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再開全院大會
四合院:我能隨意變大小 作者:早日退休的柿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正爽以他特有的豁達態度安慰著旁人,言辭間帶著幾分輕鬆與詼諧:“哎,別往心裏去,沒娶上媳婦天也塌不下來。
再退一步說,就算真攤上了癱瘓這事兒,日子也還得過,你看聾老太太不也遭遇了同樣的困境嗎?
咱們的許大茂同誌不也把人家照顧得有模有樣的嘛。”
這話一出,許大茂心裏頓時五味雜陳,仿佛吞了一隻蒼蠅般,既不是滋味又難以言喻。
這些天,他之所以費盡心機想要拉攏那個看似憨厚實則心地善良的傻柱,背後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心思。
原來,照顧聾老太太這個任務,對他來說,無異於一場身心俱疲的考驗。
聾老太太與易中海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傻柱與他們二人的良好關係,讓許大茂靈光一閃,萌生了一個念頭——如果能讓傻柱來接替這份重擔,豈不是一舉兩得?
一來可以減輕自己的負擔,二來也能確保聾老太太得到妥善的照料。
反正最後遭罪的是傻柱,隻要自己解脫出來就行。
迴想照顧聾老太太的這段日子裏,許大茂親力親為,從每日的端屎端尿,到按時按點地送飯、清洗衣物,每一項瑣碎而又必須的任務都讓他深切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
他不禁感慨,這幾天的生活仿佛濃縮了人生所有的苦澀,每一天都是對耐心與殺心的極限挑戰。
沒錯,許大茂都被逼得萌生了殺死聾老太太的想法。
然而曹正爽的話語不僅讓許大茂感到一陣頭皮發麻,連同在一旁的劉光齊也深感震驚,仿佛被針紮了一下般難以置信。
他怎麽也沒想到,曹正爽竟會如此直接地將他們的困境與聾老太太的情況相提並論,這種突如其來的比較讓劉光齊內心五味雜陳,甚至萌生了一絲絕望的念頭。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劉海中聽後卻深受鼓舞,仿佛在一片陰霾中看到了一束光明。
他讚許地看著曹正爽,眼中的敬佩之情溢於言表:“曹正爽,你果然是我們院子裏年輕一代的佼佼者,你的樂觀與積極,就像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
劉海中的話語中滿是真誠的讚賞,他相信,正是這種正麵能量,才能引領大家共渡難關。
曹正爽聞言,笑容依舊溫暖而自信,他擺了擺手,謙遜地說:“這算不得什麽,鄰裏之間本就應該守望相助。
我有個想法,不如今晚就召集全院的街坊鄰居開個大會,一起商量為二大爺家籌集資金和物資的事宜。
畢竟,二大爺家被閆解成破壞得不輕,還有劉光齊後續的醫療費用和生活護理開支肯定不是個小數目。”
這番話如同春風化雨,溫暖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心田。
劉海中被曹正爽的提議深深感動,眼眶微濕,聲音略帶哽咽:“曹正爽,太感謝你了,你真是我們全家的大恩人!”
他深知,在這個節骨眼上,任何的幫助都如同雪中送炭,而曹正爽的倡議無疑是最及時、最有力的支持。
曹正爽則依舊保持著那份質樸的笑容,輕輕搖頭道:“哪裏哪裏,二大爺您太客氣了,我們都是一個四合院裏朝夕相處的鄰居,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曹正爽他們三個在醫院待了一會兒就迴四合院了,他吩咐兩人:“快去通知全院的人,今晚開全院大會。”
“好。”許大茂與傻柱二人雖心有不甘,卻也深知違抗的後果,隻能乖乖服從。
他們開始挨家挨戶地傳達曹正爽開會的事情。
隨著一陣急促而有力的敲門聲,“咚咚咚……”,伴隨著唿喊聲此起彼伏:“開門啊,前院緊急召開全院大會,缺席者後果自負。”
“曹正爽要開全院大會了,就在前院,大家動作快點,別錯過了什麽重要消息。”
“各位抓緊時間,據說有重大事項要宣布,別晚了後悔莫及。”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合院的居民們陸陸續續匯聚到了前院,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不耐煩與疑惑。
抱怨聲如同夏日的蚊蠅,嗡嗡作響:“怎麽又開會?這才隔了多久?”
“咱們這四合院,怕是把一年的會都提前開完了。”
“還不是曹正爽搞的鬼,現在他說了算,咱們還是小心為妙。”
前院逐漸人滿為患,人群中的竊竊私語交織成一張無形的網,緊張與不安的情緒在空氣中悄然蔓延。
閆埠貴一家自然也被這股洪流卷入其中,成為了眾人目光的焦點。
畢竟他得兒子閆解成剛把劉海中一家打進醫院。
他是提心吊膽,心驚膽戰,他有種預感,今晚這全院大會,很可能是奔著他來的。
曹正爽環視四周,確認人已基本到齊,這才沉聲開口,語氣中夾雜著難以掩飾的惋惜:“二大爺家最近遭受的那場飛來橫禍,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已經有所耳聞。
他們一家無一幸免,皆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而其中最為嚴重的,莫過於劉光齊了。
一個原本生龍活虎的青年,如今卻隻能躺在床上,徹底癱瘓了,這輩子恐怕都無緣再次站立行走了。”
說到這裏,曹正爽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抹哀傷,周圍的空氣似乎也因這不幸的消息而凝重起來。
四合院內的住戶們聞言,紛紛交換著同情的目光,歎息聲此起彼伏。
“唉,劉光齊真是命途多舛啊,”一位年長的大媽感慨道,“正值青春年華,卻要承受如此沉重的打擊。”
“是啊,”旁邊的一位中年漢子接過了話茬,“這麽年輕就癱瘓在床,往後的生活該有多艱難。娶妻生子,這些常人眼中的尋常事,對他來說怕是成了奢望。”
另一位婦女歎了口氣,聲音裏滿是無奈:“誰家的姑娘願意嫁給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呢?哪怕是鄉下的,也得為自己的將來考慮,這樣的婚姻,太苦了。”
“劉光齊平時對人和氣,樂於助人,真是應了那句‘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老話。”一位平日與劉家交好的鄰居搖頭歎息,言語間滿是對命運不公的憤慨。
“不過,好在老劉還有其他三個兒子,”有人試圖從悲涼中尋找一絲安慰,“即便劉光齊無法再承擔起傳宗接代的責任,劉家的血脈還不至於因此斷絕。
世事難料,希望他們一家能早日走出陰霾,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吧。”
再退一步說,就算真攤上了癱瘓這事兒,日子也還得過,你看聾老太太不也遭遇了同樣的困境嗎?
咱們的許大茂同誌不也把人家照顧得有模有樣的嘛。”
這話一出,許大茂心裏頓時五味雜陳,仿佛吞了一隻蒼蠅般,既不是滋味又難以言喻。
這些天,他之所以費盡心機想要拉攏那個看似憨厚實則心地善良的傻柱,背後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心思。
原來,照顧聾老太太這個任務,對他來說,無異於一場身心俱疲的考驗。
聾老太太與易中海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傻柱與他們二人的良好關係,讓許大茂靈光一閃,萌生了一個念頭——如果能讓傻柱來接替這份重擔,豈不是一舉兩得?
一來可以減輕自己的負擔,二來也能確保聾老太太得到妥善的照料。
反正最後遭罪的是傻柱,隻要自己解脫出來就行。
迴想照顧聾老太太的這段日子裏,許大茂親力親為,從每日的端屎端尿,到按時按點地送飯、清洗衣物,每一項瑣碎而又必須的任務都讓他深切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
他不禁感慨,這幾天的生活仿佛濃縮了人生所有的苦澀,每一天都是對耐心與殺心的極限挑戰。
沒錯,許大茂都被逼得萌生了殺死聾老太太的想法。
然而曹正爽的話語不僅讓許大茂感到一陣頭皮發麻,連同在一旁的劉光齊也深感震驚,仿佛被針紮了一下般難以置信。
他怎麽也沒想到,曹正爽竟會如此直接地將他們的困境與聾老太太的情況相提並論,這種突如其來的比較讓劉光齊內心五味雜陳,甚至萌生了一絲絕望的念頭。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劉海中聽後卻深受鼓舞,仿佛在一片陰霾中看到了一束光明。
他讚許地看著曹正爽,眼中的敬佩之情溢於言表:“曹正爽,你果然是我們院子裏年輕一代的佼佼者,你的樂觀與積極,就像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
劉海中的話語中滿是真誠的讚賞,他相信,正是這種正麵能量,才能引領大家共渡難關。
曹正爽聞言,笑容依舊溫暖而自信,他擺了擺手,謙遜地說:“這算不得什麽,鄰裏之間本就應該守望相助。
我有個想法,不如今晚就召集全院的街坊鄰居開個大會,一起商量為二大爺家籌集資金和物資的事宜。
畢竟,二大爺家被閆解成破壞得不輕,還有劉光齊後續的醫療費用和生活護理開支肯定不是個小數目。”
這番話如同春風化雨,溫暖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心田。
劉海中被曹正爽的提議深深感動,眼眶微濕,聲音略帶哽咽:“曹正爽,太感謝你了,你真是我們全家的大恩人!”
他深知,在這個節骨眼上,任何的幫助都如同雪中送炭,而曹正爽的倡議無疑是最及時、最有力的支持。
曹正爽則依舊保持著那份質樸的笑容,輕輕搖頭道:“哪裏哪裏,二大爺您太客氣了,我們都是一個四合院裏朝夕相處的鄰居,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曹正爽他們三個在醫院待了一會兒就迴四合院了,他吩咐兩人:“快去通知全院的人,今晚開全院大會。”
“好。”許大茂與傻柱二人雖心有不甘,卻也深知違抗的後果,隻能乖乖服從。
他們開始挨家挨戶地傳達曹正爽開會的事情。
隨著一陣急促而有力的敲門聲,“咚咚咚……”,伴隨著唿喊聲此起彼伏:“開門啊,前院緊急召開全院大會,缺席者後果自負。”
“曹正爽要開全院大會了,就在前院,大家動作快點,別錯過了什麽重要消息。”
“各位抓緊時間,據說有重大事項要宣布,別晚了後悔莫及。”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合院的居民們陸陸續續匯聚到了前院,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不耐煩與疑惑。
抱怨聲如同夏日的蚊蠅,嗡嗡作響:“怎麽又開會?這才隔了多久?”
“咱們這四合院,怕是把一年的會都提前開完了。”
“還不是曹正爽搞的鬼,現在他說了算,咱們還是小心為妙。”
前院逐漸人滿為患,人群中的竊竊私語交織成一張無形的網,緊張與不安的情緒在空氣中悄然蔓延。
閆埠貴一家自然也被這股洪流卷入其中,成為了眾人目光的焦點。
畢竟他得兒子閆解成剛把劉海中一家打進醫院。
他是提心吊膽,心驚膽戰,他有種預感,今晚這全院大會,很可能是奔著他來的。
曹正爽環視四周,確認人已基本到齊,這才沉聲開口,語氣中夾雜著難以掩飾的惋惜:“二大爺家最近遭受的那場飛來橫禍,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已經有所耳聞。
他們一家無一幸免,皆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而其中最為嚴重的,莫過於劉光齊了。
一個原本生龍活虎的青年,如今卻隻能躺在床上,徹底癱瘓了,這輩子恐怕都無緣再次站立行走了。”
說到這裏,曹正爽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抹哀傷,周圍的空氣似乎也因這不幸的消息而凝重起來。
四合院內的住戶們聞言,紛紛交換著同情的目光,歎息聲此起彼伏。
“唉,劉光齊真是命途多舛啊,”一位年長的大媽感慨道,“正值青春年華,卻要承受如此沉重的打擊。”
“是啊,”旁邊的一位中年漢子接過了話茬,“這麽年輕就癱瘓在床,往後的生活該有多艱難。娶妻生子,這些常人眼中的尋常事,對他來說怕是成了奢望。”
另一位婦女歎了口氣,聲音裏滿是無奈:“誰家的姑娘願意嫁給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呢?哪怕是鄉下的,也得為自己的將來考慮,這樣的婚姻,太苦了。”
“劉光齊平時對人和氣,樂於助人,真是應了那句‘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老話。”一位平日與劉家交好的鄰居搖頭歎息,言語間滿是對命運不公的憤慨。
“不過,好在老劉還有其他三個兒子,”有人試圖從悲涼中尋找一絲安慰,“即便劉光齊無法再承擔起傳宗接代的責任,劉家的血脈還不至於因此斷絕。
世事難料,希望他們一家能早日走出陰霾,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