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寒負手,走在田間小道上,莫青淵緊隨其後。田間那勞作的幾個農夫一早便看見了他們倆,待到走得近了,才看清兩人的衣著,雖是很普通的道士服,但他們一輩子在此地勞作,自然知道山上住著一群修真煉道的神仙,況且,太玄門的弟子也會下山曆練,曾經幫助過附近的村民們。
那山上就是一群神仙,世世代代居住於此的村民們牢牢記住了這條祖訓。他們放下手中的東西,站在田間,恭敬地躬身行禮,直到蕭寒、莫青淵走出他們的視野。
莫青淵從未到過這裏,也從不知道這裏的普通百姓會是這樣的態度,他大感驚奇。蕭寒在前麵說道:“此處是離太玄山最近的一處的聚居村落,這裏四麵環山,越過村落前麵的這座山,就是通往區遺城的大道了。至於那裏,”蕭寒手指一直右側,“這座山前是片斷崖,崖下是條濁河,流向區遺城,繞城而過。”
莫青淵默默聽著,記了個大概,在他看來,蕭寒隻是簡單地給他介紹這裏的地理環境,但隨即他意識到這次下山的目的可能並非如蕭寒之前所說的“除魔衛道”了。
蕭寒帶著他一直往前走,臨近村落,大多數簡單樸素的茅草屋或是木屋四散分布著,這些屋子的門都是開著的,門口都放著兩三張竹椅。莫青淵見大多數門前都有老人坐著,旁邊或有小孩子在玩耍。
蕭寒和莫青淵的到來引起了村裏人的注意,首先是小孩子興奮地指著他們,蹦著跳著地叫嚷著他們的大人出來看看,似乎是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而坐在門前的老人們則顯得異常震驚,生活經驗豐富的他們當然知道眼前的這兩位道士便是山上的“神仙”。抖落歲月留在他們臉上的平靜從容,這些老人很是激動,顫顫巍巍地站起來,卻沒有人上前,對他們來說,能在這一輩一睹山上的“神仙”真容,已然是天大的幸事,又怎敢去冒犯?
家裏的大人們出來了,見到了這一幕,激動、興奮,卻也隻是站在原地。隻有那些混沌無知的孩子們高興地不斷叫嚷,想要上前去“一探究竟”,卻被大人牢牢拽住手臂。就連有些身體不便的老人也硬撐著從屋子裏出來。
老人、孩子、婦人、男人,村子裏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莫青淵明顯不適應眼前的場麵,他有些手足無措,不知該幹些什麽。幼年時期,他跟隨獨居的獵戶生活,很少接觸其他人,獵戶死後,他上了太玄門,接觸的都是修真煉道之人,之後雖然有過幾次下山的經曆卻並沒有機會接觸普通百姓,這是第一次。
蕭寒沒有理會這些,他走向其中一家,道:“有茶嗎?”這戶人家的主人是個中年婦人,手上還拿著燒飯用的用具,聽到蕭寒的問,她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懷著無比震顫的心情,使勁地點著頭,說著“有”。
蕭寒沒有理她,直接走了進去,莫青淵愣了片刻之後,跨了一大步立即跟了上去。
周圍的人見到這一幕,都在羨慕中年婦人,能夠得到“神仙”的眷顧,雖然如此,可卻沒有一人上前,湊到中年婦人家門口。
屋子裏很簡陋,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了。客廳當中是張木桌,整齊的放著四條長凳,桌上擺著一個陶製的茶壺,幾個陶碗。客廳的角落是簡單的灶台,正生著火,中年婦人恰巧在燒水,一大鍋沸水熱騰騰地冒著氣。另一側有道粗布掛著的門簾,裏麵就是住的地方。蕭寒與莫青淵依次坐下,都不說話。蕭寒不說話是因為他不想說,而莫青淵不說話是因為不敢。從到這個村子開始,蕭寒就變得很冷,冷得讓他莫名的有些害怕。
中年婦人早已放下手中做飯的用具,從角落裏抱起一個陶罐。婦人輕輕地把陶罐放在桌上,揭開上麵的木塞,顫聲說道:“這是秋茶,您將就著嚐嚐。”婦人擺了兩個碗,抓了兩大把茶,接著從鍋裏舀起一大瓢沸水,緩緩傾倒下去。中年婦人做完這些,便退到一旁看著。
沸水衝開茶葉,舒展開來,緩緩沉到碗底,縷縷清香也漸漸散開,鑽到莫青淵的鼻子中。莫青淵用力地吸了吸,覺得很好聞,卻又覺得這清香不夠濃烈,於是端起陶碗,湊近了使勁地聞了聞。
中年婦人見到莫青淵這樣的舉動,心想自己茶能夠入得了“神仙”的法眼,自然開心,她的臉上掛著笑容,久久不散。
等了一會兒,茶葉完全舒展開來,莫青淵跟在蕭寒後麵喝起了茶。
“喝出點什麽味道沒?”
莫青淵知道蕭寒指的不是茶味,他想了一會兒,說道:“有很濃的泥土味,是在山上所不能有的。”中年婦人一聽以為是茶中帶有泥土,心裏不禁惴惴不安。待到一碗茶喝了七分,蕭寒起身,問道:“這家中還有什麽人?”
中年婦人頓了片刻之後,頗有些惶恐,她指了指裏屋,說道:“還有個孩子在裏屋。”莫青淵注意到中年婦人在說那個“孩子”的時候,臉色黯淡、悲戚,但看著蕭寒和自己卻又有幾分希冀。
蕭寒道:“帶我去看看。”中年婦人沒有遲疑,請蕭寒與莫青淵進了裏屋。這間屋子更小,隻放置了一張床而已,床上躺著一個瘦得不成人形、昏睡不醒的小男孩,那小男孩眼窩深陷,臉色深黑,嘴唇煞白,極其虛弱,一條命早已去掉了半條。
中年婦人突然“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淒聲說道:“求求兩位神仙救救我的孩子,救救他……”
蕭寒示意中年婦人起來,而後問莫青淵,道:“能救嗎?”莫青淵不知道蕭寒到底何意,但想來普通百姓的種種病症在修道之人手中都能迎刃而解,當下便迴答道:“我試試。”說著,他的手搭在小男孩的手腕上,發現他的脈搏遲緩,凝滯沉重,而後他探查小男孩體內經脈,發現其經脈堵塞,血液不流通,而且經脈破損嚴重,對普通百姓來說可能是不治之症,但對莫青淵來說,隻需以度一點真元,便能解決所有問題。
他將一點真元緩緩灌注進小男孩的經脈之中,將原本堵塞的經脈疏通,而後修複他那破損嚴重的經脈,隻是盞茶時間,那原本深黑的臉色就轉為了蠟黃色,中年婦人在一旁看著這一切,淚水驀地就流了下來,她的孩子在床上躺了八年,她守了八年,求了八年,奔波了八年,直到今天她才看到希望,覺得活著真好。
“啊,疼……”小男孩發出夢囈般的呐喊,含糊不清的話落在中年婦人的耳中,是心疼更是心酸。但由於莫青淵仍在施法,中年婦人沒敢上前去安慰。
隨著莫青淵的真元緩緩進入,小男孩叫喊的聲音一次比一次大,沒有血色的臉上全是汗水,便是連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仿佛在大雨裏淋過一般。
很久之後,小男孩不再叫喊,再一次昏睡過去,而莫青淵也結束了。莫青淵隻是度了很少的一點真元,他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疏通經脈與修複經脈上了。
莫青淵瞧了一眼蕭寒,而後朝著中年婦人說道:“這孩子醒後會大病一場,之後要好生調理、照料。”
蕭寒和莫青淵走出裏屋之後,中年婦人再次跪下,不斷地使勁磕著頭,嘴裏說著“謝謝神仙”的話。
“你的茶不錯,三年之後,讓你的孩子帶一罐茶上山。”蕭寒說完這句話,便示意莫青淵跟他出去。中年婦人把蕭寒那句話牢牢記在心裏後,趕緊跑進了裏屋。
那山上就是一群神仙,世世代代居住於此的村民們牢牢記住了這條祖訓。他們放下手中的東西,站在田間,恭敬地躬身行禮,直到蕭寒、莫青淵走出他們的視野。
莫青淵從未到過這裏,也從不知道這裏的普通百姓會是這樣的態度,他大感驚奇。蕭寒在前麵說道:“此處是離太玄山最近的一處的聚居村落,這裏四麵環山,越過村落前麵的這座山,就是通往區遺城的大道了。至於那裏,”蕭寒手指一直右側,“這座山前是片斷崖,崖下是條濁河,流向區遺城,繞城而過。”
莫青淵默默聽著,記了個大概,在他看來,蕭寒隻是簡單地給他介紹這裏的地理環境,但隨即他意識到這次下山的目的可能並非如蕭寒之前所說的“除魔衛道”了。
蕭寒帶著他一直往前走,臨近村落,大多數簡單樸素的茅草屋或是木屋四散分布著,這些屋子的門都是開著的,門口都放著兩三張竹椅。莫青淵見大多數門前都有老人坐著,旁邊或有小孩子在玩耍。
蕭寒和莫青淵的到來引起了村裏人的注意,首先是小孩子興奮地指著他們,蹦著跳著地叫嚷著他們的大人出來看看,似乎是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而坐在門前的老人們則顯得異常震驚,生活經驗豐富的他們當然知道眼前的這兩位道士便是山上的“神仙”。抖落歲月留在他們臉上的平靜從容,這些老人很是激動,顫顫巍巍地站起來,卻沒有人上前,對他們來說,能在這一輩一睹山上的“神仙”真容,已然是天大的幸事,又怎敢去冒犯?
家裏的大人們出來了,見到了這一幕,激動、興奮,卻也隻是站在原地。隻有那些混沌無知的孩子們高興地不斷叫嚷,想要上前去“一探究竟”,卻被大人牢牢拽住手臂。就連有些身體不便的老人也硬撐著從屋子裏出來。
老人、孩子、婦人、男人,村子裏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莫青淵明顯不適應眼前的場麵,他有些手足無措,不知該幹些什麽。幼年時期,他跟隨獨居的獵戶生活,很少接觸其他人,獵戶死後,他上了太玄門,接觸的都是修真煉道之人,之後雖然有過幾次下山的經曆卻並沒有機會接觸普通百姓,這是第一次。
蕭寒沒有理會這些,他走向其中一家,道:“有茶嗎?”這戶人家的主人是個中年婦人,手上還拿著燒飯用的用具,聽到蕭寒的問,她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懷著無比震顫的心情,使勁地點著頭,說著“有”。
蕭寒沒有理她,直接走了進去,莫青淵愣了片刻之後,跨了一大步立即跟了上去。
周圍的人見到這一幕,都在羨慕中年婦人,能夠得到“神仙”的眷顧,雖然如此,可卻沒有一人上前,湊到中年婦人家門口。
屋子裏很簡陋,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了。客廳當中是張木桌,整齊的放著四條長凳,桌上擺著一個陶製的茶壺,幾個陶碗。客廳的角落是簡單的灶台,正生著火,中年婦人恰巧在燒水,一大鍋沸水熱騰騰地冒著氣。另一側有道粗布掛著的門簾,裏麵就是住的地方。蕭寒與莫青淵依次坐下,都不說話。蕭寒不說話是因為他不想說,而莫青淵不說話是因為不敢。從到這個村子開始,蕭寒就變得很冷,冷得讓他莫名的有些害怕。
中年婦人早已放下手中做飯的用具,從角落裏抱起一個陶罐。婦人輕輕地把陶罐放在桌上,揭開上麵的木塞,顫聲說道:“這是秋茶,您將就著嚐嚐。”婦人擺了兩個碗,抓了兩大把茶,接著從鍋裏舀起一大瓢沸水,緩緩傾倒下去。中年婦人做完這些,便退到一旁看著。
沸水衝開茶葉,舒展開來,緩緩沉到碗底,縷縷清香也漸漸散開,鑽到莫青淵的鼻子中。莫青淵用力地吸了吸,覺得很好聞,卻又覺得這清香不夠濃烈,於是端起陶碗,湊近了使勁地聞了聞。
中年婦人見到莫青淵這樣的舉動,心想自己茶能夠入得了“神仙”的法眼,自然開心,她的臉上掛著笑容,久久不散。
等了一會兒,茶葉完全舒展開來,莫青淵跟在蕭寒後麵喝起了茶。
“喝出點什麽味道沒?”
莫青淵知道蕭寒指的不是茶味,他想了一會兒,說道:“有很濃的泥土味,是在山上所不能有的。”中年婦人一聽以為是茶中帶有泥土,心裏不禁惴惴不安。待到一碗茶喝了七分,蕭寒起身,問道:“這家中還有什麽人?”
中年婦人頓了片刻之後,頗有些惶恐,她指了指裏屋,說道:“還有個孩子在裏屋。”莫青淵注意到中年婦人在說那個“孩子”的時候,臉色黯淡、悲戚,但看著蕭寒和自己卻又有幾分希冀。
蕭寒道:“帶我去看看。”中年婦人沒有遲疑,請蕭寒與莫青淵進了裏屋。這間屋子更小,隻放置了一張床而已,床上躺著一個瘦得不成人形、昏睡不醒的小男孩,那小男孩眼窩深陷,臉色深黑,嘴唇煞白,極其虛弱,一條命早已去掉了半條。
中年婦人突然“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淒聲說道:“求求兩位神仙救救我的孩子,救救他……”
蕭寒示意中年婦人起來,而後問莫青淵,道:“能救嗎?”莫青淵不知道蕭寒到底何意,但想來普通百姓的種種病症在修道之人手中都能迎刃而解,當下便迴答道:“我試試。”說著,他的手搭在小男孩的手腕上,發現他的脈搏遲緩,凝滯沉重,而後他探查小男孩體內經脈,發現其經脈堵塞,血液不流通,而且經脈破損嚴重,對普通百姓來說可能是不治之症,但對莫青淵來說,隻需以度一點真元,便能解決所有問題。
他將一點真元緩緩灌注進小男孩的經脈之中,將原本堵塞的經脈疏通,而後修複他那破損嚴重的經脈,隻是盞茶時間,那原本深黑的臉色就轉為了蠟黃色,中年婦人在一旁看著這一切,淚水驀地就流了下來,她的孩子在床上躺了八年,她守了八年,求了八年,奔波了八年,直到今天她才看到希望,覺得活著真好。
“啊,疼……”小男孩發出夢囈般的呐喊,含糊不清的話落在中年婦人的耳中,是心疼更是心酸。但由於莫青淵仍在施法,中年婦人沒敢上前去安慰。
隨著莫青淵的真元緩緩進入,小男孩叫喊的聲音一次比一次大,沒有血色的臉上全是汗水,便是連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仿佛在大雨裏淋過一般。
很久之後,小男孩不再叫喊,再一次昏睡過去,而莫青淵也結束了。莫青淵隻是度了很少的一點真元,他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疏通經脈與修複經脈上了。
莫青淵瞧了一眼蕭寒,而後朝著中年婦人說道:“這孩子醒後會大病一場,之後要好生調理、照料。”
蕭寒和莫青淵走出裏屋之後,中年婦人再次跪下,不斷地使勁磕著頭,嘴裏說著“謝謝神仙”的話。
“你的茶不錯,三年之後,讓你的孩子帶一罐茶上山。”蕭寒說完這句話,便示意莫青淵跟他出去。中年婦人把蕭寒那句話牢牢記在心裏後,趕緊跑進了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