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遵循內心
失憶後,她們都說是我女朋友 作者:一碗大蝦炒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微生岫的衝動來源於極度的不安。
這份不安不同於一般女孩麵對心上人的不自信。
因為她在生活裏,其實很少不自信。
麵對學校裏男孩的情書、相約跨年的邀請、參加文藝晚會後被加爆的微信。
她都能保持心如止水,並禮貌的拒絕。
因為比起戀愛,她更喜歡呆在自己的小舒適圈裏,釣釣魚、養養貓。
說她擺爛也好、不上進也好,她就是喜歡這樣的氛圍。
其他人對生活的融入是對這份舒適的破壞。
起初她也是這麽想的,兩條平行線永遠不相交自然也沒瓜葛。
壞就壞在他和江流之間莫名其妙的產生了聯係。
一個不穩定的x因素出現在了生活裏,亂她道心。
她現在希望這個x因素能夠留在生命裏,逐漸的讓生活趨於穩定。
她對自己有自信,自信能夠在慢慢相處中建立穩定的感情羈絆。
隻要時間足夠,終有一天她們能過得上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生活。
可她好像沒那麽多時間了。
她內心的不安在躁動。
躁動於堂嫂說的話、李神諭的表現、對林素恩深厚情感羈絆的恐慌。
元旦節的江流不一定會恢複記憶。
但萬一呢?
隻有幾天時間了。
所以不安的她希望獲得一些安全感。
哪怕隻是一個承諾。
“江流,你說過你會負責的對嗎?”微生岫又開始病急亂投醫。
江流把大衣給她披上了,這地下車庫陰冷陰冷的,別給凍感冒了。
“我們今天才正式約會,白給也沒有這麽著急的吧?”
“那你能給我一點承諾嗎?承諾即便你恢複了記憶,我們仍然會在一起。”
“岫岫,這種承諾我可以給你許一百個,但它是沒有意義的。”
江流覺得這種承諾本身就沒意義,和誰談戀愛是跟著心走的東西:
“我現在想最後嚐試一次恢複記憶,有什麽事三天之後再說。”
“我隻要個承諾都不行嗎?”
江流早上出門的時候,還掏心窩子似的對她講過自己的內心想法。
明明她很支持的啊。
怎麽忽然就變卦了?
“岫岫,你說你想要什麽承諾。”
“你不會和她們再有瓜葛,還和我在一起。”
“前半部分我可以承諾,但是後半部分不行。”江流搖搖頭,認真的湊到微生岫麵前:
“因為我們現在也沒有在一起。”
江流覺得岫岫那點都好,就是這方麵太著急了,但是這次的江流有耐心:
“岫岫,你不比任何人差的,為什麽老是這麽想呢?”
江流重新坐迴車裏,打開車頂燈認真的說:
“我現在連你的生日、口味、衣服尺碼、日常喜好都不知道,同樣你對我也缺乏了解,
必要的相處是對你我的負責。
你要我睡了你之後給你承諾,這比放個屁都簡單,但這除了傷害你以外毫無意義。
但跟你在一起我覺得很舒服。
如果你覺得,約會一天後我沒有做出更進一步的舉動,是我在拖著你,那抱歉我們不合適。”
沒有人談戀愛是為了給自己找麻煩。
江流就是這麽想的。
在他單身的情況下,和岫岫的相處讓他覺得舒服,那他就享受這個相處過程。
燈光打在微生岫的側臉上,她聽著這些話怔怔無言。
輕輕點了點頭:“嗯,我知道了。”
人在帶有強烈目的的時候,隻願意從對方的話裏聽到自己想聽的。
她知道江流對自己的態度了。
好,但隻是朋友之上的好。
她其實很開心。
對於她們兩個而言,僅僅一天的時間而已,就能有如此跨越式的進展。
這是很好的。
可她也沒有很開心,因為自己這個階段李神諭早就達到了。
自己這一天憑什麽打得過李神諭的一年?
微生岫靠在靠背上,不再追問這個問題。
反而問了一個她很關心的事情:
“我能問一下你現在對她們是什麽看法嗎?”
“都是朋友,除了堂嫂。”
江流在這個問題上不會說更多,說多就涉及別人隱私了。
“你們之前的矛盾還存在嗎?”微生岫又換了個問題。
“為什麽問這個?”江流有點疑惑。
“你過去沒和她們談戀愛,不就是因為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嗎?”
“沒解決,薑羽貞還是一貫的自我、李神諭有她的追求、陳醫生仍然性格古怪...”
“那你為什麽還能和她們成為朋友?”微生岫這次探過頭去,表情很認真。
“成為朋友還需要理由嗎?”這話把江流都給幹愣住了,他都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需要,因為同樣都是逝去的記憶,憑什麽她們是朋友,堂嫂就不是?”
江流知道什麽意思了。
就是問為啥有矛盾還和她們有聯係唄。
“因為單看失憶後的表現,她們仍然是值得當朋友的人。”
“我知道了。”微生岫轉過頭去,嘴唇有些顫抖。
她差的太多了。
江流說得確實很對,他失憶後的想法才是更重要的想法。
可別人失憶後也在做事情。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增加深厚的情感基礎呢?
她或許真的需要冷靜一下了。
...
在地下停車場交談的同一時刻。
江欣來到了心理診室,平靜的訴說著他的遭遇。
“我爸說他是在對我好。”
江欣全盤複述了整個父子對話的內容,表現的非常感動。
“我恨自己是個沒用的廢物,不能幫到我爸。”
坐在對麵的陳舒挽。
安靜的聽著江欣的敘述並滿肚子問號。
這個故事確實很感動,很像一個傳統中國父子敞開心扉的交流。
可江舊歲作為一個幹大事的人。
他可能在父子溝通中缺少經驗,可對於涉及到個人危機上的問題。
他真的會憋著這麽多年不說嗎?
明明知道說了以後,兒子就會認真做事。
他憑什麽不說?意義在哪裏?
陳舒挽雖然沒有提出來,但卻把這個疑問放大。
因為這不符合江舊歲“穩健”的行為模式。
至於為什麽不提?
因為這個父子談話的最終結果符合陳舒挽的個人目標。
“所以你有想過,要如何幫幫你父親嗎?”
“我想過,但我不知道該不該做。”
“江欣,真正的做自己就是要遵循自己的內心。”
這份不安不同於一般女孩麵對心上人的不自信。
因為她在生活裏,其實很少不自信。
麵對學校裏男孩的情書、相約跨年的邀請、參加文藝晚會後被加爆的微信。
她都能保持心如止水,並禮貌的拒絕。
因為比起戀愛,她更喜歡呆在自己的小舒適圈裏,釣釣魚、養養貓。
說她擺爛也好、不上進也好,她就是喜歡這樣的氛圍。
其他人對生活的融入是對這份舒適的破壞。
起初她也是這麽想的,兩條平行線永遠不相交自然也沒瓜葛。
壞就壞在他和江流之間莫名其妙的產生了聯係。
一個不穩定的x因素出現在了生活裏,亂她道心。
她現在希望這個x因素能夠留在生命裏,逐漸的讓生活趨於穩定。
她對自己有自信,自信能夠在慢慢相處中建立穩定的感情羈絆。
隻要時間足夠,終有一天她們能過得上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生活。
可她好像沒那麽多時間了。
她內心的不安在躁動。
躁動於堂嫂說的話、李神諭的表現、對林素恩深厚情感羈絆的恐慌。
元旦節的江流不一定會恢複記憶。
但萬一呢?
隻有幾天時間了。
所以不安的她希望獲得一些安全感。
哪怕隻是一個承諾。
“江流,你說過你會負責的對嗎?”微生岫又開始病急亂投醫。
江流把大衣給她披上了,這地下車庫陰冷陰冷的,別給凍感冒了。
“我們今天才正式約會,白給也沒有這麽著急的吧?”
“那你能給我一點承諾嗎?承諾即便你恢複了記憶,我們仍然會在一起。”
“岫岫,這種承諾我可以給你許一百個,但它是沒有意義的。”
江流覺得這種承諾本身就沒意義,和誰談戀愛是跟著心走的東西:
“我現在想最後嚐試一次恢複記憶,有什麽事三天之後再說。”
“我隻要個承諾都不行嗎?”
江流早上出門的時候,還掏心窩子似的對她講過自己的內心想法。
明明她很支持的啊。
怎麽忽然就變卦了?
“岫岫,你說你想要什麽承諾。”
“你不會和她們再有瓜葛,還和我在一起。”
“前半部分我可以承諾,但是後半部分不行。”江流搖搖頭,認真的湊到微生岫麵前:
“因為我們現在也沒有在一起。”
江流覺得岫岫那點都好,就是這方麵太著急了,但是這次的江流有耐心:
“岫岫,你不比任何人差的,為什麽老是這麽想呢?”
江流重新坐迴車裏,打開車頂燈認真的說:
“我現在連你的生日、口味、衣服尺碼、日常喜好都不知道,同樣你對我也缺乏了解,
必要的相處是對你我的負責。
你要我睡了你之後給你承諾,這比放個屁都簡單,但這除了傷害你以外毫無意義。
但跟你在一起我覺得很舒服。
如果你覺得,約會一天後我沒有做出更進一步的舉動,是我在拖著你,那抱歉我們不合適。”
沒有人談戀愛是為了給自己找麻煩。
江流就是這麽想的。
在他單身的情況下,和岫岫的相處讓他覺得舒服,那他就享受這個相處過程。
燈光打在微生岫的側臉上,她聽著這些話怔怔無言。
輕輕點了點頭:“嗯,我知道了。”
人在帶有強烈目的的時候,隻願意從對方的話裏聽到自己想聽的。
她知道江流對自己的態度了。
好,但隻是朋友之上的好。
她其實很開心。
對於她們兩個而言,僅僅一天的時間而已,就能有如此跨越式的進展。
這是很好的。
可她也沒有很開心,因為自己這個階段李神諭早就達到了。
自己這一天憑什麽打得過李神諭的一年?
微生岫靠在靠背上,不再追問這個問題。
反而問了一個她很關心的事情:
“我能問一下你現在對她們是什麽看法嗎?”
“都是朋友,除了堂嫂。”
江流在這個問題上不會說更多,說多就涉及別人隱私了。
“你們之前的矛盾還存在嗎?”微生岫又換了個問題。
“為什麽問這個?”江流有點疑惑。
“你過去沒和她們談戀愛,不就是因為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嗎?”
“沒解決,薑羽貞還是一貫的自我、李神諭有她的追求、陳醫生仍然性格古怪...”
“那你為什麽還能和她們成為朋友?”微生岫這次探過頭去,表情很認真。
“成為朋友還需要理由嗎?”這話把江流都給幹愣住了,他都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需要,因為同樣都是逝去的記憶,憑什麽她們是朋友,堂嫂就不是?”
江流知道什麽意思了。
就是問為啥有矛盾還和她們有聯係唄。
“因為單看失憶後的表現,她們仍然是值得當朋友的人。”
“我知道了。”微生岫轉過頭去,嘴唇有些顫抖。
她差的太多了。
江流說得確實很對,他失憶後的想法才是更重要的想法。
可別人失憶後也在做事情。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增加深厚的情感基礎呢?
她或許真的需要冷靜一下了。
...
在地下停車場交談的同一時刻。
江欣來到了心理診室,平靜的訴說著他的遭遇。
“我爸說他是在對我好。”
江欣全盤複述了整個父子對話的內容,表現的非常感動。
“我恨自己是個沒用的廢物,不能幫到我爸。”
坐在對麵的陳舒挽。
安靜的聽著江欣的敘述並滿肚子問號。
這個故事確實很感動,很像一個傳統中國父子敞開心扉的交流。
可江舊歲作為一個幹大事的人。
他可能在父子溝通中缺少經驗,可對於涉及到個人危機上的問題。
他真的會憋著這麽多年不說嗎?
明明知道說了以後,兒子就會認真做事。
他憑什麽不說?意義在哪裏?
陳舒挽雖然沒有提出來,但卻把這個疑問放大。
因為這不符合江舊歲“穩健”的行為模式。
至於為什麽不提?
因為這個父子談話的最終結果符合陳舒挽的個人目標。
“所以你有想過,要如何幫幫你父親嗎?”
“我想過,但我不知道該不該做。”
“江欣,真正的做自己就是要遵循自己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