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禪意緩緩自陳正卿身身上流淌而出,如同涓涓細流一邊,驅散了這房間裏汙穢的氣息,沁人心脾。
許秀一度認為,陳正卿其實還沒有徹底恢複過來,剛剛蘇醒意識有些混亂。但是當她想著叫大夫來看看時,麵對著陳正卿那熟悉的臉,陌生的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直到一聲——
“阿彌陀佛。”
這聲阿彌陀佛讓許秀迴過神來,並且立馬反應過來陳正卿所說的每一句話在她聽來是何等的荒謬,當即怒道:“你這逆子,做和尚你是要將陳家列祖列宗的臉丟幹淨!”
是的,如許秀所言。在這洛雲城裏,若是哪家孩子突然做了和尚,那是一件丟臉丟到祖宗的事情。其實不止是洛雲城,大半個疊雲國都是如此。因為儒家思想已經深深印入了絕大多數疊雲國人的意識形態裏,而佛家思想在疊雲國一直都是極小那一股思想,甚至還比不上一些小家小教。雖說,儒釋道三家一直都是並足而立,但是在疊雲國,佛家的影響力還是遠遠不如儒家。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個說法,在疊雲國被推崇到了極致。
“書是道,佛亦是道,我隻是選擇更為適合我的道而已。”陳正卿現在除了一頭的頭發很為何以外,怎麽看怎麽瞧都像是個和尚,不論是言語還是神情,都如同枯坐寺廟的老僧。
“混賬東西!讀書可讓你上參至一品執君相,下可讓你教書寫字賺日銷。但是那參禪能讓你作何!一輩子枯坐佛像前,吟誦經文敲木魚嗎!”許秀氣得發抖。
葉撫深知,如果陳正卿隻是突然想去當和尚的話,許秀這番罵或許能把他罵醒,但是現在他已經當了十五年的和尚了,深陷在一個“禪”字之中,如何改得了心意。這樣的陳正卿,一萬個許秀來都說不通,拽不迴。
“不求俸祿,不求日銷,日日夜夜度在我佛前,問禪參禪即可。”陳正卿麵帶淺淡笑意,娓娓道來。
許秀咬牙且此地對著呂永望說:“你現在看到了吧,當初陳至那番是對是錯你現在知道了吧!”
呂永望是個墨守陳規的人,雖然黑石城文運一直很微弱,但是他還是在那樣的情況下了解到儒家,並且樂於去讀書,即便不如許秀這般對讀書看重,但到底還是覺得當和尚這種事有些勉強。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陳正卿所說的參禪和他們所認為的當和尚是不一樣的。葉撫已經能夠在陳正卿身上看到禪意,說明他已經參禪入定了,已經不再是凡人和尚。參禪從同質的意義上來講,本來就是修煉的一種,隻不過方式和傳統修煉差別較為明顯。
說陳正卿是要當和尚,不如說他是要修煉,並且已經開始修煉了。
而相論起他如今的禪意水平,還一點都不低。參禪入定在佛道之中,就如同築基於修仙的水平。葉撫不得不感歎,人魂遺失十五年,他還能參禪入定,這無疑是表明了他在佛道上的悟性。道家說資質,佛家說悟性,儒家說正氣。而陳正卿的悟性,無疑是十分高的,可想而知,當年那苦行僧一句“施主大智慧”並非虛妄。
即便認為當和尚不是一件可取的事情,但是呂永望並不覺得陳至做錯了什麽,他振振有詞,“其不論做和尚對錯,你將你覺得讀書好的意願強加在正卿身上本來就是錯誤的,陳至比你更加喜好讀書,但是他也從來沒有強迫過正卿。”
“如果不是陳至偷偷帶著正卿去見那苦行僧,正卿會是這般模樣?”許秀恨恨道。
陳正卿搖了搖頭說:“參禪是我本就會去走的路,就算那苦行僧從來沒有出現,終有一日我也會出家參禪。”
陳正卿說的是對的,就算苦行僧不曾出現,他終有一日也會頓悟然後出家。因為他是明淨佛轉世,本就是一尊佛,隻不過這尊佛現在還在紅塵之間,還未斬斷紅塵了事。
許秀有些害怕,害怕現在一心想要做和尚的陳正卿。她恍然間覺得自己那十多年裏對陳正卿的管教太過嚴格,以至於他產生這般在她看來偏激的想法。是的,許秀認為當和尚就是一件偏激的事情。她想要去罵醒他,又怕越罵效果越適得其反。慌神之間,她忽然看到葉撫,於是便想讓做先生的葉撫來跟他說說讀書的好,應該會讓他迴心轉意。
於是,許秀拄著拐杖,也不讓丫鬟攙扶了,連忙走到葉撫麵前來,以近乎懇求的態度說:“先生,你快幫我勸勸正卿,他想當和尚想瘋了。”
不知為何,葉撫聽到這句話有些想笑。他也知道,許秀這是實在沒辦法了,才會來找自己。但是葉撫並不會去勸說,他是明白人,就要有明白人的樣子,而不是稀裏糊塗上上去一陣說,這不是說他沒辦法去讓陳正卿迴心轉意。他隻需要揮手把陳正卿身上的佛性一巴掌給抹掉,然後再讓他的明淨佛佛魂重新轉世即可。但是那樣而言,對於陳正卿無疑是不公平的,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
正因為葉撫是個明白人,也正因為他是有足夠能力的人,所以他要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尊重每一個人。這並不是什麽“我強我任性,我強我隨意”的事情,剛來這方世界,他有不成熟的地方,有身處高位卻去無端幹涉低位的行為,但是將近三個月的沉澱冷靜後,他選擇以自己習慣了的方式和態度去度過在這方世界的生活。他是做先生的,正是因為這一點,他需要給學生做一個好榜樣,讓她們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說幫就能去幫的。
尤其是對於胡蘭而言,她誌向很高,要拯救天下百姓,這是好事,也無疑是最容易做錯事的事。好心幫倒忙這種事情,葉撫見多了。
就好比現在,如果葉撫因為許秀的請求,就強行去改變陳正卿自己的想法和選擇的話,那對於陳正卿而言無疑是可悲的,畢竟他又沒有做錯什麽。
許秀一度認為,陳正卿其實還沒有徹底恢複過來,剛剛蘇醒意識有些混亂。但是當她想著叫大夫來看看時,麵對著陳正卿那熟悉的臉,陌生的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直到一聲——
“阿彌陀佛。”
這聲阿彌陀佛讓許秀迴過神來,並且立馬反應過來陳正卿所說的每一句話在她聽來是何等的荒謬,當即怒道:“你這逆子,做和尚你是要將陳家列祖列宗的臉丟幹淨!”
是的,如許秀所言。在這洛雲城裏,若是哪家孩子突然做了和尚,那是一件丟臉丟到祖宗的事情。其實不止是洛雲城,大半個疊雲國都是如此。因為儒家思想已經深深印入了絕大多數疊雲國人的意識形態裏,而佛家思想在疊雲國一直都是極小那一股思想,甚至還比不上一些小家小教。雖說,儒釋道三家一直都是並足而立,但是在疊雲國,佛家的影響力還是遠遠不如儒家。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個說法,在疊雲國被推崇到了極致。
“書是道,佛亦是道,我隻是選擇更為適合我的道而已。”陳正卿現在除了一頭的頭發很為何以外,怎麽看怎麽瞧都像是個和尚,不論是言語還是神情,都如同枯坐寺廟的老僧。
“混賬東西!讀書可讓你上參至一品執君相,下可讓你教書寫字賺日銷。但是那參禪能讓你作何!一輩子枯坐佛像前,吟誦經文敲木魚嗎!”許秀氣得發抖。
葉撫深知,如果陳正卿隻是突然想去當和尚的話,許秀這番罵或許能把他罵醒,但是現在他已經當了十五年的和尚了,深陷在一個“禪”字之中,如何改得了心意。這樣的陳正卿,一萬個許秀來都說不通,拽不迴。
“不求俸祿,不求日銷,日日夜夜度在我佛前,問禪參禪即可。”陳正卿麵帶淺淡笑意,娓娓道來。
許秀咬牙且此地對著呂永望說:“你現在看到了吧,當初陳至那番是對是錯你現在知道了吧!”
呂永望是個墨守陳規的人,雖然黑石城文運一直很微弱,但是他還是在那樣的情況下了解到儒家,並且樂於去讀書,即便不如許秀這般對讀書看重,但到底還是覺得當和尚這種事有些勉強。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陳正卿所說的參禪和他們所認為的當和尚是不一樣的。葉撫已經能夠在陳正卿身上看到禪意,說明他已經參禪入定了,已經不再是凡人和尚。參禪從同質的意義上來講,本來就是修煉的一種,隻不過方式和傳統修煉差別較為明顯。
說陳正卿是要當和尚,不如說他是要修煉,並且已經開始修煉了。
而相論起他如今的禪意水平,還一點都不低。參禪入定在佛道之中,就如同築基於修仙的水平。葉撫不得不感歎,人魂遺失十五年,他還能參禪入定,這無疑是表明了他在佛道上的悟性。道家說資質,佛家說悟性,儒家說正氣。而陳正卿的悟性,無疑是十分高的,可想而知,當年那苦行僧一句“施主大智慧”並非虛妄。
即便認為當和尚不是一件可取的事情,但是呂永望並不覺得陳至做錯了什麽,他振振有詞,“其不論做和尚對錯,你將你覺得讀書好的意願強加在正卿身上本來就是錯誤的,陳至比你更加喜好讀書,但是他也從來沒有強迫過正卿。”
“如果不是陳至偷偷帶著正卿去見那苦行僧,正卿會是這般模樣?”許秀恨恨道。
陳正卿搖了搖頭說:“參禪是我本就會去走的路,就算那苦行僧從來沒有出現,終有一日我也會出家參禪。”
陳正卿說的是對的,就算苦行僧不曾出現,他終有一日也會頓悟然後出家。因為他是明淨佛轉世,本就是一尊佛,隻不過這尊佛現在還在紅塵之間,還未斬斷紅塵了事。
許秀有些害怕,害怕現在一心想要做和尚的陳正卿。她恍然間覺得自己那十多年裏對陳正卿的管教太過嚴格,以至於他產生這般在她看來偏激的想法。是的,許秀認為當和尚就是一件偏激的事情。她想要去罵醒他,又怕越罵效果越適得其反。慌神之間,她忽然看到葉撫,於是便想讓做先生的葉撫來跟他說說讀書的好,應該會讓他迴心轉意。
於是,許秀拄著拐杖,也不讓丫鬟攙扶了,連忙走到葉撫麵前來,以近乎懇求的態度說:“先生,你快幫我勸勸正卿,他想當和尚想瘋了。”
不知為何,葉撫聽到這句話有些想笑。他也知道,許秀這是實在沒辦法了,才會來找自己。但是葉撫並不會去勸說,他是明白人,就要有明白人的樣子,而不是稀裏糊塗上上去一陣說,這不是說他沒辦法去讓陳正卿迴心轉意。他隻需要揮手把陳正卿身上的佛性一巴掌給抹掉,然後再讓他的明淨佛佛魂重新轉世即可。但是那樣而言,對於陳正卿無疑是不公平的,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
正因為葉撫是個明白人,也正因為他是有足夠能力的人,所以他要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尊重每一個人。這並不是什麽“我強我任性,我強我隨意”的事情,剛來這方世界,他有不成熟的地方,有身處高位卻去無端幹涉低位的行為,但是將近三個月的沉澱冷靜後,他選擇以自己習慣了的方式和態度去度過在這方世界的生活。他是做先生的,正是因為這一點,他需要給學生做一個好榜樣,讓她們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說幫就能去幫的。
尤其是對於胡蘭而言,她誌向很高,要拯救天下百姓,這是好事,也無疑是最容易做錯事的事。好心幫倒忙這種事情,葉撫見多了。
就好比現在,如果葉撫因為許秀的請求,就強行去改變陳正卿自己的想法和選擇的話,那對於陳正卿而言無疑是可悲的,畢竟他又沒有做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