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想上學
醫路人生:一位村醫的奮鬥之路 作者:子車無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星光灑落千村外,遙看銀河萬戶同。同樣的夜晚,同樣的夜來微風拂蟬鳴,不同的人家卻有不一樣的境況和心情。
與韋勇家相隔約二十裏地的雙江村,村北靠河堤邊三間茅草蓋頂的土坯牆房子裏,住著一戶人家。在中間那間既是堂屋也是廚房的屋裏,昏黃的燈光下,十四歲的小姑娘傅美枝手捧著蘭溪中學的錄取通知單,眼淚象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奪眶而出,掛滿了臉頰,吧嗒吧嗒往下掉。秀美的小臉蛋哭得稀裏嘩啦的,讓人見之生憐。傅美枝小學六年成績一直拔尖,年年是三好學生,今年全縣小升初統一考試,她考了171分(語文90,數學81),成功被蘭溪中學錄取了。可是因為家裏太困難了,兄弟姊妹又多,父親無力供養她繼續上初中。
父親傅鐵牛坐在灶壚前的小矮凳上,悶聲不響地一口又一口的抽著煙,連灶膛裏正燃燒著的掉出來的木柴都沒有注意,任它掉在地上叭叭地燒著,一會兒火滅冒出一股白煙。靠近大門的牆根邊點著一盤蚊香,一點火紅的香頭一閃一閃地正在慢慢地燃著,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蚊香的氣味。
“美枝呀,不是爸不讓你去讀初中,家裏的情況你也知道,你媽這個月買藥的錢還沒有著落,你大妹和二妹這期的學費還欠著學校沒交,下半年你大弟也要上一年級了,還有一個五歲的小弟,咱家這麽個爛包的情況,110元錢的學費咱家實在是拿不出來啊,閨女你別怨爸,爸也是沒辦法呀,隻怪你爸我沒本事,供不起你去上初中,唉!”傅鐵山手拍著爬滿皺紋的額頭,無奈的長歎一聲。才四十歲的他,由於長年的勞累和營養不良,看上去像五十多歲。
“姐姐,你吃口飯吧。”坐在一旁的十二歲大妹傅秀枝手搖著傅美枝的胳膊勸道,姐姐傅美枝自打今天從學校拿迴錄取通知單之後,除了割豬草煮豬食喂豬,接著洗衣,再做飯,一直不停地幹活,午飯和晚飯姐姐一口都沒吃。十歲的二妹傅芳枝懂事地端著一碗飯菜遞到大姐傅美枝的麵前,也喊著“大姐,吃口飯吧,再不吃一會兒就涼了。”
“大姐你下半年去讀初中吧,大不了我不讀書,在家裏幹活就是。”七歲的大弟傅建軍坐在擦得漆黑泛亮的飯桌對麵,大聲說道。
“胡說!七歲小屁孩能幹什麽活?不讀書字都不認識,將來怎麽生存?咹!”父親傅鐵牛喝斥道。嚇得七歲的傅建軍縮了縮脖子,趕緊閉嘴低著頭不吱聲了。
“哇!嗚嗚嗚!”五歲的小弟傅建強被傅鐵牛突然的一聲厲喝嚇到了,哇地一聲嗚嗚地哭了起來。媽媽胡愛竹趕緊摟著他哄了起來。一邊用手拍撫著小建強的背,一邊又開始咳嗽了起來。胡愛竹患有肺結核四年了,鄉裏俗稱癆病,不能幹重活,幹不了太費力的活,一使力就會咳嗽出氣不贏,這幾年一直在吃抗結核的藥物治療,在家裏幹些輕泛的家務活。
胡愛竹今年三十八歲,原來是一名知青,父母是蘭水市國營氮肥廠的職工,1970年十八歲的她初中一畢業就和同學們一起被安排上山下鄉插隊了,胡愛竹插隊的地點正是蘭水縣蘭橋鄉雙江村。1974年的時候本來她有一個返城參加工作的指標,但是為了當時相戀的對象,因為同為知青的她的那個戀愛對象的家庭條件極其困難,對象的父親早年被打成右派下放采石場勞動時右腿不幸被石頭砸斷殘廢了,母親後來哭壞了眼晴,下麵還有五個弟弟妹妹,因此迴城參加工作對於她對象來說極其珍貴,關係到他們全家老小的死活。於是胡愛竹為了愛人選擇了犧牲自己,她把分給自己的返城指標讓給了那個對象。可是沒想到的是,對象順利返城參加工作後便和她斷了聯係,更沒料到的是三個月後胡愛竹發現自己懷孕了,失戀、失去返城指標加上未婚先孕的風言風語嘲諷和工作組的作風問題調查,這幾重打擊,讓胡愛竹一度傷心欲絕,痛不欲生而趁人不備之時投河自盡,幸得當地村民傅鐵牛發現並把她從河裏搶救了上來。當時傅鐵牛是村民小組的小隊長,村裏的青年骨幹分子,在他的悉心照顧和爭取保護下,胡愛竹被免於作風問題的處罰,但是被取消了迴城工作的機會,為此她娘家父母氣怒之下與她脫離了關係。之後胡愛竹去縣醫院打了胎,收拾心情像堅韌的竹子一樣頑強地生活著。1975年,經過一年多的交往和相處,雖然家境貧寒但是勤勞肯幹樸實厚道的傅鐵牛走進了胡愛竹的心,而雖遭拋棄但卻堅強善良秀外慧中的胡愛竹也走進了傅鐵牛的心,於是兩人結婚了。由於傅鐵牛家裏條件不好,下麵有三個弟弟兩個妹妹,加上父母,八口人住在四間土房子裏,實在是太擠太不方便了,所以婚後不久,傅鐵牛胡愛竹小兩口便搬到了生產隊看管牛欄的一間茅屋裏生活。婚後第二年生下了大女兒傅美枝,第三年生下了二女兒傅秀枝,第五年也就是1980年分田到戶那年生下了三女兒傅芳枝。分田到戶後,生產隊集體的耕牛被賣給村民了,原來的三間牛欄屋空置了下來,於是傅鐵牛便盤了下來,稍微改造了一下,便成了自己的家,一直住到現在。後麵五年內又生了大兒子和小兒子,因為超生,被罰了一筆不小的款。1981年,政府為胡愛竹落實了知青返城政策,就近安排她到蘭橋鄉辦的集體企業--東風茶場上班,成了一名茶場工人。可是生完小兒子第二年,胡愛竹不幸患了肺結核,這四年來一直掛了病假,在家治病,年年看病吃藥治療,家裏孩子又多,負擔又重,去年東風茶場又倒閉了,家裏全靠傅鐵牛一個壯勞力辛苦支撐著,所以雖然分田到戶十年了,別人家裏越過越好,好多鄰居都已經蓋起了紅磚樓房,但是傅鐵牛家裏卻過得一團爛包,成了雙江村最窮困的一家。
“美枝啊別哭了,媽知道你心裏難受,媽心裏也難受,隻怪我這身體不爭氣。美枝你放心,現在離9月1號開學還有一個半月,媽答應你,媽一定會想辦法籌到學費送你去上學的。相信媽媽,乖美枝別哭了,哭得媽媽心疼更加難受。”胡愛竹喘著氣咳嗽著對大女兒勸說道。
“嗯,媽我不哭了,您也別哭了,快進屋躺著休息,別累著了。小妹快給媽媽倒杯水喝。”傅美枝聽了媽媽的話,心疼害怕加重媽媽的咳喘和病情,便擦了眼淚,收起錄取通知單,端起飯碗吃了起來。小妹傅芳枝乖巧地倒了杯水,扶著媽媽喝了,又扶媽媽進屋躺下靠著床頭歇著。
傅鐵牛仍然坐在灶壚前,拿著一把蒲扇扇著,默默的看著灶台,一句話也沒說。
夜漸漸深了,良久,一家人收拾完一天的疲憊後,相繼睡下了。半夜裏,傅美枝睡夢中仿佛聽到了父親翻來覆去輕輕的歎氣聲。
與韋勇家相隔約二十裏地的雙江村,村北靠河堤邊三間茅草蓋頂的土坯牆房子裏,住著一戶人家。在中間那間既是堂屋也是廚房的屋裏,昏黃的燈光下,十四歲的小姑娘傅美枝手捧著蘭溪中學的錄取通知單,眼淚象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奪眶而出,掛滿了臉頰,吧嗒吧嗒往下掉。秀美的小臉蛋哭得稀裏嘩啦的,讓人見之生憐。傅美枝小學六年成績一直拔尖,年年是三好學生,今年全縣小升初統一考試,她考了171分(語文90,數學81),成功被蘭溪中學錄取了。可是因為家裏太困難了,兄弟姊妹又多,父親無力供養她繼續上初中。
父親傅鐵牛坐在灶壚前的小矮凳上,悶聲不響地一口又一口的抽著煙,連灶膛裏正燃燒著的掉出來的木柴都沒有注意,任它掉在地上叭叭地燒著,一會兒火滅冒出一股白煙。靠近大門的牆根邊點著一盤蚊香,一點火紅的香頭一閃一閃地正在慢慢地燃著,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蚊香的氣味。
“美枝呀,不是爸不讓你去讀初中,家裏的情況你也知道,你媽這個月買藥的錢還沒有著落,你大妹和二妹這期的學費還欠著學校沒交,下半年你大弟也要上一年級了,還有一個五歲的小弟,咱家這麽個爛包的情況,110元錢的學費咱家實在是拿不出來啊,閨女你別怨爸,爸也是沒辦法呀,隻怪你爸我沒本事,供不起你去上初中,唉!”傅鐵山手拍著爬滿皺紋的額頭,無奈的長歎一聲。才四十歲的他,由於長年的勞累和營養不良,看上去像五十多歲。
“姐姐,你吃口飯吧。”坐在一旁的十二歲大妹傅秀枝手搖著傅美枝的胳膊勸道,姐姐傅美枝自打今天從學校拿迴錄取通知單之後,除了割豬草煮豬食喂豬,接著洗衣,再做飯,一直不停地幹活,午飯和晚飯姐姐一口都沒吃。十歲的二妹傅芳枝懂事地端著一碗飯菜遞到大姐傅美枝的麵前,也喊著“大姐,吃口飯吧,再不吃一會兒就涼了。”
“大姐你下半年去讀初中吧,大不了我不讀書,在家裏幹活就是。”七歲的大弟傅建軍坐在擦得漆黑泛亮的飯桌對麵,大聲說道。
“胡說!七歲小屁孩能幹什麽活?不讀書字都不認識,將來怎麽生存?咹!”父親傅鐵牛喝斥道。嚇得七歲的傅建軍縮了縮脖子,趕緊閉嘴低著頭不吱聲了。
“哇!嗚嗚嗚!”五歲的小弟傅建強被傅鐵牛突然的一聲厲喝嚇到了,哇地一聲嗚嗚地哭了起來。媽媽胡愛竹趕緊摟著他哄了起來。一邊用手拍撫著小建強的背,一邊又開始咳嗽了起來。胡愛竹患有肺結核四年了,鄉裏俗稱癆病,不能幹重活,幹不了太費力的活,一使力就會咳嗽出氣不贏,這幾年一直在吃抗結核的藥物治療,在家裏幹些輕泛的家務活。
胡愛竹今年三十八歲,原來是一名知青,父母是蘭水市國營氮肥廠的職工,1970年十八歲的她初中一畢業就和同學們一起被安排上山下鄉插隊了,胡愛竹插隊的地點正是蘭水縣蘭橋鄉雙江村。1974年的時候本來她有一個返城參加工作的指標,但是為了當時相戀的對象,因為同為知青的她的那個戀愛對象的家庭條件極其困難,對象的父親早年被打成右派下放采石場勞動時右腿不幸被石頭砸斷殘廢了,母親後來哭壞了眼晴,下麵還有五個弟弟妹妹,因此迴城參加工作對於她對象來說極其珍貴,關係到他們全家老小的死活。於是胡愛竹為了愛人選擇了犧牲自己,她把分給自己的返城指標讓給了那個對象。可是沒想到的是,對象順利返城參加工作後便和她斷了聯係,更沒料到的是三個月後胡愛竹發現自己懷孕了,失戀、失去返城指標加上未婚先孕的風言風語嘲諷和工作組的作風問題調查,這幾重打擊,讓胡愛竹一度傷心欲絕,痛不欲生而趁人不備之時投河自盡,幸得當地村民傅鐵牛發現並把她從河裏搶救了上來。當時傅鐵牛是村民小組的小隊長,村裏的青年骨幹分子,在他的悉心照顧和爭取保護下,胡愛竹被免於作風問題的處罰,但是被取消了迴城工作的機會,為此她娘家父母氣怒之下與她脫離了關係。之後胡愛竹去縣醫院打了胎,收拾心情像堅韌的竹子一樣頑強地生活著。1975年,經過一年多的交往和相處,雖然家境貧寒但是勤勞肯幹樸實厚道的傅鐵牛走進了胡愛竹的心,而雖遭拋棄但卻堅強善良秀外慧中的胡愛竹也走進了傅鐵牛的心,於是兩人結婚了。由於傅鐵牛家裏條件不好,下麵有三個弟弟兩個妹妹,加上父母,八口人住在四間土房子裏,實在是太擠太不方便了,所以婚後不久,傅鐵牛胡愛竹小兩口便搬到了生產隊看管牛欄的一間茅屋裏生活。婚後第二年生下了大女兒傅美枝,第三年生下了二女兒傅秀枝,第五年也就是1980年分田到戶那年生下了三女兒傅芳枝。分田到戶後,生產隊集體的耕牛被賣給村民了,原來的三間牛欄屋空置了下來,於是傅鐵牛便盤了下來,稍微改造了一下,便成了自己的家,一直住到現在。後麵五年內又生了大兒子和小兒子,因為超生,被罰了一筆不小的款。1981年,政府為胡愛竹落實了知青返城政策,就近安排她到蘭橋鄉辦的集體企業--東風茶場上班,成了一名茶場工人。可是生完小兒子第二年,胡愛竹不幸患了肺結核,這四年來一直掛了病假,在家治病,年年看病吃藥治療,家裏孩子又多,負擔又重,去年東風茶場又倒閉了,家裏全靠傅鐵牛一個壯勞力辛苦支撐著,所以雖然分田到戶十年了,別人家裏越過越好,好多鄰居都已經蓋起了紅磚樓房,但是傅鐵牛家裏卻過得一團爛包,成了雙江村最窮困的一家。
“美枝啊別哭了,媽知道你心裏難受,媽心裏也難受,隻怪我這身體不爭氣。美枝你放心,現在離9月1號開學還有一個半月,媽答應你,媽一定會想辦法籌到學費送你去上學的。相信媽媽,乖美枝別哭了,哭得媽媽心疼更加難受。”胡愛竹喘著氣咳嗽著對大女兒勸說道。
“嗯,媽我不哭了,您也別哭了,快進屋躺著休息,別累著了。小妹快給媽媽倒杯水喝。”傅美枝聽了媽媽的話,心疼害怕加重媽媽的咳喘和病情,便擦了眼淚,收起錄取通知單,端起飯碗吃了起來。小妹傅芳枝乖巧地倒了杯水,扶著媽媽喝了,又扶媽媽進屋躺下靠著床頭歇著。
傅鐵牛仍然坐在灶壚前,拿著一把蒲扇扇著,默默的看著灶台,一句話也沒說。
夜漸漸深了,良久,一家人收拾完一天的疲憊後,相繼睡下了。半夜裏,傅美枝睡夢中仿佛聽到了父親翻來覆去輕輕的歎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