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紮鄭重其事的站起來,走到迪巴罕的身邊,她身穿絨毛大衣,將美好的身姿盡展無遺,加上渾身華貴的金飾,尤其是手上還有一把1尺多長的黃金手杖,襯托的她貴氣無比。


    古麗紮的黃金手杖,就像古克莫罕的黃金劍一樣,是來自黃金家族代表權利的象征,她將黃金手杖的另一端放在迪巴罕的肩上,用溫柔的語氣道:“迪巴罕長老,我以黃金家族長女的身份,賜封你為至親之人,從今以後,我將於你視同黃金血脈,必定不離不棄,希望我們能同舟共濟,創下偉業!”


    這是一種來自古老貴族間的賜封儀式,能夠讓那些並沒有貴族血脈的人獲得如同貴族般的身份地位,這是生活在北疆百族的底層群眾最渴望獲得的“賞賜”之一,迪巴罕顯得十分激動,甚至暫時放下了來自巫月教長老的尊嚴,單膝跪地,接受賜封。


    “迪巴罕,去將巴圖克統領叫進來吧。”


    古麗紮重新坐迴原位,恢複到先前的從容淡定,因為身份的轉換,她甚至對迪巴罕直唿其名,以表達親近。


    隨著烈陽帝國給孟加拉族封王,但是封地卻也隻是給到了他們原本就占據的孟加拉山,按照北疆草原的規矩,想要新的封地,就需要自己去戰鬥奪取。


    巴圖克是奎英最信任的兄弟之一,雖然他並不是王族,卻是王族最忠誠的擁護者,在整個孟加拉族中都有很高的地位,正是因為他對奎巴托的擁護,這才導致王位繼承者在族中出現了2個聲音。


    盡管古麗紮大權在握,可對於巴圖克依舊不得不讓步,歸根結底就是他的武勇和能力,現年已經60餘歲的巴圖克依舊日食10斤大肉,可舉500斤的戰矛揮灑自如,連他的坐騎猛獁都因為年老衰敗而換了2隻,他卻依然活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


    很快,迪巴罕將巴圖克喊來,戰兵守衛也重新在大帳中排列開,隻見1名須發皆白的健碩老人邁步走進大帳中,他魁梧的身材有近3米高,渾身肌肉虯節,隱藏著爆炸的力量。


    不像一般的族人那樣皮膚白皙,巴圖克的皮膚因為長期在太陽下暴曬,充滿了健康的古銅色,並且身上交錯縱橫的傷疤不下十餘條,薄薄的一層獸皮戰甲,也無法遮掩這份充滿功勳的身體。


    “巴圖克老爺,根據情報,有一支乾國邊軍殘部正在附近遊躥,正是我欲攻打懸壁關的關鍵時候,後方萬不能有差錯,希望巴圖克老爺能帶人消滅這股敵軍。”


    古麗紮貴為王後,麵對孟加拉族中的第一勇士,她也不得不叫上一聲“老爺”,而不是稱唿他的“統領”職務。


    “既然如此,我便帶本部5000精銳前去消滅便是,王後隻需待在營中為我殺牛宰羊,晚飯時分必定攜乾狗的狗頭歸來。”


    巴圖克甚至都沒有詢問敵人到底有多少人馬,以他的戰績論,這番說辭也不算狂妄,隻是話語中,將古麗紮看做普通婦人一樣,隻需要在家裏搞搞後勤工作,打仗的事情用不著她管。


    古麗紮的拳頭在桌案下微微一攥,臉上卻不見任何異樣。


    “5000本部精銳怕是給不了,畢竟那裏可是有上百猛獁騎兵,需要拱衛大營不出意外,誰知道是不是‘調虎離山’之計呢?以巴圖克老爺的能力,還是將這些本部精銳留下來給我護營吧,奎絲麗年紀還小,正是需要一些安全感的時候。”


    古麗紮知道對方不待見自己,直接就將奎英的親女兒搬出來。


    巴圖克雖然很不爽這位王後掌握權力,但是對於奎英的子女真的是十分愛惜,聞言也沒猶豫便同意道:“也好,那我帶3000戰虎騎兵、2000韃韃遊騎去吧。”


    “這……不是我舍不得,這也讓我有些為難,左賢王拓跋翰頓遭逢大敗,急招我們借來的上萬韃韃遊騎迴援,人家的兵馬我也不好不答應,正要與老爺商量。”


    “那些戰虎騎兵,都是我帶來的嫁妝,倒是可以借予老爺使用,隻是老爺還是要小心些,畢竟都是我的娘家人,若是死傷過大,阿父還以為我在孟加拉山受了什麽欺負,責問起來我倒是不好迴答。”


    巴圖克眉頭一皺,左賢王的“請援令”他也是知道的,隻是並不清楚其中具體的事情,而且他的急脾氣聽不得這番話,一揮手便道:“誒!那便算了,我還不信10萬大軍裏挑不出幾千好兒郎跟我作戰。”


    “老爺先別急,我跟你盤算一番,天汗讓我們領軍奪取懸壁關,我們從孟加拉山帶出來的本部精銳也就5000多人,加上戎古族援助的數千戰虎騎兵,還有從韃韃族借來的1萬遊騎,溫克族購買的5000戰鹿騎兵,再有就是從法維族招募來的1萬戰豬騎兵,還有雇傭來的翰姆族獸血步兵和羅斯族熊兵,這些就是主戰人員了,連騎兵帶步卒一起,合計4萬餘。”


    “再加上2萬多的輔兵,包括飼養坐騎的,做飯的、一些低級巫醫,還有錫金族的銅器鋪子,奎巴托帶了5000人去運送糧秣,至今未歸,還有一些傷病人員,零零總總湊在一起,超過3萬餘人,實際上我們軍隊隻有8萬人不到,號稱10萬大軍罷了。”


    古麗紮將“山原紅”帶來的情報交給巴圖克,讓他自行查閱,口上卻不停地道:“我原本也以為時間沒有那麽緊迫,哪裏知道一場天災將山陽關毀去,烈陽帝國在北洲的西線攻略因缺乏1條可靠的補給線,而不得不被迫停止,天汗已經下了死令,務必讓我冬季結束之前,拿下懸壁關。”


    “老爺你也是知道的,懸壁關這麽險峻,除了用人命去填,就隻能困死他們,如今時間緊迫,先前的圍困之策已經不行了,那我們就得拿人命去填。”


    “孟加拉族的精銳我自然不會輕舉妄動,我那些從戎古族帶來的人馬也是做最後的準備,能上去送死的,隻有雇傭來的這些人,但是沒有人押著他們,他們可不會賣命,1萬多的雇傭人員上去,我起碼還得有1萬多人押著他們。”


    “如果老爺抽走太多雇傭戰兵,我可就沒有人命拿去填坑了,到時候孟加拉族如何麵對太初天汗的盛怒?”


    古麗紮一番痛心疾首的傾訴,將女子為難之處娓娓道來,就好像她現在坐擁10萬大軍,卻千難萬難,擠不出什麽兵馬交給巴圖克去剿滅乾國邊軍殘部一樣,說到難受之處,甚至還擠出了幾滴眼淚。


    “算了!我也不需要你讓出什麽人來,隻帶上跟我來的那些人,再加上1000戰豬騎兵為我探路即可。”


    巴圖克聽得心煩,高傲的性子最見不得這種婆婆媽媽的女人,偏偏族中事物還都交由她掌管。


    “啊?老爺那些本族戰兵也才1000多人,而且大多不熟騎戰,這樣吧,法維族的戰豬騎兵我撥給你2000人,另外溫克族的戰鹿營中還有盈餘,老爺自可帶上足夠的戰鹿去代步。”


    古麗紮故作大方,就好像這已經是她能做出的最大讓步。


    巴圖克也懶得再多說,將山原紅的情報往桌案上一扔大踏步的離開了大帳,從始至終根本沒有展開情報看上一眼,態度可謂是傲慢至極。


    隨著巴圖克的離開,古麗紮臉上那委屈的女人姿態全數不見,轉而換做一副陰冷麵容。


    巴圖克的本族人馬雖然都是孟加拉族的精銳戰兵,可那並非都是猛獁騎兵,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步甲戰兵,加上古麗紮不肯讓出猛獁戰象,他也隻能用戰鹿來湊數。


    因為孟加拉族人的身材原因,一般的坐騎根本騎不了,比如法維族的戰豬,孟加拉族人坐上去,膝蓋都拖在地上,也就隻有身材比較高大的戰鹿才能勉強騎乘,所以,孟加拉族雖然有聞名北疆的猛獁騎兵,但族中卻大多都是步甲戰兵,並不熟悉騎戰。


    巴圖克點齊人員,從大營裏領了上千匹的戰鹿代步,混合2000的戰豬騎兵就朝著南麵探查去了,因為情報上說,這股乾國邊軍殘部是從山陽關的方向出來的,所以隻要撒開戰豬隊伍,往南方去找,肯定就能找到……


    “敵軍動了,果然,古麗紮的大營裏同樣有等階不低的巫師,可以洞察附近的情況。”


    楊毅通過“百裏之目”很清晰的看見數千騎兵向南方擴散,顯然是在尋找自己等人。


    “古麗紮在孟加拉族經營多年,手下精兵強將不少,北疆雪原又是他們的主場,我們還是暫時後退,借助優勢速度,從側翼迂迴,偷襲敵軍大營,若是能斬殺1~2名將領,甚至擒獲古麗紮這位王後,那麽懸壁關之危可解。”


    徐世忠立即根據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拿出了可行性的戰略,單從理論上來說,楊毅也覺得這是最優解,其餘人甚至沒有異議,紛紛點頭。


    “老徐來了之後,你們可都變懶了,都不願意自己拿主意了麽?不急,對方隻派出了數千兵馬,與我們相當,想來應該隻是前鋒探路的,我們先往東南方向避一避,將他們的兵線拉開距離,再看他們的後手。”


    “既然知道我們這股人馬的存在,以古麗紮的沉穩性子,想必不會再冒險攻關,如果她真敢這麽做,我也不介意迂迴過去,在她菊花上來一刀,就算不能造成多大損傷,也要讓她顏麵盡失,痛得厲害。”


    眾人早就對楊毅時不時的蹦出新鮮詞語習慣了,聞言也隻是笑罵一陣,絲毫不覺得對方那黑壓壓的兵陣營盤,以及高大如山的猛獁戰象有什麽可怕的。


    這也就是借著今日天氣轉晴,視線好了一些,才能將敵人的動向探知明白,趁此機會,楊毅製定了轉移路線,一揮手,所有人轉東南方向行走。


    東南方向的深處就是黃金家族所在的大草原,實際上楊毅部所在的位置,正是孟加拉山冰川雪原與大草原的交界處,由於現在是冬季,所以會顯得冰川雪原的區域更大,但到了夏季,反倒是草原區域又壓過了雪原。


    在戎古族與孟加拉族和親之前,就為了這麽一塊根據季節不斷變化的原野,孟加拉族與戎古族之間發生過無數大小戰爭,也正是見識到了北疆三巨頭之一的孟加拉族強大的戰鬥力,古烈滿都拉才會力排眾議,將風華正茂的古麗紮下嫁當時已經年過半百的奎英。


    經過黃金家族幾十年的周旋,孟加拉族與戎古族雖然時有嫌隙,但再也沒有發生過戰爭,兩族間的和平時期,也讓部族得到了休養生息,使得部族達到了空前的繁盛,人口劇增的情況下,對於資源的消耗也更巨大,古烈滿都拉在這個冬季冒險入侵北洲,也並非完全是永王的緣故,這本就是一個必然會有的結果。


    那股數千人前鋒部隊在“百裏之目”的偵測下,一覽無餘,自懸壁關下的戎狄大營中向南方呈扇形散開,隨著楊毅的後撤,這個扇麵就不斷被放大,以至於各偵察隊之間,最多的時候,相距足有1~2裏地,已經給予了楊毅足夠的縱深空間。


    楊毅立即將隊伍化整為零,除了他自己帶著1000人的戰鹿大隊坐鎮後方,按兵不動,其餘1500人,由眾多將領劃分成10支隊伍,裴紅月、徐世忠、張奎、王大海、孫衝、吳鐵牛、鄭繼祖、鄒彥、湯容、周慶各帶1隊150人。


    這150人中,有30人是楊毅一直在身邊培養的玉寧關老兵,剩餘的人算是黥麵軍的新軍,區別也很明顯,老兵都沒有遭受過舌刑,能夠通過唿喊來發號施令。


    這10支隊伍成針狀布置在敵軍即將探查的區域裏,楊毅的命令就是各自為戰,見到人少的隊伍就直接吃掉,人多的隊伍就立即跑開,或者匯合附近的小隊來一起吃掉,到底如何在這個大戰場,通過小隊間的配合,或是個人武勇,打出靈活多變的戰術,就要看他們自己的本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俠穿越,開局學會楊家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若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若冰並收藏武俠穿越,開局學會楊家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