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臘月注定是喜悅和焦急等待中度過的。
大部分人的錄取通知書年前就已經到了。
也許是因為得知消息較早、有了謝庭宗送去的齊全資料和複習時不用像其他地方的知青一樣每天勞心勞力上工幹活的緣故,第三小隊的知青們考得也還不錯。
雖然沒有林家人和謝庭宗、王璟爾考得好,但是,除了幾個基礎實在不好、初中畢業就下鄉了的知青以外,約莫過半的知青都考上了,有的是還不錯的大學,也有的考上了專業缺口比較大的大專,迴城這個目標算是順利達成了。
知青點一片歡天喜地,林家更是每天都處於喜氣洋洋的狀態當中。
臘月十七的時候,喜妹、謝庭宗和山娃的錄取通知書就被郵遞員送到了。
臘月二十三以後,芳芳和鬆娃的通知書也陸續送到了。
林家人之前樂嗬的時候還不敢太過,怕通知書沒送到會有變故,也怕芳芳和鬆娃沒考上聽了見了會難過,這下所有的顧慮都沒有了。
在和林大伯商量之後,林老頭大手一揮,在隊上擺了一天流水席,邀請親戚朋友和隊員們都來赴宴,好吃好喝,熱鬧非凡。
按林老太的意思,原本是想直接擺三天流水席的,結果被林老頭和喜妹等人集體否決了。
倒不是舍不得這點糧食和菜,主要是沒必要這麽張揚。
流水席嘛,熱鬧是第一位的,夥食雖然不好全素,但按鄉下的習俗,菜裏放點肉絲沾點葷腥、一桌上個炒河魚之類的河鮮,也就夠了,即便林家厚道舍得,也不會真的整條魚大碗肉的往桌上端,那不是大方,那是壞了規矩。
真要那麽辦了,往後其他人家的筵席就不好辦了。
近幾年年景好,糧食都沒有原來值錢金貴了,私下買還是能以不算高的價格買到的。
菜更是用不著買,劉大菊和林老太、劉愛紅幾家都種了不少,地裏扯出來就能用。肉倒是值錢,可隊上原本就有個規模尚可的養豬場,臘月初上也分了豬肉,湊一湊供流水席和過年用還是夠了的。
也就是說,除了要額外花點錢買糧食備用以外,基本不費什麽錢。
以林家如今的收入水平,擺上這樣的三天流水席還不至於到讓人心疼不舍的程度。
林老頭老當益壯,在隊上上工幹活還能拿滿工分;林老太在養豬場的工分本就不低,忙完了還能去摘摘桑葉茶葉掙工分;一家三口裏頭唯一一個不太能幹活的喜妹在鐵皮石斛那邊也能分到不少工分,再加上林老頭每個月能拿到手的補貼和之前積攢下來的家底,別說三天流水席了,十天林家都能請得起。
請得起歸請得起,可一請就是三天也太招搖了一些。
第三小隊近幾年的日子確實好過了不少,但這也僅限於大家都能吃飽穿暖、家裏小有餘錢了,隊員們的消費觀念仍舊沒有轉變,都是能省則省、扣扣索索的性子。
林家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在隊上原本就屬於比較好的,沒必要在這種時候再多紮眼,被人說說酸話還是小事,就怕招了小人惦記。
林家雖說子孫繁茂,但架不住早就分了家不住一起了啊!
要是真的被人惦記上,家裏老的老弱的弱,就算有民兵隊時不時巡視,林建設也組織了隊員們自發巡查,但這世上向來隻有千日作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一時得意忘形換來日後提心吊膽,不劃算。
林老太一個人爭不過有正當理由的丈夫和老閨女,隻得悻悻作罷。
一天就一天,一天她也能給辦得熱熱鬧鬧的!
林老太鐵了心要往熱鬧裏辦,林老頭和喜妹他們也沒想攔著,任她廣邀親朋。
臨近過年,原本就是鄉下最熱鬧的時候,在林老太的盛情邀請之下,林家五服之內的族人全都來了,還在走動的親戚裏能通知的也都通知到了,隊上的人和沒迴家的知青們也全都來了。
流水席這天,整個第三小隊都彌漫著一股喜慶的味道,要是不知情的人來了,保準要以為是有好幾家一起娶媳嫁女才會有這麽喜慶熱鬧的氛圍呢!
一天流水席忙活下來,林老太累得不輕,但即便如此,她臉上的笑意也從未停下來過。
早些年她沒少被人背後議論,說她把女兒養得太嬌貴了,給不知道能不能養得住的閨女看病花了太多錢和精力了雲雲,不少人都在唱衰,覺得她疼閨女沒用。
現在呢?還不是一個個都喜笑顏開地上前恭喜她生了一個有出息的好閨女?
對於親媽這疑似揚眉吐氣的樣子,喜妹表示適應良好,老人家嘛,有點孩子氣的報複心理是很正常的事情,隻要她開心就好啦!
流水席過後沒兩天,就是過年了。
謝庭宗原本拿到錄取通知書就可以辦理迴城手續了,但他還是決定留下來跟林家一起過完這個年。
他不迴京市,王璟爾本著好玩和好奇的想法也沒迴,給家裏拍了個電報,便也留在了第三小隊過年。
謝庭宗勸了幾句,沒勸動,便隨他去了。
於是,今年跟喜妹一家過年的又多了一個王璟爾。
喜妹還是看王璟爾不太順眼,但看在謝庭宗的麵子上,偷偷整蠱了姓王的幾迴便在謝庭宗的了然之下收手了,如今最多不大搭理他,不怎麽給好臉色,倒沒有再做別的了。
也正是因為沒有繼續遇上踩到石頭腳滑之類的倒黴事,王璟爾才敢說留下來過年——不然的話,他對這個跟他似乎有些八字不合的地方還真有點犯怵。
不出意外的話,這迴應該就是謝庭宗作為知青身份在第三小隊、在林家過的最後一個年了。
坐在林家的飯桌上,迴想起這幾年的經曆,他不禁有些百感交集,端起酒盅敬林老頭和林老太道:“這幾年多謝您二老的照顧了,無論是我還是我叔爺,都承蒙你們照料,要不是有你們,我和叔爺此時還不知道是什麽光景呢!”
林老頭抿了一口酒,搖頭道:“我們也沒做什麽,當不得你這聲謝。”
他是真的覺得自家沒做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老頭子覺著吧,早先謝庭宗沒來的那幾年,林家給謝知隸那邊的幫助要稍微多一些,但也就隔三差五送兩個雞蛋、偶爾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幫著幹幹活、家裏做肉的時候往謝知隸那送上幾口……都不是什麽值得拿出來說的大事。又沒幫著平反,又沒跟隊上的人說他們之間有淵源讓客氣點,連謝知隸偶爾被公社拉去□□的時候也沒幫上什麽忙,謝家小子不埋怨他們隻知道自保就不錯了,還謝什麽!
至於謝庭宗來了以後,他們就更沒幫上什麽忙了,連給謝知隸時不時改善夥食的事情都被謝庭宗攬去了,拉謝庭宗到家裏吃個飯吧,這個小輩還客氣得很,沒少送東西不說,還沒少幫忙做事,他們兩個老的哪好意思受這份謝哦!
林老頭這麽想的,也就這麽說了出來,林老太聽了也直點頭,表示自己非常讚同自家老伴說的。
“就是,真要說謝,也該是我對你爺爺說謝,當初要不是他好心給我留了兩個白麵饅頭,我說不定就死在山上了,更別說遇見我家男人生下幾個娃兒了。可惜好人不長命,不然我還真得跟他好好道聲謝。”
謝庭宗啞然失笑。
他對早逝的爺爺沒什麽太深的印象,感情自然也是有限,聽林老太這麽一提,隻傷感了一瞬便罷了,反倒是對林家二老不居功甚至打從心底覺得那些照拂不算是功的說法有些感慨。
在過去幾年那種人人恨不得躲著或者幹脆打擊被下放的壞分子走資派走的時候,能像他們那樣因為一點除了他們沒人還記得的恩情釋放善意已經算是難得的善舉了,更別說這幾年來對他親如子侄的善待了。
甚至於,林家對謝知隸的善意和照拂,說是救了當時如同驚弓之鳥一般的謝知隸一命也不為過。
謝家如今僅剩謝知隸和他二人,他們倆都深受林家照拂,這才是真正的大恩,結果到了林家二老嘴裏,倒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謝庭宗倒無意跟二老爭辯,隻是暗下決心,往後一定會好好照顧同在京城的喜妹,並時不時迴來看看二老。
喜妹不知他心中所想,還在那因為他們之間的客套來客套去而發笑呢:“不是都好幾年沒這麽客氣了嘛!怎麽偏生到了這時候又客氣起來了?看著怪好笑的。”
王璟爾也覺得氣氛有點怪怪的,但自認在謝庭宗麵前是個弟弟的他又不敢說出來,見喜妹說出了自己不敢說的話,頓時看向她的眼神都變成了看勇士的眼神。
看在過年的份上,察覺到他眼神的喜妹沒有直接瞪迴去,而是若無其事地移開目光——然後偷偷翻了一個小幅度的白眼。
瞎看誰呢!討厭鬼就是討厭鬼,眼神裏都透著一股橫勁兒,瞧著就不舒坦!
林老太沒瞧見老閨女翻的白眼,也就沒察覺到老閨女和王家表侄子之間的不對付,樂嗬嗬地笑道:“喜妹說得沒錯,都是自家人,瞎客氣啥!”
謝庭宗倒是發現了喜妹的小動作,但也沒有說出來,無奈地看了她一眼,眼神裏滿是溫柔寵溺:“那我就不說這些客氣話了,先祝大家新年快樂,一年更比一年好吧!”
被他這麽一瞅,原本還理直氣壯的喜妹突然有點心虛,總有種自己大過年的還不待見人家孩子結果被家長抓包了的感覺:“……不瞎客套才對嘛!新年快樂!”
大部分人的錄取通知書年前就已經到了。
也許是因為得知消息較早、有了謝庭宗送去的齊全資料和複習時不用像其他地方的知青一樣每天勞心勞力上工幹活的緣故,第三小隊的知青們考得也還不錯。
雖然沒有林家人和謝庭宗、王璟爾考得好,但是,除了幾個基礎實在不好、初中畢業就下鄉了的知青以外,約莫過半的知青都考上了,有的是還不錯的大學,也有的考上了專業缺口比較大的大專,迴城這個目標算是順利達成了。
知青點一片歡天喜地,林家更是每天都處於喜氣洋洋的狀態當中。
臘月十七的時候,喜妹、謝庭宗和山娃的錄取通知書就被郵遞員送到了。
臘月二十三以後,芳芳和鬆娃的通知書也陸續送到了。
林家人之前樂嗬的時候還不敢太過,怕通知書沒送到會有變故,也怕芳芳和鬆娃沒考上聽了見了會難過,這下所有的顧慮都沒有了。
在和林大伯商量之後,林老頭大手一揮,在隊上擺了一天流水席,邀請親戚朋友和隊員們都來赴宴,好吃好喝,熱鬧非凡。
按林老太的意思,原本是想直接擺三天流水席的,結果被林老頭和喜妹等人集體否決了。
倒不是舍不得這點糧食和菜,主要是沒必要這麽張揚。
流水席嘛,熱鬧是第一位的,夥食雖然不好全素,但按鄉下的習俗,菜裏放點肉絲沾點葷腥、一桌上個炒河魚之類的河鮮,也就夠了,即便林家厚道舍得,也不會真的整條魚大碗肉的往桌上端,那不是大方,那是壞了規矩。
真要那麽辦了,往後其他人家的筵席就不好辦了。
近幾年年景好,糧食都沒有原來值錢金貴了,私下買還是能以不算高的價格買到的。
菜更是用不著買,劉大菊和林老太、劉愛紅幾家都種了不少,地裏扯出來就能用。肉倒是值錢,可隊上原本就有個規模尚可的養豬場,臘月初上也分了豬肉,湊一湊供流水席和過年用還是夠了的。
也就是說,除了要額外花點錢買糧食備用以外,基本不費什麽錢。
以林家如今的收入水平,擺上這樣的三天流水席還不至於到讓人心疼不舍的程度。
林老頭老當益壯,在隊上上工幹活還能拿滿工分;林老太在養豬場的工分本就不低,忙完了還能去摘摘桑葉茶葉掙工分;一家三口裏頭唯一一個不太能幹活的喜妹在鐵皮石斛那邊也能分到不少工分,再加上林老頭每個月能拿到手的補貼和之前積攢下來的家底,別說三天流水席了,十天林家都能請得起。
請得起歸請得起,可一請就是三天也太招搖了一些。
第三小隊近幾年的日子確實好過了不少,但這也僅限於大家都能吃飽穿暖、家裏小有餘錢了,隊員們的消費觀念仍舊沒有轉變,都是能省則省、扣扣索索的性子。
林家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在隊上原本就屬於比較好的,沒必要在這種時候再多紮眼,被人說說酸話還是小事,就怕招了小人惦記。
林家雖說子孫繁茂,但架不住早就分了家不住一起了啊!
要是真的被人惦記上,家裏老的老弱的弱,就算有民兵隊時不時巡視,林建設也組織了隊員們自發巡查,但這世上向來隻有千日作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一時得意忘形換來日後提心吊膽,不劃算。
林老太一個人爭不過有正當理由的丈夫和老閨女,隻得悻悻作罷。
一天就一天,一天她也能給辦得熱熱鬧鬧的!
林老太鐵了心要往熱鬧裏辦,林老頭和喜妹他們也沒想攔著,任她廣邀親朋。
臨近過年,原本就是鄉下最熱鬧的時候,在林老太的盛情邀請之下,林家五服之內的族人全都來了,還在走動的親戚裏能通知的也都通知到了,隊上的人和沒迴家的知青們也全都來了。
流水席這天,整個第三小隊都彌漫著一股喜慶的味道,要是不知情的人來了,保準要以為是有好幾家一起娶媳嫁女才會有這麽喜慶熱鬧的氛圍呢!
一天流水席忙活下來,林老太累得不輕,但即便如此,她臉上的笑意也從未停下來過。
早些年她沒少被人背後議論,說她把女兒養得太嬌貴了,給不知道能不能養得住的閨女看病花了太多錢和精力了雲雲,不少人都在唱衰,覺得她疼閨女沒用。
現在呢?還不是一個個都喜笑顏開地上前恭喜她生了一個有出息的好閨女?
對於親媽這疑似揚眉吐氣的樣子,喜妹表示適應良好,老人家嘛,有點孩子氣的報複心理是很正常的事情,隻要她開心就好啦!
流水席過後沒兩天,就是過年了。
謝庭宗原本拿到錄取通知書就可以辦理迴城手續了,但他還是決定留下來跟林家一起過完這個年。
他不迴京市,王璟爾本著好玩和好奇的想法也沒迴,給家裏拍了個電報,便也留在了第三小隊過年。
謝庭宗勸了幾句,沒勸動,便隨他去了。
於是,今年跟喜妹一家過年的又多了一個王璟爾。
喜妹還是看王璟爾不太順眼,但看在謝庭宗的麵子上,偷偷整蠱了姓王的幾迴便在謝庭宗的了然之下收手了,如今最多不大搭理他,不怎麽給好臉色,倒沒有再做別的了。
也正是因為沒有繼續遇上踩到石頭腳滑之類的倒黴事,王璟爾才敢說留下來過年——不然的話,他對這個跟他似乎有些八字不合的地方還真有點犯怵。
不出意外的話,這迴應該就是謝庭宗作為知青身份在第三小隊、在林家過的最後一個年了。
坐在林家的飯桌上,迴想起這幾年的經曆,他不禁有些百感交集,端起酒盅敬林老頭和林老太道:“這幾年多謝您二老的照顧了,無論是我還是我叔爺,都承蒙你們照料,要不是有你們,我和叔爺此時還不知道是什麽光景呢!”
林老頭抿了一口酒,搖頭道:“我們也沒做什麽,當不得你這聲謝。”
他是真的覺得自家沒做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老頭子覺著吧,早先謝庭宗沒來的那幾年,林家給謝知隸那邊的幫助要稍微多一些,但也就隔三差五送兩個雞蛋、偶爾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幫著幹幹活、家裏做肉的時候往謝知隸那送上幾口……都不是什麽值得拿出來說的大事。又沒幫著平反,又沒跟隊上的人說他們之間有淵源讓客氣點,連謝知隸偶爾被公社拉去□□的時候也沒幫上什麽忙,謝家小子不埋怨他們隻知道自保就不錯了,還謝什麽!
至於謝庭宗來了以後,他們就更沒幫上什麽忙了,連給謝知隸時不時改善夥食的事情都被謝庭宗攬去了,拉謝庭宗到家裏吃個飯吧,這個小輩還客氣得很,沒少送東西不說,還沒少幫忙做事,他們兩個老的哪好意思受這份謝哦!
林老頭這麽想的,也就這麽說了出來,林老太聽了也直點頭,表示自己非常讚同自家老伴說的。
“就是,真要說謝,也該是我對你爺爺說謝,當初要不是他好心給我留了兩個白麵饅頭,我說不定就死在山上了,更別說遇見我家男人生下幾個娃兒了。可惜好人不長命,不然我還真得跟他好好道聲謝。”
謝庭宗啞然失笑。
他對早逝的爺爺沒什麽太深的印象,感情自然也是有限,聽林老太這麽一提,隻傷感了一瞬便罷了,反倒是對林家二老不居功甚至打從心底覺得那些照拂不算是功的說法有些感慨。
在過去幾年那種人人恨不得躲著或者幹脆打擊被下放的壞分子走資派走的時候,能像他們那樣因為一點除了他們沒人還記得的恩情釋放善意已經算是難得的善舉了,更別說這幾年來對他親如子侄的善待了。
甚至於,林家對謝知隸的善意和照拂,說是救了當時如同驚弓之鳥一般的謝知隸一命也不為過。
謝家如今僅剩謝知隸和他二人,他們倆都深受林家照拂,這才是真正的大恩,結果到了林家二老嘴裏,倒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謝庭宗倒無意跟二老爭辯,隻是暗下決心,往後一定會好好照顧同在京城的喜妹,並時不時迴來看看二老。
喜妹不知他心中所想,還在那因為他們之間的客套來客套去而發笑呢:“不是都好幾年沒這麽客氣了嘛!怎麽偏生到了這時候又客氣起來了?看著怪好笑的。”
王璟爾也覺得氣氛有點怪怪的,但自認在謝庭宗麵前是個弟弟的他又不敢說出來,見喜妹說出了自己不敢說的話,頓時看向她的眼神都變成了看勇士的眼神。
看在過年的份上,察覺到他眼神的喜妹沒有直接瞪迴去,而是若無其事地移開目光——然後偷偷翻了一個小幅度的白眼。
瞎看誰呢!討厭鬼就是討厭鬼,眼神裏都透著一股橫勁兒,瞧著就不舒坦!
林老太沒瞧見老閨女翻的白眼,也就沒察覺到老閨女和王家表侄子之間的不對付,樂嗬嗬地笑道:“喜妹說得沒錯,都是自家人,瞎客氣啥!”
謝庭宗倒是發現了喜妹的小動作,但也沒有說出來,無奈地看了她一眼,眼神裏滿是溫柔寵溺:“那我就不說這些客氣話了,先祝大家新年快樂,一年更比一年好吧!”
被他這麽一瞅,原本還理直氣壯的喜妹突然有點心虛,總有種自己大過年的還不待見人家孩子結果被家長抓包了的感覺:“……不瞎客套才對嘛!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