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府牢。
劉一手看著自己麵前從食盒裏拿出來的居然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驅寒嬌耳湯,一臉難以置信。這樣的好東西,在這個時間節點,居然會出現在牢房裏,真是……
“不必感動,更不必感謝我,是邱掌櫃派人送來的。”李泌坐在牢房外麵,這人真有潔癖,雖然在他現身前,那塊地方已經反複灑掃過了,但還是又現鋪上了嶄新的席子,而席子上麵又墊上了兩層厚厚的褥墊,而後又置上桌幾,如今這人便坐在胡凳上,就著桌上的茶點,頗為悠閑地等著劉一手吃完飯,然後,大約是審問吧。
這是兩人第三次見麵。第二次在牢裏,卻與前兩次不同,看來那人已經成功得到了他想要的,所以便也卸下了偽裝,劉一手心裏暗暗得意,我早都知道,我什麽都知道……所以說,不管你如何尊貴,到底還是要靠我指點,才能辦成事啊。
劉一手旁若無人的,狼吞虎咽地,吃著那碗由羊肉、幹紅辣椒、麻黃、杏仁、甘草搗碎成餡和麵包成耳朵模樣的嬌耳,這樣的好東西,據說是東漢醫聖張仲景發明的,是驅寒養身的好食物,更是冬至必吃的節令藥膳,可惜,先前隻是看過他人吃,從未嚐過,邱掌櫃,人真是太好了!
當第一口咬下去,冷不妨被嬌耳裏麵的湯汁燙傷了舌,咧著嘴唿氣的時候,發現李泌正像看什麽怪物一樣看著自己。
劉一手忍不住迴懟:“看什麽看,沒見過別人吃飯?”
李泌笑笑:“來之前,我一直在想,你究竟幾歲?竟能把這些人支的團團轉,現下,看你吃東西,倒覺得,終究還是個小孩子。”
劉一手迴贈了個大大的白眼,再不理他,而是認真又小心地吃著嬌耳,這東西,還真是好吃。
這一碗足足有十二個胖的像小包子一樣的嬌耳,裏麵是滿滿的羊肉丸子,一口咬下去,湯汁四溢,滿口含香,而嬌耳湯又是酸酸辣辣香香麻麻的,味道簡直太好,十二個嬌耳,連帶一整碗嬌耳湯,連帶飄在湯上的青蔥碎丁,全都被她吃的幹幹淨淨,當下,滿足極了。
正想著伸個懶腰,再舒坦一下。
誰知,輪到李泌給她一個大大的白眼:“吃飯伸腰,天打勿饒;吃飯伸腰,晚景淒涼。”
劉一手不以為然:“相士的話,不能信。”
李泌正色:“是醫者的話,飯後伸腰,壓迫脾胃,影響食物運化吸收,且易造成反流,對身體不好。”
劉一手精眸微動:“那今日,與我對話的,不是相士,是醫者嘍?”
李泌啞然,又被暗懟了一下,心裏突然有點吃癟,自己這是怎麽了,怎麽總是被這丫頭輕易拿捏。
劉一手卻來了精神:“你,去查了?怎樣?可查到了?”
李泌越發吃癟,懶懶迴了句:“我想查的沒查到,你想讓我查到的我查到了 ”。李泌睜著眼睛說了謊話,其實他想查的也查到了,隻是,他不想在劉一手臉上,看到過分的得意。
果然,有些意外,按說不應該啊,劉一手微頓,但隨即便想明白了,她笑了,很是燦爛:“你想讓我覺得是你在扮豬吃老虎,其實是我在扮豬吃老虎,我早就知道你是京裏來的,也知道你想查什麽,你偽裝成獵物,還需要我指點,不過就是猜度著我知道些什麽內情,坦白說,你想知道的那些——我知道,但我不想告訴你。”
李泌微哼,很是不服氣:“所以,我配合你,我去查了,我看到了當年的卷宗。也知道,明州城鑿湖建港,是你父親的建議,他於明州今日的繁華屬頭功,可他終究是病故,並不與他人相幹。若你所圖為你父正名,我倒可以尋機向朝廷為你父請功,為你家撫恤,至於其它,便是再難做到了。”
劉一手聽了,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請功?人已去,請功,他也享不到了。至於那丁點撫恤,我們最難的時候也過了,更是不需要。我要的,是害我父親死的人,伏法。”
李泌斂了顏色,正經迴道:“那隻是你的推測。畢竟,你父親上奏朝廷的那封奏折,誰也沒見著。如此,便無法證明,你的父親的死是有人為了掩蓋罪責,而將其滅口。”
沉默,兩人間,一時無言。
月下,李守業的官署正堂。
貓眼石、月光珠、珊瑚硨磲、翡翠瑪瑙……名貴的珠寶堆滿了屋。
阿巴斯將一份大食國申請大唐恢複其商引的官方文書推到了李守業麵前。
李守業眼都沒眨一下,又推了迴去:“辦不了。”
阿巴斯笑了笑再度推給李守業:“看來李太守更偏愛細水長流,隻要簽了文書,今後從大食到明州的商貨,每一張票引給您兩成抽銀。”
李守業的嘴角動了動。
阿巴斯知道有戲了,繼續說道:“貨有離岸價,到岸價,凡是從大食發來的貨官方報到岸價,實際發離岸價,差價都由您收。”
李守業的手伸向了文書,剛要抽走文書,被阿巴斯按住了。
阿巴斯眸色幽深:“廣州城的事您打算如何向朝廷交代?”
李守業笑了笑:“自會是一個說得過去的交代,其實聖上早就不在意這事了,他很忙,政務都是宰相在處理,隻要廣州城的百姓不鬧,這件事,很快便沒人記得了。”
阿巴斯神色微舒,點了點頭,又問:“那您,又打算如何與我們大食人交代?”他的目光似一片寒冰,不是看向李守業,而是射向了李守業,他在賭,賭李守業的貪心和智慧。
李守業冷了一下臉,抽走文書:“名譽都是自己賺來的,隻要大食人在明州城誠信經營自然會得到敬重。不過……”他看了眼小山一樣的奇珍異寶:“冤假錯案一定會查清楚的,該是誰的賬就是誰的賬,該是誰的清白就還誰清白,沒問題了吧!”
阿巴斯點頭,滿意的同時又帶著一絲肯切:“還請李太守費心了。”
劉一手看著自己麵前從食盒裏拿出來的居然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驅寒嬌耳湯,一臉難以置信。這樣的好東西,在這個時間節點,居然會出現在牢房裏,真是……
“不必感動,更不必感謝我,是邱掌櫃派人送來的。”李泌坐在牢房外麵,這人真有潔癖,雖然在他現身前,那塊地方已經反複灑掃過了,但還是又現鋪上了嶄新的席子,而席子上麵又墊上了兩層厚厚的褥墊,而後又置上桌幾,如今這人便坐在胡凳上,就著桌上的茶點,頗為悠閑地等著劉一手吃完飯,然後,大約是審問吧。
這是兩人第三次見麵。第二次在牢裏,卻與前兩次不同,看來那人已經成功得到了他想要的,所以便也卸下了偽裝,劉一手心裏暗暗得意,我早都知道,我什麽都知道……所以說,不管你如何尊貴,到底還是要靠我指點,才能辦成事啊。
劉一手旁若無人的,狼吞虎咽地,吃著那碗由羊肉、幹紅辣椒、麻黃、杏仁、甘草搗碎成餡和麵包成耳朵模樣的嬌耳,這樣的好東西,據說是東漢醫聖張仲景發明的,是驅寒養身的好食物,更是冬至必吃的節令藥膳,可惜,先前隻是看過他人吃,從未嚐過,邱掌櫃,人真是太好了!
當第一口咬下去,冷不妨被嬌耳裏麵的湯汁燙傷了舌,咧著嘴唿氣的時候,發現李泌正像看什麽怪物一樣看著自己。
劉一手忍不住迴懟:“看什麽看,沒見過別人吃飯?”
李泌笑笑:“來之前,我一直在想,你究竟幾歲?竟能把這些人支的團團轉,現下,看你吃東西,倒覺得,終究還是個小孩子。”
劉一手迴贈了個大大的白眼,再不理他,而是認真又小心地吃著嬌耳,這東西,還真是好吃。
這一碗足足有十二個胖的像小包子一樣的嬌耳,裏麵是滿滿的羊肉丸子,一口咬下去,湯汁四溢,滿口含香,而嬌耳湯又是酸酸辣辣香香麻麻的,味道簡直太好,十二個嬌耳,連帶一整碗嬌耳湯,連帶飄在湯上的青蔥碎丁,全都被她吃的幹幹淨淨,當下,滿足極了。
正想著伸個懶腰,再舒坦一下。
誰知,輪到李泌給她一個大大的白眼:“吃飯伸腰,天打勿饒;吃飯伸腰,晚景淒涼。”
劉一手不以為然:“相士的話,不能信。”
李泌正色:“是醫者的話,飯後伸腰,壓迫脾胃,影響食物運化吸收,且易造成反流,對身體不好。”
劉一手精眸微動:“那今日,與我對話的,不是相士,是醫者嘍?”
李泌啞然,又被暗懟了一下,心裏突然有點吃癟,自己這是怎麽了,怎麽總是被這丫頭輕易拿捏。
劉一手卻來了精神:“你,去查了?怎樣?可查到了?”
李泌越發吃癟,懶懶迴了句:“我想查的沒查到,你想讓我查到的我查到了 ”。李泌睜著眼睛說了謊話,其實他想查的也查到了,隻是,他不想在劉一手臉上,看到過分的得意。
果然,有些意外,按說不應該啊,劉一手微頓,但隨即便想明白了,她笑了,很是燦爛:“你想讓我覺得是你在扮豬吃老虎,其實是我在扮豬吃老虎,我早就知道你是京裏來的,也知道你想查什麽,你偽裝成獵物,還需要我指點,不過就是猜度著我知道些什麽內情,坦白說,你想知道的那些——我知道,但我不想告訴你。”
李泌微哼,很是不服氣:“所以,我配合你,我去查了,我看到了當年的卷宗。也知道,明州城鑿湖建港,是你父親的建議,他於明州今日的繁華屬頭功,可他終究是病故,並不與他人相幹。若你所圖為你父正名,我倒可以尋機向朝廷為你父請功,為你家撫恤,至於其它,便是再難做到了。”
劉一手聽了,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請功?人已去,請功,他也享不到了。至於那丁點撫恤,我們最難的時候也過了,更是不需要。我要的,是害我父親死的人,伏法。”
李泌斂了顏色,正經迴道:“那隻是你的推測。畢竟,你父親上奏朝廷的那封奏折,誰也沒見著。如此,便無法證明,你的父親的死是有人為了掩蓋罪責,而將其滅口。”
沉默,兩人間,一時無言。
月下,李守業的官署正堂。
貓眼石、月光珠、珊瑚硨磲、翡翠瑪瑙……名貴的珠寶堆滿了屋。
阿巴斯將一份大食國申請大唐恢複其商引的官方文書推到了李守業麵前。
李守業眼都沒眨一下,又推了迴去:“辦不了。”
阿巴斯笑了笑再度推給李守業:“看來李太守更偏愛細水長流,隻要簽了文書,今後從大食到明州的商貨,每一張票引給您兩成抽銀。”
李守業的嘴角動了動。
阿巴斯知道有戲了,繼續說道:“貨有離岸價,到岸價,凡是從大食發來的貨官方報到岸價,實際發離岸價,差價都由您收。”
李守業的手伸向了文書,剛要抽走文書,被阿巴斯按住了。
阿巴斯眸色幽深:“廣州城的事您打算如何向朝廷交代?”
李守業笑了笑:“自會是一個說得過去的交代,其實聖上早就不在意這事了,他很忙,政務都是宰相在處理,隻要廣州城的百姓不鬧,這件事,很快便沒人記得了。”
阿巴斯神色微舒,點了點頭,又問:“那您,又打算如何與我們大食人交代?”他的目光似一片寒冰,不是看向李守業,而是射向了李守業,他在賭,賭李守業的貪心和智慧。
李守業冷了一下臉,抽走文書:“名譽都是自己賺來的,隻要大食人在明州城誠信經營自然會得到敬重。不過……”他看了眼小山一樣的奇珍異寶:“冤假錯案一定會查清楚的,該是誰的賬就是誰的賬,該是誰的清白就還誰清白,沒問題了吧!”
阿巴斯點頭,滿意的同時又帶著一絲肯切:“還請李太守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