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城西市,邢家商鋪。


    嚴冬已過,初春時節,細雨蒙蒙。


    店鋪前排起了長隊,絡繹不絕的秦國百姓和商賈在雨中駐足等候。


    自從庫賽特的棉衣傳入秦國,這種既能禦寒又輕便的衣物,很快就成了各地爭相購買的搶手貨。


    十二歲的邢光坐在檀木案幾前,正在細細核對賬冊。


    雖然年紀尚小,但那雙明亮的眼睛中卻透著不符年齡的老成。


    蘸取朱砂,在絹帛上做著標記,每一筆都精準有度。


    邢家商鋪在鹹陽城內已經開了兩家,周邊的櫟陽(今西安市閻良區新興)也開了商鋪。


    庫賽特棉布、棉花、棉衣在整個秦國的銷售網絡正在不斷擴展中,運營上的事情,庫賽特沒有插手,直接讓熟悉本地商業環境的邢家直接操作。


    所以,邢家大小一輩都到處忙活,連才十二歲的邢光都得坐鎮店鋪之中。


    至於代表庫賽特袁夢琪和亦思娜,她們主要負責往來維護庫賽特的商道。


    這條商道從庫賽特北地岱海的柴坎城,到西北的鹹陽,需渡過黃河,穿過數百個部落林地,經過義渠,方才到達秦國,全程1000多公裏。


    實際上,就算用係統生物的庫賽特草原馬和庫賽特牧牛,每月往返兩次,單程時間就超過半個月。


    而維持這條運輸通道,是她們最重要的任務,押送每月兩批次正常到貨。


    不過由於庫賽特汗國在草原地區霸主地位,連續多場對匈奴、林胡的勝利,北地數百遊牧部落都歸屬庫賽特汗國。


    隻有西河宗氏部,北河宗氏部,以及義渠國數千部落,還未歸順庫賽特汗國。


    當然,這些部落也沒膽子跟庫賽特汗國直接開戰。


    匈奴那十幾萬人是怎麽被庫賽特數千騎兵直接衝崩的?林胡丘林部是怎麽被屠的?


    這都是前車之鑒,在草原上,是崇尚武力至上,要麽臣服要麽遠遁。


    畢竟,遊牧民族麽,都是打不過,還能跑不了。


    就在邢光將近來出庫入庫賬目盤清楚時。


    邢家商鋪管家神色匆匆地走來,壓低聲音道,


    “少爺,外麵有位自稱樗裏疾的先生求見。“


    十二歲的邢光執筆的手微微一頓,略微思索後,問道:“是哪位,可曾說明來意?“


    管家環顧四周,又壓低了聲音,說道,“老奴觀其舉止氣度,穿著極好,像是世族大家。“


    邢光放下朱筆,嘴角露出若有似無的笑意:


    “那請他到後院芝蘭茶室。“


    “老奴已將他請往後室。”


    片刻後,後室席台處。


    贏疾端坐在紫檀木案幾前,目光在茶室內的陳設上逡巡。


    青瓷茶具造型古樸,灰白色的釉色瑩潤,一看便知是名家所製。


    就算是秦宮內也不曾有如此色樣的瓷器,戰國至秦漢時代,宮殿裝飾點綴,一般以青銅為主,黃銅為輔。


    戰國時期正是從陶器向瓷器過渡的時代,隻是這個時代青瓷遠沒有東漢之後色彩多樣。


    案幾一角擺著一方端硯,硯池如鏡,顯然是經常使用的。


    “讓先生久候了。“


    清亮的童聲傳來,贏疾抬頭,隻見一個身著素色直裰的年少者從外步入。


    少年身形不高,但步態從容,目光沉穩,雖為孩童,但身姿挺拔。


    那少年頗有禮數,拱手作揖,對著贏疾就喚先生。


    “邢光見過樗先生!”


    “汝乃邢家少主?“贏疾自己也不過是十七歲,未到弱冠之年,同樣器宇軒昂,盡顯不凡。


    此番出來,卻受對方大禮,眉頭微挑,語氣中帶著幾分驚訝,卻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邢光施了一禮:“正是小子。先生遠道而來,不知有何指教?“


    “久聞邢家棉衣譽滿鹹陽,“樗裏疾撫須笑道,“慕名而來,想向少主請教一二。“


    “先生過譽了。邢家這棉衣乃域外意外所得。”


    少年邢光喚商鋪管事將米湯送來。


    戰國時期,接待貴客,一般以米湯招待,所謂米湯其實就是一種發酵米酒,類似於現代的酒釀。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中,沒有哪個國家有喝茶的習慣。


    《周禮·天官·膳夫》記載,周天子平時喝的飲料是水,米漿,米湯,米酒之類的。


    真正流行喝茶的隻有偏安一隅的巴國和古蜀國,茶葉幾乎成了巴蜀人的專利。


    將茶葉引入中原的,是秦惠文王嬴駟,他先滅古蜀,再滅巴國,才得到茶葉。


    但是,伊晨到來改變了這種狀況,她在棉花種植推廣之後,就瞄準了茶葉貿易。


    隻是山西到內蒙古的草原不適合種茶樹,還是四川盆地,以及南方江浙地區比較適合。


    在北地種茶樹,需要灌溉係統,但伊晨還是在試著種植一批。


    邢光叫管事為贏疾呈上米湯,兩位少年對桌而坐。


    “不知先生是想了解種植之法,還是織造之術?“


    贏疾接過米湯瓷碗,輕嗅米湯淳樸香味:“聽聞這棉花,是從草原特引進?“


    “先生消息靈通。“邢光不動聲色,“確是如此。北地氣候獨特,所產棉花確實上佳。“


    “傳聞,北地異族內亂,出一神女,神通蓋世。是否為真?”


    贏疾打量著比他稍小五歲的邢光,邢光卻少年老成,依是用眼神瞪了迴去,老練地迴答道:


    “為真,神女神通蓋世,為北地異族所敬仰,北地異族無不俯首稱臣!”


    “這棉布,棉衣,棉花之物,是否為那自號神女者所出?”


    贏疾一語道破,直勾勾地盯著邢光,看他如何迴答。


    “乃庫賽特汗國神女賜予!吾邢家受神女恩典,方能經營這棉衣棉布貿易!”


    邢光則雙手一恭,往上一抬,敬仰地說道。


    “如此,如此..........說來也巧,“贏疾忽然話鋒一轉,“前些時日,我聽聞趙國那邊......“


    “先生,“邢光突然打斷,舉起瓷碗。


    “這米湯如何。“


    贏疾愣了一瞬,隨即領會,輕笑著喝了一口:


    “甚好,無雜石。這泉水也是上品......“


    邢光接道,“與先生府上用的應是同一處泉眼吧?“


    贏疾驀然收聲,眼眸深邃地看著邢光,關中水非常硬,是礦物水。


    這種水喝多了容易結石,或者味道很苦澀,所以一般會開鑿新泉眼。


    邢光抿嘴一笑:“先生乃是鹹陽宮的貴客,失敬失敬。“


    樗裏疾深深看了邢光一眼:“少主年少啊,眼力卻了得。倒讓本少想起一個典故。“


    “哦?願聞其詳。


    “《孫子兵法》有言:''智者之慮,必雜於眾慮''。“


    贏疾意味深長地說,“少主年紀輕輕,卻已懂得審時度勢,實在難得。“


    邢光不慌不忙,舉碗迴敬:“先生謬讚。倒是讓小子想起《管子》中一句:''聖人之慮,處易以慮難;理安以慮危;有餘以慮不足''。先生今日來訪,想必也是深謀遠慮。“


    兩人相視一笑,心照不宣。


    “說起來,“贏疾隨意地問道,“聽聞邢家與庫賽特人往來密切?“


    邢光手中茶盞微轉:“商路相通,自然多有往來。先生若是對棉花感興趣,不妨明言?“


    樗裏疾沉吟片刻:“若能在秦國種植棉花......“


    “此事說來簡單,“邢光笑道,“卻如同《周易》所言:''山下有雷,需;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除了合適的土壤和氣候,更需......“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樗裏疾一眼,“知機達理之人主持。“


    裏疾眼中精光閃動,“這可是《孫子兵法》所謂''知己知彼''?“


    “先生說笑了,“邢光正色道,“商賈之道,不過是以誠相待。先生既出自鹹陽宮,想必深知此中三昧。“


    “那依少主之見?“


    邢光沉吟片刻:“不如這樣,改日請先生帶至邢府上當事人一敘?商途如棋局,還需坐而論道。“


    樗裏疾起身作揖:“少主不愧是商貿邢家之後,本少佩服。“


    待贏疾離去,管家忙問:“少爺,這位來曆不簡啊。“


    邢光望著遠處巍峨的鹹陽宮,嘴角微揚:“他是鹹陽宮的人,今日是來探路的。“


    “那我們......“管家麵露憂色。


    刑光輕撫案幾上的青瓷茶具:“不必擔心。他自稱樗裏疾,用這個典故已經說明了很多。“


    “少爺指的是......“


    “樗,是不材之木,“刑光解釋道,“《莊子》中說:''散木也,以為不材,故能終其天年。''他用這個典故,是在告訴我們,他此行隻是來訪商,無關朝廷大事。“


    管家恍然:“少爺是說,他在示好?“


    “不止是示好,“刑光站起身,走到窗前,“你注意到他說話時的用典嗎?《孫子兵法》、《管子》,都是治國之典。他分明是在暗示,秦國公,鹹陽宮主人有意與我們合作。“


    “這裏名字疾的,隻有贏疾.......這個身份......“


    “正是最好的證明,“刑光轉身,眼中閃著智慧的光芒,


    “贏疾是秦惠公最信任的謀臣,能讓他親自來訪,說明秦國對我們很重視。管事,去準備一下親衛大人,我要去見兩位姐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女皇的騎砍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愛寶貝魎皇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愛寶貝魎皇鬼並收藏大秦女皇的騎砍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