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勇陪著外婆說了一會兒話,又幫外婆把剩下的未灌完的醬蘿卜灌裝到壇子裏。剛忙完,外公祝民安醒來了。


    祝民安老先生今年七十五歲了,自打去年住過一次院以後,老爺子身體差了許多。老爺子的頭發也都全白了,人也瘦了小二十斤,精力變差了,記憶力也大幅下降,原本耳熟能詳的藥方湯頭口訣等他現在都記不起來了。體力精力大不如前,因此這兩年來老爺子再也沒有去采過中草藥了。患者來家裏診所看病,開方子的時候老爺子也不得不拿起醫書來翻看,這在以前是絕無可能的,以往老爺子開方抓藥都是信手拈來從來不需要去翻看醫書。


    這些變化的出現,讓祝民安老先生更加覺得時不我待,老爺子現在心裏隻盼著外孫子韋勇早點把他這個診所的這副擔子挑起來,別斷了他祝氏中醫的傳承,這便是老爺子現如今心裏最大的念想。


    韋勇見外公起來了,很是高興,“外公,您剛才睡得好不,最近身體怎麽樣好點了不?”


    “哎勇娃呀,還是老樣子,沒什麽起色,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外公七十五了,老啦一年不比一年了。你啥前兒迴來的?”祝民安老爺子打了個哈欠,韋勇攙著他在隔壁接診室裏坐下。


    許海兵也隨韋勇喊了一聲“外公好”,老爺子應了一聲,“哎小夥子別見外,你和勇娃是好朋友,到了我這兒就當是在自己家裏一樣,隨意咯。”


    許海兵笑著連連點頭,相跟著他們爺倆在接診室裏坐下。


    外婆李金嬋過來問道:“勇娃你陪你外公說話,外婆去做飯了。今晚不走了吧勇娃,在外婆家歇咯。”


    “嗯呐外婆我今晚不迴去了,明天早上直接去市裏,明上午要去看看韋玲,另外再跟海兵去辦點事。”


    “那好,你們聊吧,外婆做飯去咯。”說完李金嬋便去後院廚房做飯了。


    祝民安老爺子在他常坐的躲椅上坐了下來,喝了一口茶之後緩緩地躺了下來,老爺子笑眯眯地望著大外孫,“勇娃,你之前跟外公說從蒲關跟師迴來後就要去縣城找門麵開診所,現在外公有一個消息和建議想跟你說一說。”


    韋勇搬過椅子挨著外公坐下,還不忘給他老人家捏肩按摩,“嗯外公您請說。”


    祝民安老爺子清了清嗓子,“消息就是蘭關城東門出城的東湖分路口那今年下半年新建了一排臨馬路的門麵,建設方是我們顆砂鄉政府,那塊地是顆砂鄉東湖村的,與縣城蘭關鎮隔著那條蘭蒲公路相鄰。那個地方位置好,正好處在城鄉結合部,一邊是縣城,一邊是東湖村小學和蘭水縣五中。周邊居民多,又有兩座學校,而且還是蘭關到蒲關縣的交通要道,過往商旅行人很多。因此東湖分路口那裏很適合開一間診所,依我看比在蘭關城裏開還要好些。”


    “外公,那個東湖分路口我知道,緊挨著縣城東門,縣道蘭蒲線和蘭荊線在那裏交叉,位置確實不錯。以前路過那裏時我還曾想象過,要是在這個分路口有人投資建設商鋪門麵就好了。沒想到那裏現在竟然真的開發建設臨街門麵了,真是太好了,明天早上我要去那裏看看。”聽完外公說的消息,韋勇高興不已,“外公你剛才不是說還有建議給我嘛,快說來聽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路人生:一位村醫的奮鬥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車無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車無恙並收藏醫路人生:一位村醫的奮鬥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