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弟大多精通雜學, 十個裏有一兩個會點相人之術的也不算出奇,但我爹一點都沒當真,隻當是恭維話。
但就是這恭維話, 其實也不值當開心的,我分明看到我爹眉頭皺了一下。
這倒怪不得方應看,他是個外鄉人, 不知道在我們大唐,女子貴相是不可言說的,昔年上官婉兒繈褓之中還被道人指著說貴不可言, 日後可稱量天下, 後來落個身首異處。
方應看雖然不是大唐人, 但他十分機智,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裏, 說的大多都是公事了,且他這個人很有說服力,即便是給叛軍做事, 也能說得有理有據,讓我爹不自覺就點起了頭。
我悵然地端著一碗羊奶, 看看上首和方應看聊得開懷的我爹, 歎了一口氣。
戚家的智力果然一脈相傳。
方應看並不是掐著飯點來的, 他一大早就來了,以往也有人來拜訪我爹,實在是因為大批官員出逃,還留在長安城裏的官員不多, 能做事的也不多,官職高到我爹這個地步的更不多,他們會掐著飯點前一會兒來稟報公事,但我爹從不留飯,並不給他們巴結的機會。
一樣是降官,偏他還存著半具傲骨,不結黨不營私,越發將那些泥潭裏的人顯出髒汙來,也怨不得後來天子複辟,被人抱著團咬他。
不是掐著飯點來的方應看足足和我爹說了一個上午的話,說著就到了飯點,我爹順勢留了方應看一頓飯。
方應看含笑應了。
直到人走了,我娘才張望幾眼,嘴角微揚道:“這位王公子看著不凡,像是個做大事的人。”
我爹歎道:“如今這個世道,能做事的又有幾個?不過王老昨天跟我說,這孩子長得太好,好得不像河東王氏出來的,倒比太原王氏還出挑。”
我認認真真地吃完碗裏的蛋羹,打了個嗝,翻了個白眼。
什麽河東王太原王的,就是把天底下的王家翻個底朝天,也找不出個姓方的來。
一個月後,方應看來拜訪我爹的時候給我留了個暗號,我當天夜裏弄睡了守夜的婆子出府去找他,正見他那修葺一新的宅院裏,書房點著燈,十幾個人頭在窗紙上影影綽綽的,似乎在商量事情。
我耐心地等那些人鬼鬼祟祟地離開,才敲了敲書房的門。
敲門隻是我要進去了的信號。
方應看把燈燭挑得更亮了一些,手裏拿著一卷絹帛,從垂落的邊角處可以看出是一張輿圖。
我驚訝地問道:“你都弄到輿圖了?”
方應看似乎很奇怪我有此一問,隻道:“貓有貓路,鼠有鼠道,找對了門路,弄張輿圖有什麽難的?”
我機智地閉上了嘴。
似乎我變小之後,方應看對我的態度也隨之變化了,又或者他自覺已經是我的得力下屬,他不再對我那麽驚懼了。
方應看把輿圖在我麵前展開,指了指川蜀方位,說道:“馬嵬坡兵變,父子失和,之後玄宗向南,肅宗向北,我如今有上中下三策,姑娘姑且一聽。”
我點了點頭,躍到他的書桌上。
雖然有些詭異,但比起一個三歲娃娃正襟危坐在書桌前和人商議事情,這點詭異還是可以接受的。
方應看果然也沒有較真,一邊給我指點輿圖,一邊道:“下策,挑撥叛軍攻肅宗,如今肅宗手下雖有些殘損兵力,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大勢仍在玄宗處,但倘若肅宗身死,玄宗內亂,安祿山未死,便是新朝。”
我聽得有些呆滯。
光是下策都準備改朝換代了?那中策和上策呢?
方應看敲了敲桌案,說道:“中策是聯絡江湖勢力,刺殺玄宗,嫁禍肅宗,挑撥兩方,再給叛軍幾年,待安祿山之死如期而至,再殺死肅宗。”
說實話,我沒聽懂這個中策。
方應看忍不住笑了,提醒我道:“漢室傾倒,便是三國,唐製藩鎮主軍,民,財,三政,使地方割據,軍權分裂,正是亂世之始,否則何來五代十國?玄宗未死,唐室便有一杆正統大旗,倘若玄宗正正當當傳位肅宗,這大旗自然被肅宗接過,可惜馬嵬坡前逼死區區楊妃,便令這對天家父子反目,待肅宗一死,天底下姓李的皇族人心浮動,那些手握大權的節度使自然也坐不住。”
這之後,自然便是天下亂世,五代十國!
我幹巴巴地問道:“假如我不想要亂世,也不想要胡人的新朝呢?”
方應看說道:“那就是上策了。”
他漂亮的眸子裏帶著銳利之色,一眨不眨地看著我,隻道:“姑娘觀我,能否南麵稱王?”
我觀他是個憨憨。
我把方應看打了一頓。
因為我覺得他肯定是在算計我,畢竟一想就能想出三個方案的人,怎麽就能給我個非他稱帝不可的上策?
這一迴我沒有打臉。
但他肯定很疼,先前咬死了沒有騙我,到最後快被我打死的時候又鬆了口,說上策不變的情況下,也可扶持旁人登基,這裏頭有操作餘地。
他甚至提出可以讓我爹來做皇帝。
我想了想,覺得我爹這個人吧,哪怕讓他黃袍加身,他最可能的還是一頭撞死在龍椅上。
可別說稱帝了,看投個降把他難為的。
我停手了。
方應看已經隻剩進去的氣,沒出去的氣了。
我一巴掌拍在他的天靈蓋上,將一股內氣灌進去。
方應看看上去好一點了。
我坐在書桌上,拍了拍展開的輿圖,對他說道:“誰做皇帝我不關心,你實在想做也可以,但我會看著你,八年安史之亂有多少傷亡,假使你的上策超出這個界限,你就可以收拾收拾去陰間打天下了。”
方應看艱難地扯出一個笑容。
和當年一個鬼樣子。
我當然不會打死他,但封閉他的記憶把他哪裏來送迴哪裏去還是會的。
我現在已經有些懷念老一點的方應看了,現在的這個,看著溫柔如蓮花,實則渾身是毒刺,假如我稍有破綻,第一個衝上來咬死我的就是他。
我甚至對過往的記憶都有了一些懷疑,這樣的毒蠍美人能消受的有幾個?我當年究竟是怎麽看上他的?
我迴家的時候,守夜的婆子還在睡,我爬上床睡了沒多久,天就亮了。
過了年關,我娘找來了一些字帖給我開蒙。
小孩兒手腕無力,哪怕是神童都要到年歲漸長時寫字才好看,而且怕寫字,寫多了手疼,和大人是不一樣的。
我的腕力一點都不弱,如果可以,我能當著我娘的麵拍碎練字的桌案,我也不怕寫多了手疼,但我當真很怕寫字,實在是因為要裝出腕力細弱,下筆雜亂的筆跡實在是太折磨人了。
我寧願上山打老虎,也不想跟我娘每天練兩個時辰的字。
就在我每天備受折磨的時候,方應看那邊搞出大事情來了。
他收攏了兩個江湖人,一個是補天閣的叛逃金牌,這名前金牌殺手之所以叛逃,是因為睡了陰癸派一個最有前途的女弟子,補天閣要拿他給陰癸派交代,那女弟子的地位具體可以參見婠婠之於當年隋末陰癸派,另一個是初出茅廬的年輕劍客,誤殺了慈航靜齋門人。
我從未見過有人能把魔門和白道同時得罪幹淨,半點餘地都不留。
然後方應看的名字就走後門進了補天閣的殺手樓,補天閣上層指示,要殺雞儆猴,大約覺得殺完這隻雞,日後就沒有勢力敢收留補天閣要的人了。
慈航靜齋比較講道理,但也要方應看將兇手交出來,假如過了時限還不交,佛門亦有金剛怒目。
方應看又一次上了我家的門。
看著他跟我爹言笑晏晏的樣子,我仍舊捧著羊奶歎了一口氣。
湊合過唄,還能離咋的。
後來補天閣殺手上門的時候,我順手扯了家裏的床單披在身上,把頭臉包裹起來隻露出一雙圓圓大大的眼睛,替方應看打發了幾波人,重傷了不多不少共十個金牌殺手,補天閣立刻偃旗息鼓。
慈航靜齋那邊是方應看自己打發的,照他的話說,隻要肯和他講道理,一般都是他贏。
我想起當年殺過一個騙子,那騙子並無武功,且以真名行走天下,不管對他有多少防備,甚至早知他行騙之事,但凡跟他說上幾句話,絕對逃不開這騙子的局。
我覺得方應看很有和那個騙子互騙的潛質。
自那之後,我結結實實在家當了三個月的小娃娃,等再聽到方應看的消息時,卻是他和慈航靜齋聖女帝踏峰一夜觀星賞月的江湖傳言。
我起初懵了一下。
隨即摸了摸半禿的頭頂,覺得那上麵不僅涼,而且綠。
我在夜半三更上了方應看的門。
方應看竟然還沒睡,正在書房裏忙公事。
他現在的公事已經不再全是叛軍交給他的公事了,而是他自己的公事。
我沒有多廢話,問他,“慈航靜齋的聖女長得漂亮嗎?”
方應看眨了眨眼睛,眼裏倒映著燭火光,又亮又好看,宛如出水白蓮,無辜極了。
但就是這恭維話, 其實也不值當開心的,我分明看到我爹眉頭皺了一下。
這倒怪不得方應看,他是個外鄉人, 不知道在我們大唐,女子貴相是不可言說的,昔年上官婉兒繈褓之中還被道人指著說貴不可言, 日後可稱量天下, 後來落個身首異處。
方應看雖然不是大唐人, 但他十分機智,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裏, 說的大多都是公事了,且他這個人很有說服力,即便是給叛軍做事, 也能說得有理有據,讓我爹不自覺就點起了頭。
我悵然地端著一碗羊奶, 看看上首和方應看聊得開懷的我爹, 歎了一口氣。
戚家的智力果然一脈相傳。
方應看並不是掐著飯點來的, 他一大早就來了,以往也有人來拜訪我爹,實在是因為大批官員出逃,還留在長安城裏的官員不多, 能做事的也不多,官職高到我爹這個地步的更不多,他們會掐著飯點前一會兒來稟報公事,但我爹從不留飯,並不給他們巴結的機會。
一樣是降官,偏他還存著半具傲骨,不結黨不營私,越發將那些泥潭裏的人顯出髒汙來,也怨不得後來天子複辟,被人抱著團咬他。
不是掐著飯點來的方應看足足和我爹說了一個上午的話,說著就到了飯點,我爹順勢留了方應看一頓飯。
方應看含笑應了。
直到人走了,我娘才張望幾眼,嘴角微揚道:“這位王公子看著不凡,像是個做大事的人。”
我爹歎道:“如今這個世道,能做事的又有幾個?不過王老昨天跟我說,這孩子長得太好,好得不像河東王氏出來的,倒比太原王氏還出挑。”
我認認真真地吃完碗裏的蛋羹,打了個嗝,翻了個白眼。
什麽河東王太原王的,就是把天底下的王家翻個底朝天,也找不出個姓方的來。
一個月後,方應看來拜訪我爹的時候給我留了個暗號,我當天夜裏弄睡了守夜的婆子出府去找他,正見他那修葺一新的宅院裏,書房點著燈,十幾個人頭在窗紙上影影綽綽的,似乎在商量事情。
我耐心地等那些人鬼鬼祟祟地離開,才敲了敲書房的門。
敲門隻是我要進去了的信號。
方應看把燈燭挑得更亮了一些,手裏拿著一卷絹帛,從垂落的邊角處可以看出是一張輿圖。
我驚訝地問道:“你都弄到輿圖了?”
方應看似乎很奇怪我有此一問,隻道:“貓有貓路,鼠有鼠道,找對了門路,弄張輿圖有什麽難的?”
我機智地閉上了嘴。
似乎我變小之後,方應看對我的態度也隨之變化了,又或者他自覺已經是我的得力下屬,他不再對我那麽驚懼了。
方應看把輿圖在我麵前展開,指了指川蜀方位,說道:“馬嵬坡兵變,父子失和,之後玄宗向南,肅宗向北,我如今有上中下三策,姑娘姑且一聽。”
我點了點頭,躍到他的書桌上。
雖然有些詭異,但比起一個三歲娃娃正襟危坐在書桌前和人商議事情,這點詭異還是可以接受的。
方應看果然也沒有較真,一邊給我指點輿圖,一邊道:“下策,挑撥叛軍攻肅宗,如今肅宗手下雖有些殘損兵力,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大勢仍在玄宗處,但倘若肅宗身死,玄宗內亂,安祿山未死,便是新朝。”
我聽得有些呆滯。
光是下策都準備改朝換代了?那中策和上策呢?
方應看敲了敲桌案,說道:“中策是聯絡江湖勢力,刺殺玄宗,嫁禍肅宗,挑撥兩方,再給叛軍幾年,待安祿山之死如期而至,再殺死肅宗。”
說實話,我沒聽懂這個中策。
方應看忍不住笑了,提醒我道:“漢室傾倒,便是三國,唐製藩鎮主軍,民,財,三政,使地方割據,軍權分裂,正是亂世之始,否則何來五代十國?玄宗未死,唐室便有一杆正統大旗,倘若玄宗正正當當傳位肅宗,這大旗自然被肅宗接過,可惜馬嵬坡前逼死區區楊妃,便令這對天家父子反目,待肅宗一死,天底下姓李的皇族人心浮動,那些手握大權的節度使自然也坐不住。”
這之後,自然便是天下亂世,五代十國!
我幹巴巴地問道:“假如我不想要亂世,也不想要胡人的新朝呢?”
方應看說道:“那就是上策了。”
他漂亮的眸子裏帶著銳利之色,一眨不眨地看著我,隻道:“姑娘觀我,能否南麵稱王?”
我觀他是個憨憨。
我把方應看打了一頓。
因為我覺得他肯定是在算計我,畢竟一想就能想出三個方案的人,怎麽就能給我個非他稱帝不可的上策?
這一迴我沒有打臉。
但他肯定很疼,先前咬死了沒有騙我,到最後快被我打死的時候又鬆了口,說上策不變的情況下,也可扶持旁人登基,這裏頭有操作餘地。
他甚至提出可以讓我爹來做皇帝。
我想了想,覺得我爹這個人吧,哪怕讓他黃袍加身,他最可能的還是一頭撞死在龍椅上。
可別說稱帝了,看投個降把他難為的。
我停手了。
方應看已經隻剩進去的氣,沒出去的氣了。
我一巴掌拍在他的天靈蓋上,將一股內氣灌進去。
方應看看上去好一點了。
我坐在書桌上,拍了拍展開的輿圖,對他說道:“誰做皇帝我不關心,你實在想做也可以,但我會看著你,八年安史之亂有多少傷亡,假使你的上策超出這個界限,你就可以收拾收拾去陰間打天下了。”
方應看艱難地扯出一個笑容。
和當年一個鬼樣子。
我當然不會打死他,但封閉他的記憶把他哪裏來送迴哪裏去還是會的。
我現在已經有些懷念老一點的方應看了,現在的這個,看著溫柔如蓮花,實則渾身是毒刺,假如我稍有破綻,第一個衝上來咬死我的就是他。
我甚至對過往的記憶都有了一些懷疑,這樣的毒蠍美人能消受的有幾個?我當年究竟是怎麽看上他的?
我迴家的時候,守夜的婆子還在睡,我爬上床睡了沒多久,天就亮了。
過了年關,我娘找來了一些字帖給我開蒙。
小孩兒手腕無力,哪怕是神童都要到年歲漸長時寫字才好看,而且怕寫字,寫多了手疼,和大人是不一樣的。
我的腕力一點都不弱,如果可以,我能當著我娘的麵拍碎練字的桌案,我也不怕寫多了手疼,但我當真很怕寫字,實在是因為要裝出腕力細弱,下筆雜亂的筆跡實在是太折磨人了。
我寧願上山打老虎,也不想跟我娘每天練兩個時辰的字。
就在我每天備受折磨的時候,方應看那邊搞出大事情來了。
他收攏了兩個江湖人,一個是補天閣的叛逃金牌,這名前金牌殺手之所以叛逃,是因為睡了陰癸派一個最有前途的女弟子,補天閣要拿他給陰癸派交代,那女弟子的地位具體可以參見婠婠之於當年隋末陰癸派,另一個是初出茅廬的年輕劍客,誤殺了慈航靜齋門人。
我從未見過有人能把魔門和白道同時得罪幹淨,半點餘地都不留。
然後方應看的名字就走後門進了補天閣的殺手樓,補天閣上層指示,要殺雞儆猴,大約覺得殺完這隻雞,日後就沒有勢力敢收留補天閣要的人了。
慈航靜齋比較講道理,但也要方應看將兇手交出來,假如過了時限還不交,佛門亦有金剛怒目。
方應看又一次上了我家的門。
看著他跟我爹言笑晏晏的樣子,我仍舊捧著羊奶歎了一口氣。
湊合過唄,還能離咋的。
後來補天閣殺手上門的時候,我順手扯了家裏的床單披在身上,把頭臉包裹起來隻露出一雙圓圓大大的眼睛,替方應看打發了幾波人,重傷了不多不少共十個金牌殺手,補天閣立刻偃旗息鼓。
慈航靜齋那邊是方應看自己打發的,照他的話說,隻要肯和他講道理,一般都是他贏。
我想起當年殺過一個騙子,那騙子並無武功,且以真名行走天下,不管對他有多少防備,甚至早知他行騙之事,但凡跟他說上幾句話,絕對逃不開這騙子的局。
我覺得方應看很有和那個騙子互騙的潛質。
自那之後,我結結實實在家當了三個月的小娃娃,等再聽到方應看的消息時,卻是他和慈航靜齋聖女帝踏峰一夜觀星賞月的江湖傳言。
我起初懵了一下。
隨即摸了摸半禿的頭頂,覺得那上麵不僅涼,而且綠。
我在夜半三更上了方應看的門。
方應看竟然還沒睡,正在書房裏忙公事。
他現在的公事已經不再全是叛軍交給他的公事了,而是他自己的公事。
我沒有多廢話,問他,“慈航靜齋的聖女長得漂亮嗎?”
方應看眨了眨眼睛,眼裏倒映著燭火光,又亮又好看,宛如出水白蓮,無辜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