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離別
少年白馬醉春風:風華絕代 作者:銀月之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閣下何不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這句話並非罵人,而是指一門武功,天下第一的輕功——踏雲乘風步。
這門輕功並不複雜,就隻有兩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踏雲,電光火石,日行千裏;
第二重境界,是扶搖,乘風而起,仙人臨世。
“你竟已邁入扶搖之境!”
在行館的一間屋內,君玉目光中滿是驚愕地望著百裏筠秋,內心不禁生出幾分挫敗感。
踏雲乘風步雖僅有兩境,但兩者之差,猶如天壤之別,非數十年苦修難以企及扶搖之境。
君玉自知未曾涉足此功,卻也能洞察其艱深。
而他這位師妹,僅憑數年之功,便已達到此境,其武道天賦可見一斑。
他摩挲著下巴,陷入沉思:“但我還是不解,你既擁有如此卓絕的武道天賦,為何偏偏在劍道上……”
他話未說完,便被百裏筠秋的一抹輕笑打斷:“我的劍道天賦亦不容小覷,師父曾言,若我專注於劍,或許能成為第二個詩劍仙。”
“然而,彼時的心境使我無法沉浸於任何劍法、劍譜之中,除非以魔入劍。因此,我至今未真正研習過高深劍法,刀法也是同理。”
“但……”說到這裏,她輕撫胸口,臉上浮現出一絲苦笑:“憑借著這滿腔的殺意,我也勉強搏得了劍仙之名,盡管這名聲並不光彩。”
聽完這些,君玉恍然大悟:“難怪你一身修為皆係於內功心法之上。這些年,苦了你了。”
百裏筠秋低頭望著自己那雙潔白卻又似乎沾滿塵埃的手:“若我這也算作是苦,那那些因我而死的冤魂又該如何?”
君玉無言以對,他已明白,這位師妹的道,已經偏離了正道,唯有化解她心中的愧疚,方能讓她迴頭。
幸而,她未選擇以死謝罪,將這條命償還給世間,便也還有機會挽迴。
“需要我為你做些什麽嗎?”君玉關切地問道。
百裏筠秋微微一笑,笑容中帶著幾分溫暖:“如果真有需要師兄出手的時候,我一定不會跟你客氣。”
君玉笑著點頭,隨後緩緩站起身,手指輕輕指向門外:“那你打算如何向他們解釋這一切?”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即便是家人,也難以避免離別的時刻。”
百裏筠秋的話語中,雖然帶著幾分灑脫,但細微之處仍透露出不易察覺的惆悵。
她的目光落在某個身影上,嘴角泛起一絲苦澀的笑意,但很快便恢複了平靜,轉頭看向君玉。
“而且我又不是要死了,如果他們想見我,隨時都可以來尋我。”
君玉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隨即輕鬆地伸了個懶腰,轉移了話題:“你和師父都有了歸宿,要不我也去找座仙山,當個什麽守護怎麽樣?”
“師兄隨心就好。”百裏筠秋淡然一笑,起身走向門前,輕輕推開門,邁步而出。
百裏東君和司空長風聞聲而來,目光中充滿了好奇與詢問。
“你們兩個要是閑著無聊,不如去禦史台幫幫宋燕迴他們吧。”百裏筠秋走到百裏東君身邊,習慣性地伸手揉了揉他的頭。
盡管百裏東君已經長大成人,個頭也超過了她,但這個習慣卻難以輕易改變。
聽到有事可做,百裏東君和司空長風立刻精神抖擻。
兩人應了一聲,便匆匆向外跑去。然而,百裏東君剛跑到院牆上,卻突然停下了腳步。
他迴頭看向君玉,神色複雜:“我阿姐雖然長得美,但她已經有心上人了。師兄,你還是另尋良緣吧。”
君玉臉色一黑,嘴角抽搐,剛想說些什麽,卻見百裏筠秋輕輕一彈指。
一道真氣射出,毫不留情地擊中了百裏東君的屁股,將他從院牆上直接打落。
與此同時,百裏筠秋厲聲道:“再滿口胡說八道,看我怎麽收拾你!”
百裏東君不敢再惹姐姐生氣,連忙從地上爬起來,跟在司空長風的身後,匆匆朝禦史台的方向跑去。
百裏筠秋無奈地輕歎一聲,再次迴望正堂的方向,隻見百裏洛陳與太安帝依然沒有出來的跡象。
“你真的要離開了嗎?”君玉輕聲問道。
“濁清一日不死,我便一日難以安心去做我想做的事。”百裏筠秋緊握著手中的劍,話語中的殺意仿佛實質般彌漫。
君玉輕輕歎了口氣,道:“我曾以為,你會繼承黃龍山的衣缽,繼續師父未完成的事業,沒想到……”
“沒想到我也會心係天下蒼生嗎?”百裏筠秋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是啊。”君玉相當坦然地點了點頭,“畢竟,你可是殺神的孫女。”
“那你覺得,哪種選擇更適合我呢?”百裏筠秋挑眉反問。
她的語氣之中沒有求知若渴,也沒有迷茫,隻有一絲憑空而生的好奇。
君玉迎上她的目光,微微一愣,隨即釋然一笑:“沒有所謂的適不適合,隻有你願意不願意。”
“多謝師兄指點,這下我更有信心去走接下來的路了。”百裏筠秋拍了拍胸脯,長舒一口氣,臉上難得地露出了輕鬆的神色。
看著她的模樣,君玉溫和地笑了,眼中滿是疼惜。
就在這時,屋內傳來細微的聲響。
君玉轉頭看了一眼,低聲催促道:“你該走了,再不走,怕是要舍不得走了。”
百裏筠秋一怔,也望向正堂的房門。在燭火的映照下,她隱約看到了那個高大的身影。
房門緊閉,那位為家人操勞一生的老人,此刻也難以麵對離別的一刻。
“走吧。”君玉再次催促。
百裏筠秋狠狠地咬了咬牙,轉身離去。
這一次,她沒有絲毫猶豫,隻有堅定的步伐。
她腳尖輕點,甚至施展出了踏雲乘風步,眨眼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幾乎在同一時刻,正堂的房門緩緩打開,百裏洛陳走了出來,靜靜地站在屋簷下,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
太安帝並未打擾他的思緒,繞過他後,靜靜地走向行館外。
這句話並非罵人,而是指一門武功,天下第一的輕功——踏雲乘風步。
這門輕功並不複雜,就隻有兩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踏雲,電光火石,日行千裏;
第二重境界,是扶搖,乘風而起,仙人臨世。
“你竟已邁入扶搖之境!”
在行館的一間屋內,君玉目光中滿是驚愕地望著百裏筠秋,內心不禁生出幾分挫敗感。
踏雲乘風步雖僅有兩境,但兩者之差,猶如天壤之別,非數十年苦修難以企及扶搖之境。
君玉自知未曾涉足此功,卻也能洞察其艱深。
而他這位師妹,僅憑數年之功,便已達到此境,其武道天賦可見一斑。
他摩挲著下巴,陷入沉思:“但我還是不解,你既擁有如此卓絕的武道天賦,為何偏偏在劍道上……”
他話未說完,便被百裏筠秋的一抹輕笑打斷:“我的劍道天賦亦不容小覷,師父曾言,若我專注於劍,或許能成為第二個詩劍仙。”
“然而,彼時的心境使我無法沉浸於任何劍法、劍譜之中,除非以魔入劍。因此,我至今未真正研習過高深劍法,刀法也是同理。”
“但……”說到這裏,她輕撫胸口,臉上浮現出一絲苦笑:“憑借著這滿腔的殺意,我也勉強搏得了劍仙之名,盡管這名聲並不光彩。”
聽完這些,君玉恍然大悟:“難怪你一身修為皆係於內功心法之上。這些年,苦了你了。”
百裏筠秋低頭望著自己那雙潔白卻又似乎沾滿塵埃的手:“若我這也算作是苦,那那些因我而死的冤魂又該如何?”
君玉無言以對,他已明白,這位師妹的道,已經偏離了正道,唯有化解她心中的愧疚,方能讓她迴頭。
幸而,她未選擇以死謝罪,將這條命償還給世間,便也還有機會挽迴。
“需要我為你做些什麽嗎?”君玉關切地問道。
百裏筠秋微微一笑,笑容中帶著幾分溫暖:“如果真有需要師兄出手的時候,我一定不會跟你客氣。”
君玉笑著點頭,隨後緩緩站起身,手指輕輕指向門外:“那你打算如何向他們解釋這一切?”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即便是家人,也難以避免離別的時刻。”
百裏筠秋的話語中,雖然帶著幾分灑脫,但細微之處仍透露出不易察覺的惆悵。
她的目光落在某個身影上,嘴角泛起一絲苦澀的笑意,但很快便恢複了平靜,轉頭看向君玉。
“而且我又不是要死了,如果他們想見我,隨時都可以來尋我。”
君玉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隨即輕鬆地伸了個懶腰,轉移了話題:“你和師父都有了歸宿,要不我也去找座仙山,當個什麽守護怎麽樣?”
“師兄隨心就好。”百裏筠秋淡然一笑,起身走向門前,輕輕推開門,邁步而出。
百裏東君和司空長風聞聲而來,目光中充滿了好奇與詢問。
“你們兩個要是閑著無聊,不如去禦史台幫幫宋燕迴他們吧。”百裏筠秋走到百裏東君身邊,習慣性地伸手揉了揉他的頭。
盡管百裏東君已經長大成人,個頭也超過了她,但這個習慣卻難以輕易改變。
聽到有事可做,百裏東君和司空長風立刻精神抖擻。
兩人應了一聲,便匆匆向外跑去。然而,百裏東君剛跑到院牆上,卻突然停下了腳步。
他迴頭看向君玉,神色複雜:“我阿姐雖然長得美,但她已經有心上人了。師兄,你還是另尋良緣吧。”
君玉臉色一黑,嘴角抽搐,剛想說些什麽,卻見百裏筠秋輕輕一彈指。
一道真氣射出,毫不留情地擊中了百裏東君的屁股,將他從院牆上直接打落。
與此同時,百裏筠秋厲聲道:“再滿口胡說八道,看我怎麽收拾你!”
百裏東君不敢再惹姐姐生氣,連忙從地上爬起來,跟在司空長風的身後,匆匆朝禦史台的方向跑去。
百裏筠秋無奈地輕歎一聲,再次迴望正堂的方向,隻見百裏洛陳與太安帝依然沒有出來的跡象。
“你真的要離開了嗎?”君玉輕聲問道。
“濁清一日不死,我便一日難以安心去做我想做的事。”百裏筠秋緊握著手中的劍,話語中的殺意仿佛實質般彌漫。
君玉輕輕歎了口氣,道:“我曾以為,你會繼承黃龍山的衣缽,繼續師父未完成的事業,沒想到……”
“沒想到我也會心係天下蒼生嗎?”百裏筠秋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是啊。”君玉相當坦然地點了點頭,“畢竟,你可是殺神的孫女。”
“那你覺得,哪種選擇更適合我呢?”百裏筠秋挑眉反問。
她的語氣之中沒有求知若渴,也沒有迷茫,隻有一絲憑空而生的好奇。
君玉迎上她的目光,微微一愣,隨即釋然一笑:“沒有所謂的適不適合,隻有你願意不願意。”
“多謝師兄指點,這下我更有信心去走接下來的路了。”百裏筠秋拍了拍胸脯,長舒一口氣,臉上難得地露出了輕鬆的神色。
看著她的模樣,君玉溫和地笑了,眼中滿是疼惜。
就在這時,屋內傳來細微的聲響。
君玉轉頭看了一眼,低聲催促道:“你該走了,再不走,怕是要舍不得走了。”
百裏筠秋一怔,也望向正堂的房門。在燭火的映照下,她隱約看到了那個高大的身影。
房門緊閉,那位為家人操勞一生的老人,此刻也難以麵對離別的一刻。
“走吧。”君玉再次催促。
百裏筠秋狠狠地咬了咬牙,轉身離去。
這一次,她沒有絲毫猶豫,隻有堅定的步伐。
她腳尖輕點,甚至施展出了踏雲乘風步,眨眼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幾乎在同一時刻,正堂的房門緩緩打開,百裏洛陳走了出來,靜靜地站在屋簷下,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
太安帝並未打擾他的思緒,繞過他後,靜靜地走向行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