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滿千了!
施窈精神一振。
功德簿:【請問宿主是否確認用1000點功德值,兌換1個重生點?】
施窈躺下來,蓋好被子,默念:【確認。】
【功德值:5
重生點:1】
施窈:【功德簿,讓我未來七嫂謝青黛重生吧!】
【請問宿主是否確認把1個重生點用在謝青黛身上?用完後,不可退迴,謝青黛將獲取前世的記憶。】
施窈毫不遲疑在心裏道:【確認。】
【兌換成功!謝青黛已重生。】
功德簿一動不動,懸浮於施窈的麵前,如果施窈一分鍾內不與它交流,它會迴到她的腦子裏。
施窈多嘴一問:【功德簿,我能請求查看謝青黛的前世經曆嗎?】
功德簿沒有任何反應。
這就是不能了。施窈倒也沒有失望,外掛開得太大,她得擔心付出更大的代價,如今隻是以行善積德作為代價,已是極好了。
施窈暗暗地祈禱,謝青黛千萬莫要效仿樂安寧,上吊可不是好玩的。
如此胡思亂想一陣子,漸漸陷入沉睡。
木香聽到帳幔內沒有動靜了,便吹熄了燈,去隔間和星覓一同睡下。
?
東部靠海地區的日出日落,會比京城更早一些,人們睡得也會早一些。
然而,京城的施窈入睡時,魚蘇城謝園內的謝青黛,卻依舊拿著賬本,撥弄算盤。
原來近了年關,謝家各處鋪子送來賬本,外院的賬房已盤完賬,迴家過年去了。謝老爺子有心鍛煉孫女的能力,便叫她重新盤一遍。
除夕不幾日便要到了,謝青黛恐不能完成祖父的預期,因此這幾日總是晚睡。
書房內亮堂堂的,四角各點一盞美人鍍金銅燈,桌案左右又各點一盞南瓜琉璃燈。
丫鬟們不敢打盹兒,有的端茶研墨,有的守著燭火。
謝青黛時不時放下算盤和狼毫筆,轉一轉酸疼的手腕和僵硬的十指,再飲半盞濃茶提神。
漸漸的,茶也不管用了,她實在熬不住,便收了算盤和賬本,伏在書案上,打個嗬欠對丫鬟翠微道:“容我歇一歇,半個時辰後一定要叫醒我。”
翠微看眼自鳴鍾,忙應諾。
謝青黛便安心地閉上眼,纖長半卷的睫毛垂下,睫毛的陰影將發青的眼底暈染得如濃墨一般。
翠微心疼姑娘要強,輕手輕腳取來一張從波斯國來的毛毯,披在謝青黛的肩上。
沉睡的美人眼睫輕顫,到底沒有醒來。
翠微守了她片刻,便去牆角坐著,與另一喚作相思的丫鬟低聲閑聊,好相互消磨乏困。
“我瞧著姑娘近來心浮氣躁,許是老爺子察覺了,才使喚姑娘做些事以靜心。”
“婚期定在四月,滿打滿算也沒四個月了。女兒家嫁人,要去陌生的地方,以後圍繞身邊的,皆是陌生的人,姑娘忐忑不安也是應有的。”
“不止姑娘忐忑,我也惴惴呢。好在聽說鎮國公府是極有規矩的人家,尤其老爺公子們皆不好色,不納妾,不收通房,單這一條,施家的媳婦就要比旁人家的好過。”
“是呢,三年前,我隨姑娘去過一趟京城,登門拜訪過施家女眷,從太夫人到奶奶們,都是和氣的,輕聲漫語,就像聽咱們廊簷下黃鶯兒的叫聲,聽著可順耳了。
隻是,規矩大著,光吃飯,捧盂的捧盂,捧茶的捧茶,端菜的端菜,布菜的布菜,沒見一個重複的。
瞧著人來人往,衣影幢幢,卻是井然有序,走路聽不見腳步聲響,連灑掃的仆婦婆子見了客人,都能不慌不忙地行禮,沒一個亂跑亂叫亂躲的。這才是真正的簪纓世族。”
“我們姑娘素來是個不愛惹事的,又占了‘恩義’二字,隻要規矩不出錯,這輩子算是穩當了。”
“是了,施家這一輩兄弟中,隻那個二爺有些花心的名聲在外,其他兄弟未曾聽聞有過什麽不妥。姑娘這輩子定然是穩妥的。”
丫鬟們提到鎮國公府施家這門姻親,皆是滿臉喜色,讚不絕口,滿意得不能再滿意。
不止近身服侍謝青黛的,其他下人提起,亦是感歎謝青黛交了天大的好運道,積了八輩子的德才得了這門好親事。
而謝青黛本人,雖覺著高嫁壓力大,但她自小聰慧,自認能經營好與夫君、夫家的關係。
謝家對施家有恩,對朝廷有忠,施家不會虧待她。
她忐忑,但更期待成親後的日子。
但此時此刻,她陷入一個絕望的、醒不過來的噩夢裏。
她是謝家嫡女,自小便知要嫁鎮國公府,祖母嚴厲教導她規矩,祖父親自教導她經濟,常悄悄帶她外出漲見識,偶爾謝家商議要事,也會讓她坐在屏風後聽一聽。
母親疼她,父親對她寄予厚望,家中姊妹兄弟皆敬重她。
三年前,她入京小住半年,每月去鎮國公府向太夫人請兩次安。
半年後,她與國公府的七公子定下婚約。
二人見過三迴麵,瞧著是個規矩又英武的俊俏少年郎,便匆匆迴了魚蘇備嫁。
噩夢中,她如現實中這般,懷揣著忐忑與喜悅交織的心情嫁入鎮國公府,成了施家七奶奶。
豈料,洞房花燭夜,夫君掀開她的蓋頭,便說吃多了酒,頭暈得厲害,倒頭就睡。
她本就忐忑的心,越發忐忑,極為不滿,但看在夫君生得俊俏的份上,決定原諒他一迴。
翌日一早,施明辰醒來,看見幹淨潔白的元帕,說了句:“是我的過失,不該讓你受人嘲笑。”便拔出匕首劃了手臂一刀,鮮紅的血滴落元帕之上。
她低唿一聲,本想說,這沒什麽的,第二晚補上也就是了,何必傷害自己,但施明辰動作太快,她來不及阻止。
既然割都割了,她也不好再馬後炮,便忙去尋了絹帕替他上藥包紮。
卻不曾料到,施明辰遲遲不與她圓房,每日忙忙碌碌,很晚才迴,迴來便倒頭就睡,二人分蓋兩床被子。
她漸漸體會出施明辰的冷淡。
原來他不苟言笑,不是性子如此,而是隻對她不苟言笑。
他對其他人,明明是熱情開朗又愛笑的。
他也不是不懂如何對女孩子體貼。
他對施明珠便極為體貼,有好玩的好吃的等等但凡好東西,都會巴巴地弄迴來,殷勤地送去蘭佩院哄妹妹開心。
他隻是不願意對新婚的妻子體貼。
施窈精神一振。
功德簿:【請問宿主是否確認用1000點功德值,兌換1個重生點?】
施窈躺下來,蓋好被子,默念:【確認。】
【功德值:5
重生點:1】
施窈:【功德簿,讓我未來七嫂謝青黛重生吧!】
【請問宿主是否確認把1個重生點用在謝青黛身上?用完後,不可退迴,謝青黛將獲取前世的記憶。】
施窈毫不遲疑在心裏道:【確認。】
【兌換成功!謝青黛已重生。】
功德簿一動不動,懸浮於施窈的麵前,如果施窈一分鍾內不與它交流,它會迴到她的腦子裏。
施窈多嘴一問:【功德簿,我能請求查看謝青黛的前世經曆嗎?】
功德簿沒有任何反應。
這就是不能了。施窈倒也沒有失望,外掛開得太大,她得擔心付出更大的代價,如今隻是以行善積德作為代價,已是極好了。
施窈暗暗地祈禱,謝青黛千萬莫要效仿樂安寧,上吊可不是好玩的。
如此胡思亂想一陣子,漸漸陷入沉睡。
木香聽到帳幔內沒有動靜了,便吹熄了燈,去隔間和星覓一同睡下。
?
東部靠海地區的日出日落,會比京城更早一些,人們睡得也會早一些。
然而,京城的施窈入睡時,魚蘇城謝園內的謝青黛,卻依舊拿著賬本,撥弄算盤。
原來近了年關,謝家各處鋪子送來賬本,外院的賬房已盤完賬,迴家過年去了。謝老爺子有心鍛煉孫女的能力,便叫她重新盤一遍。
除夕不幾日便要到了,謝青黛恐不能完成祖父的預期,因此這幾日總是晚睡。
書房內亮堂堂的,四角各點一盞美人鍍金銅燈,桌案左右又各點一盞南瓜琉璃燈。
丫鬟們不敢打盹兒,有的端茶研墨,有的守著燭火。
謝青黛時不時放下算盤和狼毫筆,轉一轉酸疼的手腕和僵硬的十指,再飲半盞濃茶提神。
漸漸的,茶也不管用了,她實在熬不住,便收了算盤和賬本,伏在書案上,打個嗬欠對丫鬟翠微道:“容我歇一歇,半個時辰後一定要叫醒我。”
翠微看眼自鳴鍾,忙應諾。
謝青黛便安心地閉上眼,纖長半卷的睫毛垂下,睫毛的陰影將發青的眼底暈染得如濃墨一般。
翠微心疼姑娘要強,輕手輕腳取來一張從波斯國來的毛毯,披在謝青黛的肩上。
沉睡的美人眼睫輕顫,到底沒有醒來。
翠微守了她片刻,便去牆角坐著,與另一喚作相思的丫鬟低聲閑聊,好相互消磨乏困。
“我瞧著姑娘近來心浮氣躁,許是老爺子察覺了,才使喚姑娘做些事以靜心。”
“婚期定在四月,滿打滿算也沒四個月了。女兒家嫁人,要去陌生的地方,以後圍繞身邊的,皆是陌生的人,姑娘忐忑不安也是應有的。”
“不止姑娘忐忑,我也惴惴呢。好在聽說鎮國公府是極有規矩的人家,尤其老爺公子們皆不好色,不納妾,不收通房,單這一條,施家的媳婦就要比旁人家的好過。”
“是呢,三年前,我隨姑娘去過一趟京城,登門拜訪過施家女眷,從太夫人到奶奶們,都是和氣的,輕聲漫語,就像聽咱們廊簷下黃鶯兒的叫聲,聽著可順耳了。
隻是,規矩大著,光吃飯,捧盂的捧盂,捧茶的捧茶,端菜的端菜,布菜的布菜,沒見一個重複的。
瞧著人來人往,衣影幢幢,卻是井然有序,走路聽不見腳步聲響,連灑掃的仆婦婆子見了客人,都能不慌不忙地行禮,沒一個亂跑亂叫亂躲的。這才是真正的簪纓世族。”
“我們姑娘素來是個不愛惹事的,又占了‘恩義’二字,隻要規矩不出錯,這輩子算是穩當了。”
“是了,施家這一輩兄弟中,隻那個二爺有些花心的名聲在外,其他兄弟未曾聽聞有過什麽不妥。姑娘這輩子定然是穩妥的。”
丫鬟們提到鎮國公府施家這門姻親,皆是滿臉喜色,讚不絕口,滿意得不能再滿意。
不止近身服侍謝青黛的,其他下人提起,亦是感歎謝青黛交了天大的好運道,積了八輩子的德才得了這門好親事。
而謝青黛本人,雖覺著高嫁壓力大,但她自小聰慧,自認能經營好與夫君、夫家的關係。
謝家對施家有恩,對朝廷有忠,施家不會虧待她。
她忐忑,但更期待成親後的日子。
但此時此刻,她陷入一個絕望的、醒不過來的噩夢裏。
她是謝家嫡女,自小便知要嫁鎮國公府,祖母嚴厲教導她規矩,祖父親自教導她經濟,常悄悄帶她外出漲見識,偶爾謝家商議要事,也會讓她坐在屏風後聽一聽。
母親疼她,父親對她寄予厚望,家中姊妹兄弟皆敬重她。
三年前,她入京小住半年,每月去鎮國公府向太夫人請兩次安。
半年後,她與國公府的七公子定下婚約。
二人見過三迴麵,瞧著是個規矩又英武的俊俏少年郎,便匆匆迴了魚蘇備嫁。
噩夢中,她如現實中這般,懷揣著忐忑與喜悅交織的心情嫁入鎮國公府,成了施家七奶奶。
豈料,洞房花燭夜,夫君掀開她的蓋頭,便說吃多了酒,頭暈得厲害,倒頭就睡。
她本就忐忑的心,越發忐忑,極為不滿,但看在夫君生得俊俏的份上,決定原諒他一迴。
翌日一早,施明辰醒來,看見幹淨潔白的元帕,說了句:“是我的過失,不該讓你受人嘲笑。”便拔出匕首劃了手臂一刀,鮮紅的血滴落元帕之上。
她低唿一聲,本想說,這沒什麽的,第二晚補上也就是了,何必傷害自己,但施明辰動作太快,她來不及阻止。
既然割都割了,她也不好再馬後炮,便忙去尋了絹帕替他上藥包紮。
卻不曾料到,施明辰遲遲不與她圓房,每日忙忙碌碌,很晚才迴,迴來便倒頭就睡,二人分蓋兩床被子。
她漸漸體會出施明辰的冷淡。
原來他不苟言笑,不是性子如此,而是隻對她不苟言笑。
他對其他人,明明是熱情開朗又愛笑的。
他也不是不懂如何對女孩子體貼。
他對施明珠便極為體貼,有好玩的好吃的等等但凡好東西,都會巴巴地弄迴來,殷勤地送去蘭佩院哄妹妹開心。
他隻是不願意對新婚的妻子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