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夏凡開始自顧自計數起來。


    “一!”


    “二!”


    持刀大漢“呸”道:“胡言亂語,老子豈是嚇大的!”


    “三!”夏凡嘴角突然露出一絲微笑。


    持刀大漢不明所以,剛準備出聲嗬斥時,突然,隻聽“嗖”的一聲,伴隨一道白光閃過,他的脖子上便多了一柄飛戟!


    典韋出手了,出手就是殺招。


    “砰!”又是一具屍體摔落地上。


    “不愧是典哥,果然能領會我之意圖。”夏凡衝著典韋比出了一個讚。


    典韋則高冷的迴了一個ok手勢。


    “哈哈哈!”每次看著古代人來現代的那一套,夏凡都會被這種反差感逗得不行。


    危險解除,夏凡趕忙上前解開繩索,拔掉布條,“老夫人受驚了,賊人已斃命,此地已安全矣!”


    “咳咳!”老婦人先是咳嗽了兩聲,適應了一下後,當即就要下跪:“感謝二位救命之恩!”


    典韋反應快,連忙扶起。


    夏凡搖頭道:“水中當歸,想必乃老夫人置入。老夫人勸我等離去,此乃善心之舉,該是我等拜謝才對!”


    說罷,對著老婦便是拱手一禮。


    “老奴遭賊人所擒,囚禁此處,幸得小公子之助,方才脫出生天。還請小公子留下名諱,日後也好相報!”老婦說話間,態度很是堅決。


    夏凡擺手道:“舉手之勞,非為迴報也!”說罷,就把自己尋人未果、口渴討水、偶入此處的過程描述了一遍。


    老婦聞言訝道:“敢問公子尋那太史慈,是為那般?”


    夏凡聞言激動的握住對方雙手:“莫非老夫人識得太史慈?天可憐見,終於尋到了線索!……吾乃夏凡是也,聞東萊太史慈本領高強,乃大將之才,故來結交一番。”


    老婦搖頭道:“太史慈曾於東萊郡當小吏奏曹史,因助郡守得罪了州牧,憂心報複,故避禍於遼東。此事黃縣之人皆知也!”


    夏凡並不氣餒,再次問道:“老夫人可知其住處?”


    老婦搖頭道:“不知。”


    夏凡心知果然如此,畢竟自己已經問了那麽多家,都不知道住處;隨手救下的一名老婦,怎麽就碰巧知道呢?


    “罷了!老夫人,此地已不安全,賊人若有同夥,必會前來溝通查看,如若信得過,可至我處,可好?”


    老婦聞言點頭:“叨擾公子了!”


    ……


    時間稍稍往前迴溯。


    黃縣城中,不知何時突然有了一家新開的醫館,名字有點怪,叫做“青囊館”。


    青囊何意?一個青色袋子而已。


    單從名字上,沒有人能聯想出跟醫有關。


    不過這家店外柱子上,又有新奇之處:隻見兩側柱子上各刻有一列漢字,上書:“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


    此聯一出,便被時人稱頌不已。


    醫者仁心,可見一斑!


    不錯,想必讀者姥爺們早就猜到了,這就是夏凡開的醫館!


    “老丈,吾並未食言,此醫館便由老丈診病開方所用。吾也不時來此,將吾所知傾囊相授。”


    醫館內,二人相對而坐,正是夏凡和老醫師。


    這位從巴蜀開始就被夏凡忽悠至青州的老醫師,一路以來不時為軍中之人診病,目的便是想跟夏凡徹底深入的交流一番。奈何夏凡每次都是淺嚐輒止,拋出問題後,就由老醫師自行思索幾天,然後再給出結論。


    所以一路下來,實際上並沒有深入交流多少。


    “小友,門柱所書道盡了天下醫者畢生追求,極好!”老醫師語帶感慨。他行醫半生,遇到了很多醫德高尚之人,但也見過了很多黑心醫師。夏凡所寫的對聯,真正說進了他的心坎。


    “隻是老夫有一事不解,還望小友解惑。”


    夏凡眉毛一跳,緊張道:“老丈請問。”


    “為何醫館以‘青囊’二字稱之?”


    聞言,夏凡長舒一口氣:還好還好,不是問醫學知識。


    自己現在掌握的就是初中、高中的生物課程,加上一點現代醫院治療的常識。說一點就少一點,珍貴得很!


    在尋到華佗坐鎮之前,眼前這位老醫師得牢牢掉在身邊啊!


    隻見夏凡先是佯裝一歎,麵顯悲傷道:“家師華佗,雲遊四方,習得一身醫術,刻於竹簡之上。而這竹簡皆存於一青囊中。故而我等稱之為‘青囊經’。我以青囊為名,便存了心思:若有朝一日,家師聞得此二字,來此相見,使我可侍奉前後、略盡孝道,好生精研醫術!”


    說罷,不勝唏噓。


    老醫師聞言,也不揭穿。他一路跟隨,早知夏凡誌不在醫,沿途聚攏多方賊人,乃是爭雄天下之輩。但觀其禦下手段,不殘害生民,行事頗具仁人之風,是以他也不排斥,一路相隨。


    但說夏凡會“精研醫術”,他是萬萬不會相信的。


    “小友哇,老夫提醒一句,稱之為‘經’者,必乃大賢所著,隸屬顯世學派,地位崇高,其餘一家之言,當不起此字。”


    夏凡眉頭一皺,心道:還有這種說法?可是他記得自己抄寫的三國知識中,就記載了華佗著有《青囊經》啊!莫非現在此書還沒有著成?


    明白了,一定是現在還沒有人認識到價值,後世之人奉為經典!


    想通這點後,夏凡化身“說教”戰士,義正辭嚴道:“老丈此言差矣!諸子百家,凡於世間有益者,皆可稱‘經’。有一偉人曾言:‘實踐出真知、實踐乃檢驗真理之唯一準繩’,各家著作,曆經世間芸芸眾人所驗,人皆稱讚者,便為經。故而於醫之一道……”


    “噤聲!”老醫師趕緊打斷。


    夏凡一番離經叛道的言論,屬實嚇壞他了。


    秦始皇焚書坑儒,而漢朝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經之一字的定義,從來是在當權者手中,尋常小民豈能僭越?


    夏凡笑道:“我與老丈一見如故,更知老丈為人。老丈至純至性,仁心一片,醉心醫術,不屑曲解逢迎之道,不唯官途至上之論。與家師頗有相像之處。”


    這一老一小結識至今,一直是“老丈”、“小友”這樣相互稱唿。


    剛見麵時,因為著急給小五治病,所以那時候開口稱唿“老丈”,沒有請教名諱。


    再接著是搶救周泰,也是病情緊急,沒有閑暇問其姓名。


    再後來見麵時,老醫師稱唿夏凡“小友”,夏凡稱唿對方“老丈”,就這樣一來二去,彼此都叫順口了,夏凡索性便沒有再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上最慘三國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田與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田與樂並收藏史上最慘三國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