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杭手腳都被捆得嚴嚴實實。
很細的那種繩子,一匝又一匝,努力掙了很多次,確定掙不開,於是就不掙了,也沒叫,很認命地縮在房間角落裏。
這兩個月,他被綁、被打,各種落難加起來,比普通人兩三輩子都多,果然“苦不白瘦”、“經曆讓人成長”,至少心態是穩了,不緊張,也懶得去苦思冥想。
反正該來的,總會來的。
果然,門開處,先進來一個木乃伊。
宗杭都沒認出她來,直到她開口:“宗杭?”
是易蕭。
果然有她,什麽晚上、10點、鴨頭山,根本是個坑他的套!
宗杭氣地咬牙。
看他鼓眉瞪眼,易蕭反而笑了:“氣啦?”
宗杭說:“你這是什麽意思?你不是雇了井袖一年嗎?不是說要帶我一起查清楚事情的原因嗎?”
易蕭點頭:“然後你就信了?”
宗杭一時語塞。
頓了頓,實在心有不甘:“你救我,就是想利用我?”
易蕭反問他:“不然呢,你是不是武俠小說看多了,以為滿世界都是行俠仗義的好人?花兩塊錢買個餅都為圖個飽,我救你,在你身上花錢,口幹舌燥跟你說那麽多事,你隻當我心好?”
宗杭想說什麽,又咽迴去了:他從來也不是善辯的人,那些指責的話,對易蕭來說,應該也無關痛癢。
易蕭在他麵前蹲下來:“其實一開始,我是想留著你的,找井袖來,也確實是想讓她照顧你。我身體不方便,不適合拋頭露麵,你坐過水,能破鱷,又年輕力壯,跑腿辦事,一定很利索。”
“但計劃該為變化讓步,事情變了,一切、所有,都應該跟著變。”
宗杭忍不住:“哪變了?”
易蕭看著他笑,過了會,伸手把麵罩扯下。
一股爛膩的腐臭氣撲麵而來。
宗杭心裏猛跳了一下。
易蕭身上的氣味,從頭至尾,都像條微妙的線,要串聯出什麽來。
初見時,她身上有輕微的腐臭味。
死而複生之後,她身上的難聞氣味不見了,或者說是,減輕了很多。
現在,這味道又更濃烈了。
易蕭說過,“等它聞起來像死人的腐臭味,我也就離死不遠了”。
宗杭打了個寒噤:“你是不是……”
易蕭打斷他:“我要死了。”
她緩緩把麵罩拉起:“沒有人能有兩次機會,我們一起中彈身亡,被沉湖,我睜開眼睛,以為我的命又迴來了,結果沒有。”
“我這輩子,老天負了我,那我就去負全世界,狼要吃肉,有肉在附近,它就去咬了,這中間沒對錯。”
“我沒錯,你也不該死,但我要死了,你是救我的肉,我就會去撕咬,你盡可以恨,我也沒什麽可抱歉的,懂嗎?”
宗杭說:“我怎麽就是救你的肉了?”
易蕭沒說話。
她看宗杭的臉。
他臉上有擦傷,傷口處還混些許泥沙,但給人的感覺還是幹淨,可能是因為眼神幹淨。
到底也同生共死過一迴,不妨讓他做個明白鬼。
易蕭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你還記不記得,我跟你提過,三姓有個老祖宗祠堂?”
***
萬事都有源頭。
太過久遠的事,沒有詳實的文字記載,口口相傳下來,現在聽上去,更像傳奇故事。
三姓各有始祖,名字已不可考,大家提起時,習慣在姓後綴“祖”,就是丁祖、薑祖、易祖。
三個人,似乎是同一時間出現的,各沿一條大河討生活、娶妻生子,這種神奇的、可以在水下存活的天賦,也由他們開始。
那時候,生孩子沒個節製,孩子長到十幾歲就早早成親,又再生子,所以短短幾十年,起初的三個人,就成了三戶人丁興旺的大家族,四代五代同堂,各自都知道另兩家是“親戚”,雖然具體親在哪裏誰也說不清。
三家漸有走動,偶有通婚。
三姓的各項規矩也在這期間一一成形,三位老祖都長壽,據說都是活到了一百五六的人瑞,去世時,除了留下第一本粗糙的金湯譜之外,還有遺言交代。
遺言出自哪一位,也沒法具體區分了,也許是三家的合集,交代了幾件重要的事。
一是,三姓的事,是個秘密,各姓自守,除客戶、同行外,不能向外人道。
最初的掌事會,更像執刑機構,是為了懲罰、甚至處死那些泄密的人而設立的。
二是,不要把天賜當永久的福氣。這種“返祖”的能力,隨著代代相傳、外來血脈的加入以及家族人數的不斷擴大,可能會逐漸削弱,當這種削弱開始導致連續翻鍋時,那就說明事情已經相當嚴重了,三姓會麵臨著這種能力的即將喪絕。
但不是沒有補救的辦法,當這種危機真的來臨時,可以去往大河源頭,尋找漂移地窟。
漂移地窟,直白來說,就是個“洞”,前頭綴了“漂移”兩個字,那就說明,它的位置,根本不固定。
老祖宗給出了地點線索,十二個字。
——江流如帚處,地開門,風衝星鬥。
又口占四句,預言了去開漂移地窟的時間。
——不羽而飛,不麵而麵,枯坐知天下事,幹戈未接禍連天。
三姓後人經過多番討論,對那十二個字,基本解了密。
江流如帚處——江流像掃帚的掃須一樣繁多,應該指的就是三江源頭,因為那裏有無數脈脈細流,清朝時,康熙皇帝命人探測青藏地區的江源,使臣到達之後,麵對那麽多河流,有些束手無策,迴章上奏的句子裏,甚至還用了一句相似的比喻,以解釋自己為什麽定不了正源,叫做“江源如帚,分散甚闊”。
地開門,風衝星鬥——洞口應該是平開在地麵上,洞裏有風,因為隻有直上直下、從洞穴深處往上吹出來的風,才有可能“衝星鬥”。
***
易蕭說:“一直以來,三姓每一代,隻能出一個水鬼,而且,這家出了之後,下一代會出在哪一家,完全沒有規律可循,比皇帝翻女人的牌子還飄渺。有人打過比方,三姓的子弟,人人都長了水鬼的皮囊,人人都有可能,區別隻在‘點睛’,老祖宗賞了誰飯吃,誰就等於被‘點了睛’,這能力,羨慕不來,偷不來,也搶不來。”
宗杭喃喃:“所以,在你們心裏,漂移地窟是個神奇的地方,你們覺得,到了那兒,說不定就能獲得這種能力,是嗎?”
易蕭失笑,無限感慨:“是啊,大家都是這麽想的。”
***
那些有生之年當不了水鬼的人,悻悻之餘,發的狠話都大同小異:“信不信老子去三江源走一遭,要是運氣好,掉進了漂移地窟,出來之後,能當水鬼祖宗!”
不過千百年來,對這所謂的“漂移地窟”,大家也隻是提提而已,畢竟“開金湯”一直都很順利,隨之而來的收益,更是讓人人都能活得富足。
順便插一句,為了避免引人猜忌,三姓中不少人也會拉打幌子,入其它行當,譬如馬戲箍桶鋦大缸、製陶捏麵估衣匠,因著不為謀生,都是興趣愛好,反而更加專注,出了不少行家。
直到近百十年,突然出現了翻鍋,三姓才開始重點關注江源地區,甚至一度派專人在那裏駐守,想方設法打聽關於“洞”的消息。
在此期間,翻鍋接二連三,更讓人不安的是,七試八考裏選出的水鬼,質量一代不如一代。
***
易蕭說:“你也算‘破過鱷’,但你知道,最初的‘破鱷’,要求是什麽嗎?”
“要單獨一個人,穿上防腐蝕的貼身皮衣,隻憑鱷擋、烏鬼匕首,對付數十米長的巨鱷,要被鱷魚吞掉,然後破腹而出,這才叫‘破鱷’。”
“可惜啦,幾代之前的水鬼,就已經做不到了。”
宗杭心裏砰砰亂跳。
他想起易蕭曾經對他說過的一句話。
——我會變成這樣,你會變成這樣,都跟他們翻鍋有關。
現在看來,這話其實說得並不確切,真正的前後關聯應該是:因為接連翻鍋,返祖能力逐漸喪失,所以想去找漂移地窟,然後才出了事。
他喉嚨發幹:“所以,你們就去了漂移地窟?”
易蕭沒說話,但那眼神,顯然是默認了。
***
老祖宗口占的那四句話,神奇地和當時的一些狀況能夠對得上。
不羽而飛:人不長翅膀,卻能在天上飛,聽起來像是指現代飛機的出現。
不麵而麵:不見麵,卻又見了麵?像視頻電話的出現,交談雙方可以相隔千裏,暢談無礙。
枯坐知天下事:像收看電視新聞,也許說是網絡新聞更合適些,電視新聞是被動接收,有聯網電腦在手,可以想搜什麽就搜什麽——九十年代,計算機和互聯網都已經開始普及了。
幹戈未接禍連天:這話後來在中國古代奇書《推背圖》裏也找到了原文,很多研究者認為是指代現代戰爭——不用短兵相接,撳個按鈕,導彈飛出,幹戈確實還未接,已然“禍連天”。
每一句,都直指身處的這個時代,以至於所有人都覺得,接連翻鍋,預言應驗,漂移地窟之行,是箭在弦上了。
***
那一年,三江源一帶,第一次有關於“洞”的靠譜消息傳來。
說是有個藏民,帶著糧食和工具,走很遠的路去寺廟裏鑿瑪尼石,路上,他發現了一個洞,隻盆口大小,深不見底,探頭進去聽,能聽到唿唿的風聲。
那個藏民想知道這洞到底有多深,就放了個纏滿犛牛絨線的紡錘下去,結果線放盡了,都還沒到底。
……
三姓為之雀躍,興師動眾之下,好手幾乎傾巢而出,甚至有攜家帶口的,誰也不想錯過這種千年都難遇的“盛事”。
高原上沒確切地標,那個藏民早不記得具體的位置了,加上誰也說不好這“漂移”是個怎生漂移法,所以地圖上框出好大一塊區域,分了三片區,每家負責搜找一片。
為避免糾紛,還定了規矩:這漂移地窟在哪家的地域被找到,哪家就有優先權,可以先進去探查,真出現什麽“神光普照”、“能力加身”,那也是人家的運氣,其它兩家再羨慕也得忍著。
***
易蕭哈哈大笑,到末了有點上氣不接下氣,對宗杭說:“你聽到了嗎?‘再羨慕也得忍著’,薑駿和他爸爸通話時,薑孝廣還吩咐他要守規矩,但語氣裏那種羨慕,我聽了都覺得好笑。”
她低聲喃喃:“都以為是好事,那時候,都以為是好事。其實是我拉著薑駿的,反正他是我戀人,有什麽好處,我願意拉著他,薑駿也樂意……”
她有點恍惚。
誰不樂意啊,就連她父親易九戈留下來陪著妹妹易颯的那幾個,嘴上應著,後來也都偷偷跑來了,還不斷央求:“易叔,囡囡可乖了,聽著故事吃著花生,頭都沒往外抬過一下,她不會害怕的,我們隻看一眼,看一眼就馬上迴去……”
宗杭心底發涼:“下地窟之後出事了是吧?我記得你提過,說和你一起出事的人裏,有人的骨頭撐破了皮膚,有人死時身上結滿了霜,還有人像被火燒過……”
易蕭盯著他看,聲音就在這裏緩下來,也低下來:“很多人當時就死了,死得很痛快。”
“痛苦的是那些沒立刻死的,個個神智不清、暴躁、驚懼不安、狂奔亂爬,身體在短時間內發生很可怕的變化,我親眼看到有人的骨頭長得戳破了皮肉,有人的臉像脫了水的橘子皮,瞬間萎縮,還有人全身潰爛……”
“不知道是誰通過無線電唿救,丁長盛的車離得最近,薑孝廣又是最先知道這兒有發現的,他們兩輛車前後腳到,當然,後麵的也來得很快。”
“丁長盛那個時候入了掌事會,雖然還是小角色,但做事幹練,並不慌亂,馬上安排人控製現場,薑孝廣是水鬼,閱曆豐富,他也大致知道後續對這些人,不管活著的死了的,會有什麽安排,他反應很快,趁著還沒有更多人來之前,和丁長盛做了交易,丁長盛沒理由拒絕,他一個小角色,能得到薑家的水鬼支持,求之不得。”
“我那時候倒在地上爬不起來,但我還是看到薑孝廣帶著人,把薑駿匆忙藏到了車上,當時的薑駿,外表已經有變化了,所以後來,鄱陽湖上那一個,人模狗樣的,我不看都知道是假的。”
宗杭愣愣聽著,覺得像恐怖片裏的情節在眼前上演:“是感染嗎?那種埋藏在地下的未知病毒?”
很多怪異的病毒、猛烈的化學製劑,都可以讓人體致畸,隻不過,易蕭遇到的這種,反應好像更快。
易蕭盯著他的目光更深了。
宗杭有點不安。
她說:“那些和我一樣被關起來的人,都死得很快,少則一兩天,多則幾個月,最長的一個,撐了四五年吧,都死了。我當初也以為是感染,還以為自己幸運,撐了這麽多年。”
“直到前不久,我在洞裏薩湖的湖底,再次睜開眼睛,我才想明白。”
“不是感染,我們這些看似沒有當場死亡的人,其實當時都死了,隻不過……複活得太快了。”
“我們身體都很劣質,沒能承受住這股複活的生命力,以至於這得來的第二次生命,很多早早浪費,或者苟延殘喘得麵目全非。”
“現在你懂了吧,為什麽……我會說你完美。”
很細的那種繩子,一匝又一匝,努力掙了很多次,確定掙不開,於是就不掙了,也沒叫,很認命地縮在房間角落裏。
這兩個月,他被綁、被打,各種落難加起來,比普通人兩三輩子都多,果然“苦不白瘦”、“經曆讓人成長”,至少心態是穩了,不緊張,也懶得去苦思冥想。
反正該來的,總會來的。
果然,門開處,先進來一個木乃伊。
宗杭都沒認出她來,直到她開口:“宗杭?”
是易蕭。
果然有她,什麽晚上、10點、鴨頭山,根本是個坑他的套!
宗杭氣地咬牙。
看他鼓眉瞪眼,易蕭反而笑了:“氣啦?”
宗杭說:“你這是什麽意思?你不是雇了井袖一年嗎?不是說要帶我一起查清楚事情的原因嗎?”
易蕭點頭:“然後你就信了?”
宗杭一時語塞。
頓了頓,實在心有不甘:“你救我,就是想利用我?”
易蕭反問他:“不然呢,你是不是武俠小說看多了,以為滿世界都是行俠仗義的好人?花兩塊錢買個餅都為圖個飽,我救你,在你身上花錢,口幹舌燥跟你說那麽多事,你隻當我心好?”
宗杭想說什麽,又咽迴去了:他從來也不是善辯的人,那些指責的話,對易蕭來說,應該也無關痛癢。
易蕭在他麵前蹲下來:“其實一開始,我是想留著你的,找井袖來,也確實是想讓她照顧你。我身體不方便,不適合拋頭露麵,你坐過水,能破鱷,又年輕力壯,跑腿辦事,一定很利索。”
“但計劃該為變化讓步,事情變了,一切、所有,都應該跟著變。”
宗杭忍不住:“哪變了?”
易蕭看著他笑,過了會,伸手把麵罩扯下。
一股爛膩的腐臭氣撲麵而來。
宗杭心裏猛跳了一下。
易蕭身上的氣味,從頭至尾,都像條微妙的線,要串聯出什麽來。
初見時,她身上有輕微的腐臭味。
死而複生之後,她身上的難聞氣味不見了,或者說是,減輕了很多。
現在,這味道又更濃烈了。
易蕭說過,“等它聞起來像死人的腐臭味,我也就離死不遠了”。
宗杭打了個寒噤:“你是不是……”
易蕭打斷他:“我要死了。”
她緩緩把麵罩拉起:“沒有人能有兩次機會,我們一起中彈身亡,被沉湖,我睜開眼睛,以為我的命又迴來了,結果沒有。”
“我這輩子,老天負了我,那我就去負全世界,狼要吃肉,有肉在附近,它就去咬了,這中間沒對錯。”
“我沒錯,你也不該死,但我要死了,你是救我的肉,我就會去撕咬,你盡可以恨,我也沒什麽可抱歉的,懂嗎?”
宗杭說:“我怎麽就是救你的肉了?”
易蕭沒說話。
她看宗杭的臉。
他臉上有擦傷,傷口處還混些許泥沙,但給人的感覺還是幹淨,可能是因為眼神幹淨。
到底也同生共死過一迴,不妨讓他做個明白鬼。
易蕭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你還記不記得,我跟你提過,三姓有個老祖宗祠堂?”
***
萬事都有源頭。
太過久遠的事,沒有詳實的文字記載,口口相傳下來,現在聽上去,更像傳奇故事。
三姓各有始祖,名字已不可考,大家提起時,習慣在姓後綴“祖”,就是丁祖、薑祖、易祖。
三個人,似乎是同一時間出現的,各沿一條大河討生活、娶妻生子,這種神奇的、可以在水下存活的天賦,也由他們開始。
那時候,生孩子沒個節製,孩子長到十幾歲就早早成親,又再生子,所以短短幾十年,起初的三個人,就成了三戶人丁興旺的大家族,四代五代同堂,各自都知道另兩家是“親戚”,雖然具體親在哪裏誰也說不清。
三家漸有走動,偶有通婚。
三姓的各項規矩也在這期間一一成形,三位老祖都長壽,據說都是活到了一百五六的人瑞,去世時,除了留下第一本粗糙的金湯譜之外,還有遺言交代。
遺言出自哪一位,也沒法具體區分了,也許是三家的合集,交代了幾件重要的事。
一是,三姓的事,是個秘密,各姓自守,除客戶、同行外,不能向外人道。
最初的掌事會,更像執刑機構,是為了懲罰、甚至處死那些泄密的人而設立的。
二是,不要把天賜當永久的福氣。這種“返祖”的能力,隨著代代相傳、外來血脈的加入以及家族人數的不斷擴大,可能會逐漸削弱,當這種削弱開始導致連續翻鍋時,那就說明事情已經相當嚴重了,三姓會麵臨著這種能力的即將喪絕。
但不是沒有補救的辦法,當這種危機真的來臨時,可以去往大河源頭,尋找漂移地窟。
漂移地窟,直白來說,就是個“洞”,前頭綴了“漂移”兩個字,那就說明,它的位置,根本不固定。
老祖宗給出了地點線索,十二個字。
——江流如帚處,地開門,風衝星鬥。
又口占四句,預言了去開漂移地窟的時間。
——不羽而飛,不麵而麵,枯坐知天下事,幹戈未接禍連天。
三姓後人經過多番討論,對那十二個字,基本解了密。
江流如帚處——江流像掃帚的掃須一樣繁多,應該指的就是三江源頭,因為那裏有無數脈脈細流,清朝時,康熙皇帝命人探測青藏地區的江源,使臣到達之後,麵對那麽多河流,有些束手無策,迴章上奏的句子裏,甚至還用了一句相似的比喻,以解釋自己為什麽定不了正源,叫做“江源如帚,分散甚闊”。
地開門,風衝星鬥——洞口應該是平開在地麵上,洞裏有風,因為隻有直上直下、從洞穴深處往上吹出來的風,才有可能“衝星鬥”。
***
易蕭說:“一直以來,三姓每一代,隻能出一個水鬼,而且,這家出了之後,下一代會出在哪一家,完全沒有規律可循,比皇帝翻女人的牌子還飄渺。有人打過比方,三姓的子弟,人人都長了水鬼的皮囊,人人都有可能,區別隻在‘點睛’,老祖宗賞了誰飯吃,誰就等於被‘點了睛’,這能力,羨慕不來,偷不來,也搶不來。”
宗杭喃喃:“所以,在你們心裏,漂移地窟是個神奇的地方,你們覺得,到了那兒,說不定就能獲得這種能力,是嗎?”
易蕭失笑,無限感慨:“是啊,大家都是這麽想的。”
***
那些有生之年當不了水鬼的人,悻悻之餘,發的狠話都大同小異:“信不信老子去三江源走一遭,要是運氣好,掉進了漂移地窟,出來之後,能當水鬼祖宗!”
不過千百年來,對這所謂的“漂移地窟”,大家也隻是提提而已,畢竟“開金湯”一直都很順利,隨之而來的收益,更是讓人人都能活得富足。
順便插一句,為了避免引人猜忌,三姓中不少人也會拉打幌子,入其它行當,譬如馬戲箍桶鋦大缸、製陶捏麵估衣匠,因著不為謀生,都是興趣愛好,反而更加專注,出了不少行家。
直到近百十年,突然出現了翻鍋,三姓才開始重點關注江源地區,甚至一度派專人在那裏駐守,想方設法打聽關於“洞”的消息。
在此期間,翻鍋接二連三,更讓人不安的是,七試八考裏選出的水鬼,質量一代不如一代。
***
易蕭說:“你也算‘破過鱷’,但你知道,最初的‘破鱷’,要求是什麽嗎?”
“要單獨一個人,穿上防腐蝕的貼身皮衣,隻憑鱷擋、烏鬼匕首,對付數十米長的巨鱷,要被鱷魚吞掉,然後破腹而出,這才叫‘破鱷’。”
“可惜啦,幾代之前的水鬼,就已經做不到了。”
宗杭心裏砰砰亂跳。
他想起易蕭曾經對他說過的一句話。
——我會變成這樣,你會變成這樣,都跟他們翻鍋有關。
現在看來,這話其實說得並不確切,真正的前後關聯應該是:因為接連翻鍋,返祖能力逐漸喪失,所以想去找漂移地窟,然後才出了事。
他喉嚨發幹:“所以,你們就去了漂移地窟?”
易蕭沒說話,但那眼神,顯然是默認了。
***
老祖宗口占的那四句話,神奇地和當時的一些狀況能夠對得上。
不羽而飛:人不長翅膀,卻能在天上飛,聽起來像是指現代飛機的出現。
不麵而麵:不見麵,卻又見了麵?像視頻電話的出現,交談雙方可以相隔千裏,暢談無礙。
枯坐知天下事:像收看電視新聞,也許說是網絡新聞更合適些,電視新聞是被動接收,有聯網電腦在手,可以想搜什麽就搜什麽——九十年代,計算機和互聯網都已經開始普及了。
幹戈未接禍連天:這話後來在中國古代奇書《推背圖》裏也找到了原文,很多研究者認為是指代現代戰爭——不用短兵相接,撳個按鈕,導彈飛出,幹戈確實還未接,已然“禍連天”。
每一句,都直指身處的這個時代,以至於所有人都覺得,接連翻鍋,預言應驗,漂移地窟之行,是箭在弦上了。
***
那一年,三江源一帶,第一次有關於“洞”的靠譜消息傳來。
說是有個藏民,帶著糧食和工具,走很遠的路去寺廟裏鑿瑪尼石,路上,他發現了一個洞,隻盆口大小,深不見底,探頭進去聽,能聽到唿唿的風聲。
那個藏民想知道這洞到底有多深,就放了個纏滿犛牛絨線的紡錘下去,結果線放盡了,都還沒到底。
……
三姓為之雀躍,興師動眾之下,好手幾乎傾巢而出,甚至有攜家帶口的,誰也不想錯過這種千年都難遇的“盛事”。
高原上沒確切地標,那個藏民早不記得具體的位置了,加上誰也說不好這“漂移”是個怎生漂移法,所以地圖上框出好大一塊區域,分了三片區,每家負責搜找一片。
為避免糾紛,還定了規矩:這漂移地窟在哪家的地域被找到,哪家就有優先權,可以先進去探查,真出現什麽“神光普照”、“能力加身”,那也是人家的運氣,其它兩家再羨慕也得忍著。
***
易蕭哈哈大笑,到末了有點上氣不接下氣,對宗杭說:“你聽到了嗎?‘再羨慕也得忍著’,薑駿和他爸爸通話時,薑孝廣還吩咐他要守規矩,但語氣裏那種羨慕,我聽了都覺得好笑。”
她低聲喃喃:“都以為是好事,那時候,都以為是好事。其實是我拉著薑駿的,反正他是我戀人,有什麽好處,我願意拉著他,薑駿也樂意……”
她有點恍惚。
誰不樂意啊,就連她父親易九戈留下來陪著妹妹易颯的那幾個,嘴上應著,後來也都偷偷跑來了,還不斷央求:“易叔,囡囡可乖了,聽著故事吃著花生,頭都沒往外抬過一下,她不會害怕的,我們隻看一眼,看一眼就馬上迴去……”
宗杭心底發涼:“下地窟之後出事了是吧?我記得你提過,說和你一起出事的人裏,有人的骨頭撐破了皮膚,有人死時身上結滿了霜,還有人像被火燒過……”
易蕭盯著他看,聲音就在這裏緩下來,也低下來:“很多人當時就死了,死得很痛快。”
“痛苦的是那些沒立刻死的,個個神智不清、暴躁、驚懼不安、狂奔亂爬,身體在短時間內發生很可怕的變化,我親眼看到有人的骨頭長得戳破了皮肉,有人的臉像脫了水的橘子皮,瞬間萎縮,還有人全身潰爛……”
“不知道是誰通過無線電唿救,丁長盛的車離得最近,薑孝廣又是最先知道這兒有發現的,他們兩輛車前後腳到,當然,後麵的也來得很快。”
“丁長盛那個時候入了掌事會,雖然還是小角色,但做事幹練,並不慌亂,馬上安排人控製現場,薑孝廣是水鬼,閱曆豐富,他也大致知道後續對這些人,不管活著的死了的,會有什麽安排,他反應很快,趁著還沒有更多人來之前,和丁長盛做了交易,丁長盛沒理由拒絕,他一個小角色,能得到薑家的水鬼支持,求之不得。”
“我那時候倒在地上爬不起來,但我還是看到薑孝廣帶著人,把薑駿匆忙藏到了車上,當時的薑駿,外表已經有變化了,所以後來,鄱陽湖上那一個,人模狗樣的,我不看都知道是假的。”
宗杭愣愣聽著,覺得像恐怖片裏的情節在眼前上演:“是感染嗎?那種埋藏在地下的未知病毒?”
很多怪異的病毒、猛烈的化學製劑,都可以讓人體致畸,隻不過,易蕭遇到的這種,反應好像更快。
易蕭盯著他的目光更深了。
宗杭有點不安。
她說:“那些和我一樣被關起來的人,都死得很快,少則一兩天,多則幾個月,最長的一個,撐了四五年吧,都死了。我當初也以為是感染,還以為自己幸運,撐了這麽多年。”
“直到前不久,我在洞裏薩湖的湖底,再次睜開眼睛,我才想明白。”
“不是感染,我們這些看似沒有當場死亡的人,其實當時都死了,隻不過……複活得太快了。”
“我們身體都很劣質,沒能承受住這股複活的生命力,以至於這得來的第二次生命,很多早早浪費,或者苟延殘喘得麵目全非。”
“現在你懂了吧,為什麽……我會說你完美。”