
“在薩爾滸一戰中,九萬明軍全軍覆沒,從此,小小的後金,成為大明的心腹大患,24年之後,大明滅亡,後金奪取大明江山。”
“所以,後世有言,大明滅亡,實亡於萬曆。”
“朱翊鈞文武全才,也有謀略,本來有機會中興大明,成為一代雄主,卻因為怠政,最後葬送了大明江山,實在是罪該萬死。”
朱翊鈞雖然心中不服,但也認認真真聽完,聽到最後,隻覺得五雷轟頂,此時的他,本來雄心壯誌,現在江風卻說,他毀了大明江山。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大明現在蒸蒸日上,再給朕二十年,一定可以再造一個輝煌的大明帝國,大明江山怎麽可能會毀在朕的手中。”
朱元璋頓時怒道:“你這個混蛋,竟然還死不悔改,咱已經把朱祁鎮這個混蛋廢了皇位,不介意再把你的皇位也給廢了。”
李太後一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太祖息怒,太祖息怒,皇兒一時糊塗,請太祖再給他一個機會,他一定會改正的。”
朱載坖也跪倒在地,“太祖息怒,先生說的這些,畢竟現在還沒有發生,正好也給這個混蛋一個警醒,請太祖再給他一個機會。”
朱元璋冷哼一聲,“你們不要為他求情,你看他這個樣子,是想改邪歸正的嗎?江小子,你看,廢了他的皇位,立誰為皇帝合適?”
江風想了想,其實朱翊鈞也不是像朱祁鎮一樣一無是處,他本性不壞,清算張居正一方麵是想立威。”
另外,張居正從小嚴格要求他,在朱翊鈞心中,也認為張居正是個完美的人。親政之後,才發現他也貪汙受賄,結黨排斥異己,覺得自己受到欺騙。
他想立自己喜歡的兒子為太子,卻遭到滿朝的反對,覺得這個皇帝當得實在沒有意思,所以開始擺爛。
如果他真的能警醒,以他的才能,不說實現大明中興,至少也會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陛下,張居正快要死了,如果張居正再多活幾年,大明肯定會中興的,我們先去救張居正吧,這事兒迴頭再說。”
朱元璋瞪了朱翊鈞一眼,然後說:“迴頭再找你算賬。”
江風對朱載坖說:“你安排太祖、涼國公、開國公和蔣大人先住下,你跟我一起去張居正府上就可以了。”
朱載坖看看李太後,李太後對禦書房外麵喊道:“馮寶,進來。”
司禮監掌印太監馮寶開門進來,李太後說:“馮寶,你安排太祖和江先生等人住在原來的裕王府,然後送江先生去張先生府上。”
馮寶剛剛雖然將所有人趕出去了,但他一直在禦書房外偷聽,基本上搞清楚了現在的情況和幾人的身份。
朱載坖看了看馮寶,說道:“馮寶,你是個聰明人,剛剛禦書房內的事兒,如果透露出半個字,你知道後果。”
馮寶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先帝,不,陛下,奴婢剛剛在禦書房外,什麽也沒聽見,什麽也不知道。”
“起來吧。”朱載坖是相信馮寶的,否則也不會讓他從小在朱翊鈞身邊。
朱載坖又對李太後使個眼色,李太後當然明白,這是讓她好好勸勸朱翊鈞。
眾人在馮寶的帶領下,出宮到了裕王府,朱元璋和藍玉等人留在府內,江風、朱載坖和馮寶三人去張居正府邸。
當然,為了不引起太大的恐慌,從禦書房出來,朱元璋和朱載坖就坐在禦輦之內。
禦輦來到張居正府邸大門,後麵跟著一隊錦衣衛,沒有提前通報,但皇帝的禦輦到來,門房早早就看到了,一邊大開中門,一邊通知接駕。
禦輦直接進入府內,張居正長子張敬修帶領眾人匆匆前來,沒等他們跪地接駕,馮寶就說:
“陛下有旨,所有人免禮,張敬修帶路,其他人各自散去。”
張敬修仍然恭恭敬敬地對禦輦行了一禮,“微臣張敬修恭迎聖駕。”
朱載坖沒有說話,馮寶對張敬修笑了笑,說:“張大人,陛下來看首輔大人,帶路吧。”
“是,馮公公。”張敬修答應一聲,在前麵引路。
來到後院臥室,門口,馮寶說:“張大人,讓這個院內所有人和臥室內的所有人全部離開。”
張敬修一愣,看向馮寶,見馮寶沒有解釋的意思,隻得揮揮手,讓所有人都退出院內。
馮寶看周圍都沒有外人了,這才對禦輦躬身道:“陛下,到了。”
朱元璋看朱翊鈞這家夥竟然敢跟他動手,又拿著玉帶向他身上抽去,常升把朱翊鈞控製住,他動彈不得,隻能挨打。
江風站在旁邊看了一會兒熱鬧,這才走過去對朱元璋說:“陛下,先停一會兒,我還沒說完。”
朱元璋又抽了一下,這才罷手,氣唿唿地坐到旁邊,蔣瓛等人站在他的身後。
李太後趕緊過去,將朱翊鈞扶了起來,不停落淚,卻也不敢抱怨,朱翊鈞也氣唿唿地站在那裏。
江風繼續說:“從萬曆十四年起,朱翊鈞沉溺酒色,而且,他寵愛鄭貴妃,想立鄭貴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為太子。”
“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李太後和幾乎所有大臣堅決反對。雙方僵持不下,長達十五年之久。”
“無數大臣被貶職流放或鋌杖,朝廷不得安寧,直到萬曆二十九年,才封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朱翊鈞覺得自己貴為天子,卻受製於大臣,從此之後就不再上朝,也不接見大臣,除了大事,平常的奏章也不批閱了。”
江風說的這些,朱翊鈞自然不相信,連聲冷笑。
江風沒有理會他,繼續說:
“當然,在朱翊鈞當皇帝期間,他運籌帷幄,親自安排,平定了寧夏叛亂和播州叛亂,支援朝鮮打敗了倭國,史稱萬曆三大征。”
“也就是說,他雖然不上朝,也並沒有完全擺爛,始終保持對帝國的控製,但所有大臣幾十年都幾乎見不到皇帝,朝政一塌糊塗。”
“因朝政混亂,軍備鬆弛,財政危機,最終,萬曆四十七年,東北的建州女真崛起,建立大金汗國,公開跟大明宣戰。”
“在薩爾滸一戰中,九萬明軍全軍覆沒,從此,小小的後金,成為大明的心腹大患,24年之後,大明滅亡,後金奪取大明江山。”
“所以,後世有言,大明滅亡,實亡於萬曆。”
“朱翊鈞文武全才,也有謀略,本來有機會中興大明,成為一代雄主,卻因為怠政,最後葬送了大明江山,實在是罪該萬死。”
朱翊鈞雖然心中不服,但也認認真真聽完,聽到最後,隻覺得五雷轟頂,此時的他,本來雄心壯誌,現在江風卻說,他毀了大明江山。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大明現在蒸蒸日上,再給朕二十年,一定可以再造一個輝煌的大明帝國,大明江山怎麽可能會毀在朕的手中。”
朱元璋頓時怒道:“你這個混蛋,竟然還死不悔改,咱已經把朱祁鎮這個混蛋廢了皇位,不介意再把你的皇位也給廢了。”
李太後一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太祖息怒,太祖息怒,皇兒一時糊塗,請太祖再給他一個機會,他一定會改正的。”
朱載坖也跪倒在地,“太祖息怒,先生說的這些,畢竟現在還沒有發生,正好也給這個混蛋一個警醒,請太祖再給他一個機會。”
朱元璋冷哼一聲,“你們不要為他求情,你看他這個樣子,是想改邪歸正的嗎?江小子,你看,廢了他的皇位,立誰為皇帝合適?”
江風想了想,其實朱翊鈞也不是像朱祁鎮一樣一無是處,他本性不壞,清算張居正一方麵是想立威。”
另外,張居正從小嚴格要求他,在朱翊鈞心中,也認為張居正是個完美的人。親政之後,才發現他也貪汙受賄,結黨排斥異己,覺得自己受到欺騙。
他想立自己喜歡的兒子為太子,卻遭到滿朝的反對,覺得這個皇帝當得實在沒有意思,所以開始擺爛。
如果他真的能警醒,以他的才能,不說實現大明中興,至少也會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陛下,張居正快要死了,如果張居正再多活幾年,大明肯定會中興的,我們先去救張居正吧,這事兒迴頭再說。”
朱元璋瞪了朱翊鈞一眼,然後說:“迴頭再找你算賬。”
江風對朱載坖說:“你安排太祖、涼國公、開國公和蔣大人先住下,你跟我一起去張居正府上就可以了。”
朱載坖看看李太後,李太後對禦書房外麵喊道:“馮寶,進來。”
司禮監掌印太監馮寶開門進來,李太後說:“馮寶,你安排太祖和江先生等人住在原來的裕王府,然後送江先生去張先生府上。”
馮寶剛剛雖然將所有人趕出去了,但他一直在禦書房外偷聽,基本上搞清楚了現在的情況和幾人的身份。
朱載坖看了看馮寶,說道:“馮寶,你是個聰明人,剛剛禦書房內的事兒,如果透露出半個字,你知道後果。”
馮寶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先帝,不,陛下,奴婢剛剛在禦書房外,什麽也沒聽見,什麽也不知道。”
“起來吧。”朱載坖是相信馮寶的,否則也不會讓他從小在朱翊鈞身邊。
朱載坖又對李太後使個眼色,李太後當然明白,這是讓她好好勸勸朱翊鈞。
眾人在馮寶的帶領下,出宮到了裕王府,朱元璋和藍玉等人留在府內,江風、朱載坖和馮寶三人去張居正府邸。
當然,為了不引起太大的恐慌,從禦書房出來,朱元璋和朱載坖就坐在禦輦之內。
禦輦來到張居正府邸大門,後麵跟著一隊錦衣衛,沒有提前通報,但皇帝的禦輦到來,門房早早就看到了,一邊大開中門,一邊通知接駕。
禦輦直接進入府內,張居正長子張敬修帶領眾人匆匆前來,沒等他們跪地接駕,馮寶就說:
“陛下有旨,所有人免禮,張敬修帶路,其他人各自散去。”
張敬修仍然恭恭敬敬地對禦輦行了一禮,“微臣張敬修恭迎聖駕。”
朱載坖沒有說話,馮寶對張敬修笑了笑,說:“張大人,陛下來看首輔大人,帶路吧。”
“是,馮公公。”張敬修答應一聲,在前麵引路。
來到後院臥室,門口,馮寶說:“張大人,讓這個院內所有人和臥室內的所有人全部離開。”
張敬修一愣,看向馮寶,見馮寶沒有解釋的意思,隻得揮揮手,讓所有人都退出院內。
馮寶看周圍都沒有外人了,這才對禦輦躬身道:“陛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