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殺得還不夠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作者:用戶1522157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檢這時也緊張起來,“是啊,先生,現在京城周圍,已經完全沒有防守的力量了,如果此時韃子進犯,京城危矣。”
江風又點了一支煙,抽了一口,才慢慢說道:
“此時的多爾袞,還沒有搞清楚我們這裏發生的事情,他暫時不敢來趁火打劫。”
“所以,我們必須要最快速度將闖賊的殘餘勢力趕出直隸,然後立即迴援京師,這就是打一個時間差。”
“我為什麽急於去張家口搶錢?就是要盡快弄到足夠的銀子,然後用這些銀子重新招募軍隊,保衛京城。”
朱元璋說:“江小子,你太異想天開了,你以為招募到的百姓,馬上就可以上戰場?”
江風笑道:“老朱,後世有一句話,叫做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明軍之所以麵對闖賊和韃子節節敗退,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軍餉不足,如果有了足夠的軍餉,我們就可以招募到很多潰散的明軍和農民軍。”
“這些人大多都身經百戰,隻需要有一些有豐富統兵經驗的將軍,很快就可以組織一支強悍的大軍。”
朱由檢這時也來了興趣,高興地說:“對對對,其實,明軍將士如果死戰的話,戰力還是不錯的。”
他突然想起來,前麵江風安排王承恩去吳三桂那裏監軍,問道:
“先生,您安排王承恩去吳三桂那裏勞軍,還讓他當監軍,這個吳三桂可以信賴嗎?”
這話可是把江風問住了,吳三桂基本上可以算曆史上的第一大漢奸,江風對他也是恨之入骨。
問題是,如果明朝不滅,他會不會投降多爾袞?如果把多爾袞的斑斑劣跡都告訴朱由檢了,以朱由檢的性格,恐怕不會容忍吳三桂。
如果沒有了吳三桂,關寧鐵騎誰來指揮?山海關誰來防守?就算換一個人過去當總兵或總督,遼東的那幫驕兵悍將會不會聽指揮?
“其實,忠與奸,有時,有的人,也很難判斷。吳三桂在曆史上最後投降了韃子,成了韃子的馬前卒,欠下了累累血債。”
“但是,如果明朝不滅亡,他大概率不會投降韃子。他本質上就是一個軍閥,把遼東和關寧鐵騎當做他權力和財富的來源。”
“所以,對待吳三桂,你要慎之又慎,千萬不要重蹈毛文龍的覆轍。”
說罷,他看了朱由檢一眼。
說到毛文龍,朱由檢的眼皮跳了跳,尷尬地低下了頭。
“如果不是袁崇煥殺了毛文龍,有毛文龍駐守皮島,牽製後金,韃子永遠不敢大張旗鼓地襲擊京城。”
“如果不是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尚可喜、耿仲明、孔友德不會投降韃子,韃子就不會有水師和強大的火器,也不會對大明構成威脅。”
朱由檢長歎一聲:“我沒有識人之明,誤信了袁崇煥這個國賊,以至於釀成今日之禍。”
看朱由檢痛徹心扉的樣子,江風也沒有繼續刺激他。
“遼東的事情非常複雜,遼東的武將和朝堂的袞袞諸公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他們像嗜血的鱷魚一樣,都盯著遼東每年的五百萬軍費呢。”
朱元璋聽了半天,越聽越氣。
“江小子,我怎麽聽了半天,這大明朝現在完全是內憂外患一團糟啊。”
江風苦笑一聲,“確實是這樣的,不然怎麽就亡國了。”
朱由檢再次躬身行禮,“求先生教我,救救我大明。”
江風拍拍他的肩膀,“陛下,你知道嗎?其實,如果不是你太著急,大明還可以再苟延殘喘幾十年。”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想解決眼前的困局,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你千萬不能著急。”
“過幾天,我就可以給你弄來最少一千萬兩銀子,夠你用一兩年了,把遼餉、剿餉和練餉這三餉停了吧,不然,你會完全失去民心的。”
朱元璋一愣,“什麽三餉?”
朱由檢知道太祖最是體貼百姓,聽到問話,哪裏還敢說話,求救地看向江風。
江風笑道:“明末財政崩潰,年年入不敷出,沒辦法,朝廷隻能在正常的賦稅上,增加了三種賦稅。”
“為遼東打韃子,增加了遼餉;為鎮壓農民起義,增加了剿餉;為練兵,增加了連餉。本來百姓就苦不堪言,又增加這沉重的負擔,更是雪上加霜。”
朱元璋騰地一下就站了起來,抽出腰間的玉帶,又要打人,被江風趕緊攔住。
“陛下息怒,這也不能全怪朱由檢,他也是迫不得已。”
朱由檢苦笑一聲:“先生,就算您弄來了一千萬兩銀子,可是,一兩年之後呢?”
“你先想辦法穩住吳三桂,用好黃得功和何騰蛟,就能穩定大局。然後打造一支絕對忠誠的軍隊,我再來告訴你該如何做。”
朱元璋瞥了江風一眼,怒道:“江小子,你賣什麽關子?直接告訴他,讓他同時去做,不就好了嗎?”
江風搖搖頭,“沒有一支絕對忠誠的軍隊,他什麽也做不了,我現在告訴他了,以他的暴脾氣和急性子,隻怕又會天下大亂。”
朱由檢沉思片刻,看向朱元璋,又對朱元璋躬身一禮。
“太祖,能不能把涼國公、開國公和武定侯三人留下來一年,幫我練兵?”
朱元璋和江風對視一眼,點點頭。
“好吧,但最終還是要靠你自己,你要自己想辦法,發掘人才,一年之後,要有人能接替他們。”
朱由檢一聽,大喜,立即跪倒在地,對著朱元璋砰砰磕頭,又對著江風砰砰磕頭。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嫌棄地說:“堂堂大明天子,一點殺伐果斷的氣勢都沒有。”
江風趕緊擺擺手,“老朱,你可別亂說話,他可是繼承了你殺伐果斷的風格。”
“在位十七年,換了19個內閣首輔,50多個內閣大學士,殺了7個兵部尚書,更是創下了一天殺36個大臣的記錄。”
“你沒見他的遺詔都說的是諸臣誤朕,文臣個個該殺嗎?”
朱元璋和朱由檢異口同聲地說:“殺得還不夠。”
江風被他倆逗笑了,“你們這倒是真像一對祖孫。”
他又嚴肅地跟朱由檢說:“太祖殺人,那是因為他有足夠的威望,掌握著絕對的軍權,你殺人太多,就會寒了大家的心。”
“先悠著點,等你有了一支強大的絕對忠誠的軍隊,我再告訴你,要殺哪些人。”
江風又點了一支煙,抽了一口,才慢慢說道:
“此時的多爾袞,還沒有搞清楚我們這裏發生的事情,他暫時不敢來趁火打劫。”
“所以,我們必須要最快速度將闖賊的殘餘勢力趕出直隸,然後立即迴援京師,這就是打一個時間差。”
“我為什麽急於去張家口搶錢?就是要盡快弄到足夠的銀子,然後用這些銀子重新招募軍隊,保衛京城。”
朱元璋說:“江小子,你太異想天開了,你以為招募到的百姓,馬上就可以上戰場?”
江風笑道:“老朱,後世有一句話,叫做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明軍之所以麵對闖賊和韃子節節敗退,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軍餉不足,如果有了足夠的軍餉,我們就可以招募到很多潰散的明軍和農民軍。”
“這些人大多都身經百戰,隻需要有一些有豐富統兵經驗的將軍,很快就可以組織一支強悍的大軍。”
朱由檢這時也來了興趣,高興地說:“對對對,其實,明軍將士如果死戰的話,戰力還是不錯的。”
他突然想起來,前麵江風安排王承恩去吳三桂那裏監軍,問道:
“先生,您安排王承恩去吳三桂那裏勞軍,還讓他當監軍,這個吳三桂可以信賴嗎?”
這話可是把江風問住了,吳三桂基本上可以算曆史上的第一大漢奸,江風對他也是恨之入骨。
問題是,如果明朝不滅,他會不會投降多爾袞?如果把多爾袞的斑斑劣跡都告訴朱由檢了,以朱由檢的性格,恐怕不會容忍吳三桂。
如果沒有了吳三桂,關寧鐵騎誰來指揮?山海關誰來防守?就算換一個人過去當總兵或總督,遼東的那幫驕兵悍將會不會聽指揮?
“其實,忠與奸,有時,有的人,也很難判斷。吳三桂在曆史上最後投降了韃子,成了韃子的馬前卒,欠下了累累血債。”
“但是,如果明朝不滅亡,他大概率不會投降韃子。他本質上就是一個軍閥,把遼東和關寧鐵騎當做他權力和財富的來源。”
“所以,對待吳三桂,你要慎之又慎,千萬不要重蹈毛文龍的覆轍。”
說罷,他看了朱由檢一眼。
說到毛文龍,朱由檢的眼皮跳了跳,尷尬地低下了頭。
“如果不是袁崇煥殺了毛文龍,有毛文龍駐守皮島,牽製後金,韃子永遠不敢大張旗鼓地襲擊京城。”
“如果不是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尚可喜、耿仲明、孔友德不會投降韃子,韃子就不會有水師和強大的火器,也不會對大明構成威脅。”
朱由檢長歎一聲:“我沒有識人之明,誤信了袁崇煥這個國賊,以至於釀成今日之禍。”
看朱由檢痛徹心扉的樣子,江風也沒有繼續刺激他。
“遼東的事情非常複雜,遼東的武將和朝堂的袞袞諸公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他們像嗜血的鱷魚一樣,都盯著遼東每年的五百萬軍費呢。”
朱元璋聽了半天,越聽越氣。
“江小子,我怎麽聽了半天,這大明朝現在完全是內憂外患一團糟啊。”
江風苦笑一聲,“確實是這樣的,不然怎麽就亡國了。”
朱由檢再次躬身行禮,“求先生教我,救救我大明。”
江風拍拍他的肩膀,“陛下,你知道嗎?其實,如果不是你太著急,大明還可以再苟延殘喘幾十年。”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想解決眼前的困局,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你千萬不能著急。”
“過幾天,我就可以給你弄來最少一千萬兩銀子,夠你用一兩年了,把遼餉、剿餉和練餉這三餉停了吧,不然,你會完全失去民心的。”
朱元璋一愣,“什麽三餉?”
朱由檢知道太祖最是體貼百姓,聽到問話,哪裏還敢說話,求救地看向江風。
江風笑道:“明末財政崩潰,年年入不敷出,沒辦法,朝廷隻能在正常的賦稅上,增加了三種賦稅。”
“為遼東打韃子,增加了遼餉;為鎮壓農民起義,增加了剿餉;為練兵,增加了連餉。本來百姓就苦不堪言,又增加這沉重的負擔,更是雪上加霜。”
朱元璋騰地一下就站了起來,抽出腰間的玉帶,又要打人,被江風趕緊攔住。
“陛下息怒,這也不能全怪朱由檢,他也是迫不得已。”
朱由檢苦笑一聲:“先生,就算您弄來了一千萬兩銀子,可是,一兩年之後呢?”
“你先想辦法穩住吳三桂,用好黃得功和何騰蛟,就能穩定大局。然後打造一支絕對忠誠的軍隊,我再來告訴你該如何做。”
朱元璋瞥了江風一眼,怒道:“江小子,你賣什麽關子?直接告訴他,讓他同時去做,不就好了嗎?”
江風搖搖頭,“沒有一支絕對忠誠的軍隊,他什麽也做不了,我現在告訴他了,以他的暴脾氣和急性子,隻怕又會天下大亂。”
朱由檢沉思片刻,看向朱元璋,又對朱元璋躬身一禮。
“太祖,能不能把涼國公、開國公和武定侯三人留下來一年,幫我練兵?”
朱元璋和江風對視一眼,點點頭。
“好吧,但最終還是要靠你自己,你要自己想辦法,發掘人才,一年之後,要有人能接替他們。”
朱由檢一聽,大喜,立即跪倒在地,對著朱元璋砰砰磕頭,又對著江風砰砰磕頭。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嫌棄地說:“堂堂大明天子,一點殺伐果斷的氣勢都沒有。”
江風趕緊擺擺手,“老朱,你可別亂說話,他可是繼承了你殺伐果斷的風格。”
“在位十七年,換了19個內閣首輔,50多個內閣大學士,殺了7個兵部尚書,更是創下了一天殺36個大臣的記錄。”
“你沒見他的遺詔都說的是諸臣誤朕,文臣個個該殺嗎?”
朱元璋和朱由檢異口同聲地說:“殺得還不夠。”
江風被他倆逗笑了,“你們這倒是真像一對祖孫。”
他又嚴肅地跟朱由檢說:“太祖殺人,那是因為他有足夠的威望,掌握著絕對的軍權,你殺人太多,就會寒了大家的心。”
“先悠著點,等你有了一支強大的絕對忠誠的軍隊,我再告訴你,要殺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