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邊兒咱們彭天傲和慧明師徒二人一同送信去這事兒咱們先按下不表,得先說說這朝廷的人。


    朝廷手握神兵的五人也沒有在一塊兒行動,倒不是互相之間看不順眼,純粹是因為這五人都不是一個門派的,他們配合不到一塊兒去。


    他們分成了三夥兒人,其中一夥兒人是新奧頓和杜木靈。


    他們兩個負責去衡州銀鹽幫取迴那東春甲乙孟章劍。


    那麽說為什麽他們兩個人一塊兒走呢?


    主要是因為這新奧頓不是漢人,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看不慣他,也隻有杜木靈,他是墨王府的人,對這些不是漢人的人多少也能包容一點兒。


    好歹是官麵兒上頭的人呐是吧。


    這倆人一人一匹烏黑的快馬,這是什麽馬?這叫烏鬣飛蹄!


    這種馬隻有墨家才有,能與這種馬相提並論的就隻有那汗血寶馬。


    可是這汗血寶馬不適應關內的氣候,想當初新太祖也想要在關內培育這汗血寶馬,可是養這些個馬為的就是打仗啊。


    騎兵對步兵來說那是大大的占優,誰都知道馬的重要性。


    為了打仗這馬難免就得閹割,閹割了就不好繁殖。


    到後來墨家想當初第一任家主用天下名馬互相雜交,培育出了這麽一種烏鬣飛蹄,這種馬不僅性子溫和,而且還不會混種。


    什麽叫混種啊,想要雜交出一匹好馬這是有概率的,說不定有的時候兒越是配種生出來的馬就越次。


    可是這烏鬣飛蹄不一樣,不管是和什麽馬交配,最後生出來的馬都隻會是烏鬣飛蹄!


    天底下除去那傳聞當中鍾離氏先祖醜娘娘鍾離無鹽的座駕瀚海麒麟之外,再也沒有比這烏鬣飛蹄更快的了!


    此時此刻兩人就一人一匹烏鬣飛蹄。


    新奧頓騎在這烏鬣飛蹄上頭,忍不住的摸這烏鬣飛蹄的鬃毛。


    真喜歡啊。


    他是關外的人,打小兒就在馬背上頭長大,對馬是最了解的,看一眼就知道這馬肯定是寶馬良駒沒跑兒!


    騎上了這馬之後恨不得飛馳千裏。


    一邊兒杜木靈瞧見了,打趣兒的說了一句。


    “新奧頓喜歡這匹馬?”


    “喜歡,我是真的喜歡!天底下就沒有比這匹馬更好的馬了!”


    “哈哈,那可得努努力,這一迴咱們事兒要是辦得好了,迴頭你跟陛下請旨,於你一匹烏鬣飛蹄不是大事兒。


    當然了,多半是個馬裏的公公。”


    “公公,別說是馬成公公了,我要是能有這麽一匹馬,我成公公都行!”


    杜木靈聽到這話自然是哈哈的大笑。


    倆人一邊兒趕路一邊兒嘮著。


    新奧頓先開口:“杜兄弟,你跟我說說咱們這一次怎麽做才好?這銀鹽幫的事兒我是真的不了解呀。”


    “嗨,了解不了解的都不打緊,反正咱們這一次去銀鹽幫就是去耀武揚威的。


    勒令銀鹽幫交出那東春甲乙孟章劍,若是給了那還罷了,若是不給,咱們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咱們殺一雙!


    有這東西在,比那尚方寶劍都好使!”


    杜木靈拍了拍腰間的長刀。


    破山蟬翼刀。


    五件神兵可都是當初新太祖用過的,這是老祖宗的神兵寶器!


    用這東西殺人誰也不敢問責任!


    新奧頓也摸了摸身後頭的弓。


    趕星追月弓射出去的箭就是射中了三品大員,那人也不敢開口叫罵。


    當然了,要是真的那麽幹了,估計自己也就不能拿著這張弓了。


    兩人一路無話,半個月的時間就到了衡州。


    衡州邊上的一個小縣叫做康縣,是在隴南城管轄之下的。


    倆人打算先在此處落腳,事先打聽打聽,省的迴頭兩眼一抹黑。


    尋到人這麽一打聽才知道,這銀鹽幫正鬧亂子呢。


    什麽亂子。


    有句話說得好,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黨內無黨,帝王思想。


    這銀鹽幫既然是這麽大的一個幫派宗門,其中利益糾葛必然是複雜無比。


    就比如說這鹽井。


    現如今銀鹽幫和白王爺勾搭不清,你說這鹽井是不是得分給白王爺幾口?


    這分,就得考慮考慮分幾份兒。


    二十三口鹽井,整個銀鹽幫就指著它吃飯,你分給白王爺多少?


    一口兩口三口,不合適,顯得沒誠意。


    而要是送出去十口八口的……銀鹽幫還過不過日子了呀?


    要知道現如今銀鹽幫可是還得給朝廷納稅呢,這十口八口鹽井送出去之後,朝廷要是知道這麽一迴事兒……肯定是得加稅!


    到時候兒銀鹽幫還能不能頂得住?


    難說!


    這銀鹽幫當中統共有三家兒,一家兒就是西鹽幫,這西鹽幫負責分銷這些個井鹽,也是名義上銀鹽幫的話事人。


    西鹽幫的老大叫譚間深,單字一個鞭,譚鞭。


    譚鞭是一心想要跟著白王爺走,而這另外兩家兒就不一樣了。


    東銀幫,帶頭兒的是金盛宣金風玉老爺子,六十歲高齡的一個老頭子。


    東銀幫是幹什麽的呢?專門負責銀鹽幫這些個內部的銀錢運作,說得通俗點兒就是管賬的。按理兒說他們是壓在西鹽幫上頭的,可是這西鹽幫與東銀幫貌合神離之下,他們賣出去的鹽拿到的錢可不給東銀幫啊。


    不給東銀幫,這朝廷戶部收稅的人來到銀鹽幫,都得它東銀幫來招待,稅銀也是得東銀幫來給。


    你說這,不是扯淡嗎?


    活不下去了呀!


    得虧這井幫跟東銀幫一條心。


    井幫是幹什麽的?


    守著這鹽井專門造鹽的,要說這銀鹽幫沒有東銀幫可以,沒有西鹽幫也可以,可是萬萬不能沒有井幫。


    因為井幫是銀鹽幫產鹽的人。


    雖然說銀鹽幫上上下下的人對著製鹽的流程心裏頭都門兒清,可是隻有井幫的人弄鹽又快又好。


    要說把這鹽井讓出去,最不樂意的就是這井幫了。


    把這鹽井讓出去了我們吃什麽呀?


    因此這衡州現如今就僵住了。


    錢跟分銷鹽的路子現在都掌握在西鹽幫手裏頭,這鹽堆在井幫手裏頭沒辦法去,而這東銀幫更不必說了,沒錢的東銀幫什麽都算不上。


    而這白王府自然是幫襯著西鹽幫。


    那麽說這東春甲乙孟章劍現在誰的手裏呢?


    在井幫的老大李長明手裏頭。


    井幫老大李長明大名兒李風,這名兒聽著熟悉,就因為這人是李長青的親哥哥。


    李長青小時候兒也是井幫的人,隻不過不喜歡銀鹽幫這做派,再加上少年意氣,因此離了衡州,獨自出去闖蕩。


    李長明就這麽一個弟弟,心疼他可是也不舍得拴著他。


    就說你去就去吧,到時候兒你要是混不出一個名堂記得迴來,哥哥這兒永遠有你一個飯碗。


    李長青自然也是不辜負哥哥的好心好意,現如今天下誰人不知道武林小會頭名李長青的大名呢?


    這東春甲乙孟章劍就是有人奔著這李長青的名頭送給李長明的。


    這人也是一個漁夫,出海打魚的時候兒撈到了這東春甲乙孟章劍。


    要說這劍也了不得,他是一把軟劍,抽出劍鞘來就跟一條帶魚一樣,三尺三寸三分長,要是放在一般人手裏頭,一不留神興許還會傷到自個兒。


    留著也是沒用,幹脆就把這東西送給了李長青尋求庇護。


    那人不是沒有想過把這東西上交給朝廷,可是鄉野小民又怎麽能夠上達天聽?


    這要是交給了衙門,能給自個兒一兩銀子都算是衙門大老爺宅心仁厚!


    李長明收了這孟章劍自然也不會虧了這人,讓他給井幫看大門兒,一個月給開五兩銀子的月錢。


    新奧頓和杜木靈在當地的天一閣摸清楚了這衡州的事兒,心裏頭就有了計較。


    首先得去這井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非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仙音心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仙音心瞳並收藏非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