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踏入山門,老遠便能瞧見那朱紅的寺牆蜿蜒於青山翠穀,牆脊上的琉璃瓦在春日暖陽下金光灼灼,宛如神龍蟄伏,鱗片生輝。高大的山門像是巨獸闊張的大口,門楣上蒼勁有力的 “護國寺” 三字,每一筆都似嵌入蒼穹,攜著歲月沉澱的氣魄,兩側石獅子怒目圓睜,威嚴肅穆,周身青苔斑駁,見證了悠悠時光。


    邁過門檻,眼前豁然開朗。大雄寶殿雄踞正中,飛簷翹角如蒼鷹展翅,簷下風鈴叮叮當當,和著春風的輕吟淺唱,似在訴說千年佛偈。殿身足有十數丈高,粗壯的立柱需數人合抱,柱身朱漆雖有剝落,卻更添古樸。


    殿前廣場由青石板鋪就,平整光潔,其間幾株千年銀杏初綻新綠,嬌嫩的葉芽於粗糲枝幹間怯生生冒頭,與周遭繁花相映成趣。僧侶們身著灰袍,魚貫而行,步伐輕盈又規整,手中佛珠撚動,口中佛號聲聲,為這熱鬧春光添了幾分出世的沉靜。


    今日也是碰巧,寺裏要舉行講經法會,引得四方香客、居士紛至遝來。


    殿門敞開,裏頭已被清掃得一塵不染,蒲團排列得整整齊齊,空氣中彌漫著新燃檀香那清幽又馥鬱的氣息。正中的高台上,一位年長的僧人端然而坐,他身披暗赤色的袈裟,那袈裟的紋路猶如歲月沉澱的暗河,隱秘又深邃,在光影交錯下,泛出絲絲縷縷的莊重質感。


    台下,僧眾與信徒們陸續入座。年輕的小沙彌們稚氣未脫,眼神卻透著純淨與專注,他們規規矩矩地跪坐在蒲團上,雙手合十,腰背挺直得好似山中小鬆;老邁的居士們則一臉虔誠,溝壑縱橫的臉上滿是期許,雙手顫巍巍地搭著念珠,口中默默念誦起經文,似在提前與佛心對話。還有些身著素衣的婦人,懷抱幼兒,輕聲哄著,眼神卻一刻不挪地望向高台,盼著這場法會能為孩子種下善根。


    待眾人皆安靜下來,老僧人微微頷首,清了清嗓子,這一聲輕咳,仿若穿越了現世嘈雜,瞬間讓殿內安靜得隻剩唿吸聲。他緩緩開口,誦經聲低沉而醇厚,恰似古寺暮鍾,聲聲撞入人心。每一個音節,都被他拿捏得精準無比,起承轉合間,那經文裏的智慧與慈悲,如潺潺溪流,從唇齒間漫溢而出。說到精妙處,他輕輕抬手,廣袖滑落,露出瘦骨嶙峋卻又透著勁道的小臂,手指靈動比劃,或屈或伸,宛如在空氣中勾勒出佛法的輪廓,讓無形的經義有了具象的依托。


    台下聽眾,有的微微閉目,沉浸其中,臉上滿是醍醐灌頂後的欣然;有的麵露疑惑,眉頭輕皺,卻又不敢分神,生怕錯過一絲開悟的契機。偶爾,有微風自殿外卷入,撩動經幡獵獵作響,倒像是這天地也在附和著講經之聲,為這場法會添了幾分空靈與神秘。直至正午紅日當中,這場講經才徐徐收尾,眾人仿若從一場酣甜又深邃的夢境中蘇醒,卻又分明感到,心底那盞向善向佛的燈火,已被撥得更亮了幾分。


    劉文昌一行人原本隻是路過此地,但當那悠揚而又充滿智慧的講經之聲傳入耳際時,他們便不由自主地被深深吸引住了。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他們沉浸其中,如癡如醉,不知不覺間竟已聽完了全場的講經。


    就連平日裏總是哭鬧不休、調皮搗蛋的小桃紅此刻也變得異常乖巧。她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的,宛如兩顆璀璨的寶石,安靜地聆聽著經文,那模樣真是可愛至極,讓人忍不住想要親上一口。


    與小桃紅不同,劉睿澤表現出了超乎其年齡的成熟和穩重。他端坐在那裏,聚精會神地傾聽著每一個字,猶如一位正在求學的學者。待到散場之時,他竟然一臉自信地對父母說道:“爸爸,媽媽,這些我也是能聽懂的呢。”聽到兒子這番話,劉文昌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而金桃更是滿心歡喜地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笑著誇讚道:“我們家睿澤啊,向來都是聰明伶俐,天賦異稟,這點小小的經文自然難不倒你啦!”


    此時,隻見大批的善男信女們正從大殿緩緩走出,熙熙攘攘地朝著外麵湧去。劉文昌和金桃見狀,擔心被人群擁擠到,於是決定暫時避開人流,向著後方走去。他們心中暗自思忖著,不知道這大殿之後是否還隱藏著其他神秘有趣的地方等待著他們去探索發現。


    繼續向後行進,不多時便瞧見那藏經閣宛如一位嫻靜的佳人,悄然藏身於一片翠綠的竹林之後。這座藏經閣共有三層之高,每一層的窗戶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其上刻繪著各種祥瑞的神獸以及吉祥的紋路。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落在這些窗牖之上,使得那些雕刻的圖案在光影之中投射出神秘而迷人的輪廓,仿佛它們隨時都會活過來一般。


    而在藏經閣的一側,一間間禪房緊密相連。這些禪房皆是粉牆黛瓦,顯得古樸典雅。窗前那一簇簇繁茂的花朵爭先恐後地探出腦袋,將自己嬌豔的身姿展現在人們眼前。時不時會有悠揚的誦經之聲從禪房中緩緩傳出,那聲音如同清澈的溪流,婉轉流淌。與窗外嘰嘰喳喳的鳥兒鳴叫聲以及潺潺流動的泉水聲響相互交融,共同編織成一首獨特的樂曲——這便是專屬於春日護國寺的梵音交響樂。


    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迴聞?當人們沉浸在這般美妙動聽的旋律之中時,心靈也隨之變得純淨而澄澈,仿佛能夠在這短暫的瞬間擺脫塵世中的紛紛擾擾,進入一個超凡脫俗的境界。


    眼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逐漸稀少,原本喧鬧嘈雜的寺院慢慢恢複了平靜。劉文昌這一行人也緩緩地從裏麵走了出來。他們在門口稍作停留,環顧四周後決定在這裏簡單用一餐素齋。


    劉文昌一邊品嚐著清淡爽口的齋飯,一邊興致勃勃地提議道:“要不咱們吃完飯再去一趟那傳說中的桃源穀吧?聽說那裏風景如畫、美不勝收呢!”坐在一旁的金桃微微皺起眉頭,笑著迴應道:“桃源穀可是處於群山環繞之中啊,山勢險峻陡峭。咱們還都帶著孩子呢,怎麽能爬上那麽高的山峰呀?依我看呐,不如等改天把家安置妥當之後,專門抽個時間再去吧。如果你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向往,非要現在去不可,那就你一個人去吧,我帶著孩子們先迴驛站等著你迴來。”


    劉文昌聽到金桃這麽一說,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她說得確實有道理。畢竟帶著年幼的孩子們去攀登山峰可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萬一途中發生什麽意外可就得不償失了。於是他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金桃的建議,暫時放棄了前往桃源穀的計劃。就這樣,一家人用過餐後便一同踏上了返迴驛站的路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桃花朵朵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裏木頭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裏木頭人並收藏我的桃花朵朵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