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一九九六年農曆臘月沒有三十,隻有二十九,所以除夕這天便是臘月二十九日,對應公曆是一九九七年二月六日這天。也就是吃完殺豬飯的第二天便是除夕,國人把除夕這天喊作過年。


    江南省民間過年的傳統習俗是一家人團團圓圓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又叫團年飯,一家人整整齊齊團團圓圓的在除夕這天坐在一起吃晚飯過年。團圓是新年的主題之一,團年飯便是表達這種主題的最好方式。在江南,家庭成員通常會在除夕夜一起吃年夜飯。這頓飯被稱為“團年飯”,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飯局之一。團年飯的菜肴豐盛,包含著豐富的象征意義。有雞鴨豬肘子等燉菜,意味著豐盛;魚是年年有餘的象征;餃子則寓意著團圓。


    在除夕這天上午,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春聯一貼,辭舊迎新的氛圍立馬就起來了。春聯貼在大門兩邊邊,廚房和牛欄豬圈門口也會貼,通常是一對上下聯,用短小的話語精準地表達新年的祝福和希望。春聯的內容廣泛,有的是詩歌,有的是成語,有的是口號。無論文體如何,春聯都是貫穿新年氣氛的關鍵一環。貼了春聯,還要掛福字,掛福字也是江南過年的傳統年俗之一。傳說在除夕夜,家裏掛上紅色的福字,可以增加一年的好運和福氣。這些福字通常寫在裁成四菱形的紅紙上,在掛上福字之後,家裏便會洋溢著幸福和喜悅的氣氛。


    吃年夜飯前少不得要放鞭炮,放鞭炮是江南人迎接新年的另一種方式。舊時,人們認為炮聲能夠驅邪辟祟,鞭炮劈裏啪啦還象征著福音的到來,放鞭炮更是一種歡慶的形式。在過年期間,街頭巷尾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過年的氛圍在鞭炮聲中達到高潮。吃完年夜飯,稍事休息,接著便是燃放煙花,這可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活動。尤其是小孩子,盼著過年就是盼著玩鞭炮和放煙花。


    放完煙花,然後便是守歲。過年期間,江南一帶的天氣一般都很冷,所以基本上都是燃起一盆火,家人們坐在一起圍爐烤火看電視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直播。守歲時晚輩也會給長輩拜年,拜年可是過年時很重要的一個傳統年俗。對於小孩子來說,這也是他們一年之中最盼望和開心的一刻。一般來說,長輩會給晚輩壓歲錢,以示祝福。而晚輩則會用口頌祝福語,向長輩表達新年的祝願。


    除夕這天早上,傅美枝被媽媽胡愛竹安排去給外公外婆和舅舅們送拜年禮物。兩個妹妹和弟弟則在家打掃衛生、貼春聯和福字,因為傅美枝是去外公外婆家送禮,時可意和上官敏不便同去,她倆便在家裏幫忙搞衛生和貼春聯。


    傅美枝吃過早飯便早早出發了,從蘭關坐汽車到蘭水市區,再轉車到外婆家。到外婆家時隻見屋裏好熱鬧,原來是兩個舅舅都帶著一家子迴來陪老父母過年了。正好,這拜年禮一趟就送了,省得傅美枝多跑腿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路人生:一位村醫的奮鬥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車無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車無恙並收藏醫路人生:一位村醫的奮鬥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