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水匯入湘水的交匯處,正是蘭關老街八總的尾子,建於清末的臨江木樓房鱗次櫛比地沿著蘭水河岸一字長蛇陣般東西延伸開來。百年風雨滄桑,木質老屋大多腐朽破敗,搖搖欲墜。隻有那刻在門楣牌匾上隱約仍能辨認出的字號仿佛在頑強地訴說著往昔繁華的市井氣息,它們成為了蘭關的活曆史。


    無恙韋勇等一行六人踏雪而來,走到兩江交匯口河岸上,隻見一幢占地頗廣的中式舊庭院,青磚圍牆,洞開的大門兩邊牆上翰墨大書對聯一副:


    “義氣幹霄近指白雲開覺露,


    盛聲走海遙憑赤手挽洪流。”


    進得大門來,是一個院子,院中正對大門的地方立著一個碩大的香爐。香爐之後便是關聖廟,這是一幢飛簷式的明清建築,原廟建於南宋淳熙年間,後毀於戰亂,現存之廟是清嘉慶年間重建的。太平天國妖教禍亂江南時被毀大部,1942年日寇南侵,長沙會戰時又遭毀壞,幾番戰亂下來,目前隻餘一座正殿,便是眼前。隻見正殿匾額上豎書“關聖殿”三個大字。殿中神案上一尊高大神像,紅臉青幘,左手綽青龍偃月大刀,右手輕撫及胸長髯,一雙丹鳳眼似睜未睜似閉非閉,這便是千百年來義薄雲天忠義無雙的關羽關聖帝君。


    殿門左右兩邊亦書有一副對聯:


    “青燈觀青史,著眼在春秋二字;


    赤麵表赤心,滿腔存漢鼎三分。”


    殿左照壁上刻有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重修關聖帝廟的碑文,如今照壁上也是殘敗不堪。


    蘭關這座關聖帝廟在曆史上雖然幾度興廢,但其廟址卻從未變動,一直都是在其原址屢廢屢建,直到今天關聖帝廟仍然香火鼎盛。無恙一行六個年輕人抬腳走進殿中時,正有三位中年人虔誠地跪在關聖帝神像下的蒲團上焚香禱告。


    上官敏和許海兵走在最後麵,她瞅見殿中跪禱上香的香客問許海兵:“你們這裏的人來拜關公老爺一般是求什麽呢,我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裏關公是一名武將更是千古忠義的化身呀。”


    許海兵微笑迴話:“一般來關聖廟拜關公都是來求財的,還有的是為了求平安的了。”


    “這樣啊,關公老爺還是財神嗎?”上官敏有些詫異。


    韋勇:“是呀,關公老爺在民間一直就是財神呀。在中國神話傳說中財神有三個,一個是文財神範蠡,兩個武財神是趙公明和關公。怎麽小敏你不知道嗎?”


    聽了許海兵的解釋,上官敏感覺有些尷尬:“這個我還真不知道,今天還是頭一次聽你說呢。”


    上官敏和許海兵說話的當口,時可意和無恙在正殿轉了一圈後又走了出去,韋勇則牽著傅美枝的手走到廟門圍牆外的河堤上。兩個人手牽著手肩並著肩佇立在寒風中遙望著眼前的兩江交匯口,見他倆卿卿我我的樣子,時可意和無恙不好意思過去打攪,兩人不約而同地往河口方向走去。


    時可意窈窕的背影,還有她那被風吹拂得飄揚飛舞的長長秀發,讓走在後麵的無恙不由看得目光都癡了。他能感覺到時可意那看似不經意飄忽而過但實則關注自己的目光,因為無恙其實也一樣。這種感覺,對於今年二十歲的無恙來說,還是從未有過的第一次。他很想同時可意說話,但是話到嘴邊了卻不知如何開口,卡在喉嚨裏又咽了迴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路人生:一位村醫的奮鬥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車無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車無恙並收藏醫路人生:一位村醫的奮鬥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